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2008年第6期

例谈“一材多用、依题叙事”写作流程

作者:戴旺苗




  一个中学生,从小学到中学,学过的教材、读过的课外书、看过的影视作品甚至考过试卷的材料浩如烟海,充满喜怒哀乐的生活经历也非常丰富,这些无一不是写作中不竭的源泉。与之相对的情况是,很多同学写作过程中绞尽脑汁,搜肠刮肚,穷思冥想,感觉到无话可写,总认为素材太少,合乎题意要求的更是难得。为什么会出现这种矛盾?这里除了平时不注意积累素材外,还有一个因素就是没有掌握“一材多用、依题叙事”的本领。面对宝库,关键是掌握打开宝库的钥匙。
  一.材料的多重性
  就像比喻中本体和喻体之间可以从不同角度把握相似点、诗歌中同一种意象在不同诗歌中可以表示不同的意义一样,写作素材从属性上讲往往不是单一的、固定的,具有多义性。“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从不同的角度、不同的侧重点看材料有不同的意义,这就是材料的多义性。清代学者章学诚《文史通义》称:“文辞,犹品物也;志识,其工师也。橙橘樝梅,庖人得之,选甘脆以供笾实也;医师取之,备药毒以疗疾疢也。知此义者,可以同文异取,同取异用,而不滞其迹者矣。”说明的就是这个道理。同样的材料在不同人手里有不同用途,可以有不同指向。如果对材料进行必要的分析、加工,可以使材料与题目对接,巧妙融合。
  二. “一材多用、依题叙事”写作流程
  1.析题、定位
  对话题(文题)要做透彻分析,明晰这个词(短语)的内涵和外延。如“心灵的选择”,首先要把握“选择”的含义,必须是有几种可能的条件下才有选择;其次还要把握这里的“选择”是震撼心灵的,是有重大意义的选择。有的题目要把握其比喻或象征意义。如《一枝一叶一世界》、《今年花胜去年红》,这里的“枝”、“叶”、“花”很明显有比喻意义。只有对题目合理定位,才有可能围绕这个题目搜集素材。
  2.挖掘材料其中的一面
  依题叙事就是依照“题”(话题、文题、主题)的要求来叙述材料,材料的取舍详略的唯一选择标准是文章的“题”。因此对自己熟悉的某些材料要广泛地联想,深入地思考。在思考过程中,善于从多角度分析材料,以与话题关联点为切入口,挖掘与话题、主题相贯通的一面;在叙述过程中,要突出与文题、话题相关联的内容。
  3.行文中要“关照”中心词
  依题叙事,还体现在行文过程中“关照”中心词。这里的中心词可能是本义,也可能是比喻或象征义,不管哪一类,在材料与话题、文题的联系过程中都有直接意义。
  三.以苏轼为素材的高考作文
  
  铭记与忘记(2005年全国卷三)
  “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故垒西边,人道是,三国周郎赤壁。乱石穿空,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躺在一叶扁舟上,任由小船随着长江的大流飘飘荡荡、沉沉浮浮。苏轼瞑目沉吟,“忘了吧,你看那三国周郎,何等风流儒雅,意气风发,一代孙吴名将啊!如今,还不是随着这长江滚滚东流,消失在历史的洪流中?”想到这儿,苏轼笑了,好,就让我忘记那郁郁不得志的愁怀,托遗响于悲风,取山间之色,听江上清风之歌唱。就让我铭记那曾经有过的豪情壮志,凝成诗篇,然后让后人铭记。日落的余晖,映照在江面上,江面一片灿烂。
  圆形与星形(2005年福建卷)
  用线围一个圆,无论在哪一个点上,轻轻的向圆心方向按下去,你会发现,少占了一些面积,却成就了一颗心。
  翻开尘封的历史,我看到了赤壁下的苏轼——
  在这里,他与朋友诵明月之诗,歌窈窕之章,看白露横江,水光接天,感受飘飘乎如遗世独立,羽化而登仙;他以小舟夜泊绝壁下,探究石钟山的得名,毫无顾忌地叹郦元之简笑李渤之陋;他以樽中美酒酹江上明月,看乱石穿空,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感慨人生如梦……
  二十二岁登进士科,二十七岁登制科头等,被皇帝预定为未来的宰相……多么圆满的人生路!然而,在辉煌的未来与眼前的弊政之间,良心使他在任何时候都选择直言不讳,“一肚子不合时宜”使他得罪了当权的宵小。“乌台诗案”被陷之后,苏轼的圆变得残缺了。
  被贬黄州的苏轼以自己的灵魂为圆心,向内退守,成就了一颗追求精神的解放的心。
  
  一枝一叶一世界(2005年浙江)
  “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一轮明月,放射出悲天悯人的光辉;“料得年年肠断处,明月夜,短松岗”,一排短松,守候着生死离别的深情。“人生如梦,一尊还酹江月”,一杯浊酒,凝结着壮志难酬的感慨;“拣尽寒枝不肯栖,寂寞沙洲冷”,一片沙洲,见证了孤苦无依的飘零;“小舟从此逝,江海寄余生”,一只小舟,带走了蝇营狗苟的烦懑;“竹杖芒鞋轻胜马,谁怕?一蓑烟雨任平生”,一袭蓑衣,织就了风吹雨打后的宁静……一枝一叶一世界,一词一句总关情。
  
  遭遇挫折和放大痛苦(2004年全国卷二)
  《风,可以穿越荆棘》
  苏轼看见了风。
  这个曾经辉煌的文人,因黄州诗案而开始落魄,流落四方,辗转难安。在赤壁的月夜,他心灰意懒,看“江上之清风,山间之明月”,做他那个神鹤翩跹而舞的梦。面对如江水般深沉的失意,他看见风在山顶呼啸,盘旋,然后带着撕身裂骨的阵痛穿越黑暗的荆棘林。刹那间,他心中郁结的块垒,缠绕的苦痛随风而散。挫败,痛苦,唯有忘记。
  于是他顿悟。
  于是他逍遥红尘,寄情山水,最终文名垂千古。只是,那夜的风,已遗落于岁月,无人见得了……
  四份高考试卷的作文话题毫无关联,却同样可以用苏轼(当然也可以是项羽、司马迁……)的素材来诠释,关键在他们每一篇的切入点不同,都采用了“依题叙事”的写法。这些例子告诉我们,写作过程中一定要在素材的积累和运用上多思考,把材料想深想透,找出材料与话题的对接点,叙述中侧重强调对接点,并用相关词句突出,真正做到为“我”所用。这种“通融”本领就是中学生应该具备的灵活运用素材的应变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