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2005年第8期

没有灵魂的“巧文”

作者:桑永海




  
  近几年,一些报刊杂志把“无巧不成书”这个说法贯彻到实践中去,巧加装扮,就出现了一种类型化的文章——估且称之“巧文”吧。这类文章,都是通过一件或几件事,像说相声抖包袱似的,最后把巧事的谜底说破,从而引出了一点感悟,以说明个中道理,教育或感动人,启示或警示人们。
  这样的文章,长则千把字,短则五六百字,小巧玲珑,精灵剔透,起承转合,因而很得某些报刊编辑青睐,也颇获“浅阅读”受众的欢迎(例如中小学生)。于是巧文充斥报刊,泛滥于文摘或生活、励志一类媒体。
  且随意翻出手头一篇剪报为例。
  (事件)读大学时一对情侣,因一件不起眼小事闹翻,毕业后天各一方。如今白发覆额,又偶然相聚,他问她那晚敲你的门,为何不开?她说我在门后等你,我要等你敲了第十下才开门,可是你只敲了九下。于是二人都为此事后悔不迭。题目叫《少敲了一下》。
  (教训)人生有很多错失,有的错在固执地坚持了不该坚持的,有的错在放弃了不该放弃的。
  (结论)如果想让那人进来,就及时开门吧!如果你觉得那人是值得追求的,就一直敲下去吧!(笔者附注)曾见此文多种版本。有一个版本是说:待女子开门时,男人已自尽矣。
  真是巧得不能再巧了!如果听见他敲了九下就走人的时候,她立马追出去呢?当然也就没戏了,也就没有以下的感悟和启示了。看来“巧”的目的,是为了抖出那一点道理出来,是为了显得有那么一点深沉。
  其实,此类文章有那么几篇也是常理。文坛作品也应当林林总总。这类小文未尝不是百花之一种——只要写得好。况且,虽然巧了点,生活本身不也包含了诸多偶然因素吗?但现在的问题是,此类东西一多,让读者望“巧”而生厌,这就不能不说是个问题了。如果说这类文章的特征是一个巧字,那么它的要害就是一个假字。那么多的巧文,引出那么多精巧的说教,好像中国人一夜之间都成了哲学家,张口就是一条人生箴言或哲学语录,怎么能不给人虚假的感觉呢?
  这就提出了一个问题:要说巧,契诃夫的小公务员因为打个喷嚏就死掉,你说巧不巧?莫泊桑《项链》、欧·亨利《麦琪的礼物》,巧得不能再巧了吧?为什么同是一个巧字,在经典作家笔下就能熠熠生辉,让你宁信其有而不疑其无,还要为之震撼,为之感动不已?其中原委,钱锺书先生有一段话说得很是有趣,他把写作比作“呻吟”:“窃以为惟其能无病呻吟,呻吟而使读者信以为有病,方为文艺之佳作耳。……故文艺之不足以取信于人者,非必作者之无病也,实由其不善于呻吟。”(《钱锺书散文》(浙江版)489页)由是观之,一些巧文写家,不会呻吟却强作呻吟之语,时时露出假态,就不免要招人烦了。
  这就又引出了一个问题:一些巧文,看上去那么纤巧雅致,短小精悍,甚至乍一读还会给你眼睛一亮的感觉,所以也是有一定的受众的,你为什么却说是“不善于呻吟”呢?
  答曰:巧文,是没有灵魂的。那么,什么是灵魂?
  德国哲学家康德在他的《判断力批判》中,关于这个问题有十分深刻而精彩的论述。他说:“一首诗可以写得十分漂亮而优雅,可是没有灵魂。甚至一个女人也可能长得特别漂亮,可是也没有灵魂。那么,什么是我们所说的灵魂?”“从美学意义上看,所谓灵魂(Geise),是指心灵中起贯注生气作用的那种原则……我们说的贯注生气作用的那种原则,无非是显现审美意象的能力。至于审美意象,我们所指的是由想象力所形成的一种形象显现。”
  这就很清楚了:一个作家不具备丰富的、创造性的想像能力和理解感悟能力,尽管有学问而且勤奋,他也“不能把某一概念转变为审美意像并准确表现出来”,而只能塞给受众生硬的概念。这就是那些巧文没有灵魂的深层原因。
  如果我们把巧文和优秀作品做一下比较分析,就会更加明显地看出从形式到内容巧文是怎样一种缺失“灵魂”的苍白状态了。
  从行文结构看,优秀文学作品气象万千,出乎意料,又在情理之中,绝无雷同之作。以欧·亨利为例,此公以巧著称,简直就是一个在情节上走钢丝的小说大家!如果光把他一篇篇小说情节提炼出来,那也就啥也不是,也许和“巧文”差不多了。关键是叙述节奏,细节描写,多彩的语言,使一切巧合都那么自然,没有丁点做戏成分。我们的巧文呢?就连行文也格式化了,形成了固定的套子:开头提出问题,接着引出故事(主体),结末以带点哲理性的感叹收尾——工工整整,一个“三段式”!
  从作品内涵比较,精品与巧文更是经渭分明的。几年前,偶然读到一篇美国的科幻小说,也是写敲门的,却让我经久不忘:“在只有一个人的月球上,他突然听见了敲门声。”就这么一句话,不折不扣的编造,却让你有种惊撼的感觉,而且不自觉在想象的空间里遨游。是一种神秘,是一种淡淡的诗意。美学家朱光潜有一段发人深省的论述:文学经典固然也讲故事,但故事字里行间多的是对人生的关怀、浓郁的诗意和深刻的哲理、超绝的文字艺术技巧,这在一般故事书中是没有的(见《谈读诗与趣味的培养》)。是否蕴含着诗意,这是经典性文字与巧文之间的一条重要分界线。青少年很容易把巧文误认为美文,是与一些年来我们的诗教实质上的缺席,从而导致他们缺乏对诗意的敏感和分辨能力,有很大关系的——这就已经是另一个话题了。
  近些年来,在物质主义和急功近利社会心理的催化下,兼以传媒技术的迅猛发展与普及,青少年群体流行着浅俗阅读的浮躁风气,于是几分钟能读完的巧文应运而生。在商品大潮泡沫中,传媒策划人推波助澜,巧文日益泛滥起来。最令人担心的是,巧文之风早已刮进了全国的校园。在大大小小各种考试的驱动下,“一编二套三凑”成为学生中、高考作文的法宝,巧文成为亿万学子效仿的“范文”,心摹手追,乐此不疲。翻翻中、高考作文选,许多都是“巧文”的模子扣出来的。许多所谓“名师”到处兜售这一类“作文秘诀”。去年底我看到某出版社的一本《满分作文快递》,名师编选,其中有一篇编者誉为“叩动人心的文章”题曰《收藏阳光》,考生只在头、尾各写了几句时髦的套话,中间主体三大段全都是转述亲情、人情故事,英、美、比利时各写了一个。这样糟透了的文字“拼盘”竟要当做往年的“精品回放”出来!这样下去,学生真情实感何在?语文素养何在?人文精神何在?这一类严峻现实引起教育界人士深深的忧虑,他们惊呼:“作文正陷入新八股时代!”(国家教育部中语专家巢宗祺语)
  巧文的读者以中、小学生居多。而成长期的青少年,假文、套话、八股腔,吃进肚子里去是会影响他一辈子的,从心理到精神到素质修养到思维模式。为青少年健康成长,为民族素质的提高,首当其冲者,还是要进一步改革语文教学,特别是持之以恒抓好学生名著阅读这个长期的系统工程。果如是,兴许那些巧文的市场,就会越来越少了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