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2008年第1期
高考作文命题规律探究
作者:佚名
二、题型变化规律:由话题作文占主导到多种命题形式争奇斗艳
2005年高考,话题作文虽然不再一统天下(相比2004年15道题中14题为话题作文,比例大有下降),但仍多达9道,超过了半数;2006年17道试题中,话题作文降为7道,命题作文6道,材料作文4道;至于2007年18道考题,则是命题作文9道,新材料作文5道,话题作文4道。由此可见,话题作文占主导地位的局面已被打破,目前高考作文进入了“多元(各种命题形式)并存”的阶段。这一点其实也在情理之中。多年考查话题作文,出现了一些流弊(比如宿构现象难以避免,学生作文文体意识淡化等),而命题作文、新材料作文等本身就有自己的长处,完全可与话题作文交替出现。所以在2008年的备考中,各种命题形式的训练要兼顾,对它们的写作要领都应了然于胸(例如就立意范围而言,命题作文、话题作文和新材料作文,分别要求立意必须在标题、话题、材料的范围之内)。
值得注意的是,以上几种命题形式之间呈现出“互相渗透”的趋势:部分“命题作文”套用“话题作文”的格局,在前面加上一段引出标题的文字(像2007年江苏卷、江西卷、辽宁卷);“新材料作文”则套用“话题作文”的规定,在后面加上“自主确定立意,确定文体,确定标题”之类的“三自”要求。命题专家的意图非常明确:命题作文、新材料作文和话题作文都只是考查形式,其考查功能某种意义上是一致的。
三、内容变化规律:“不变”中有“变化”
(一)“不变”:始终突出着三个方面
一是关注青年学生的成长,引导考生走好自己的人生道路。比如2006年江苏卷的“人与路”、重庆卷的“走与停”等,命题思想指向本我与生活,体现出对人生百态的关注,加强了对学生人文修养的检测力度,一般考生临场作文时有“条条道路通罗马”的良好感觉。又如2007年四川卷的“一步与一生”,意在强化考生的责任意识,鼓励年轻一代迈好生活中的关键“一步”以及走好人生每“一步”;上海卷、辽宁卷等也是如此。
二是注重引导考生从社会现象中体察人生,并在思考过程中澄清自己的灵魂。比如2006年全国卷乙卷关于“我国国民图书阅读率持续走低”的新材料作文,针对当前存在的阅读危机设题,内涵上富于深意;而广东卷的“雕琢心中的天使”,重在引导考生发掘人性之美,题目本身可以说是现对荣辱观的体现,符合时代精神。又如2007年安徽卷的“提篮春光看妈妈”,重在提醒考生回报母爱、表达对母亲的感激之情,倡导良好的家庭关系,同样与公民道德建设中关于“孝”“感恩”“回报”等内容紧密相关;此外,北京卷的试题看似极富诗意,其实也暗合时代潮流,因为题目给出的对诗句的“体会”之一是“这里的情趣已不适合当今的世界”。
三是重视对创造性思维的考查,强调论理中的一种思辨能力。比如2006年全国卷甲卷的试题,引导考生用创新视角看待学老鹰抓羊的那只“乌鸦”;福建卷的三个话题,出现的总背景是“创新思维课上”;浙江卷提供了三个备选话题(“生有所息”“生无所息”及“‘生有所息’与‘生无所息’”),供自由选择——这些都充分体现出高考命题的开放视野与人文关怀。又如2007年全国卷新课标卷的考题,引导考生关注、思考“创造”与“发现”;浙江卷的话题“行走在消逝中”,既延续了前三年试题“人文素养与发展”“一枝一叶一世界”“生有所息/生无所息”的内涵(以人文理念为核心,分别向“社会”“世界”“自我”三个维度延伸),又进一步强调以“反思”的视角涵盖上述三个维度。
(二)“变化”:逐渐强调写“自我感受”
最突出的是2007年的命题,特别强调学生作文要贴近自己、贴近生活。从题目本身看,像湖北卷的“感受母语,学习母语,运用母语”,着意促进考生认真学习母语、正确而规范地运用母语;天津卷、江西卷、山东卷、重庆卷的试题,几乎零距离地接近考生,都适宜写自我感受。而试题提示语或“要求”中,更明确提出考生应当写自己的经历与体验。像上海卷的“必须跨过这道坎”,一个“这道”,容易“诱使”考生选写记叙文;湖南卷要求“联系自己的生活与感受”、江西卷提示“在你记忆的深处”、辽宁卷要求“联系你的感受和认识”、重庆卷提出“亲爱的同学,也许你……有许多经历和见闻要记录,有许多感悟和认识要诉说”……最典型的当属浙江卷:
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要求作文。
还记得你的童年吗?随着年龄的增长和思想的成熟,那些美丽的梦想、单纯的快乐似乎在一步步离我们远去。
