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2008年第5期
时文小议
作者:肖茂芬
读书伊始,一直陶醉于倚窗望月、高楼抚琴那种绮丽而浪漫的境界之中:神骛八极,心游万仞,披卷中漫溯历史的风云,尺幅间尽览万物之博大。那时,我的梦想就是希望能够像古代文学大师那样超群脱俗,长歌“仰天大笑出门去,我辈岂是蓬蒿人”;或心归自然,浅吟“山高月小,水落石出”。读书可以让我步入一种超然忘我的圣境。
然而这个梦想还没有来得及实现,我就被《有了快感你就喊》、《孔雀的叫喊声》等“文学的吆喝声”冲乱了头脑;在缺少戒备能力的年代被电视、广播、报刊以及街头广告、市井闲谈、网上聊天等时尚文化潮流所淹没。到处是无名的感伤和奇妙的生死恋情,作品中的人除了关注自身的创伤和爱怨情愁,同时用凄美的精神鸦片去麻醉,便是冷漠麻木。连那些原本担负“惩恶扬善、激浊扬清”道义责任的文学读本也与时俱进得面目全非。现在影视媒体和书店书摊上比比皆是的作品,除了追求五颜六色视觉效果、浅薄夸张的情感泛滥以及情色渗透的风花雪月外,更多的是言不及义的无聊感慨和虚假造作的逢迎之作。许多文人把良知换成了钱,许多读者在那些文字垃圾编织的陷阱里沉沦迷惑。
一些青少年争相效仿那种表面华丽而内容空虚的文字,学生作文表达的多是失真的自我。此刻的我,多么希望能够从清新的文字里找到心灵的栖息地,让疲惫迷惘的灵魂有个停泊的港湾! 看点古书吧,许多经典名著因包装奢华,让人望而却步;想要走近她:媒体上全在浅解戏说。也难怪,金钱的魔法师几乎给所有的头脑施加了巫术,处处散发着铜臭。
以前,有人对我说,当今社会,知道“周迅”的人越来越多,知道“鲁迅”的人越来越少;知道“关之琳”的人越来越多,知道“卞之琳”的人越来越少;知道“马克”的人越来越多,知道“马克·吐温”的人越来越少;知道“比尔”的人越来越多,知道“保尔”的人越来越少;知道“爱情”的人越来越多,知道“艾青”的人越来越少……开始我还不以为然。然而,无数悲凉的感触已经让我无法拒绝现实的残酷:信息在爆炸着,而灵魂和情感的归依却更加漂泊不定;人与人之间的交流渠道在极大地扩展着,可是心与心的距离却越来越远。这一切,又怎能使我们穿透时尚的迷雾,真正听到来自纯净心灵的声音呢?
也许是澎湃的物质大潮席卷了一切,让更多的文人变得急功近利,让仅存的那点文字空间被换算成纸币,于是文学和时尚联了姻,时尚把文学引入精神的坟墓,从而导致文学崇高使命的缺失。这就注定了我们的文坛不会有索尔仁尼琴、阿赫马托娃式的作家。
文学的现状是令人痛惜的,真正的文学正在远离人们的生活,我们大多数青年都与那种高尚文学成了陌路人,昔日照耀人们心灵的文学光辉今天已黯然失色。面对远去的田园和消失中的质朴,我像红孩一样感到眷恋和惋惜。面对繁华炫目的时尚,我希望我们的作者像徐虹那样冷静清醒,像王晓晖那样与不同肤色的人进行心的交流,以智慧的眼光捕捉时代风景,用来自灵魂深处的声音展示个性的魅力,让读者的心灵接受干净文字的清洗和美好情愫的熏陶。
(指导教师覃冲)
本文是按照思考的逻辑顺序组织材料、布局谋篇的。层次清晰,有条理。
开头部分,从自己的读书兴趣入笔,谈到自己对古代文学所蕴涵的高尚情趣的仰慕。
中间部分,列举现实生活中各种时尚文化泛滥的现象,及其对青少年思想和写作的消极影响,表达了自己对当前文化的失望和忧虑。
结尾部分,表达自己对未来文化的美好期盼与憧憬。
◆语言点评
本文的语言凝重洗练,思想深邃,具有较强的表达效果。文章采用夹叙夹议的表现手法,同时含蓄传递着作者鲜明的情感倾向。比如,文中列举现实文化各种不良性倾向时,陈述中时时彰显自己的批判力度,所用的词语都带有明显的情感色彩。如,“原本担负着‘惩恶扬善、激浊扬清’道义责任的文学读本也与时俱进得面目全非”。善用对比、排比的修辞手法,在比照铺排中突出所表达的主旨和情感,比如文中写“知道周迅的越来越多,知道鲁迅的越来也少”等一系列排比例子,既反映文化的嬗变,也表达了自己的观点。
◆选材点评
这篇针对现实文化现象所写的随笔,能够紧紧围绕一个中心选材和组织材料。开头从自己对读书和写作的兴趣起笔,继而从仰慕古人谈到读书和志趣的关系,表达自己的思想追求。接下来文章一转,涉及到现实的文化环境,列举了一系列现实生活中的种种不良文化现象表达自己对此问题的忧虑。作者又进一步联系学生写作的实际,表达了自己对这种文化环境的不满和对未来文化前途的美好期盼。
◆主题点评
这是一篇针对现时文化中的种种现象阐发议论的学生作文。改革开放以来,由于外来文化的强烈冲击,人们的思想和行为方式,乃至人们的价值观、审美观都发生了根本的嬗变。随着传统文化的被冷落,许多西方文化中的糟粕却因为迎合了人们的物质和精神需求而成了香饽饽。现代文化,裹挟着人欲横流的潮水,冲开了封闭的堤坝,横扫一切精神领域,这就是所说的时尚文化。
人的一切行为是受思想支配的。现在,社会上的各类丑恶现象,从深层次看,就是思想文化变异的恶果。诚实守信被看作愚笨无能,奸诈狡猾成了制胜的利器,人们笑贫不笑娼,许多人只要为了钱,什么都干。许多“成功学”教诲的就是不择手段和唯利是图。书刊杂志、影视媒体尽情展示着暴力色情和玄幻离谱的江湖打斗,热衷炫耀封建帝王权力的威仪;聚焦狭小圈子的现代生活戏,低俗的农村情感戏,让人们陷于狭隘、自私的矛盾纠葛中,陶醉在虚假矫情的噱头搞笑中,从而混淆对正邪、善恶、是非的理性判断,甚至淡化了所应担当的社会道义责任。这使人想到鲁迅笔下的中国“看客”。
在这种文化氛围笼罩下,校园不再是净土一片,从学生作文中也可见一斑:强烈的自我意识,打造着理性缺失的个性张扬;对生活懵懂的青春早熟,弥散着生涩的早恋情愫;时尚夸张而华丽文字渲染着脱离生活本质的空洞感悟……作者从多角度向我们展示了现代时尚文化给学生带来的种种弊端,揭示其对人们思想行为的不良影响和消极作用。文章主题给我们提示的思考空间是广阔深邃的。
◆写作建议
本文的优点是多方面的。但主要体现在主题思想的深刻性。反映出作者透过表面现象看事物本质的能力。这是广泛深入地阅读加上敏于思索的结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