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9节:以老板的心态对待工作



  大部分学生初入社会,做事都是为了雇主而做,你出钱,我出力。但是其实不然,我们可以从工作中学到比别人多的经验,而这些经验便是你向上发展的基石,就算你以后从事不同行业,你的经验积累也必然会为你带来助力,以不断强化你的核心竞争力。因此,如果你很敬业,如果你能以老板的心态对待工作,那么无论你从事何种行业都容易成功。

  把信送给加西亚

  当美西战争爆发后,美国总统必须尽快与西班牙的反抗军首领加西亚取得联系,以此获得与他的合作。但没有人知道加西亚的所在地点,只知道他在古巴丛林里。有人对总统说:“有一个叫罗文的人,有办法找到加西亚--也只有他才找得到。”

  于是,这个名叫罗文的人得到了一封特殊的信。信之所以特殊,只是相对于大多数人而言,因为此信除了指定了要送交的人外,再无其他可依据的投寄地点。罗文的脑海中一定也会瞬间浮现一个疑问:“他在什么地方?”但是他没有询问,而是毅然把信装进一个油纸袋里,放在胸口的口袋里,如勇士般默默踏上寻找加西亚的征程。罗文明白,自己的任务便是把信送给加西亚,这是一种“惟一”,其他的一切都是实现这种惟一的过程和方式。

  这是发生在100多年前的一个故事,故事的名字叫“把信送给加西亚”。故事的结局是:在3个星期后,加西亚从罗文手中接过了这封信。

  每个企业管理者,在读完这个故事后,都一定会问自己:“我的企业里谁是把信送给加西亚的人?谁能这么自动自发?”

  对待自己的职业像对待生命一样的人,我们应该为他塑造不朽的雕像,放在每一所大学里。年轻人所需要的不只是学习书本上的知识,也不只是聆听他人的种种教导,而是要加强一种敬业精神。

  所谓敬业就是敬重你的工作!把工作当成自己的事,甚至揉和了使命感和道德感。

  未将敬业意识融入生命的人,即使有再高的学识,成就也会十分有限,因为他们的散漫、马虎、不负责任的做事态度已深入他们的潜意识,他们做任何事都会有随便做一做的直接反应,结果不问也就可知了。如果到了中年还是如此,很容易就此蹉跎一生!如果你在工作上能敬业,以老板的心态对待公司,那么保证你一辈子受益。

  不为薪水而工作

  刚跨入社会,每个人都希望能够得到一份有很高薪水的工作,为此大家可以放弃自己的兴趣爱好,专业知识。

  的确,每个人都希望能够挣大钱,但我们都应该时时牢记:“在开始工作的时候,不必太顾虑薪水的多少。而一定要注意工作本身所给予你们的报酬,比如发展你们的技能,增加你们的经验,使你们的人格为人所尊敬等等。”

  雇主所交付的工作可以发展我们的才能,所以,工作本身就是我们人格品性的有效训练工具,而企业就是我们生活中的学校。有益的工作能够使人思想丰富,智慧增进。一个人只为了薪水去工作,此外更无其他较高的动机,那么他便是不忠实的。其结果最大的受害者正是他自己。他就在日常工作的量与质中欺骗了自己,而这种因欺骗而蒙受的损失,日后即使再怎样地急起直追、振作努力,也是永远不能补偿的。所以如果一个人只是为了薪水而工作,而没有更高尚的目的,实在不是一种好的选择。

  许多青年人因为所得的薪水,在他们看来低于自己的应得之数,于是在工作时,故意使工作的量与质恰与雇主所给的薪水之数“两讫”为度,于是将工资袋以外的种种宏大的报酬都抛弃了。他们对于工作故意采取一种躲避不及与愈少愈好的态度。

  在工作过程中,人应该运用自己的机智,发挥自己的才能和创造力,来改进做事的方法。在工作中,要日日求进步,不要落伍,要以富有兴趣的心理状态来做一切事情。只有这样,才能使你的雇主对你产生特别的关注。

  不要以为你的上级不能看出你的努力、功绩而不把你提拔,哪一位老板不是要求高效率的雇员做他的左膀右臂的呢?他肯定会在你值得被提升时,将你提拔晋升,因为这正是他的心愿。毫无疑问,雇主将根据雇员的业绩决定晋升。没有哪一个管理者,不愿意得到一个能干的员工。所以,在工作中努力尽职、一以贯之的人,总会有获得晋升的一天。

