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学专业考研与就业



  文/fancy815

  到了大三,“考研,还是工作”的抉择就摆在大部分本科生的面前—能出国的人毕竟是少数,如果把出国读书也算在广义的考研里的话,那么所有人都要站在继续读书还是工作的十字路口。把眼光再放远一点,无论是在国内读还是留洋,无论是只读完硕士还是一直读到博士,最终都免不了要走向社会,最终找一份工作。于是,“考研,还是工作”的抉择就可以转化为早工作还是晚工作的抉择。

  早工作早赚钱,为什么要晚工作?社会越来越重视人的能力而非文凭,在别人继续读书的三年或两年里,参加工作的人不仅拿到了薪水,而且增长了经验,等到读研的人毕业时,他能找到的工作的薪资水平未必比得上已经工作了三年的本科同学。

  因此读研是有机会成本的,这成本不仅包括不便宜的学费和失去的青春,还包括如果工作的话可以赚到的钱,可以积累的工作经验,可以培养的社会资源。

  考研:先认清未来的方向

  只有仔细权衡之后的决定才可能是明智的。明白了读研所要付出的代价之后,再来估量一下读研的收益,才能为自己的人生作出正确的规划。大三的时候,我们班上的同学几乎人人都说要考研,这里面有人是为了梦想(去考北京电影学院的),有人是为了学术(去考冷门的理论学科的),但大部分是为了更好的就业,于是按照自己在班级的实力,按照专业的热门程度,报考了相应的专业—最强的去考了国际法和民商法、次一点的考了刑法和诉讼法等、再次的考了宪法行政法、最后剩下的是法制史和法理这样的冷门专业。

  所以,在报考之前,一定要问清楚自己,读研是为了什么?如果是为理想为学术,那么这篇文章与此无关,尽管我当年选择法理专业时根本没有考虑过未来的就业。我曾经为报民商还是报法理挣扎过,不是由于对自己实力的怀疑,而是对自己究竟要什么的困惑—民商在我看来,只是一种谋生的手段;而法理则代表我对人生的困惑—最终我选择读法理,我希望能有时间思索一些问题,也许不会有最终的答案,但我愿意为之付出三年的光阴。等我上研之后,听说法理专业的就业还不错,也只是无动于心的笑笑而已,苏格拉底说过:不求而得的,不能称为幸福。

  如果是和大多数一样,为了更好的工作机会而读研,那么就要衡量一下考研的收益:知识上收获且不去说它,相对于本科毕业后直接工作,读研可以给个人带来哪些好处?

  首先是钱的问题,公费的名额越来越少,全部自费的呼声一年高过一年,大部分人将不得不承担不菲的学费,这是一笔不小的开支。除此之外,读书期间的生活费用谁来负担?难道再向父母开口?这应该是很多人要考虑的问题。据我所知,理工科的学生通常都有“老板”,虽然被“剥削”,但是总还可以拿到一些工资。我是学法律的,谈谈我所了解法律这一行的情形。我本科的寝室里有四个人考上研究生,三个本校,我是外校,三个本校的有的在外面代课,有的给老师作秘书,生活开支的自理是没有问题的;我自己身边的同学,如果出去兼职的话,养活自己也不是很难的事情,在外面代课,在律所实习,帮人写文章,八仙过海,各显神通,做得好的日子还比较宽裕。

  其次是工作经验,法律是一门“世俗”的学科,法学界的很多老师都会涉足法律实务。这些从事实务的老师分成两种:自己单干的和带学生一起干的,我有个高中同学在北京一所著名大学的法学院读国际经济法的硕士,刚考上研究生,导师就让他去律所里上班。在“老板”的律所里,全是师兄师姐,有硕士,也有博士,因为师出同门,大家关系很融洽,导师很大方,同学的日子过得也很滋润。我曾经戏称,等他毕业时,工作经验已经有三年了。可是并非每个研究生都会遇到这样的“老板”,有的导师自己专心做学问也要求学生专心读书,有的导师严厉禁止学生出去打工或兼职,有的则睁只眼闭只眼任由学生自己选择,所以在考研之前,对相关信息一定要了解清楚。我的一些同学,他们的导师虽然不做实务,但并不禁止学生在不影响学业的前提下出去兼职。他们在一些著名的外资律所和外企的法务部兼职,不仅可以赚钱养活自己,更重要的是这段工作经历,对毕业时找工作有很大的帮助,如果干得好,毕业后很可能就留在那里。

  最后是社会关系,参加工作的人也许有更广的接触面,有更多的社会资源。不过,社会有社会的资源,学校有学校的资源。你去外交部工作和去街道办事处工作,能培养的社会关系是不同层次的;不同的学校之间,资源分布的差异也是很大的。如果再进一步细分的话,不同的专业,乃至不同的老师,掌握的资源都是不同的,这也是为什么考研时要择校、择师的原因。通常来说名校的老师有更多社会资源,但有的时候,某个很强的老师,在某个领域是专家乃至权威,掌握很多的资源,却未必在一流的高校里,这属于奇货可居型,实力中等的同学,不可错过。

