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天故事汇 > 讲史小说 > 东周列国志 >  上一页    下一页
第七十五回 孙武子演阵斩美姬 蔡昭侯纳质乞吴师(4)


  蔡侯闻唐侯献马得归,亦解裘、佩以献瓦。瓦复告昭王曰:“唐、蔡一体,唐侯既归,蔡不可独留也。”

  昭王从之。

  蔡侯出了郢都,怒气填胸,取白璧沉于汉水,誓曰:“寡人若不能伐楚,而再南渡者,有如大川!”

  及返国,次日,即以世子元为质于晋,借兵伐楚。晋定公为之诉告于周,周敬王命卿士刘卷,以王师会之。宋、齐、鲁、卫、陈、郑、许、曹、莒、邾、顿、胡、滕、薛、杞、小邾子连蔡,共是十七路诸侯,个个恨囊瓦之贪,皆以兵从。晋士鞅为大将,荀寅副之,诸军毕集于召陵之地。荀寅自以为蔡兴师,有功于蔡,欲得重货,使人谓蔡侯曰:“闻君有裘佩以遗楚君臣,何独敝邑而无之?吾等千里兴师,专为君侯,不知何以犒师也?”

  蔡侯对曰:“孤以楚令尹瓦贪冒不仁,弃而投晋,惟大夫念盟主之义,灭强楚以扶弱小,则荆襄五千里,皆犒师之物也,利孰大焉。”

  荀寅闻之甚愧。其时周敬王十四年之春三月,偶然大雨连旬,刘卷患疟,荀寅遂谓士鞅曰:“昔五伯莫盛于齐桓,然驻师召陵,未尝少损于楚。先君文公仅一胜之,其后构兵不已。自交见以后,晋、楚无隙,自我开之不可。况水潦方降,疾疟方兴,恐进未必胜,退不楚乘,不可不虑。”

  士鞅亦是个贪夫,也思蔡侯酬谢,未遂其欲,托言雨水不利,难以进兵,遂却蔡侯之质,传令班师。各路诸侯见晋不做主,各散回本国。

  髯仙有诗云:
  冠裳济济拥兵车,直捅荆襄力有余。
  谁道中原无义士,也同囊瓦索苞苴①。

  蔡侯见诸军解散,大失所望。归过沈国,怪沈子嘉不从伐楚,使大夫公孙姓袭灭其国,虏其君杀之,以泄其愤。楚囊瓦大怒,兴师伐蔡,围其城。公孙姓进曰:“晋不足恃矣。不如东行求救于吴。子胥、伯嚭诸臣,与楚有大仇,必能出力。”

  祭侯从之。即令公孙姓约会唐侯,共投吴国借兵,以其次子公子乾为质。伍员引见阖闾曰:“唐、蔡以伤心之怨,愿为先驱。夫救蔡显名,破楚厚利。王欲入郢,此机不可失也。”

  阖闾乃受蔡侯之质,许以出兵,先遣公孙姓归报。阖闾正欲调兵,近臣报道:“今有军师孙武自江口归,有事求见。”

  阖闾召入,问其来意。孙武曰:“楚所以难攻者,以属国众多,未易直达其境也。今晋侯一呼,而十八国群集,内中陈、许、顿、胡皆素附于楚,亦弃而从晋。人心怨楚,不独唐、蔡,此楚势孤之时矣。”

  阖闾大悦。使被离专毅辅太子波居守。拜孙武为大将,伍员、伯嚭副之,亲弟公子夫概为先锋,公子山专督粮饷。悉起吴兵六万,号为十万,从水路渡淮,直抵蔡国。囊瓦见吴兵势大,解围而走。又恐吴兵追赶,直渡汉水,方才屯扎,连打急报至郢都告急。

  再说蔡侯迎接吴王,泣诉楚君臣之恶。未几唐侯亦到。二君愿为左右翼,相从灭楚。临行,孙武忽传令军士登陆,将战舰尽留于淮水之曲①。伍员私问舍舟之故。孙武曰:“舟行水逆而迟,使楚得徐为备,不可破矣。”

  员服其言。大军自江北陆路走章山,直趋汉阳。楚军屯于汉水之南,吴兵屯于汉水之北。囊瓦日夜愁吴军济汉,闻其留舟于淮水,心中稍安。楚昭王闻吴兵大举,自召诸臣问计。公子申曰:“子常非大将之才,速令左司马沈尹戍领兵前往,勿使吴人渡汉。彼远来无继,必不能久。”

  昭王从其言。使沈尹戍率兵一万五千,同令尹协力拒守。

  沈尹戍来至汉阳,囊瓦迎入大寨。戍问曰:“吴兵从何而来,如此之速?”

  瓦曰:“弃舟于淮纳,从陆路自豫章至此。”

  戍连笑数声曰:“人言孙武用兵如神,以此观之,真儿戏耳!”

  瓦曰:“何谓也?”

  戍曰:“吴人惯习舟楫,利于水战。今乃舍舟从陆,但取便捷,万一失利,更无归路。吾所以笑之。”

  瓦曰:“彼兵见屯汉北,何计可破?”

  戍曰:“吾分兵五千与子,子沿汉①列营,将船只尽拘集于南岸。再令轻舟,旦夕往来于江之上下,使吴军不得掠舟而渡。我率一军从新息抄出淮汭,尽焚其舟。再将汉东隘道用木石磊断。然后令尹引兵渡汉江,攻其大寨,我从后而击之。彼水陆路绝,首尾受敌,吴君臣之命,皆丧于吾手矣。”

  囊瓦大喜曰:“司马高见,吾不及也。”

  于是沈尹戍留大将武城黑统军五千,相助囊瓦,自引一万人望新息进发。不知后来胜败如何,且看下回分解。

  〔①苞苴:礼物。
  ①曲:河曲,河之湾。
  ①汉:汉水。〕



应天故事汇(gsh.yzqz.cn)
上一页 回目录 回首页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