苍茫丛林间,玛雅文化湮没了;丝绸之路上,高昌古国消逝了。人类在消逝中进步。
行走在消逝中,既有“流水落花春去也”的怅惘,也有“谁道人生无再少”的旷达……
读了上述文字,你有何感想?请以“行走在消逝中”为话题写一篇作文,可讲述你自己或身边的故事,抒发你的真情实感,也可阐明你的思想观点。
[注意]①所写内容必须在话题范围之内。②立意自定,角度自选,题目自拟。③除诗歌外,文体不限。④不少于800个字。⑤不得抄袭。
无论话题材料还是提示语中,都集中突出一个“你”字(如“你的童年”“你有何感想”“你自己或身边”等)。这样的明确指向、反复提醒是前所未有的(故而面对此题,胡乱地编述故事,写诸如科幻小说、故事新编、寓言、童话等是应该杜绝的)。以上各题,命题的出发点无不在于引导考生在真情中感悟生活。难怪有重庆考生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写这道题(指‘酸甜苦辣说高考’),我自己准备的、老师准备的现成的材料,都没有用上。”
面对高考作文呼唤“真性情”这样一种态势,广大考生理应关注人生百态,关注自我的生活,努力积累起具有个性色彩的“我”的素材。丰富生活积累,这有多种途径,如注意观察周围的人、事、物,积极参加社会实践活动,与同学、亲友交往等。真要备好生活,还得把上述活动的内容写进日记、练笔中,特别是那些有闪光点、有冲击力、有启发性的人与事,要及时地记下来。在考前一两个月,同学们还应做些个人回顾——回顾自我的生命历程(比如给自己留下最深印象的喜怒哀乐的事件),回忆一些细节场景;回顾家庭成员、亲朋好友走过的生活道路;回顾高中以来写过的最佳作文(尤其要留意那些能激发读者情感的作品)。具体可这样操作:先列出一系列问题,比如:①在我近20年的生活经历中,最让我难忘的人与事分别是谁(什么)?②我最喜爱(或对我影响最大)的一本书、一部影片、一首歌分别是什么?为什么最喜爱它(或具体影响表现在哪里)?③我的特长、兴趣爱好是什么?我有哪些突出的优点与缺点?④我的偶像是谁?为什么以他(或她)为偶像?以他(或她)为偶像对我产生了哪些效应?⑤我最喜欢的名著人物是谁?他身上有什么闪光点?对我有何激励与启迪?⑥高中三年学习生活中,我最大的收获与遗憾是什么?为什么?⑦2008年以来,国内、国际哪位人物、哪一事件深深触动了我的心灵?⑧我怎样规划自己的人生?未来三五年内,我最大的心愿是什么?……然后深入思考,试着动笔回答;还可与身边同学围绕以上问题作些探讨。通过这样的“储备”,就有可能在考场上游刃有余,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四、文体变化规律:相对前些年的“文体不限”已增加了限制
比如2005年北京卷只能写议论文;2006年山东卷、上海卷、北京卷、辽宁卷、江苏卷、浙江卷、重庆卷、广东卷等都规定不能写成诗歌,湖南卷则限定“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议论文”;2007年北京卷、上海卷、福建卷、天津卷、江苏卷、辽宁卷、重庆卷、广东卷、浙江卷等同样规定不能选写诗歌,湖南卷限定了写“议论文或记叙文”,而山东卷在“要求”中特别提出“自选文体,且文体特征鲜明”。事实上,即使是没有明确作出限制的,也强调文体特征。就是说,“文体自选”,对体裁还是有要求的,只不过不限定某一种,便于考生自己选择、扬我之长。
五、不得不说的遗憾:个别题目存在瑕疵
例如2006年安徽卷要求以“读”为话题作文,提示语中说“人生经历中,各种接触、交流的过程都是‘读’的过程”。这样的试题宽泛无边,使考生套题写作有了可乘之机。又如2007年江苏卷的考题,根据《现代汉语词典》的解释,“怀想”意思是“怀念”,按此意义,作文内容应为自己所经历或体验过的、过去了而又让自己不能忘怀的事物。然而,再看命题者提供的提示语(“……明净的天空,辽阔的天空,深邃的天空,引人遐思,令人神往”),对“怀想”的暗示性解释是“遐思”“神往”,可见命题人对“怀想”的理解与权威工具书并不相同。这样一来,就给部分认真审题的考生出了道难题:到底以哪种解释为准?据“怀想”本意只能写过去,写留恋不舍;据提示语,则时态、内容均可自由处理。按本意理解,题材变窄;按提示语理解,写了对未来天空的憧憬,造成偏题怎么办?另有许多考生,其实对“怀想”这个非常用词的含义并不了解,他们大多作了“想望”“想象”之类的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