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节:最不该说的话



  1、你怎么这么没出息……

  意大利教育家蒙台梭利在她的名著《3岁决定一生》中,就儿童的尊严感问题,记叙了一堂感人的“人生课”:

  一天,我决定给儿童们上一节有点幽默的课:怎样擤鼻涕。

  我给他们示范了使用手帕的不同方法,最后还指导他们如何能尽量做得不引人注意。我以一种他们几乎察觉不出的方式拿出手帕,并尽可能轻轻地擤着鼻子。儿童们聚精会神地注视着我,没有一个人发出笑声。

  但是,我刚结束示范,他们就热烈地鼓起掌来,掌声就像在剧场中那样长久热烈。这使我有点纳闷,我从来没有听到过这样小的手发出这么响的声音,我也没想到这些幼儿会那么热烈地鼓掌。

  接着我明白了,我触及到了他们那极其有限的社交生活中的敏感点。儿童在擤鼻子方面存在很大困难。由于在这件事情上他们屡屡遭受大人的责备,故尔对此十分敏感。他们听到的叫嚷和辱骂的话语强烈地刺伤了他们的感情。更为伤害他们的是,为了不丢失手帕,他们在学校里还得把手帕惹人注目地系在脖子上。但是,从没有一个人真正地教他们擤鼻子的方法。当我这样做的时候,他们感到抵偿了过去的羞辱,而他们的掌声表明,我不仅公正地对待他们,并且使他们在社会中取得了一个新的地位。

  我逐渐认识到,儿童有一种强烈的个人尊严感。成人通常意识不到他们是很容易受到伤害和遭到压抑的。

  这天,当我要离开学校时,这些儿童开始喊叫起来:“谢谢你,谢谢你上的这堂课!”当我离开教学大楼时,后面跟着一支支静悄悄的队伍,直到最后我对他们说:“你们回去吧,踮着脚尖跑回去,不要撞到墙角。”他们转过身,飞一般地在门后消失。

  许多做父母的或许都还记得,我们自己小的时候因为不会擤鼻子、不会洗脸、不会穿衣服、不会拿碗筷,没少受到过父母的训诫和批评。而他们训诫的腔调又如此千篇一律:“你怎么这么笨……”、“你怎么这么没出息……”、“你怎么就不动一点脑筋……”。那时候,父母们或许没有意识到我们有着那么强烈的尊严感,因而常常无意识地表现出对我们的蔑视,从而导致我们产生某种程度的自卑。

  虽然父母们可能会相信自己的孩子很漂亮很完美,虽然他们可能会以孩子为骄傲,但由于望子成龙望女成凤的心情,似乎总有一种神秘的力量,使父母们的实际行为表现得好像孩子的成长总是不如他们的意,因此需要不断的规训和矫正。这种错误的意识导致成人蔑视儿童,并且常常把孩子当成是自己控制的对象,一定要按照自己喜欢的方式来对待他。

  事实上,在很多时候,父母与其花很多精力来告诉孩子一大堆不着边际的大道理,不如亲自示范给孩子看。一些小小的缺点通过一个小小的示范行为就可以矫正,而且还能维护好孩子的自尊心。

  2、你竟敢用这种态度跟妈妈讲话!

  常听到许多父母抱怨,孩子稍大一点以后,就不和他们说心里话,不对他们陈述自己的看法,也不把在外边或学校里的见闻告诉他们了。

  出现这种情况,可能性的原因之一,就是在过去某些时候,父母在训诫孩子时,常常等不及孩子申辩,就粗暴地打断了他的话:“你还嘴硬!”“你竟敢用这种态度跟妈妈讲话!”“明知道自己错了,你还敢狡辩!”时间长了,孩子委屈沮丧的心情便产生了:反正自己不被理解、不被信任、不被尊重,干脆就不听父母讲话,也不对父母说过多的话,以免话多了,冷不丁又招来一顿无端的教导或责骂。

  事实上,研究表明,孩子在与父母发生争辩的时候,往往也是他们的自我意识发展得最快的时候。这一方面对孩子的大脑发育非常好,因为发生争辩时,孩子最来劲、最高兴、最认真,思维非常集中。另一方面,这也可以营造民主和谐的家庭气氛,增强孩子对父母的信任和自己的自信心,提早锻炼孩子应辩能力和交际能力。

  因此,在训诫孩子的时候,父母应该树立这样一种观念,即要允许孩子争辩。这并不是什么丢面子、丧失权威的事情。不要因为允许孩子争辩,就担心孩子会不听话,不尊重自己,与自己为难。允许孩子与自己争辩,让孩子充分表达自己的感受和观点,对父母和孩子双方都有好处,它能促进彼此之间的真正了解。

  当然,允许孩子争辩的目的不是容忍他们的胡搅蛮缠、随心所欲,允许孩子争辩的目的是培养他们基于事实和道理的基础上表达自己的意见的能力和策略。如果孩子违反了规则,父母自然应加以制止。值得注意的是,由于父母是规则的制定者,因此,在制定规则的时候,要从实际出发,合乎孩子的情况,遵循平等的原则。

  提倡孩子与父母争辩,并不是容许时时事事都让孩子与自己争辩。父母应该控制住,孩子争辩的内容应该是有价值的,通过争辩能澄清相关事实和道理的,也是有范围和次数的。而且争辩应在友好的气氛中进行,不能没完没了,不着边际。

