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2005年第8期

瞄准靶心 命中十环

作者:焦文林




  
  话题作文立意相对自由,为学生提供了驰骋想像、展示个性的空间,但并不是没有限制,仍然要依题行文,做到“符合题意”,譬如打靶,要能够“瞄准靶心,命中十环”。
  下面,结合实例谈谈话题作文怎样才能做到“符合题意”。
  
  一、吃透话题内涵。
  
  一般性的话题要准确理解其核心概念的含义。如以“包容”为话题的作文,首先要弄清“包容”的含义。“包容”一词,《现代汉语词典》给出两个义项:一是宽容,二是容纳。“宽容”即宽宏大量,对于有损于自己利益、名誉、地位等方面的事不予追究。据此,可立意为:宽容是理解和体谅他人的豁达大度;宽容意味着以德报怨,不斤斤计较;宽容可获得别人的爱戴与尊重;宽容不能丧失原则,姑息纵容;宽容其人,严责其过,方可惩前毖后,治病救人。“容纳”即在固定的空间和范围内接纳(人或事)。据此立意为:海纳百川,有容乃大;天地承受不了的东西,胸怀可以容纳;容纳别人,发展自我;容纳先进文化,弘扬民族传统等等。比喻性话题要弄清话题的比喻义。
  
  二、辨明概念关系。
  
  关系型的话题一般由几个概念构成,如“幸福与痛苦”、“自豪与平凡”等。同学们要在理解作文话题核心概念的基础上辨明两者之间的关系。例如以“快乐幸福与思维方式”为话题的作文,就必须扣紧“快乐幸福”与“思维方式”两者之间的关系行文。可以写“快乐幸福”改变人们的“思维方式”;也可以写“思维方式”决定着能否“快乐幸福”。只要从两者的关系入手,都是符合题意的。不能只写“快乐幸福”忽视“思维方式”;也不能只写“思维方式”忽视“快乐幸福”。有的同学不懂这个道理,忽视了二者的联系,理解成以“快乐幸福”或“思维方式”为话题的作文,于是写成了《谈快乐》、《快乐的意义》、《立体的思维》等。改换话题,便偏离了试题的要求。命题者正是从两者关系的角度考查学生思辨能力的。
  
  三、谨防话题转移。
  
  在话题作文中,学生要按指定的话题写作文,并要做到一以贯之。而有的同学在行文过程中有意无意地将笔墨转移到另一个话题上去,并且再也收拢不回。例如,一名同学以“沟通”为话题写的《快乐的沟通》:
  乐观者说,这个世界有无数个门。其实乐观者所说的门,就是沟通之门,理解、信任、默契之门,快乐之门。我想说:“我沟通,我快乐!”
  每个人都向往快乐,渴望快乐。那么,究竟什么是快乐?怎样才能得到快乐呢?
  其实,快乐很简单,不用去学,不用去想,只要打败烦恼,不去追究鸡毛蒜皮之类小事的是与非;忘掉烦恼,用一颗宽容的心去对待生活;忘掉烦恼,以真诚的爱对待身边的每一个人;忘掉烦恼,发自内心地去跳,去叫,去喊;忘掉烦恼,充满自信地去拼,去闯,去搏。因为只有这样,才能实实在在地感受生活,才能尽享生活的乐趣。这就是快乐……
  这篇文章的标题和第一自然段都是切合题意的。但是作者在第二自然段用一个设问句,将“快乐的沟通”这个以“沟通”为中心词的话题转移到其修饰语“快乐”上去了,直到结尾作者并无意对早已走偏的题意进行修复。就这样,一篇基本功很好的文章,却因转移话题被归入了低档次二类卷。
  考场上写话题作文,还要善于点明题意,即在标题、开头、结尾、段首等醒目处揭示话题内涵,点明文章主题。下面,我们针对以“面子”为话题的一篇例文分析一下。
  
  例文
  一只皮箱
  文/焦王争王争
  
  高一那年,母亲来学校看我。她提了一只很精致的皮箱。我先是有些惊异,继而才明白是我的那封信起了作用。在那封信中,我一再要求母亲来的时候要收拾得体面一些,免得让同学笑话。想不到她还真将这当回事,可我知道家里的经济情况是不允许有那么一只皮箱的。母亲看到我疑惑的眼神,悄悄地说:“这皮箱是我从镇上你大伯处借的。”我听了心里暖暖的,连忙从母亲手中接过那只精致皮箱,在同学羡慕的目光中轻飘飘地穿过。
  那一刻,贫穷曾经带给我的自卑和苦恼一扫而光了,留下的只有无比的自豪和尊严。
  临走的时候,母亲替邻居买了床毛毯,价值一百多元,装在那只大皮箱里刚好合适。我提着皮箱站在车站附近的街口等她。站在人流密集的街口,我明显感到了过往行人那目光热热的,亮亮的,将我一下子罩在一个耀眼的光环里,突然有了一种被重视的虚荣。特别是几个穿着时髦、长相英俊的男青年从我身旁走过,他们的目光是那种肆无忌惮的热烈,看得我脸热心跳,索性放下手中的皮箱,沉醉于那种不加掩饰的青春虚荣里。
  当我从沉醉中回过神来时,才猛然发现脚边的皮箱不见了。原来那几个时髦青年“欣赏”的并不是我本就平凡的外表,而是那只精致的皮箱。顿时我觉得天昏地暗,惊惧差点将我击倒。一只像样的皮箱是我们家可望而不可及的奢侈品。我哭了,声嘶力竭地哭了。
  多少年过去了,我常常忆起那只皮箱,忆及虚荣带给我的那份至今还刻骨铭心的痛苦和曾经带给母亲的深深的伤害。皮箱丢失了,母亲借钱为大伯买了一只一模一样的新皮箱,然后便一个人悄悄地节衣缩食,慢慢地将那债务还掉。为还那笔债,母亲二年没有添置一件衣服。每当想起这件事,那深藏心底的愧疚就会使我的灵魂隐隐作痛。
  是啊,我们常常为满足自己的虚荣心而丢失了很多东西,有人为贪恋物质的虚荣而丢失亲情,有人为贪恋情感的虚荣而丢失起码的人格,甚至有人为虚荣而身陷囹圄乃至丢失身家性命……不值啊,虚荣的人们!——生活是脚踏实地的真实与天然,千万别为那种缥缈的虚荣丢掉了真正的幸福。
  
  [简评]
  
  考生准确地把握了“面子”这一话题的实质,以“虚荣”为立意核心,切合题意。文章以一只皮箱为线索组织材料,短短千字文章“借皮箱”、“丢皮箱”两兴波折,“皮箱”既满足了“我”的虚荣需求,又让我和母亲付出了心灵和物质上的代价。明写皮箱,实写虚荣,材料安排巧妙而自然。结尾拓展思路,升华主题,由对个人虚荣心的忏悔,论及虚荣心的社会危害,呼唤人们保持脚踏实地的真实与天然,不要为那种缥缈的虚荣丢掉了真正的幸福,卒章显志,绾结有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