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唐诗》(广西人民出版社出版,贾晋华译)是美国学者斯蒂芬·欧文的专著。比起中国年轻学者们,这位美国人进入研究领域的状态似乎轻松得多,他很清楚自己缺少的是什么,但善于把自己的局限变成优势。他把外国学者对中国学术传统的缺乏了解变成自己可以不受束缚、取得崭新视角的有利条件,因为“即使是最出色的认识结构,如果成了惯例和陈套,就会变得呆板乏味”。正因为如此,作者对中国初唐诗歌的研究,溢出了既往文学史的规范,选取了宫廷诗及非宫廷诗两个角度来研究唐诗如何由初唐过渡到盛唐。作者对唐诗这一阶段的研究确有独到之处,学术上的它山之石,投中的往往正是自己视野中的盲点,不可轻视。
马原是近两年小说创作界最引人注目的作家,常听人说到读他那变幻莫测、恶作剧式的小说就是在上他的当,被他牵着鼻子耍弄。比如西藏人民出版社新版的“马原西藏小说选”《西海无帆船》,其序言标题就是《马原的叙述圈套》。有圈套就是引人上当的,当然也会有明眼人识破圈套,像序言的作者吴亮,简直就是在公开宣称与马原摆擂台斗智。本书中收入了十几个故事,读完后确乎让人有点莫名所以,这倒不是说作品难懂,恰恰相反,作者讲故事虽然有时东拉西扯,缺枝少叶,但假戏真唱,到也绘声绘色,也有什么杀人、性等等吊人胃口的内容,但别扭的是故事总是不朝着人们认为合理的方向走,好像作家是在有意与读者开玩笑,在逗弄你,甚至是在嘲笑你,人们的上当感大概就是由此而来。评论家当然可以去探讨作家设置叙事圈套,探讨叙事语言和形式的奥妙,阐释新的小说观念等等。但作为一般读者,自然不须去费这份心,不过,想到作者竟然能为读者设置这样一个“圈套”,的确可以引出一种要与之周旋一番斗一斗智的愿望——原来不借助作品的内容,读者与作者的心理距离也可以很近。意识到小说还可以这样来读,到真是一种新鲜的体验。
工人出版社“新世纪长篇小说系列”已经看到三种,其中包括轰动一时的老鬼的《血色黄昏》,还有新出版的《铁血大丈夫》(曾德厚著)和《神葬》(马佳著)。这一系列的小说与马原等的探索小说相反,走的是一条通俗化的路子,也就是说把通俗小说的成份,诸如追求情节、追求刺激等等与比较严肃的社会主题联系在一起,以求争取更多的读者。从某种意义上说,他们的这种尝试取得了成果,比如《血色黄昏》就曾打动了多层次的读者。编者的意图虽然不是在于提高文学创作的艺术水平,但关心大众的文化需求同样也是无可非议的。
上海古籍出版社新版《词学研究论文集》(华东师大中文系编)收集辛亥革命至一九四九年有代表性的词学论文二十二篇,汇集了老一代研究者的成果,在此以前上海古籍还曾出版过另一本专收四九年至七九年论文的《词学论文集》,这两本集子基本勾画出了七十余年的词学历程。清季词学重汇辑、校订、考据、评点,大体还是乾嘉老路,学术上虽成绩斐然,但终不免繁琐零碎。辛亥后较全面较系统的研究论著渐多,但多重形式研究,轻艺术思想。四九年以后的词学状况则正好相反,重理论、重思想,却过于轻视艺术。这两本论文集精选了几代词学家的研究成果,呈现了词学发展的面貌,对检讨既往和思考词学未来发展的道路大有补益。
若止就印行数字看,齐鲁书社的“明清文学理论丛书”(程干帆主编)必是一件寂寞又寂寞的事业。但它毕竟一册接一册出现在书坊一个不起眼的角落了,因而又可窥见出版者与编辑者不有稍懈的韧性。眼前这一册《清人选评词集三种》(〔清〕黄苏、周济、谭献选评,尹志腾校点)尚不及逐页细读细思,粗览之下使我想到的是,近年以来随着生活节奏加快,做学问者似亦加快了研究的节奏,即好作宏观之论,而轻微观之考索。前者固然警醒、提神,常可打破论坛之平静,后者则易流入琐屑与刻板,更难收“立竿见影”之效,但若无此作基础,立论可以称得坚实么?无论怎样深刻,怎样精辟,用一两句话总难概括中国文学理论之面面。这一套丛书的勾稽校点之功为研究者提供了检索之便,抉发文心正必需不弃捐滴的研读,即如《管锥编》的作者那样。
