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2009年第2期
牵挂
作者:李晓宇
——题记
飘落的桅子花
桅子花开满枝头的季节,也是校园中的花季,望着飘落的花瓣,嗅着飘散的花香,却有着些许的牵挂,我的朋友们,你们还好吗?
十四五岁的花季,就好像是那飘落的桅子花,纯真、淡然。
记得桅子花开的时候,也是我们最快乐的时候,三五相约,一起去“泡”个花浴!我们喜欢把一地的花瓣撒满天空,然后躺在地上,让漫天的花瓣淋在头上,脸上,身上,那种感觉真是好极了,像细雨的飘落,像落雪的飞舞。我们相互依偎,彼此说着理想,说着美好的明天,然后把它们埋藏在这淡淡的花香中。之后酣然地睡上一觉,起“床”后嗅着满身的清香,望着彼此散落在发间的花瓣,相视而笑,沉醉其中。
转眼多年过去了,桅子花依旧,而我的朋友们却各奔东西,牵挂把我的心,填得满满的。还记得朴树的那首《那些花儿》吗?
“他们都老了吧!他们在哪里啊!我们就这样各自奔天涯……”
家乡的杏子
“鱼灯暗,客梦回,一声声滴人心碎,孤舟五更家万里,是离人几行情泪。”家永远是游子的牵挂,而那牵挂的源头便是母亲。
幼时对母亲的印象便是家中的一棵大杏树。每每杏子成熟的时候,便是母亲最忙碌的时候。那时的母亲还很年轻,好像有用不完的力气,一篓篓的杏子都是由母亲来料理的。母亲手脚十分利落,摘完杏子,将一缕汗水浸湿的头发别在耳后,然后腰也不弯的背上一篓杏子,送给邻家尝尝鲜,邻居们无不称赞母亲的勤劳、贤惠!当然,最让母亲高兴的还是在我身边看着我把杏子一扫而光。
许多年过去了,家中的杏树更加枝繁叶茂了。每到杏子成熟的时候,母亲依旧忙碌,只是那背篓子的背已经渐渐的弯曲了,别在耳后的发丝也有些花白了,但母亲依然会把杏子送去邻家,并把最大最甜的给在远方上学的我留下。
望着那诱人的杏子,再想想在学校处处惹祸、成绩很糟的自己,真不敢抬起头直视母亲。我怕看到母亲霜染的发丝,怕看到母亲被岁月销蚀的面孔,怕看到母亲那满怀深情的眼睛。
这一年的杏子,又甜又酸……
诗般的友谊,让我如沐春风!画般的亲情,让我感恩思报!牵挂把它们谱成一支支动情的歌,这歌声萦绕在我的心头,良久良久……
[教师点评]感情真挚、细节传神、形式新颖是这篇文章最明显的特征。
全文围绕着“牵挂”这一中心,精心选取了生活中的两个场景,一是栀子花开时,和朋友一起相处的生活,充满了对朋友的牵挂之情;一是杏子成熟时,吃到母亲辛勤采摘的杏子,充满了对母亲的牵挂之情。全文真实、自然,于朴实的叙述中抒发出淡淡的情,浓浓的意。
两个片段中都采用了细节描写的形式,一个片断,写和好友去洗栀子花浴的情景再现出来,“像细雨的飘落,像落雪的飞舞”,这种感受形象,生动。一个片断,写母亲的辛勤,写母亲对自己的情感炽烈。特别是加入了“母亲的头发”和“腰越来越弯”的细节描写,使母亲的形象如在目前,对母亲的情感愈发浓烈。
文章采用了小标题的形式,将“牵挂”转化为两种具体可感的情感,如行云流水,一气呵成。其次,题记的使用,结尾语段的再次点题将中心进一步升华。
(指导教师庞振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