施蛰存先生在《古典文学知识》一九八七年第一期中撰文《“变文”的“变”》,认为“变”字是外来语的译音,可能来自印度古文,因为最先见于佛教文学。他并认为“变”字的意义就是画。
问题:“变”的这一意义的来源是什么?若是外来语,梵语,可能是什么字?
试答:“变”作为音译外来语,可能是印度古文的varnana(雅语拼法)/bannana(俗语拼法),意义是描绘,描述,是名词。这词出于varna(雅语)/vanna(俗语),意义是颜色、相貌、赞颂、装饰。这词后面加一个中性名词语尾na,可转为新词,意义类似。这个词在现代印度语(如印地语)中还用,不是冷僻的词。
雅语(梵语)变俗语(巴利语)的规律中,rna可变为nna而且末尾的a音在口头上常是有若无。例如:“涅<SPS=0566>”,雅语是nirvāna,俗语是nibbāna。印度古语及现在北方话和孟加拉语中,v和b不分,v常读作b。所以varnana/bannan(a)是很自然的。口头俗语的音即可与汉语的“变”相近。照东汉《说文》,“变”字读音应与今音相去不远,可与原字前半ban—作为近似的对音。
varna(雅语:颜色、相貌)/vanna(俗语,义同)>varnana(雅语:描绘、描述、赞颂、装饰)/bannan(a)(俗语,义同)。词根是varn,义同。
照这样,“地狱变”即地狱的描绘,“目连变”即目连故事的描述。“变相”即所描绘的形象。“变文”即描述某一故事的文辞。如《季布骂阵变文》即描述季布骂阵故事的诗文。“转、变”即又唱(转)又说(变),“说唱”。
因为印度的这个词不是术语(作为术语另有文字、种姓等义),而常用的涵义广泛,有描绘、描述、赞颂、装饰等义,在汉语中找不到一个相当的字用以表明又是诗文,又是图画,又是描写,所以照口传语音的第一音ban——译为“变”。至于是否还有中亚语的中间变化,待查。
旁证:三国吴支谦译《义足经》中《优填五经》,在叙述故事以后和佛说诗体正文以前,有句云:“佛于是时由是本变而有义生。”
其中“本变”作为本事和变化解亦可通,但和上下文不切合。很短的简单故事谈不上有“本”和“变”。若将“变”字作为“描述”,则是说,佛由这个“根本”(故事)的描述而生出一番道理,即下文的语录和诗句。
这是早期译文,还是直译,没有形成套语,很容易还原(回译为原文)。例如这句中的“由是本变”可以逐字还原为梵语:
(原文:)tan—mūla—varnan(bannān)—at(从格语尾)
(直译:)是(此)——本(根本)——变(描述)——由(由此根本描述)
若是口头以俗语解说,varnan成为bannan,和“变”更为接近,可以对音了。
这类例证大概还有。《义足经》的巴利语本原文现存,但只有诗而无文。若将早期译的佛经中有原文的与直译本文对照,可能发现同类“变”的译法。不过“变”的翻译看来主要是口传,与画和故事联系,通行于宣传品中,不是经典译文。这不是大官主办的译场所译而是群众自己译来应用的。大概也是由于这一点,这个“变”字的用法,除了通俗的变文和图画以外,没有流传下来。它在中、印双方都不是雅语。
以上试解不知是否有当,不过还不失为一个可以暂用的假说吧?
至于英、法、德以至拉丁等语言中以唇音起头的表示“画”的词,如paint,peindre, bild等,是否出于同一来源,那就难说了。
读书小札
金克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