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典文学 | 现代文学 | 名家文集 | 史籍历史 | 应天故事汇 | 言情小说 | 侦探推理 | 军事军旅 | 科幻小说 | 时尚阅读 | ||
外国名著 | 传记纪实 | 港台文学 | 诗词歌赋 | 古典小说 | 武侠小说 | 玄幻奇侠 | 影视小说 | 穿越宫闱 | 青春校园 |
应天故事汇 > 笔记杂录 > 熙朝新语 > | 上一页 下一页 |
三六八 | |
|
|
翰林学习国书,盖以备翻译编纂之任。故须专心熟习,辨析精微,积学深功,与年俱进,始为不负所选。 康熙年间馆选之例,庶吉士年四十五岁以下者,悉皆分读清书。世宗御极以来,祇择年少资敏者,每科不过十余人,盖取其年富力强,可收记诵翻译之功也。而翰林甫经散馆,遂谓无从考验,束置高阁,以致教习三年转为虚设。 雍正十一年四月,上谕:“嗣后庶吉士等虽经授职,或数年以后,或十年,朕当再加考验能否。若仍然精熟,必从优录用,以示鼓励。其或遗忘错误,亦必加以处分。” 此翻译翰林大考之始。 | |
|
|
应天故事汇(gsh.yzqz.cn) | |
上一页 回目录 回首页 下一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