  有些薪水很微薄的人,忽然被提升到重要的职位上,这看来似乎很奇妙,其实是因为在拿着微薄薪水的时候,他们就在工作中付出了切实的努力,有一种追求尽善尽美的态度,获得了充分的经验,这些便是他们忽然获得晋升的原因。

  世界上有好多人专为薪水而工作,他们不尊重自己的工作,不把自己的工作看成是创造事业的要素,发展人格的工具,而视为衣食住行的供给者,认为工作是生活的代价、是不可避免的劳碌。工作固然能解决生存问题,但是比生存更可贵的,就是在工作中发展自己的潜能,尽自己的才干,做正直而纯洁的事情。如果工作仅仅是为了生存,那么生命的价值也未免太低了。

  请你切记:世界上最卑微的人,就是那些只为了薪水而工作的人。

  学会专心和专注

  记得有一则“弈秋授徒”的故事:一代棋圣弈秋,在给两个徒弟授课的过程中,一个徒弟专心致志地听,另一个则幻想着鸿鹄将至。最后,第一个徒弟继弈秋之后成为国手,第二个则一事无成。

  专心是初入职场的大学生们的必修课,要学会在一定时间内只针对一个问题去思考。财富、健康、快乐、充实、平安……无论你思考的是什么,把握住你自己的想法,活在当下的这个想法里,专注、凝神。

  保持专心的关键在于拥有清晰的透视力,也就是说,对人生的未来蓝图有着清楚的、明确的影像。如此一来,你才会愿意排除沿路上所有的障碍,专注于工作,直到实现目标为止。

  专心并不是表示你必须对不相干的人或事视而不见。能够专心一致地朝目标前进的同时,也要时刻谨记:生命是一种平衡!工作并不代表就没有生活,生活也并不代表一定要放弃工作,两者应相互协调,这样才能更好地朝向目标前进。

  我看到过许多职场中的成功者,他们对于名利,汲汲以求,而忽略了他们的家人与亲友。专心不表示你要视野狭隘,对周围的人、新的资讯和观念……也要时时付出你的关心,让生活里的各种人、事、物平衡发展,不要过度负荷于目标,而丧失了你的健康、家庭或人际关系,以便保持一种身心的平衡。

  学习型个人

  如何适应岗位要求

  走出校门的大学毕业生,虽然有了一定的知识积累,但并不等于有了各类职业岗位所需要的应用能力。知识不能和实用能力完全划等号,所以大学生在完成学习任务的同时,应更多地培养自身适应社会需要的实际应用能力。在某种意义上说,能力比知识更重要,因为能力是建立在对知识的进一步应用理解的基础上的。大学生只有将合理的知识结构和适应社会需要的各种能力统一起来,才能在求职择业的过程中立于不败之地。

  现代社会的职业岗位对求职者的知识结构、文化素质的要求越来越高,用人单位为适应现代社会发展的需要,为了在市场经济的激烈竞争中求得生存和发展,就必须要合理配置企业的人力资源。因此,就知识结构而言,一方面对知识结构的多样性,要求越来越多;另一方面,对知识结构的实用性也要求越来越强。

  适应职业需要的实践能力

  职业岗位对从事本行业的工作人员,越来越重视其专业能力的培养,同时还须具备一些共性的基本能力,主要有以下几种能力: 

  Ⅰ 培养良好的决策能力

  决策是人类社会活动的一个重要环节,决策涉及各个领域,大到国家的政治、经济、军事、文化等,小到家庭、个人……所谓决策能力,就是对未来实现目标的决断和选择的能力。良好的决策能力可以对实现目标的手段做出最佳选择。人们的决策过程,是一种活动的思维过程,其中心环节是选择,要对各种方案做出优劣判断、进行取舍。对于即将毕业的大学生来说,选择何种职业走向社会,是人生的一个转折点,面临求职择业,何去何从,是对自己决策能力的一种检验。因此,平时训练和培养自己的决策能力是十分重要的,培养决策能力要从小事做起,不要事事让别人拿主意,要养成多谋善断的习惯,才能不断地提高自己的决策能力。

  Ⅱ 培养良好的创造能力

  创造能力是指人们在改造自然和改造社会的活动中所具有的发明创造力。能力人人皆有,只是水平高低、作用大小不同而已。只有那些思维敏锐并赋予创新精神的人,才能在自然和社会的发展过程中披荆斩棘。