  最近几年来研究生一直扩招得很厉害,走向了物以稀为贵的反面。按照市场经济的规律,需求曲线永远向下是不可避免的。这时那些非但不扩招反而压缩名额的学校就值得留意了,因为这是一个学校注重产品质量和品牌信誉的象征—如果把学校比作一个工厂,研究生就是它的产品。讲就业总是离不开考研,既然大部分人考研是为了将来找个更好的工作,就有必要对学校的就业情况有一个清楚的了解。大致总结一下前几届师兄师姐的就业情况,也许可以使后来人在考研时少一些盲目与偏执。

  就业:实力与证书都不能少

  读完研究生的一个好处是,至少可以去当老师。高校教师虽然工资不高,却是一个很有前景的职业。尽管现在很多高校已经将门槛提高到博士,但国内的形势是考博容易考硕难。连续两届我们专业都有一位师兄成为著名高校的老师,一个在上海,一个在南京,尽管他们是凭借自身的实力赢得的机会—不是博士,但水平却比一些平庸的博士要强的多—但无论如何你优秀,还没有哪个高校现在敢让本科生毕业就去当老师,除非是为了制造轰动新闻。其他专业也有去当老师的,相对来说,这是比较轻松自由的职业,尤其适合女生。

  除去高校,法学院的学生的就业还有考公务员(公检法也包括在内)和进企业(律所或外企)。在考国家公务员的时候,二级学科划分的专业并不那么重要,通常要求是学法律的即可。法理专业今年毕业的师姐就去了保监局(中国保险监督管理委员会上海保监局),上一届去的是民商法专业的一个师兄。今年还有不同专业的师兄师姐去市司法局,那里招人也是不分具体专业的,但是要求是党员。倒是法院和检察院在招人的时候对学科要求会很细,常常会注明“民商法专业硕士”或“刑法专业硕士”,当公务员和去法院检察院最大的好处就是“稳定”,但其收入比不上律师,所以经常有人进法院几年又跳出来做律师的。其实,现在公务员和法院的待遇都不错,只是相对于做律师的前景,难免让人心有不甘。需要说明的是,现在进法院也要先考公务员考试了,随着研究生的扩张,动辄要硕士,甚至要博士也已经见怪不怪。就业是指挥棒,考研大军的膨胀与之有着很大的关系。

  而在律所方面,实习经历比专业更重要,一般人眼中,法制史这样的专业肯定就业很差,但就我所在的学校而言,连续几届他们的就业都很好,有人去顶级的外资律所和外企,究其原因,除了本身的素质过硬(英语好,法学功底扎实)以外,曾经有较长时间的实习也是一个重要因素。读研期间,实习对很多人来说是必不可少的一项。

  通常,民商法和国际法这样的热门专业社会需求更大,就业也相对较好,但热门的专业意味着人数较多,竞争也更激烈。就研究生就业的情况而言,似乎愿意去律所的人已经相对较少,除非是非常好的顶级律所。毕竟律师是个辛苦的职业,研究生已经没有更多的青春和体力去拼搏,大多数愿意找一个相对轻松和安稳的职业,然后买房、结婚、生子。中级法院、银行乃至大公司的法务部这些更稳定的单位更受研究生的青睐。

  就律所的收入而言,要区分中资/外资,诉讼/非诉的律所。外资的非诉业务的律所给的工资比较高(目前进入中国的外资所基本上都是排名靠前的大所),中资的律所除了在全国排名靠前的那几家之外,一般剥削得比较厉害,除非是老师带着进入这一行。如果要做诉讼律师,读研究生的意义实在不是很大,诉讼更看中经验和社会关系。做非诉业务的所对司法考试的执照不是很在乎,做诉讼业务的所则要求是必须有这个证在手。就将来的发展而言,在非诉的所里干,很多人会攒一笔钱然后自费出国深造,回来后谋求更好的发展。做诉讼业务,开始钱都不会很多,随着经验的积累和案源的增加,收入就跟个人的能力直接挂钩了,若干年后,天上地下的差别也是很正常的事情。

  读研的时候还是有较多的空闲与精力的。对于做诉讼律师来说,律师证是必不可少的,由于执业证书要实习一年后才能申请,所以在读研的第一年考出证书,然后找个律所挂一年,毕业的时候就可以名正言顺的直接从事律师实务了。如果到外资所做非诉业务的话,很多时候这个证书都是不必要的,他们更看重的是你的英语能力和专业知识水平。

  有一个误区也许有必要指出来,我有一个师妹,考上了公务员被分配去深圳罗湖海关工作,但是她一直很郁闷,觉得自己学了4年的法律,却没有从事法律这一行。其实有很多研究生毕业也未必从事的就是本专业,中法史毕业的有去出版社的,行政法毕业有去联通的,民商法毕业有去投资公司的。曾经看过一个上世纪80年代海外留学生写的域外见闻,说大陆的学生出去之后都雄心勃勃,不做伟人也要成一代宗师,而同在一个学校留学的台湾留学生谈起理想却是毕业后开一个超市。

  我的意思不是要打击大家的理想和抱负,只是想指出:在就业选择中没必要画地为牢,自我限制—西方历史上无数伟人都是法律专业毕业的,很多人甚至读完法学博士(比如卡夫卡),才发现法律不适合自己的气质,也不足以实现自我的抱负,义无返顾地就改行了,这其中,就包括对世界历史影响深远的卡尔·马克思。

  作者Email:fancy815@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