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2005年第5期

在探索中寻求真相

作者:程 炜




  
  传说有几个瞎子摸一头大象,摸到象腿的说大象似一根柱子,摸到身子的说大象似一堵墙,摸到尾巴的说大象似一条蛇,大家争论不休。这也就是“盲人摸象”这一成语的来历,它比喻人们做事看问题片面,以偏代全。
  从另一个方面来看,盲人在摸到象后能通过自己的体验来对新事物进行猜测和假想这本身是可取的。在新事物面前每个人都是无知的,都是在黑暗中摸索,寻求真理。
  英国化学家道尔顿提出近代原子学说,他认为物质是由原子构成的,这些原子是微小的不可分割的实心球体,同种原子的性质和质量相同。他的这一学说带动了化学的发展。而随着人们掌握的知识越来越多,道尔顿所提出的观点从今天来看是错误的,但它对化学的影响是不可否认的。元素周期表是化学史上的一个里程碑。按理说,像道尔顿这样一个错误的观点是推不出元素周期律的。但在真理面前的“盲人们”通过一步步的探索将原子模型从道尔顿模型、汤姆生模型,发展到卢瑟福模型、波尔模型,到最后的电子云模型。人们能有这样的发现,正是因为在真理前的“盲人”实事求是地“摸象”才得出了结论。
  人类在未知的自然科学领域,如同“盲人”,在赖以生存的偌大的地球面前也显得像个“盲人”,只能以自己的主观想象去摸索,以求证自己的判断和推理是符合现实的。众所周知,哥伦布当年正是相信地球是圆的,所以才向西航行,寻找他的目的地——印度。但他却到达了美洲。尽管他把地球这个“大象”摸错了位置,但他的举动鼓舞了后来很多的航海家继续航行,像麦哲伦,他进行环球航行,开辟了新航路,证明地球是圆的,这在当时是个了不起的发现。随着人类航海业的发展,航海知识的普及,如今地球是圆的成为连幼儿园小孩都知道的常识。但哪怕是最简单的道理,也是前人通过“盲人摸象”总结出来的。
  人类在大自然面前很渺小,要想了解大自然和一切未知领域,必须学习“盲人摸象”的探索精神,它虽以偏概全,但这已经从无知向已知迈出了重要的一步。人类社会就是这样一步步前进、发展走到今天,并走向未来。难道我们还能认为“盲人摸象”是不可取的吗?
  
  主题点评
  
  从古至今,地球上作为万物灵长的人类,一直用渴求的眼光探索着未知的一切。然而,尽管人类科学发展到今天的地步,人们仰观茫茫宇宙之大、天体之浩瀚,俯察万物品类之盛、物质之穷微,在未知领域总有数不清的未解之谜。凭着人类的智慧,对客观事物的认识始终如沧海之一粟,小得可怜。
  对于探索知识,人们历来有着不同的态度:一种观点是绝对化的未可知论,认为人类永远无法获取所有的真知,从而选择了消极回避的态度;另一种观点是习惯用已知的理论涵盖未知的一切,导致人们的固步自封,使探索求知之路被人为阻断。
  本文作者以辨证唯物论的眼光,提出对寻求真相的科学见解,指出人类对未知世界真相的探索是永不完结、循序渐进的过程,只有那些踏着已知理论的阶梯,在探索真相的路上不断攀登的人,才能不断有所发现,有所发明和有所创造。每当人们登上一个新的知识高度的时候,才会发现原有的知识和理论是多么荒谬和幼稚,所以,否定之否定便成为求知探索中的永恒定律。难怪有位科学家说:“你的研究成果与原有理论越远,离诺贝尔奖越近。”
  作者巧妙化用成语“盲人摸象”,用深入浅出的生活常识诠释了上述深刻哲理,表明了在探索求知中应取的科学求实精神,文章的主题具有深远的学识意义。
  
  选材点评
  
  这是一篇关于探索自然真相的指导理念的议论文,对于一个高中学生来说,无疑是一个比较大的题目。然而作者能够驾轻就熟,使文章水到渠成,除了本人具有科学分析的头脑,此外便是得益于平时丰富的素材积累。
  为了阐明观点,论证说理,作者涉猎广博的自然科学领域,旁征博引,以雄辩的事实根据支持了自己的观点。文中引用的例证,既包括微观世界探索的成果和经验,又包涵了宏观世界的探索成果与启悟。总之,由于作者注意到紧紧围绕文章的论证中心选择材料,具有较强的针对性,并重视选材的不同角度,使论据充实、丰满,从不同侧面集中论证了人类探索真相如盲人摸象的道理,即只有不断进取,才会有新的收获。
  
  布局点评
  
  这是一篇比较规范的议论文章。基本按着提出问题——分析解决问题——结论的思维逻辑布局谋篇、组织文字的。
  开头是提出论点部分。文章巧妙化用“盲人摸象“的成语故事,引出自己的独到见解:“盲人摸象”的精神在探索真相中是可取的,因为在新事物面前,每个人都是无知的,都是在黑暗中摸索,寻求真理。任何主观臆断都将归于谬误。
  中间部分,是论证说理部分,共分两个层次。首先作者引用微观领域探索成果来说明问题:从道尔顿原子学说的提出到元素周期律的推出,证明了科学成果的不断取得,正是因为真理面前的“盲人”实事求是地“摸象”才不断得出新结论。之后,作者又引用宏观领域人们对大自然探索的事例来论证说理:从哥伦布的假想地球是圆的,到新大陆的发现,直到麦哲伦的环球航行,校正了前人的主观想象,都从不同角度阐明了盲人摸象的探索意义。
  文章的结尾,在上述论证说理的基础上,水到渠成地得出结论,希望人们发扬这种“盲人摸象“的探索精神,去了解大自然的一切未知领域。
  
  语言点评
  
  文章的语言自然、流畅,对引证事例简练而准确的概括,适合议论文的说理要求。议论中,事实和道理的有机结合,有助于阐明论点、增强说服力。比如,指出道尔顿把原子看作“不可分割的实心球体“的错误的同时,又说明它带动了化学发展的实际意义,从而论证了这种“摸象”的探索精神和科学价值。
  
  微瑕指正
  
  从宏观到微观,世界奥秘的未知领域,有许多见诸媒体的信息,如能选用一些这类材料,会使文章视野进一步拓宽。
  
  写作建议
  
  写规范议论文是学生写作的基本功,不容忽视。希望打好这个写作基础,然后,再探索议论性散文以及其它另类作文的写法。否则,舍本求末,会使基础打歪,影响今后写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