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一页 目录页 下一页


贫妪施豆




贫妪施豆

  “佛陀啊,这是我仅有的食物,请您接受我的供养!”一位贫穷孤苦的老婆婆,手捧着她刚乞讨得到的大豆,恭敬地来到国王所设的无遮法会会场,却被国王的侍卫挡在场外。看着过往的人潮,每个人带着种种珍馐美味供养三宝,虔诚的她是如此地渴望能布施一己所有,来成就此殊胜法筵,但自己却只能站立门外,无法让佛陀及僧众们接受她的供养。

  慈悲的佛陀知道了老婆婆布施的恭敬心,乃运用神通力,变化出无量的大豆,放在斋会中所有人的食器内,让每个人都可得到老婆婆的供养。

  国王见到食器中竟有大豆,怒而斥责厨兵:“为什么以此粗陋的食物来供养三宝?”佛陀告诉国王:“这不是厨兵的过错,而是斋会场外有一位贫穷老妪,她听说国王设无遮法会,宁可挨饿将仅有的食粮用来布施,却被侍卫挡在门外。所以我运用神通力,让每个人都可得她的供养,成就她布施供养的福德。大王,这老妪供养的虽然微少,但所得的福德实在是多于国王啊!”

  国王不明了其中的道理,于是乞请佛陀开示。佛陀说:“国王竭力筹辨斋会确有功德,但种种供养物资,是来自民间百姓布施,对国王的财产是丝毫无损;相对地,此贫穷老妪一无所有时,仍尽己所能布施,得到的福德自然也就无量无边。”

  后来,佛陀为国王及与会大众广为说法:布施设斋修种种福德,在于一念至诚的心,若能谛观世间一切诸法源自一心,无取无舍,无瞋无喜,平等一相,何忧不能证道?

  典故摘自:《众经撰杂譬喻.卷上》

  省思

  经云:“贫穷布施难”,贫穷之人苦于缺少资生之物,要行布施确实不易,然公案中的老妪,身贫心不贫,难行能行,最为珍贵。布施能舍悭贪,若能尽一分心意,把握当下的布施因缘,为自己积福培福,无论是财施、法施、无畏施,未来必感得富足安乐的果报。



【原文】

(五)

  贫穷之人割辍身口。持用布施其福无量。譬如往昔国王设会。诸佛及僧种种供养。时有一贫穷老母都无所有。常仰乞索以自活命。闻王请佛设会。心生欢喜意欲劝助。自惟无物。正有少豆欲劝助而门人不听前。于是佛见其善心。即以神力令此大豆遍堕众食器之中。王见此豆即嗔厨兵。何以使食中有此豆耶。佛语王言。非厨兵过也。乃是外贫穷老母所施。闻王设会无以劝助。持此少豆劝助于王。是以食中有此豆耳。佛语大王。此老母所施虽微。得福良多于大王。王言。何得多种种肴膳供养而得福少。此老母以少许物布施返得福多。佛语王言。王虽种种供养。尽出百姓于王无损。此老母贫穷正有少许豆。尽持劝助。是故得多。王得福少。佛为王种种说法。王及老母皆得道迹。是以修福种德惟在至心。达解法相何忧不果。

创建时间:2010-11-16

上一页 目录页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