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往星球的信号》问世之日,评论家即把她书中的道德困境比之于心理小说大师亨利·詹姆斯(一八四三——一九一六)的游戏笔墨。因为时过七八十年,现代男女的道德观念,正符合詹姆斯时代认为不齿的笑活;但经过麦道克的“说教”,又成了当今哲理小说的时兴模式了。今日偶或翻开某一文学评论报刊,竟有冠麦道克的说教以“麦道克主义”或“麦道克典型”的美称,当非麦道克始料所及。其实她的极大多数文学写作,大都以讥嘲讽刺高级知识分子为主题,尤其对英国学院派的权威人士无情揭开他们道貌岸然的权威面纱,使他们在最简单平凡的现实面前窘态毕露,最后结果则是其自奉为圣典的学说不攻自破,贻笑大方。她的故事情节并不新奇,但是现实生活提供了她无数细节使她应接不暇;加上她特有的爱尔兰幽默才能和独特出奇的想像力,又擅长于捕捉英国学术界的众生相纳入于她的笔下,称之为“麦道克主义”和“麦道克典型”,也可当之无愧。有人说只要英国学术界的众生相层出不穷,麦道克笔下的哲理小说亦将汩汩不绝。
麦道克从一个信奉萨特存在主义理论的学者发展到今日现实主义的哲理小说家,不仅是作者本人的一种思想觉悟,也是对文学创作的新实验。爱看消遣性小说的读者也许不喜欢这种发人深思的独特风格,但从她二十四部无一重复而又能不断发挥新意的创作来看,确是值得一读再读,进而沉思默想。这部《发往星球的信号》更会使某些读者叹为观止。至少有耐心细细体味此作的读者信服:对待失却理智的现代男女行动,莫胜于麦道克这种开哲学玩笑的手法。此书的主角是一位富于魅力的哲学教授马可斯·凡勒,传闻他由于兼通天文数理,笃信“沉思默想”有一通百通的魔力,常为弟子们解除许多难题与邪念。可惜他的得意门生史学家阿弗莱·卢登斯,偏偏因追求老师的爱女伊利娜不遂,而深陷于失恋的痛楚中,致使教授左右为难,无从发挥他的“神医”之技。
节外生枝的是教授另一位崇拜他的爱尔兰诗人贝契克,这时已着迷到一种称为“假死”的昏厥状态中,不饮、不食、不言、不语,卧床多日而不省人事。卢登斯出于怜悯和同情,按捺住自身的心头痛苦而向教授求情,以恢复贝契克的知觉与诗人的灵感。奇迹终于出现,经过教授的古老而又神秘的“法术”,居然使贝契克在现代化的病床上回复了神志和诗才。可是故事写到此处,不免使那些不爱深思的读者有不忍卒读的趋势。作者于是学阿拉伯人使用万能的沙土来建造奇妙的宫殿那样,在故事中插入她惯用的三角恋爱情节以衔接并丰富故事的内容。麦道克继承了前二十三部小说的风格,她的男女关系概念不同于美国文学中出之于某种难以制止的情欲或孤独感的动机,她显然是为了清理人生舞台场面,准备另上一出闹剧而构思一段三角恋爱的过场戏,以保持此部小说的紧张节奏。她求救于一位现代派画家杰克的出现,由他自告奋勇来劝告马可斯教授拿起画笔以填充哲学的虚无缥缈。可惜每当教授拿起画笔站到画架面前,他的思维更进入孤寂难当的境界。为了解救故事所进入的困境,麦道克又写出了个慕名前来的犹太法师吉尔达思,使他苦口婆心地去说服哲学教授改换教门皈依上帝,以资摆脱烦恼。这时正处于思想戛然中断,既不讲课,又不执笔,终日无所事事状态中的马可斯宛如捞到了救命稻草,向此犹太法师讲述他玄而又玄的哲理,几乎使这位犹太法师沉湎于异教哲学的歧途。幸而弟子卢登斯对这位不速之客的插入者,视为势不两立的对手,舍命要保卫教授对正统哲学的纯洁性。正如托马斯·曼(一八七五——一九五五)长篇小说《魔山》的主人公卡斯托普在病院中,受到各种信仰的病友劝告,终于参悟出自己至死不能实现的人生哲理。教授最后也和卡斯托普一样堕入迷惘之中,对自己的信念也不置可否了。倒是那位浪漫成性的画家杰克,他占据了才貌双全的情妇弗兰莎,又向年轻的芭蕾舞星爱丽森求爱。可是作者笔下的情妇弗兰莎是个一贯有自甘受虐待的女人。她深信不疑自己的才貌和左右杰克的魅力,完全可以战胜她的情敌;但她宁愿低头忍辱委曲求全,期待着杰克的回心转意,重又投入她的怀抱。
这种古旧的人物性格和有背时代潮流的悲喜剧,在英国读书界中仍大有欣赏者在,难怪麦道克因此获得英国皇家小说家女勋爵的荣誉了。至于《发往星球的信号》究竟含有何种超级哲理,不仅逗引读者不得不深入细致读完这部小说,以体味个中意义,而她留给读者脑海中的问题,据说正是她第二十五部新著作的主题。
Iris Murdoch,THE MESSAGE TO THE PLANET,NewYork:Viking,563pp.
西书拾锦
冯亦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