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2006年第10期

百闻与一见

作者:雷煜锋




  人们都说,百闻不如一见。
  可是《汉武大帝》中的那位太皇太后窦氏说,百见不如一闻。
  我的第一印象是:这不是大悖常理吗?可是,看过整个电视剧后不得不承认,这位瞎眼老太太对政局的风云变幻洞幽察微,对人物的忠奸善恶了如指掌,令人叹服。于是我也对她的那句话,重新做了一番好好的审视,大有收获。
  记得还是在《汉武大帝》中,汉武帝说过,窦老太太不是用眼睛去看世界,而是用心看世界,所以她那双眼睛,虽说是闭着,可比睁着还要亮堂。汉武帝一语道破天机了——“百闻不如一见”还是“百见不如一闻”,关键在于是否用心。心眼明亮了,肉眼才能明亮;心眼昏花了,再明亮的肉眼也没有用。
  一个明显的例证就是,在没有雷达的时代,为了侦察是否有敌机来袭,不列颠政府经常雇用一些瞎子到高楼上倾听敌机的声音,据说效果很好,往往几十甚至上百公里以外的敌机都能听出来。明眼人中也有许多听觉灵敏之士,为什么总要用盲人呢?因为盲人们的肉眼瞎了,心眼少了许多干扰,反倒宁静了、澄清了、明亮了,自然就可以明“闻”秋毫了。
  可是明眼的人,有时候被太多的尘土蒙蔽,反倒看不真切了。比如,围魏救赵过程中的桂陵之战,孙膑增兵减灶,庞涓是看到了,肉眼看到了,心眼模糊了,求胜心切了,浮躁上来了,谨慎退下了,骄兵必败,中计了,打败了,连命也丢了——他看到了有什么用?送命之用!同样的一幕,汉高祖刘邦在白登山的冒顿单于的帐幕里重演了一遍,沙皇亚历山大在奥斯特里奇拿破仑皇帝的军营中再重演一遍。说真的,这样的“见”,实在还不如不见,不见,倒是未必会败了。所以对于心眼瞎了的人来说,如果连肉眼也瞎了还好,至少不会贻笑千古,含恨九泉。
  而对于心眼敏锐的人,比如窦太后,别人告诉她的也就是那个人见到的这么些个东西,可一样的事物,她就是从中挖掘到不一样的颜色,预料到不一样的结果。因而,她可以骄傲地说,别人的“见”不如她的“闻”了——我们不是常说:“心明眼亮”吗?只有心明了,眼才能亮!
  对于心明者来说,这才是“百闻不如一见”的真义所在。许多事实,即使明摆在眼前,也不是那些呆子蠢侪所能够看到的。看不到,不能传说,常人自然不知道;或者有人看到了,可是无意中遗漏了或者出于某种动机有意隐瞒了些什么,常人自然也被骗过了。因而在“闻”的过程中,心眼明亮的人获得的资料并不超过常人,丧失了大量有效的甚至是至关重要的信息,或者某些信息已经在传播过程中丧失了,常人也难免会依此做出错误的判断。
  “一见”者何?比如一潭子水,昏眼的人只能看到一滩污水,眼明心昧的人可能看到有一个小小的漩涡,可是要了解到漩涡下面藏的是螃蟹窝,是泥鳅洞,抑或什么都没有,心明眼亮的人就需要亲临现场,自己看个明白。然而天下还有很多伪装的骗局、假象,所以明眼人就要像福尔摩斯查案一样,任何细小的蛛丝马迹都不能放过,认真察看,见微知著,深入剖析,力求找出破绽,透过现象看清本质。这样,在认知上,才能准确地找出问题的正确答案。
  还有一个很重要的问题就是,我们怎么才能使自己心明眼亮呢?不是很复杂,可是很困难——唯一的途径就是多观察,多思考,对身边的事物多加关注,多注意那些人们不能注意、不想注意或不屑注意的事物,多追溯身边事情的原因,或者尝试预料它的结果。这样你就不会再浑浑噩噩地活着,而是活在思索、探求的深深乐趣中了。而持之以恒的话,人的心眼会变得越来越明亮的,正所谓“心明如镜”嘛。到了那时候,就是别人的百见也未必如自己的一闻了,当然自己的百闻还是不如自己的一见。
  
  编辑点评
  
  主题点评
  常言说“百闻不如一见”,还说“眼见为实,耳闻是虚”。生活中果真如此吗?非也。“百闻”与“一见”到底孰重孰轻,在实际生活中的关系复杂着呢。昔者,孔子带着弟子们游学于陈蔡之际,一时缺粮断炊。偶然得到一点粮食,让颜回去煮饭。颜回突然发现有灰尘落入锅中,拣出来之后,觉得扔掉可惜,肚里正饥,便顺手填进嘴里。这一幕恰被孔子看见。便对颜回的人格产生了怀疑。当得知真相之后,孔子深有感慨地说:我原来相信我的眼睛,现在看来,眼睛有时也靠不住啊!
  时值今日,面对世事之繁杂,人心之鬼蜮,人对是非、真伪的判断就更增加了许多难度。如果仅凭肉眼直观地对一些复杂的生活现象乱下结论,就很有可能被欺骗、误导,乃至吃大亏上大当。
  本文作者从影视片《汉武大帝》中窦太后的一句“百见不如一闻”说起,援引不同历史时期的不同生活例证,从不同角度 深入剖析、阐释了“闻”与“见”的辩证关系,最后得出结论:“心明才能眼亮”,这才是“百闻不如一见”的真义所在。从而告诫人们要心明眼亮看世界,不可“浑浑噩噩地生活。”
  
  选材点评
  这是一篇比较中规中矩的议论文。文章能根据论证说理的需要,紧紧围绕中心论点选取材料。虽然所选用来证明论点的事例在时间空间上跨度较大,其中包括古今中外不同时期的人和事,但都能很好地为中心论点服务,起到较强的支撑论点作用。同时,我们还看到,在材料处理上,不是简单地罗列事实,而是恰当融入说理分析,使之与中心论点在逻辑上一脉贯通,增强了说理力度。
  
  布局点评
  本文是按照提出问题——论证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思路布局谋篇的。层次清晰,结构严谨,中心突出。
  开头部分,作者针对世俗之论“百闻不如一见”援引影视片“汉武大帝”中窦太后的话与之抗衡,并具体阐释了“百见不如一闻”的具体内涵,指出“关键在于是否用心,心里明亮了,肉眼才能明亮”这一中心论点。
  中间部分,是具体分析论证部分。文章引述了正反两方面的事例,结合事例分析,从不同角度论证了“心明才会眼亮”的道理,即“百闻不如一见”的真义所在。
  结尾部分,重申论点,并指出正确判断事物的可靠途径——心明才能眼亮。告诫人们不要浑浑噩噩地生活。
  
  语言点评
  本文的语言蕴藉深刻,富于思辩色彩。文章能恰当运用正反事例,在对比分析中彰显事理,有较强的说服力。比如,援引“围魏救赵”以及汉高祖、沙皇亚历山大军事失利等反面事例,说明如果心智不明,即使眼睛看见了,也如同瞽目;同时引用窦太后的正面事例,说明如果心智明慧,即使盲人,也能做出正确判断。
  
  写作建议
  本文是一篇颇具创新意识的议论文。比起那些单纯追求表面“个性化”而名实不符的“创新”式作文,确实是一篇很好的例文 。文章的反世俗之论,充满辩证思维与实事求是之意。欢迎同学们写出见解独到,力排俗议的好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