钱建文制作

上一篇 首页 下一篇


第五卷序 紧缩包围圈

  
  
  上部 战胜意大利
  
  (1943年6月——10月)
  
  轴心国势力在北非被彻底肃清后,英、美军队就能跨过地中海向希特勒在欧洲的下腹部进攻了。7月,英、美军队在西西里登陆,9月8日意大利投降,希特勒失去了一个主要的盟友。
  
  为在法国登陆进行大规模的两栖作战,必须准备数量巨大的军火、物资和装备,这就要以海、空军的联合兵力,控制横跨大西洋的生命线。1942年,盟军方面被德军击沉的舰船几达八百万吨之巨。由于美国造船能力的成倍增长,到1943年年底,英、美新增舰船吨位数已经超过了海上损失数。
  
  同时,击沉的德国潜艇的数量也超过了它的补充能力。盟军越战越强、敌军越战越弱的趋势已不可逆转。
  
  下部 从德黑兰到罗马
  
  (1943年11月——1944年6月)
  
  在即将对敌人展开大规模战略进攻的前夕,同盟国方面举行了两次极为重要的会议:英、美、中三国首脑的“开罗22第二次世界大战回忆录会议”和英、美、苏三国首脑的“德黑兰会议”。
  
  丘吉尔对于中国这个盟国在战争中的作用从来是不很重视的。1943年5月,他在美国访问时,曾傲慢地拒绝罗斯福总统要他主动拜会蒋介石夫人宋美龄(她同时也在美国访问)的建议。宋美龄也以一位世界大国第一夫人的尊严拒绝主动拜会丘吉尔。这绝非单纯的礼仪之争,鉴于中国在抗日战争中的巨大贡献,同年1月11日,中英两国政府在重庆签约,英国永远放弃在华的治外法权,“中国比西方低一等的时代从此结束了。”(艾登语)由于双方各不相让,就未曾会晤,直到开罗会议上才第一次见面。在这次会议上,丘吉尔仍不愿讨论中国的所谓“冗长、复杂和琐碎的情况”,并埋怨罗斯福对中国和它的领袖评价太高。
  
  对比起来,罗斯福对中国就重视得多了,他认为中国在战后将成为世界第四个大国,而蒋介石则是“世界上的一个举足轻重的力量”。因此,他答应蒋介石:几个月内在孟加拉湾进行大规模两栖作战行动。如果这一战役能按计划进行,将会大量歼灭日寇并打通滇缅公路,保证中国军队的供应,从而大大改善中国的处境,但是,丘吉尔不赞成这一计划。他想把原定用于这一作战计划的军备、物资都用于意大利战役,所以,从德黑兰回来后,他就说服罗斯福收回了上述对蒋介石的诺言。这一改变对中国未来局势的发展将会造成深刻的影响。
  
  丘吉尔的资产阶级觉悟高于罗斯福,他想和罗斯福就重要的问题先取得共识后,再一起拿到德黑兰会议上去和斯大林讨价还价。罗斯福却担心这样做会给斯大林留下美、英联手“两吃一”的不良印象,于是他一离开开罗后就一直避免和丘吉尔单独接触,但罗斯福和斯大林的单独接触却很多,而且他接受了莫洛托夫的建议,就在苏联驻德黑兰使馆下榻。对此,丘吉尔充满怨意,认为罗斯福不听他的话,结果让斯大林占了便宜。
  
  德黑兰会议决定于1944年5—7月间执行“霸王”作战计划(诺曼底登陆战役)。丘吉尔还建议用一部分兵力从意大利北部山口攻入奥地利;另外,用潜艇和轻型舰艇攻入土耳其,把黑海控制起来,打通一条向苏联运送物资的捷径。他的建议被认为是分散“霸王”计划的力量而未被采纳。
  
  1944年上半年,英美集中力量准备人类历史上这一空前规模的两栖战役。要解决许多复杂的技术问题:在登陆点附近迅速建造人工港和防波堤,铺设海底输油管以及想出迅速通过布雷区的办法。丘吉尔对登陆作战的技术细节很感兴趣,并亲自过问其事。
  

钱建文编辑  

上一篇 首页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