  培养创造能力必须做到:

  (1)有强烈的创造欲望和胜不骄败不馁的创造精神;

  (2)有敏锐的创新精神;

  (3)有批判、继承和开拓创新的精神。

  Ⅲ 培养良好的社会交际能力

  所谓社会交际能力,就是通过语言和非语言符号与他人传递思想感情与信息的能力。在现代社会中,培养良好的社交能力是一个人事业成功的重要条件。在社会上从事各项工作都需要一定的交际能力,许多事业成功者都是借助于良好的人际关系,促使自己的事业得以成功的。

  通过交往,可以使自己的设想和创造得到实践的检验和认可。大学生积极参加社会活动,是提高交际能力的基本途径,同时还要提高自己的交往技巧。

  Ⅳ 培养熟练的操作能力

  实际操作能力,是专业工作者必须具备的一种实践能力。

  某位工科大学毕业生在大学四年的课余时间,几乎都花在拆修电视机、架天线、修电路开关等看似零散的工作上;甚至可以一个暑假不出校门,对自己的创意和灵感进行实际操作。校团委、学生会的大型活动,院系的联欢晚会都少不了请他担任音响设备的总控制;而缺乏组织才能的他在担任声像协会会长一职之后,把悄无声息的协会搞得红红火火;作为广播站的机务,连续三年坚持每晚一丝不苟地检查设备。

  在毕业生供需见面会上,该同学拿着全国电子设计竞赛一等奖、省电子设计竞赛一等奖、全国数模竞赛二等奖以及各类竞赛发明的证书,叩开了深圳华为公司的大门,并且分配到了他十分喜爱而通常由博士生、硕士生占踞的技术开发部。该同学在回顾大学生活时总结道:“在大学四年的最大收获,就是给自己提供了充分锻炼动手能力的机会。”

  因此,大学生为了提高自己的操作能力,应该多看、多练。看得多、接触得多,才有可能提高自己动手操作的技巧和能力。

  Ⅴ 培养较强的组织管理能力

  组织管理能力是指成功地运用管理者的知识和能力使团队整体达成工作目标的能力。尽管不是每个大学毕业生走上社会后,一定都从事组织管理工作,但是每个人将会在工作中不同程度地需要运用组织管理能力。

  现代社会表明,组织管理能力不仅领导干部、管理人员要有,其他专业技术人员也应当具备。现代科学技术已经综合化、社会化,科研规模日益扩大,协作趋势日益加强,这就有一个组织协调问题。同时,现代社会的科学技术高度发展,每一项工作完全依靠一个人去完成是不可能的,都有一个相互协调、相互配合的问题。如果没有一定的组织协调能力,专业技术工作也是不能完成的。

  特殊技能的准备

  自1991年开始,国家有关部门陆续开始在全国范围内开展专业技术资格考试,作为专业技术人员评聘专业技术职务和执业的条件。因此,各种各样的证书被大学生们形象地称为“护照”。

  据某省人才交流中心统计:在有记录的求职大学生当中,有40%拥有两门以上的专业证书,有36%的人拥有社会事务兼职证书,有80%的学生拥有优秀学生干部、先进团员和模范党员证书,没有表明个人能力材料和证书的为零。

  曾有一位师范院校毕业生,由于其擅长写作,连续三年当选校学生会主席,十余次被评为各级优秀学生干部、优秀团员、三好学生,在全国各级各类报刊杂志上发表文章百余篇,逾20万字。毕业前夕,他捧着厚厚的一叠证书和作品跑到一家省直机关毛遂自荐,领导被那一篇篇作品折服了,于是录用了他。

  那么,对于众多体现专业技能的“护照”,我们又拥有多少呢?

  (1)计算机软件专业技术资格和水平的相关证书;

  (2)经济专业技术资格证书,例如,通过证券从业人员资格考试、经济专业初级资格考试、经济专业中级资格考试等获得的资格证书。此外,审计专业、统计专业等也陆续实行全国统一资格考试;

  (3)律师资格和执业证书;

  (4)会计专业技术资格考试,如已取得会计、助理会计师、会计师等资格证书。

  (5)监理工程师资格证书;

  (6)注册会计师资格证书;

  (7)英语等级证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