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十二章经》论禁欲最为突出,其设喻之多之美,观察人生之机智,皆使人击节拍案为之折服。
善于设喻造成了这种经典的强烈的文学性。一个精警的独创的比喻,往往能够起到义生文外的效果,如:第五条:“罪来赴身,如水归海,渐成深广。改恶行善,罪自消灭,如病得汗,渐有痊愈耳。”第十七条:“规道者,譬如执矩入冥室中,其冥自灭。”第廿一条:“名身丧本,声名显著;身已故矣。譬如烧香,虽人闻香,香之不也。”这些精妙的比喻,皆是由于形象表达的必然性造成的。它以神妙的想象高出一般幻想,正是佛经内性的无所不在的灵魂,喻点与喻体的意想烬到的贴切,使其所蕴涵的思想意义超出了言语本身的含义,联想与感悟均获得袅袅不尽的韵致。
佛经哲学思想的聚焦点,是讲包括人在内的众生的生命、生存就是苦,这并不专指感情上的痛苦,而是泛指精神的逼迫性,悠广宇宙不外集苦之场。这在《四十二章经》内,也有机智敏锐的目光投射。倘若说,我正在悠优地过着孩提般的好日子,蓦然突兀的事变,巨浪般的扑到心上,把蓬勃中的兴会和意气,卷得遥远难觅,且心绪顿变为一味透冷的悲哀之渊,这时连想象力也疲弱,更何提高笑时节的重温呢!那么我就特别容易会解此书的睿智与犀利。如第廿二条谓:“财色于人,譬如刀刃有蜜,不足一餐之美,小儿舔之,则有割舌之患。”又第三十条谓:“佛言人从爱欲生忧,从忧生怖,若离子爱,何忧忧怖。”第十二条谓:“人有二十难……生值佛世难,忍色离欲难,见好不求难,触事无心难,顺已意为易逆已情为难。“真有如当头棒喝!生活在重浊与卑下的气氛中昏迷不醒的人,被鄙俗的物质压抑着思想的人,若读《四十二章经》不亦会被耐人寻味的想象之光所照亮么?
《四十二章经》各个小段落里, 几乎处处闪现着著者对人生问题的透彻观察和认识,尤其关于情欲,说得最为详尽,意在严格禁戒,否则就丧失自由而使自我的精神变为奴隶,会被许多事纠缠不清而不能把精力用在高尚和善良的事上。成佛固然虚幻,但人们解脱苦难的祈愿并不虚幻,此部经典, 强烈的智慧感染力,充满情趣的想象和比喻,交织着玄想和深厚静观默察的文风特质,都使我们沉浸在蕴蓄丰富的语言意韵里,不忍释卷。
补白
伍立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