细心的读者想必记得“新书录”栏中对冈布里希《艺术的历程》之介绍,本期不惮繁琐再次提起,是因天津人民美术出版社近期推出了一册范景中的新译(此本译作《艺术发展史》,副标题“艺术的故事”)。图版清晰装帧考究固然是其所长,但尤令人心赏的却是占全书篇幅五分之一强的注释。出注之条目看似十分简单,如“艺术”、“趣味”、“素描”,等等,而当你耐心读完标目之下千字或数千字的注释,就会体味到这几乎可作辞典条目看的文字正是作者悉心研究的成果。如此严肃和严谨的学风当为<SPS=1701>学术著作所不可少,不过稍觉遗憾的是,这样的例子并不多见。
辞书出版的空前繁荣已经有点令人感到忧虑(当然是指大量条目重复、抄袭的现象),因此当这一册《现代世界文化词典》(〔英〕贾斯廷·温特尔编,祁阿红、顾志鸿等译、校,江苏人民出版社)推荐给我的时候,简直使人觉得是个负担了。庆幸的是我终于没有轻易放过。译者在卷头介绍说:“这本由二百余位著名的专家学者撰写条目的词典实际上是一部现代文化名人评传的荟萃,具有现代文化小百科的特色。”但它却不是那种标准答案式的东西。除去条目人物的生卒年等不可变的内容属“标准”外,我几乎在每一熟悉的名字下面,都能读到与前此所见不同的评价,从而得到一些新鲜的东西。如“福斯特”条:“福斯特的名气也像有些作家的盛名一样,是由仰慕他的读者和朋友们加在他头上的,在一定程度上他也颇受这样的盛名之苦。在剑桥和布卢姆斯伯里团体中,他很吃得开,这些人也希望他成为知识分子。在他最后被剑桥大学国王学院接纳为名誉研究员之后,他的读者们也赞同推举他为知识分子。但是,读过他的《小说的几个方面》的人,并不能从中得到多少建立在广泛客观的阅读基础上的明确见解,因此很可能会感到失望的。……”——挺幽默,不是吗?但会心一笑而外,从中获取的,又非止幽默感了吧。
如果不是出于特别的需要,大概不会有多少人对提要类著述抱有兴趣。它们太平板、太枯燥,简直就是淡得没味儿。但是也有例外(当然不敢说是唯一的),康诺利与伯吉斯的《现代主义代表作100种、现代小说佳作99种提要》(李文俊等译,漓江出版社)就好得有点出人意外。作为一种检讨,康诺利说:“尽管力图客观,这样的书目仍然不免像一张心电图似的带有强烈的个人色彩。”而我以为,它恰恰好在“带有强烈的个人色彩”(也许得益于它不是集体合作的产物?)。假令允许每一个人都有自己的“盲点”,以及有一些是“非进单人牢房而不读”的作品,那么对于这部提要的作者常常是近乎揶揄的口吻也就不仅仅是乐于接受,甚而觉得可爱了。其实所谓强烈的个人色彩,无非就是鲜明的批评意识。虽然每一标目下锋芒毕现的数百评介文字皆能引起人的“反驳欲”,但融含其中的一种不可轻视的自信力却又不断提醒你:必须再多读几本书方可与之对话。
华东师范大学教授夏东之先生的《盛宣怀传》(四川人民出版社出版)问世了。夏先生本着“对历史人物的评价,同对所有历史事件的评价一样,必须置于历史发展长河的规律中,看他对于历史发展趋势起着怎样的作用‘——’,用这样的标准来衡量以经营中国社会发展需要的近代工商业为己任并卓有成效的盛宣怀,显然必须纠正过去多少年来一般地对他不加分析笼统的加上‘大买办’头衔而加以否定的不公正看法。”《盛宣怀传》以翔实的资料和独到的理论见地把盛宣怀的一生分为:“顺应历史发展的佼佼者”、“保守的政治态度与进步的经济实践的矛盾”、“走了一条‘U’字型的路”三个方面加以论述。从这三个方面夏先生把盛宣怀的功和过,以及形成他的功与过的个人及其历史与社会的因素作了比较客观的分析。
