巧借光环,以偏概全



  在出版业有这样的共识,一个作家一旦成名,比如说拿了诺贝尔奖,那么他以前被认为是垃圾的作品也能从箱子底里拿出来,不仅不愁发表,销路也不会成问题。这个现象反映的就是我们常说的“光环效应”。具体来说,所谓“光环效应”就是人们常有的以点盖面、以偏概全的评价倾向,它是个人主观推断的泛化和扩张的结果。在光环效应下,人们对一个人的缺点往往视而不见,所谓“情人眼里出西施”说的就是这个现象。

  可以说,“刘亦婷热”的背后,便是“光环效应”作用于人们心理的结果。正是因为刘亦婷进入了哈佛这样的豪门大学,刘亦婷身上便自动罩上了名校光环,很多人在这种“光环效应”的影响下,就轻易地把刘亦婷当作了素质全面的牛人。

  说实话,我在初读《哈佛女孩刘亦婷》一书时也受到了光环效应的影响,带着无比倾慕的心情阅读书中的每一句话,渴望从中发现能够为我所用的妙语良方。

  然而,当若干年过去,当我接触了数以百计的留美学生,当我熟悉了留学美国的全部流程及内幕,当我对中国中学、大学教育有了深刻反思之后,我发现,罩在刘亦婷头上的名校光环已经完全在我眼前消失了。此时,呈现在我面前的,不过是一个普通得不能再普通的中国学生,而其父母对她施行的所谓“素质教育”实际上恰恰是反素质教育的,他们对刘亦婷实施的完全是应试教育那一套东西。

  然而,由于寻常读者并没有我这样的耐心和专门知识去弄清楚刘亦婷进入哈佛的真相,他们便被刘亦婷头上的名校光环轻易蒙蔽。进而轻易接受了刘亦婷家长宣传的“刘亦婷是靠全面素质进入哈佛的”、“刘亦婷是素质教育的典型”等等一面之词。

  我想,这种赤裸裸的误导应该到结束的时候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