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西方文学中“模子”的应用》集中精当地阐明了比较的模式。叶维廉认为,作为心智活动的创作或学理上的推演、决断,必以一种“模子”为起点。“文学模子”的形成、稳固和变化是以深广的文化为基础和背景的。文化一词本身便含有一种人为结构行为的意思,正是文化,才使人将事物选组成某种可把握、控制的形态。据此推理,不同文化体系中的文学模子必有极大的相异之处。比较文学须先弄清决定比较对象存在方式、形态的文学模子的歧异,深入下去就不能不对文化作寻根的探究。否则,站在一己的立场,以一种模子为标准来观照另一文化中的文学存在,就要造成误解、偏见、甚至是歪曲。永居水中的鱼的脑中的人、鸟、车只能是穿衣戴帽的鱼,腾空展翼而飞的鱼,带着四个圆轮子的鱼……鱼始终跳不出鱼的模子,诚如某些比较学者固执地囿于自己的文学模子、文化立场同。放弃死守一个模子的固执,从相异的模子同时动手,寻根探固,找出各自的文化本源,达致一种互照互识互省的领域,并据此作出文学的价值判断,许是一条正路。
多种并非没有交叠的地方,但叶维廉认为在进入“基本的相似性”建立之先,须明<SPS=1256>基本的差异,因为往往“歧异之处的探讨和对比更能使我们透视二者的固有面貌。”(P11)文化的相异性决定了文学作品的独特存在,比如西方诗歌中非常核心的隐喻结构(metaphoric structure)就很少能在中国古典诗歌中发现。
文化寻根比较模式的提出是有其历史与学术背景的。当比较文学的关注对象逾越了以具有文化同源性的欧美(特别是欧洲)文学为核心的范围,中西文学的比较越来越成为引人注目的领域时,两种根源不同的文学比较产生的问题迫使比较学者作新的探索。叶维廉以文化为切入点求取根本性问题的解答,不失为有效途径。而且这一模式正好兼及了比较文学史上法、美两大学派各自偏执的历史的衍生态(法)和美学结构行为(美)两个方面,使互比对象处于深广的有根有源的文学观照中。
叶维廉于中西文学比较实践上的建树印证了文化寻根比较模式的可行性。许多的貌合神离与貌离神合在中西文化的追寻与比照中逐渐显出本貌,终于昭然若揭。所选几篇论文中关于中西诗的观物态度、表达方式及其背后的美感意识、文化特征的互比互照尤为精彩。
但叶维廉的模式似乎存在一个不容忽视的问题:从各自文化立场出发的确可使比较对象得到较为逼近文学本体的阐明;但要在二者间做出终极的价值取舍、优劣选择时就会产生歧异。因为这里判断不仅只对着互比的文学对象,而且指向了其背后的文化。论及中西诗歌时,叶维廉的取向明显偏重于中国古典诗和中国传统的美感意识。他从影响文学的视角来透视文化,判定“较接近原始和谐时结构行为和形式”(P3)是他的文学观认同的对象。这种文学的文化判断或许会引起持不同文学观的人的异议,而这正是尚需进一步探讨的。
(《寻求跨中西文化的共同文学规律》,温儒敏、李细尧编,北京大学出版社一九八七年第一版,1.35元)
品书录
张新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