《八十年代的苏联东欧》(四川人民出版社出版,洪韵珊主编),是四川省社科院“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制度研究”课题组编写的这一课题中的第一本书。这一课题之所以从八十年代的苏联东欧入手,是因为在这些国家社会主义制度建立的最早,最长,又曾发生过很多引人注目的事件和变化。而此书就是立足于这些引人注目的事件而变化的。它使用八十年代始至八七年二月底(个别至三月底)为此的资料来说明这些问题的。这对于关心和研究苏联东欧问题的同志来说无疑是本很有价值的书。
目前为止,国内外已经出版了大量的政治经济学社会主义部分的教科书,它们从不同的角度对这门还不成熟的科学从体系到方法,以至理论观点方面进行了探索。天津人民出版社出版的《政治经济学》(社会主义部分,蔡孝箴主编),是其中的一本,它在理论上以价值论为中心线索展开,采用比较的研究方法对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又进行了一次新的探索。
随着经济改革的深入,人们的金融意识开始复苏,愈来愈多的金融术语已成为社会生活中公众的语言。同时,经济改革在客观上也提出了建立金融机制的必要。然而我们金融理论仍不成熟,人们的金融意识仍游离于生活之外,许多金融信息未被赋予应有的价值,在这么样一种情况下,《现代金融丛书》(中国金融出版社出版)带着宣传金融知识,培育金融意识, 深化金融改革的宗旨与读者见面了。它首先推出的一套包括五本:《历史的轨迹,——中国金融发展小史》,(张虎婴编著)它自秦始皇统一中国,推行的铜币始,直到一九四九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前的金融史。作者把这段历史分为四个基本历史演变历程:西方金融制度对我国传统金融制度的冲击;近代知识分子为引进西方金融制度作出的努力;近代金融制度在我国的建立和演变;我国金融制度的形成。全书围绕这四个演变历程展开。《神奇的经济舞台——现代金融市场》(梁建华、阎晓田编著),它对金融市场的构成,金融市场的运行及经济和金融都有怎样的作用等问题进行了叙述和分析。《无形的财富——金融信息的搜集与处理》(毛晓威编著),它从金融信息再生产的角度对金融信息的生产、流通、消费和反馈的全过程进行了一种新的探索。《走向世界的起点——对外金融学导论》(刘锐编著),则以国内均衡与对外均衡为主线,从汇率、国际金融市场、国际资本流动、利用外资、对外金融的协调与管理,对外金融往来六个方面向读者展示了金融学的基本内容。《银行经营的艺术——外国银行资产负债管理》(刘小卫编著),它比较系统的介绍了银行资产负债管理的基本原理和方法。这五本书就从这五种不同的角度奉献给读者有关金融知识的全部内容。
股票市场在资本主义世界里是资本主义资金市场的一个不可忽视的内容。而在我国,尤其是现在,它只是刚刚萌发,人们对债券的发行与交易的技术方法,管理措施等还不十分了解。《股票市场》(四川人民出版社出版,张亦春、苏大川著)就这些内容作以及股份公司的设立、组织机构、资金的筹集与收益的分配等进行了叙述与研究。
《读书》服务日之页
金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