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2008年第10期
营造诗化艺境,提升作文品位
作者:熊 翃
可我们的文章往往平实有余而生动形象不足。那么怎样才能弥补这一缺陷呢?这就要靠我们对生活经历的积累和对生活的观察,来创造情真景真的诗一般的意境,只有这样,才能营造诗般意境,提升作文等级。在写作时,我们可尝试使用以下方法:
1、用白描的生活画卷营造出动人的意境。
岑参的诗,“故园东望路漫漫,双袖龙钟泪不干,马上相逢无纸笔,凭君传语报平安。”这首诗是写游客邂逅入京使,托他捎带口信回家的情境。诗来自生活,反映生活,信手写去,不事雕琢,真挚感人。“马上相逢无纸笔,凭君传语报平安”是生活中常见之事,一经艺术提炼概括,多么典雅感人,富有生气!
鲁迅先生解释“白描”手法是:“有真意,去粉饰,少做作,不卖弄而已。”他在谈及自己写作经验时说:“我力避行文的唠叨,只要觉得将意思传给别人了,就宁可什么陪衬拖带也没有。”“只说些自己的确能懂的话。”“不生造除自己之外,谁也不懂的形容词之类。”
2、在细节描写中营造充满诗意的境界。
什么是细节?朱自清说:“细节就是一言一行之微,一沙一石之细。”细节之中蕴藏着生机,细节之中饱含着真情。细节的花朵常常开放在生活花园中不为人注意的地方,细节的影子往往或隐或显于芸芸众生的举手投足之间。需要我们用聪慧的双眼去观察,需要我们用睿智的心灵去体味。
如下面这段文字:“天边那一弯新月发出淡淡的清辉,静静地洒在阳台上。迷朦的月色下,那些白天里姹紫嫣红的花,青翠欲滴的叶,都显得暗淡多了。这时候,几朵刚开的昙花冰清玉洁,散发出缕缕清香,沁人心脾。啊!还有一朵正含苞欲放的蕾儿,会不会开呢?我端详了好一会儿,忽然间,花蕾动了一下……终于,花蕾尖上不知不觉裂开了一个小孔,接着,小孔缓缓地张开,然后花瓣一片片地逐渐舒展开来。那一片片花瓣象是水晶雕成的,连一条条花脉都看得清清楚楚;花心洁白柔嫩,花边透出了一层鹅黄。”
作者对花作了详尽的描写,花的质地、气味、色彩、纹路,花蕾开放的整个过程,让人如临其境,写得细腻生动。
鲁迅先生在《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中描写雪地捕鸟是这样写的:“扫开一块雪,露出地面,用一支短棒支起一面大的竹筛来,下面撒些秕谷,棒上系一条长绳,人远远地牵着,看鸟雀下来啄食,走到筛子底下的时候,将绳子一拉,便罩住了。”其中运用了这样一系列动词:扫开、露出、支起、撒、系、牵、看、拉、罩,细致地描写了雪地捕鸟时的各种不同的动作,准确生动而有层次地描绘出了捕鸟的全过程,写出了儿童捕鸟时的惊喜和兴奋。
在成功的叙述抒情描写性作品中,往往能见到细节描写所闪耀出来的光芒。因为这些细节描写能真实地再现生活,用来摹状貌,能够惟妙惟肖;用来写动作,能够生动传神;用来表心理,能够淋漓尽致……从而为作品增添图画美、诗意美。
3、用“蒙太奇”手法营造诗般“意境”。
“蒙太奇”的手法有着许多优势:取材广泛自由,不受时间约束;省去了承上启下的过渡句或过渡段,可以把构思与表达的时间和精力集中于若干相对独立的片段上,以便快捷而更臻完善地成文。它的行文感觉是:明快、简洁、大气,有排比段式的外在形态和内在韵律,符合现代读者的审美需求。
杜牧诗《清明》:“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诗里,从杏花村隐藏了一个繁花似锦的美好春天,反衬着在雨中漂泊的行路人,从向童子借问酒家隐藏了个借酒浇愁的动机。整首诗不着一个愁字,只借用几个生活镜头,就把在美好春光里漂泊无依、断魂失魄的路人那细雨如愁的境界,营造得非常细腻,用境表意。
在近年来的诸多高考满分作文中,有许多就是借助了这种方法来为自己的作文营造出诗般意境的,从而吸引了阅卷教师的眼球,赢得了高分。
4、借助修辞手段营造诗般“意境”。
排比、比喻、夸张等修辞手法恰当的运用,可表情达意,形成境界。如为了论证“有双赢才能共辉煌”,有的考生运用了精妙的比喻。
示例:即使自己是一枝娇艳美丽的牡丹,也应明白,一枝独放不是春天,春天应是万紫千红的世界。
即使自己是一棵傲然挺立的孤松,也应明白,一株独秀不算英雄,成行成排的树木才是遮风挡沙的坚固长城。
即使自己是一支整装待发的帆船,也应明白,一船独行不算风景,千帆竞发才能显示大海的壮阔。
写“牵挂”话题时,有的考生说:“牵挂像雨,能帮助你洗掉烦躁,留下清凉;牵挂像风,能帮助你扬起风帆,走向成功;牵挂像太阳,能帮助你祛除严寒,感受温暖。父亲那一个个精美的动作,让我感受到了人间最真挚的爱。”
像这样的修辞手法的运用,使得文章语言整齐有致,节奏明快流畅,形成一种音乐美、诗意美。
当然,我们在作文时既要力求营造出诗一般意境,采用一种因情而生、因感而发的自然的艺术手法,又要力避刻意追求,这样才能感人至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