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2006年第4期
为了忘却的回忆
作者:方泊荏
第一印象
初三刚转到华能中学后,我十分的羞涩。
因为到了一个新环境,总会有个适应期的。我很奇怪为什么像我这样一个爱闹、爱笑的大男孩也会这么安静,时常漫无目的地在校园里走。我盼来了第一堂语文课,语文老师是女的,长得并不十分好看,但她流利的普通话,不同的思路与教学方法,让我耳目一新,特别是和蔼的目光,善诱的语言,一下拉近了我同她的距离。下课后我获知这个老师叫李文胜,在华能中学是有口皆碑的好老师,我一下子喜欢上了这位老师。回想起小时候,我酷爱语文,更爱文学。那时的老师也是位女老师,我至今忘不了她。她是我们的班主任兼语文老师,重视好生,鄙视差生。记得我们班有位男生成绩刁<好,她不想再管了,干脆劝他留级。有一次放学,我们看见那位男生丁,可是老师竟让我们叫他“留级包”……,对那样的老师,我们敬而远之。现在,可亲的另一位语文老师站在我们面前,我头脑中刻下了深深的印记。
“自己”解题
第一次与李老师面对面的交流是在两天以后,因我不知道“札记”是什么,课代表便先斩后奏报告老师了,末了,只告诉我“李老师叫你呢”。我有些恐慌地站了起来,径直向办公室走去。李老师微笑地朝我点点头,问我是不是不知道札记是什么。我小声地应答着,这时我才看清那厚厚的眼镜后面是一双柔和但炯炯有神的眼眼,透着一股威严。奇怪的是,她没有直接告诉我什么是札记,而是拿出一个同学的札记本对我说:“拿去,你自己看,看完后再想想是否看懂了。”我点点头,接过本子,心里还在犯嘀咕:直接告诉我不就完了吗?看完问学札记,我似乎有些头绪了,这时离放学已经有一会儿了,别的老师都走了。我鼓起勇气走到她的办公桌旁, 她问我:“看懂了吗?”我说:”懂了。”她听后会心地笑了:“不错,不错,理解能力很强。”我已不记得我是带着何种心情走出办公室的门的了……
“感动”全斑
终于,让我最开心的时光悄悄开始了,以后的日子里,她的教学方法让我更加喜欢语文了。她上课充满激情的讲演,让同学们很自然地集中注意力听她讲课。我们都觉得四十五分钟太短,总是听不够,并且在她传授课本知识的同时,还常常讲一些课外知识丰富我们的知识面,开阔我们的视野。只有真正听过她讲课的人才能体会到上语文课真是一种享受。
有一次作文课,李老师要我们以“感谢”为话题写篇作文,但是她并不急于要我们写,而是让我们有感而发。老师首先点到李尚亮同学,他说着说着就流泪了,他竟要感谢上帝,感谢他让自己与母亲在梦里相见……听到这样感人的故事,我们班的女生都感动得哭了。或许这也让她们想到了自己不为人知的往事了吧!后来许多同学都主动站起来一诉自己的衷肠,而且是男生居多,他们说了许多动人的故事,但这故事都是真的!到最后,男女生们都被感动的泪水模糊了双眼,李老师的眼眶也红了。其实这就是她最初的目的,把我们带入心灵的深处。如果没有一点儿真情实感作为基石,我们是写不好这篇看似简单然而却意义非凡的文章的,那一天真是“感动”的一天。
清明决别
春天,一个万物复苏、春暖花开的季节,然而留给我们华能中学全体师生的却是悲痛与泪水。2005年4月5日,清明节夜晚,一场突如其来的车祸夺去了我们李老师年仅36岁的生命。36岁,多么短暂的一生,就这样没有任何征兆地逝去了!她这一生大部分时间都是在教书育人中度过的,她桃李满天下,她的人品在电厂人人传诵,她的教学成绩更是别的老师望尘莫及的。全校的师生为她的离去丽失声痛哭,相识的人为她的匆匆离去而惋惜。出殡的那天,电厂专门为她举行了送别仪式,足有50辆摩托车轰鸣着为她开道,数百人组成送行队伍、上二千人在路两旁追随她灵柩的方向奔跑呼喊,无数的礼炮声震耳欲聋,漫天的烟雾呛得人难以忍受,但是这一切都不足以表达因李老师离去产生的悲痛。伤心的人们,悲痛的人们在向天怒吼,为什么上天带走李老师,为什么要如此残忍……
送别回来的那天下午,也就是在她的身躯被烈火化为灰烬,而魂灵永驻人间,形象深深地烙在我们心里的那天下年,天也阴沉了……时间凝固在2005年4月8日。
我又情不自禁地流下了眼泪,倚在那空荡荡的办公室的窗台边,久久地,久久地不愿离去……
光阴荏苒,走在岳化一中校园的小路上,时间带走了许多东西,但是有些东西是时间永远带不走的,刻在我们记忆中的情感是永远永远也抹不去的。
简评
我手写我心,文字蕴含着深深的敬爱与思念。非亲身所历,怎能如此 动情!
(指导教师 王 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