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要想做,就能做到



  第四,直接进入孩子的角色。

  用观想体会的方式一步进入孩子的思维,用孩子的眼睛观察世界,用孩子的心灵观察世界,用孩子所处的位置观察世界,用孩子的语言去描述世界,用孩子的地位去判断世界。想象自己就是孩子。包括模拟孩子的动作、语气和表情。

  不了解孩子主要是没有做到设身处地,身临其境。这种一步到位进入孩子思维的方法就叫做设身处地、身临其境。不要说你就是你,大宝就是大宝。哪一天你想象自己就是大宝,你就会突然领会孩子的思维跟你做家长的思维差别很大。孩子的每一个行为都有他自己的思维角度。

  你本来觉得孩子并不大,才上初中。他来信你拆开看,你有这个权力。可是你站在孩子角度上一看,感到没有被尊重,没有被信任,人格受到污辱。有人给孩子打来电话,你的房间有分机,你觉得拿起来听一下没什么,也是对孩子负责。他一个男孩子,为什么女同学总给他打电话?但你站在孩子角度,就会感到接受不了。

  要经常站在孩子的角度想一想,体会一下,你也有过当孩子的时代呀。人是可以进入童年、进入少年、进入青年体会一下的。我就是我的孩子,我现在是中学生。比如说我是个男同学,我有我的男同学朋友,我有我的女同学交往,我有我的爱好,我喜欢游戏机,我喜欢足球,我喜欢某一个歌星,我喜欢这个名牌。我的世界就是这样。孩子有一整套思维,有一整套处境,他的每一个做法在同学中、环境中都受到一种评价。不进入他的角色,你怎么能了解他?你怎么知道他为什么喜欢穿某种服装?你怎么知道他穿这种服装到学校以后同学们会怎么赞美和怎么惊讶?你都不了解。你就是一句话,穿这种衣服像什么样子?你有什么权力简单下这个结论?你有什么权力剥夺孩子的自由思维和自由选择?

  孩子的思维有的时候一步就能进入。家长应该试一试。孩子今天不在家,孩子上初中了,你穿上孩子的衣服,在家里像孩子一样玩一会儿,用孩子的表情说说话,甚至用孩子的表情笑一笑,往沙发上躺一躺,懒一懒。你会突然发现你对孩子过去的了解与孩子的真实不是一回事。孩子有他特殊的角度。有的时候家长可能在一个很小的事情上却触犯了孩子根本的感情,使孩子和你保持距离。他在理性上觉得你对他好,但在感情上却不接受你。从此他的话语,他的心灵,只对他的同学敞开而不对父母敞开。高中的学生绝大多数第一谈话对象是同学,而不是父母。到了大学基本上是同学,很少是父母。孩子回到家里只能问问,学习怎么样?考了第几名?考了多少分?在学校吃什么?还要多少钱?这种家长当得还有什么意思?

  只要想做,就能做到

  所以,进入孩子思维,从平等对话,倾听自由谈,共同游戏,到进入孩子角色,身临其境,这是一种艺术。丢掉家长的偏执,丢掉那个我,进入孩子的思维,是一种艺术。这一点并不难做,只要想做,就能做到。

  大人是可以进入孩子的思维的,否则就不能理解,为什么一个年纪很大的作家写儿童故事写得挺像。因为他能够进入孩子的思维,他知道孩子怎么想,孩子也就爱看他的作品。那么大年纪的人都可以进入孩子的思维,你就不能进入吗?可以进入,要掌握这个艺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