近年来对西方学术思想的大面积吸收,成为莘莘学子趋之若鹜的“热门”,然而,正是由于这种过分的“西化”,往往使人们忽略了中国文化(包括传统文化)的内在价值及其对西方文化的深刻影响。尤其值得我们重视的是,国外对中国文化的研究,目前已发展到相当专门和深入的地步。所谓中国学研究,过去称为汉学研究(sinology),特指外国人研究中国政治、历史、哲学、经济、语言、文学等各门学科的总称。西方对中国——这一东方文明古国的向往,若从《马可·波罗游记》算起,已有近七百年的历史,但是,对中国的系统研究专著,当首推门多萨斯的《中华大帝国史》(一五八五年在罗马出版)。为中西方文化交流作出杰出贡献的利马窦,则被西方人认为是汉学研究的鼻祖。
一八一四年,法兰西学院首设汉学讲座,随后在英国、德国,中国研究也成为大学必教课程。当然,对汉学的专业化、系统化研究,还是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欧洲诸国和美、日等国相续建立了许多中国学研究机构,研究的方法和理论均发生了重大的变化,并形成了众多的流派。海外谣传,“中国学研究的中心不在中国”,虽非确论,但亦非无稽之谈。古人云,他山之石,可以攻玉,具有深厚瀚广之底蕴的中国文化,自然不会放弃借鉴他人研究成果的契机,况且还能从一个折射的角度,加深对自己本民族文化的认识。《国外中国学研究译丛》的适时诞生,可谓救当前学术界之所急,补当前学术界之所需。
纵观第一辑译丛,厚厚一巨册,洋洋大观,涉猎颇广,其内容不但包括文、史、经、哲等学术大类中的有关论文,而且还兼收了文字学、考古学、人类学、人口学、民族学等新兴学科和边缘学科的开创性著述,文章的观点精当,新意锐出,实为我们日常研究之少见。例如,法国著名汉学家石泰安所撰的《远东和高地亚洲的住宅、社会及人类集团》,是从民族、民俗、地理、文化等多学科综合考察古代中国人和亚洲各民族的历史状貌。读罢确使我们的视野为之一阔,填补了汉藏民族早期生活形态研究的空白。美国著名汉学家施坚雅的《中国城市与地方系统的等级》一文,作者运用了“中心地”理论和“六边形模式”研究中国古代城市,不仅是对曾风靡国际地理学界克里斯泰勒学说的具体阐述,而且是国外中国学研究走向新阶段的标志。至于对近年来在国外学术界相当流行的中国西部学研究,诸如西域学,西藏学,青海学,敦煌学等,译丛也辟出一定的篇幅,作了较详尽的介绍,无疑,这会有力地推动至今在国内还淹没无闻的西部学研究。
译丛所开栏目达十七项之多,虽观点斑驳,但并不芜杂,几十篇译文,精品居多,少有“凑数”之作,由此可见编者之苦心。近闻,《国外中国学研究译丛》第二辑也即将问世,期望这本具有自己特色的刊物会给人以新的收获。
(《国外中国学研究译丛》(第一辑),青海人民出版社一九八六年二月第一版,3.50元。)
品书录
张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