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2005年第10期

人生的大境界

作者:陈菁华




  “善”让中华几千年来的文人骚客呕心沥血,登高作赋大加颂扬;“善”让九州世世代代的仁人志士苦苦追寻,虽抛头洒血在所不惜;“善”像春天里和煦的晨风一次次将残败破落的华夏大地吹得绿满天涯;“善”又好似金秋的太阳照耀炎黄子孙们的心房,凝聚大地的精华成为一颗颗善果。
  佛教的苦行僧们,坚守清贫,追求宁静,执着行善,以心中小善去悟世间的大善,以世间大善去唤醒众生心中至善;善行如绿水荡漾,滋润心灵;善心如萌芽破土的种子,从灵魂最深处将真性情唤醒复苏。的确,人类的历史上充斥了过多的金戈铁马,新仇旧怨,有鲜血,有杀戮,有残暴。但我始终坚信即便是在最黑暗的年代,“善”的火把仍旧在倔强地燃烧,好似乌云遮不住阳光,青山挡不住流水,寒风盖不过梅香。“善”如一株胡杨树岿然屹立于人类的灵魂,活着三百年不死,死了三百年不倒,倒了三百年不朽。
  因为有善,人类的精神才不至于在艰难困苦中慢慢干涸。作为一种人生的境界,善让我们去爱,去怜,去珍惜,去体恤。于是人类多了几个拨乱救世的圣人,多了几个奋不顾身的勇士,多了几个眼睛里常常噙满泪水的诗人,多了几个忧国忧民的沉思者,多了几个感慨系之于一情一物的雅士,多了几个乌鸟私情的孝子。王羲之说得好:“夫人世相与,或取诸怀抱,晤言于一室之内;或因寄所托放浪形骸于外。”人的生活态度可以顺其本心,但对人生最高境界的定认却只能是善。“人生得意须尽欢,莫使金樽空对月”,酒可以醉,钱可以散,但唯独善不能丢。莲花出淤泥而不染损其昭质,唯其心中高洁,人之所以经大风大浪而依然前行,唯其有善心作为磁针。
  人都不免于灰飞烟灭,好似点亮的蜡烛,燃一刻便少一寸,怎样在有限的一生做更多有意义的事情?文天祥说:“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屈原道:“亦余心之所善兮,虽九死其犹未悔”;王勃叹:“北海虽赊扶摇可接,东隅已逝,桑榆非晚。”对美好,对善的执着追求,让我们能够在短短一生中用生命划一道绚烂如彩虹的弧线,从时空的这一头跃到另一头。对酒当歌人生几何,短暂吗?不,善已把我们定格在永远。俯仰之际弹指一挥间,急促吗?不,善已让我们能够在精神世界自在徜徉。
  善始,我们本诞生于美好;善终,我们一生达到了人生的大境界。
  
  简评
  
  运用各种句式和各种语气,整散结合,长短相间,灵活多变;综合运用排比、比喻、对偶、设问、引用、顶针、层递等修辞方法,生动活泼,表现力强;谈古论今,旁征博引,有文化底蕴。文采似鲜花争艳,情感若朝阳喷薄,气势如大河奔流,让人于酣畅淋漓之中接受心灵的洗礼,在审美愉悦之中思考人生的意义。有的语句须要推敲,如“善心如萌芽破土的种子,从灵魂最深处将真性情唤醒复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