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把孩子培养成大脑的主人,要相信孩子的大脑是一个完整的客观存在。也就是说承认孩子是一个独立的人性个体,其具有无限的可能性和潜在力。
原则2让孩子成为大脑的主人
知心导读
思考是金,思考是创造力的源泉。创新是民族的灵魂。学习知识要思考,发明创造要思考,完善人生也需要思考。凡是有思考能力的孩子,求知欲望就愈强,学习能力就愈强,创造力就愈强,终生学习的能力也就愈强。所以我们要尊重孩子,要让孩子成为自己大脑真正的主人,还给孩子一个思考的世界。
但是,有些做父母的往往把自己的思想强加在孩子的大脑中,在对待孩子的事情上常常是“帮你没商量”。家长们对设计孩子的未来兴致勃勃,喜欢主观地为孩子作决定,比如就拿孩子上兴趣班来说吧,有的家长常常“自作主张”为孩子报名上各种兴趣班。家长替孩子着急,替孩子花钱,替孩子受累,结果往往事与愿违,孩子一点也不愿意领家长这个情,因为孩子这方面的兴趣一点都没有。孩子非但不领情,反而感觉被爱得“死去活来”,觉得苦不堪言。还有许多父母把孩子当成了为实现自己未能实现的梦想的工具,要求孩子为父母争面子,满足自己的虚荣心,于是,一味地要求孩子,强迫孩子,不尊重孩子。殊不知,这也是对孩子心灵的一种摧残。孩子的生命是为了本身的目的而存在,父母只是陪着孩子走一段路程而已。
我们“望子成龙”,但不能“逼子成龙”。让孩子从小树立理想,但不是非要逼迫孩子去考高分数、去考大学,甚至剥夺孩子玩耍的权利。如果孩子每天生活在重压之下,就会使本来活泼聪颖的天性变得郁郁寡欢,对学习失去兴趣,对生活失去信心。就像德国诗人海涅所说:“即便种下的是龙种,收获的也可能是跳蚤。”
应该尊重孩子自己的兴趣爱好,因势利导地引导孩子去追求自己的目标、实现自己的理想。不要总和别人家的孩子比,每一个孩子都有自己个性。你的孩子和人家的孩子是不同的,就像天下没有一模一样的树叶一样,人间也没有一模一样的孩子。教育的目的,在于让不同孩子的潜能最大限度地发挥出来。孩子接受教育的目的也是寻找“最真实的自己”。不必总让自己的孩子与别人家的孩子竞争。应该教育孩子把注意力集中在自己的身上,因为只有孩子自己才是大脑的真正主人,而不是总在听干扰信息的大脑的奴隶。让你自己的孩子的明天比今天更棒吧!
每位父母都爱自己的孩子,但有的父母根本不知道该怎样爱孩子。他们拼命地去为孩子构筑一切,不管孩子需要不需要,喜欢不喜欢,无情地把他们和大自然分开,无情地剥夺了孩子玩耍和自己选择喜爱事物的权利。
孩子固然是父母的孩子,但做父母的首先应该明白孩子是一个独立的、有自己爱好的个体。我们塑造孩子,但不能牺牲孩子的天真和童年的乐趣,不能以大人的认识和感觉为标准限定孩子,去做孩子大脑的主宰者。应该让孩子玩泥巴,淌小溪,趴在地上兴致勃勃地看蚂蚁搬家,和小伙伴一起磕磕碰碰,甚至擦破块皮,四处发现“新大陆”。孩子的行为可以引导,但童趣、童真不能被剥夺,童心不能被践踏。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