戳穿卡尔·威特的谎言



  刚上三年级的一个星期天,正赶上镇上的集日。我们是“四九逢集”,即农历的日期末尾是“四”或“九”时赶集。周围十里八乡的每天都有大集,五天一个轮回。这是农村的习俗,也是市场的繁荣。每逢大集,各方乡亲、大人孩子就都挎着篮子拿着提包,兴高采烈赶集去。

  我听母亲说集上有卖书的,当时就来了精神。昨天晚上我就打好了主意,缠着母亲要去赶集,“我们都有作文课了,我想去买本教我写作文的书,让我跟你去吧。”

  母亲当然不忍驳我的面子。赶集的路上碰到同村的大娘婶子,总免不了问问我的学习情况。这集上人可真多,挤着都费劲。好不容易找到那个书摊了,见背靠的墙上挂着书,地面上铺了层油布纸也摆着书,我的眼睛就亮了起来。沙海淘金似的,我在那儿挨个翻,挨个选,母亲在旁边耐心地看着我。翻开一本,“不是我想要的”,再翻下一本。一个多小时过去了,我选好了两本书。

  一本《班主任工作札记》,作者姓霍,是一位老师,它一下子就吸引住我了。是人民教育出版社,和我们课本一个地方出的。还有本《早期教育与天才》,这书倒没看出什么好,只是我想成为一个天才。这里的书其实很贫乏,没有写作文的书,我就买了这两本,说不定霍老师这书能教我呢。

  “妈妈陪我买完书,我该陪妈妈赶集了。”心里想着,一扯母亲的衣襟,“走,我们赶集去。”

  我们买了好多吃的,回到家里我却顾不得吃了,先捧起了霍老师的书,把另一本写得枯燥的书给了姐姐。这还是我第一次买书呢,第一次看自己选的书。以前父亲给我买过一些连环画书,大都是历史故事,还有神话,还有打仗的,即八路军或解放军。在学校里传阅小人书,简直形成了一道文化景观,我还借过同桌桂秋的呢。开口时我有点不好意思,她倒答应得很爽快。姐姐买过几本电影剪辑,大姐在扉页上写着:“小书不怕看,就怕万人传。一旦传没了,再买不给钱。”

  大姐这个时候已经在家干活了,美丽的校园离她而去。她的成绩那么好,本来不该是这样的结局呀。即使成绩不好的人,也会有别的潜能。她不是没有考上高中,而是根本没有一试身手的机会。中考前学习压力太大了,又加上营养不良,大姐班里好几个女生都曾在跑早操时晕倒过,大姐也是因为身体的原因没能参加中考。就这样改变了人生?

  本来大姐完全可以成才的呀,她的潜能还没来得及发挥呢。可是在农村,在城市,有多少这样的人才就被过早地无声无息埋没了呀,这仅仅能归结为命运的不公吗?

  根本不是的。怪他们缺乏自我奋斗吗?也不是的。是我们的社会和教育过早地就堵死了他们的成长路,没有给更多人成长的机会,再多一次机会。而他们原本一样可以成为栋梁之才的呀,可惜!可惜啊。只有真正属于大众的教育,才是成功的教育。

  对于大姐来说,当然这不是结局,可过早离开了学校,还能怎么样呢?想不跟别人一样,想冲破世俗,真是“难于上青天”哪!我自己之后的艰难成长历程足以验证这点。

  这个时候的我,还是安心捧读手里的书吧。霍老师这本工作札记其实是些小故事,写得可生动了,比另一本书强多了。看书的时候,我还会和姐姐讨论,有不懂的就问她。这两本书也算我的启蒙读物了,一直读透,不止一遍。都看完了,就和姐姐分析书中的得失正误,我已经能够用自己的眼光看世界了,我觉得早期教育那本书说得有些不对头。

  它开头说的是200年前的德国“弱智”卡尔·威特是怎么被造就成“神童”的。我觉得这简直就像痴人说梦话,编这瞎话的人把我们当傻子呀。早期教育造就不了天才,更改变不了一个白痴。把一个出生没几天不懂事的婴儿,就无端看成弱智的人,才真正有病呢。书的作者包括那个老卡尔·威特,离入教育之门还远着呢,他们根本就没领悟早期教育的真谛,早教难道就是早灌输词汇早接触书本吗?也太偏颇太狭隘了。哼!长大了,我一定要揭穿他的无耻谎言。

  生活即教育,过度催熟即透支潜能,自古“神童”少大成。神童不等于天才。而且,严重脱离社会现实的教育理论,就只能成了纸上谈兵。

  就这样我在心底埋下了一个小小心愿。

  互动留言:

  为什么个人的命运如此难测?

  什么条件下我们的前途会没有意外?教育的发展就需要达到这个目标:不让一个人的命运轻易改变,不使任何人的前途轻易毁掉。而这比早期教育也许要紧迫百倍。

  关于早期教育,本段标题并不是故作惊人之语,也不是以否定一切的姿态引人注目,而是基于一种理性的思辨。对它不必完全否定,但更不要夸大其词、误导受众。本书后文解读部分,特别收录了一篇曾在《人民教育》杂志发表过的同题研究文章,恰是印证了“我”的心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