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前有一个农夫,他的地在一片芦苇地的旁边。芦苇地里常常有野兽出没,他担心自己的庄稼被野兽毁坏了,就总是拿着弓箭到庄稼地和芦苇地交界的地方来回巡视。
这一天,农夫又来到田边看护庄稼。一天下来,没有什么事情发生,平平安安地到了黄昏时分。农夫见还安全,又感到确实有些累了,就坐在芦苇地边休息。
忽然,他发现苇丛中的芦花纷纷扬起,在空中飘来飘去。他不禁感到十分疑惑:“奇怪,我并没有靠在芦苇上摇晃它,这会儿也没有一丝风,芦花怎么会飞起来呢?也许是苇丛中来了什么野兽在活动吧。”
这么想着,农夫提高了警惕,站起身来一个劲地向苇丛中张望,观察是什么东西藏在那里。过了好一会儿,他才看清原来是一只老虎,只见它蹦蹦跳跳的,时而摇摇脑袋,时而晃晃尾巴,看上去好像高兴得不得了。
老虎为什么这么撒欢呢?农夫想了想,认为它一定是捕捉到什谦虚使你的胸怀宽广,能容得下万事万物;谦虚使你的眼光广阔,能超越万水千山。为人谦虚礼让,不仅敬人而且敬己。得意之时,当思危机四伏,以免刚脱苦海,又堕深渊。借力而行--三言两语的人生忠告么猎物了。老虎得意忘形,完全忘了注意周围会有什么危险,屡次从苇丛中跳起,将自己的身体暴露在农夫的视线里。
农夫悄悄藏好,用弓箭瞄准了老虎现身的地方,趁它又一次跃起,脱离了苇丛的隐蔽的时候,就一箭射过去,老虎立刻发出一声凄厉的叫声,扑倒在苇丛里。
农夫过去一看,老虎前胸插着箭,身下还枕着一只死獐子。
老虎捕到了獐子高兴万分,却没料到会中箭而死,真可谓是乐极生悲。人生在世,应该谨慎从事,不要被一时的胜利冲昏了头脑,得意而忘乎所以,以至于丧失了对危险的警惕,埋下灾祸的隐患。
借力而行--三言两语的人生忠告
谦虚使你的胸怀宽广,能容得下万事万物;谦虚使你的眼光广阔,能超越万水千山。
为人谦虚礼让,不仅敬人而且敬己。
得意之时,当思危机四伏,以免刚脱苦海,又堕深渊。
俭以养德
《现代汉语词典》里的解释:俭朴、俭省、俭约
俭,jiǎn俭省:勤~│节~│省吃~用│~以养廉。【俭朴】jiǎnpǔ俭省朴素:服装~│生活~。【俭省】jiǎnshěng爱惜物力;不浪费财物:精打细算,过日子~。【俭约】jiǎnyuē〈书〉俭省。
勤俭,持久之道
中国传统社会是农耕社会,讲究精打细算,不铺张、不浪费,在这样的生产方式的基础上,产生了勤俭持家的优良传统。即使时间已经进入了21世纪,人们并没有忘记勤俭二字,祖祖辈辈依旧语重心长的叨念,奉为圭臬。
勤俭是人类的美德。古代人关于勤俭有过精辟的论述,左丘明认为“俭,德之共也;侈,恶之大也”,节俭和奢侈是人的道德领域内的两个集大成的对立准则。节俭是品德高尚的人所共同拥有的德行,为世人所推崇;奢侈却是所有邪恶的品性中最为邪恶的,豪奢最为世人所不齿。诸葛亮也说,“静以修身,俭以养德;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高尚的道德情操来源于俭朴的生活,只有这样为人才可以“明志”、“致远”。明志就是申明志向,致远就是到达高远,两者都渲染淡泊高尚的境界,为人心所欣欣向往。
世事盛衰无常,繁华景象总是匆匆而过,盛筵即使有千人开怀畅饮,到头来终要各奔东西。于是人们总是感叹事事不能持久,稍纵即逝。但慧心独具的哲人发现,放弃浮华,回归俭朴,放弃竞逐,回归宁静,就可以得到持久的精神享受。几千年的农耕社会总结出来的智慧告诉我们,惟有勤俭持家,才能保证家道不颓,家运绵长,这一点于今天的物质生活仍有借鉴的意义。
对于一个家族来说,繁盛一时是非常荣耀的事情,但也非常短暂。惟有勤俭才能维持家业的延续和家族的长久。对于一个国家来讲也是这样。如果一个国家形成节俭勤劳的风气,上至领袖下至百姓,人人克勤克俭,国家没有不兴盛的道理。相反,家国上下争相竞豪逐奢,攀比富贵,汰侈无度,这样的国家一定会隐患重重,灭亡的时候也不远了。
晋朝的时候,王恺与石崇斗富,王恺是晋武帝的舅舅,晋武帝赐给他很多奇珍异宝,可是拿到石崇那里一比便相形见绰,有人就到晋武帝那里告石崇太奢侈了,竟超过了皇帝的排场。晋武帝听后,非但不生气,反而默认了王恺和石崇斗富,而且也跟他们一起荒淫奢侈,挥霍无度。最终,西晋终成一个短命的朝廷,这不能不说和君臣的汰侈有重大的干系。
治理国家要俭约,不可以开导奢侈的风气。奢侈之风一旦熏染国家百姓的日常生活,国家的实力就会遭受严重的损耗。对于一个王朝来说,往往开国君主知道江山来之不易,克勤克俭治理国家,使国家慢慢兴盛繁荣。汉高祖刘邦布衣得天下,君与臣共乘牛车衣粗布;隋文帝厉行节俭,开创了开皇之治;明代的开国皇帝朱元璋也是一个节俭的皇帝。
朱元璋出身贫苦农家,不仅深深体会到农民生活的艰辛、物力的艰难,而且他还身体力行,带头倡导节俭。明朝建立后,按计划要在南京营建宫室。负责工程的人将图样送给他审定,他当即把雕琢考究的部分全去掉了。工程竣工后,他叫人在墙壁上画了许多怵目惊心的历史故事做装饰,让自己时刻不忘历史教训。有个官员想用好看的石头铺设宫殿地面,被他当场狠狠地训斥了一顿。
朱元璋用的车舆器具服用等物,按惯例该用金饰,但他下令以铜代替。主管这事的官员说,这用不了多少金子,朱元璋说,“朕富有四海,岂吝惜这点黄金。但是,所谓俭约,非身先之,何以率天下?而且奢侈的开始,都是由小到大的。”他睡的御床与中产人家的睡床没有多大区别;每天早膳,只有蔬菜就餐。
在朱元璋的影响下,宫中的后妃也十分注意节俭。她们从不刻意打扮,穿的衣裳也是洗过几次的。有个内侍穿着新靴子在雨中行路,被朱元璋发现了,朱元璋严厉批评了他,气得他痛哭了一顿。一个散骑舍人穿了件十分华丽的新衣服,朱元璋问他:“这衣服用了多少钱?”舍人回道:“五百贯。”朱元璋痛心地说:“五百贯是数口之家的农夫一年的费用,而你却用来做一件衣服。如此骄奢,实在是太糟蹋东西了。”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