  总之,训诫孩子的目的是要向孩子讲清一个道理。通过争辩把事情弄明白,孩子就会心悦诚服地去做。很多时候,父母与孩子的意见是有差异的,通过争辩,可以很好地达成一致。

  允许孩子与自己争辩的另一个好处,就是能帮助孩子找到事物的界限,寻求解决问题的正确方法。通过争辩,不仅能弄清事实真相,而且还能掌握住事物的分寸,从心所欲不逾矩。

  3、如果你下一次再这样做……

  在父母训诫孩子的过程中,一个最典型的现象就是父母自取失败。自取失败的结果,不仅不能达到我们培养孩子的长期目标,而且会随时在家里制造暴乱情景。

  父母自取失败的情形很多。这些情形包括威胁孩子、贿赂孩子,给孩子以难以实现的允诺、讥刺孩子等等。

  为什么父母用这些方式来训诫孩子时常常自取失败呢?且以威胁孩子为例,来说明这个问题。

  在孩子不太听话的时候,大多数父母都会不自觉地威胁孩子。殊不知,威胁孩子,就等于是鼓励他重复做一件禁止他去做的事情。比如,当孩子听到你说“如果你下一次再这样做……”的时候,他不会听到“如果”两字,只会听到“下一次再做”。有时候,他会把话里的意思翻译为:“妈妈希望我再做一次,要不然她会失望的。”

  因此,这一类的警告在成人眼里看起来很好,但是对孩子来说,却比不用还糟。它会百分之百的使你不高兴的事再出现一次。因为警告对于孩子的自主意识作出了挑战,如果这个孩子是一个有自尊心的人,他肯定会再犯一次,以便向他自己和他人表示他不怕事。

  五岁的小卓然在经过好几次警告以后,仍然继续向窗子扔皮球。最后,妈妈生气了,只好拿出杀手锏说:“如果你再向窗子扔一次,我就要揍死你。我说到做到。”只过了一分钟,玻璃的破碎声音告诉母亲,她的警告产生了一个效果:皮球最后一次击中了窗子。随之发生的事情,可想而知。

  相反地,下面这个例子却说明了不需要威胁,也能控制孩子偶尔可能犯下的恶劣行径:

  七岁的佩佩用小气枪的橡皮塞打他妈妈的宠物狗小弟。小弟很小,很害怕,不会躲藏,只会汪汪叫。妈妈听见了,对佩佩说:“不准开枪打小弟,去打枪靶。”接着,妈妈又听到了一声清脆的枪声。于是,妈妈走过来拿走了气枪,并对佩佩说:“枪不是用来打小动物的。”

  在这个例子中,佩佩的妈妈做了她必须做的事:保护弱小者,同时以适当的行动来支持自己所说的话。佩佩在他的自我意识毫无受损的情况下,从他的行为后果里学到了一课。对他来说,母亲所暗示的意义非常清楚:要是不用枪打枪靶,就会永远失掉玩枪的权利。

  因此,在这一件事情上,母亲避免了通常会遭遇到的可悲的失败。她没有走上注定要失败的路:“佩佩,不准这么做!除了小弟,你就没有别的东西可打?为什么不去打枪靶?如果你再做一次,你听着,只要你再做一次,你就永远别在玩枪!”如果佩佩不是很谦恭顺从的孩子,他对于这一种忠告的反应就必然是再重复做一遍禁止他做的事。

  4、这件事我重复说了多少遍了?难道你是聋子吗?

  在前面的有关章节中,我们曾提到,轻蔑的、讥刺的、侮辱的形容词就如同是有毒的箭,只能施加于敌人,而不能用来对付自己的朋友和亲人。然而,在我们的许多家庭里,父母在训诫和批评幼小的孩子的时候,却常常对自己所使用的语言缺乏警觉,不加分辨地就将一些有毒的言词加诸于孩子。殊不知,当你在说“这把椅子真碍事”的时候,并不会对椅子发生什么作用,椅子既不会觉得侮辱,也不会觉得窘迫。它原来是什么样子,还是什么样子,丝毫不在乎你怎么说它。可是,你要是说一个孩子不听话、调皮,或头脑迟钝的话,那就会对孩子产生影响,在他的身体和心灵里产生一连串的反应。他会产生愤怒、怨恨的感情,会幻想有迟早有一天要报复你。

  的确,语言的魔力在于它给你提供了一种理解世界和看待自我的方式。当你把一系列的否定性评价施加与孩子的时候,孩子最初可能会抗辩说:“不,我不是这个样子!”可是时间一长,由于他一再听到你这样讽刺、评价他,再加上他相信父母的结果,他可能就会以你的评价方式来评价自己,认为他真的就是野蛮、不将规矩、迟钝。于是,他就会放弃自己对自己的塑造:“反正我都这样了,努力也没用,无所谓。”

  因此,在训诫孩子的时候,对于孩子心理健康影响最恶劣的,无过于父母具有讽刺的才能。这样的父母在语言方面的“天赋”就像巫师一样,自己给自己建立了一道“屏障”来施加语言的魔力:

  “这件事我重复说了多少遍了?难道你是聋子吗?为什么你总是听不见?”

  “你野得就像是个野人。你是不是在原始森林里长大的?你知道吗,你也只配在那种地方生活!”

  “你到底是怎么一回事儿:你是疯子,还是头脑有毛病?我早就料到会有这个结果!”

  这些父母可能没有警觉到,他们的“评注”是有攻击性的,必然会遭到反击。因为他们的评判阻隔了与孩子之间的情感交流,煽起了孩子一心一意要寻求报复的野心。

  尖酸刻薄、伤人的陈腔滥调不容许存在与儿童的成长过程中。类似下列的说话方式应该尽量回避:

  “你不是吃奶的孩子了。”

  “你真是个豆腐脑!”

  “你以为你是什么?”

  不管做父母的是否有这种语言方面的“机智”,还是没有这种机智,我们都不能把孩子在父母这面“镜子”里所看到的他,与他们内心中为自己所塑造的他加以贬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