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2008年第1期

走进桃花源

作者:谢知秋




  那山,可曾芳草鲜美?那水,可曾桃林夹岸?那林中香径,可曾有渔郎的问津?
  ——题记
  
  水流花放,路转峰回。远离了城市的繁华,我眼前竟能充满如此单纯而不单调的颜色,青山绿水,蓝天白云,在这儿,繁荣的只有绿色的精灵;远离了城市的喧嚣,我耳畔竟能回荡着如此清亮而不嘈杂的声响,潺潺流水,宿鸟鸣虫,在这儿,喧嚣的只有山林的使者。我在这片并不宽广的、没有名字的山林里漫步,欣赏着这有限空间里的无限美好。
  涧边幽草,树梢黄鹂;山下兰芽,松间沙路。其实,这片山林没什么特别,但它已是这一带最后的、最原始的野岭了。那一百年甚至一千年以前的这儿是何模样?我想:曾经的这片山林,以及这一带的广大山地丘陵,一定比现在更美,“云间树色千花满,竹里泉声百道飞。”村落小镇,点缀其间。但是随着人类社会的进步,乡村变成了城镇,城镇变成了都市,大自然的山林远远赶不上这种变化,只好让步,让步,再让步,最后支离破碎,再被个个歼灭。不过,也有像这片山林一样的暂时的“幸存者”;于是,就有了风景区,有了自然保护区,有了公园,有了植物园……而这片山林,既不叫“区”,也不叫“园”,它只是一个野岭,但这样的野岭已不多了……因此,这种尚未被开发的、人迹罕至的野岭就被我们视作珍宝——猛然间,我竟下了个荒谬而正确的结论:是城市的扩张造就了这小山林的“美好”。一只野兔噌噌跳过,一只山鸡扑扑飞过,一条小鱼轻捷地游过,一丝清风轻轻拂过……也是因为栖息地的丧失,动物们才会到这儿来“八方共域,四海一山”,最洁白的云也只爱光顾这儿,最清新的风也只愿流连此地。于是,这片山林成了动物们的避风港,也成了我心灵的朝圣地,或许它从此就应该有个名字:世外桃源。
  想到虽然世间瞬息万变,但此桃源尚存,我多少有些宽心,不禁浮想联翩起来。古人是否也曾想称此为世外桃源?这儿的确有数十株桃树,是前人有心栽花,还是无心插柳,已不可知,但见:山鸟似欲啼往事,桃花依旧笑春风……
  如今,还会有“渔人”来问津吗?他会不会带来什么计算器、测量卷尺和房地产开发公司的设计图纸?他会不会领来推土机、挖土机?当最后一方桃花源消失,动植物的生命和我们向往自然的心灵将何去何从?
  一种莫名的隐忧从心底升起:喜无樵子去观变,怕有渔人来问津……
  
  ◆ 主题点评
  一千五百多年前,陶渊明以其神来之笔描绘了“桃花源”这样一幅美好人间仙境的图景。直到今天,那纯净、和谐、美好的自然生态情境,仍时时勾起人们超越时空的遐想。桃花源,它是先秦百姓远离兵燹的避难所,它是许多文人心灵停泊的避风港;它是优美、恬淡的田园诗,它是捡尽寒枝尚可栖的精神家园。
  当历史跨进繁华的新世纪,神州大地正经历着前所未有的沧桑巨变。改革开放,经济起飞,城乡一体的开发建设热潮一波接一波,迅速地改变着人世间的物质和精神状态。
  当汽车、推土机的轰鸣声代替了鸟叫、蛙鸣,钢筋水泥的森林使青纱帐退隐、消失,宽阔的柏油马路伸向田野深处,现代化的城市新居在悄然崛起,时代精英们看着一天天扩展、变化的城乡版图,无不志得意满地露出成功者的微笑。
  可是想不到的事情就在豪宅、名车、华宴的旁边悄然发生着。人们终于发现了:城市的天空越来越狭小,空气越来越污浊,交通越来越拥挤,环境越来越不清静……为了挽留就这行将逝去的一切,于是:一座座花园式小区点缀城市角落,放大的人造“盆景”挣扎着从水泥森林突围,一些成功人士则把别墅建在城郊的风景区。乡村怎样呢?失地的农民搬进了现代化新居,可是为了生活和工作,他们不得不更多地涌向城市,城市承受着超载之痛;一些工厂造成的水污染,加之化肥农药的过度使用,使绿色食品真正成了人们的奢望……
  面对这一切,人们想起那久已淡忘的桃花源。可是,有谁能让时间倒流呢?当人们痛定思痛、探究原因的时候,可能会抱怨决策者的急功近利,可能会诅咒开发商的为富不仁……但不管怎样,终于难能可贵地引发了对“单纯发展观”的反思。人们在精神深处寻到了那片久违的桃花源。尽管这“科学发展观”有些姗姗来迟,还是让人看到“峰回路转”的希望。
  本文小作者以自己所在地的城市变迁作观照,描述了因盲目开发建设而导致自然环境被破坏所带来的忧虑。主题具有一定现实意义。
  
  ◆ 选材点评
  这是一篇反映自然生态环境因人为因素导致恶性变迁的议论性散文。为了表现中心,作者集中笔墨描述了自己居住地的自然景区——“原始野岭”的巨大变化。由山川草木的减少到小城村落的消失……尽收笔底。文中还写了城市人采取的一些补救措施,如公园、植物园等人造景点和那里豢养的小动物们,从不同角度折射出盲目开发带来的负面效应,选材比较集中。
  
  ◆ 布局点评
  
  本文是按照总——分——总的写作思路布局谋篇的。层次清晰,中心明确。
  开头部分,总写自己到远离城市的世外桃源——野岭的感受,领起下文。
  中间部分,具体交待野岭在城市化的热潮中保留原始生态环境的原因,同时描述了这里生态景观的美好。
  结尾部分,含蓄表达自己对盲目性城市开发建设危及生态平衡的隐忧。
  
  ◆ 语言点评
  本文的语言委婉含蓄,有曲径通幽之妙。文中大量引用、化用古人诗句,发挥了写景抒情的作用,同时彰显了作者的文化底蕴。比如,“涧边幽草,树梢黄鹂;山下兰芽,松间石路”,以及“喜无樵子去观变,怕有渔人来问津”等等,都化用得巧妙、恰当,平添不少神韵。
  
  写作建议
  老师常说,生活处处有作文。不会写作,特别是缺少素材,主要在于你没有走进生活。因为对生活观察不细,了解不透,感悟不深;描写也不会准确、形象、生动。希望你从本文中有所启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