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天故事汇 > 李敖 > 要把金针度与人 >  上一页    下一页


  ◇吕不韦:《吕氏春秋》

  吕不韦(?~前二三五)是战国后期的大商人,是“阳翟大贾”(阳翟在河南禹县)。他经商到赵国的邯郸,正巧碰到在赵国做人质的秦国公子,立刻用生意眼判定这个公子“奇货可居”,便烧他的冷灶。后来这公子继位,就是秦庄襄王,吕不韦投机成功,当了丞相。庄襄王死后,秦始皇继位,继续请他做丞相,前后掌权十多年,食客三千人,家僮万人。

  《吕氏春秋》是吕不韦的食客为他编的书,有二十六卷,一百六士篇,二十万字,内容是把先秦各家的思想综合,变成一套拼盘式的学说系统。先秦各家的思想,本来是各搞各的,经吕不韦这样一统战,就全部变成他的“思想食客”了,他自然得意非凡。他把书挂在城门上,悬赏能够改一字的,赠千金,由此可见他的气派。在哲学派别上吕不韦属于杂家,一部书什么都一网兜收,当然要杂啊!

  吕不韦自认这书“备天地万物古今之事”,而它“备”的方法,却很有技巧。它经常是用许多寓言、故事、历史来把理论带进场,以反覆设喻来引人入胜。《吕氏春秋》实在是一部妙书。

  ◇刘安:《淮南子》

  刘安(前一七九~前一二二),江苏沛县人,是汉高祖刘邦的孙子。刘邦在打韩王信的时候,经过赵,赵王张敖献上美人,过夜留下“龙种”。一年后,赵王被诬谋反,美人被连累,关在牢里。大概这时候生下私生子刘长,美人转托审食其转告刘邦,刘邦不理,美人自杀。刘邦就把他最小的儿子刘长封做淮南王,当时只有两岁。后来刘邦死了,汉文帝即位,二十二年后,又搞诬人谋反的把戏,抓了刘长,把刘长关在囚车里,刘长自杀。刘长死后十年,他的长子当了淮南王,就是刘安。刘安做淮南王做到五十九岁,汉武帝又搞诬人谋反的把戏,于是刘安又自杀。这三世蒙冤、三代自杀的史实,是中国帝王政治、宫廷黑暗中的一大悲剧。不幸跟帝王之家有生殖器关系的人,遭遇真太不公平了!

  这种三代自杀的不公平,最后流传到民间,民间就传说刘安不是自杀的,而是得道升天了。不但他升天,他家的鸡狗都升天了。“一人得道,鸡犬同升”的传说,就来源于此。

  刘安是学问很好的人,“为人好读书鼓琴,不喜弋猎狗马驰骋。”他和他的门客著了一部包罗万象的大书,就是《淮南鸿烈》,就是后来的(淮南子)。

  ◇扬雄:《太玄》

  扬雄(前五三~一八),字子云,四川成都人。他“少而好学”,“博览无所不见”,文笔虽好,口才不行。因为他口吃。

  扬雄四十岁后,到了京师做官。王莽当政,扬雄“求免于祸”,写过《剧秦美新》的马屁文章。但他虽然决心避祸,祸还是到了家门。在刘歆儿子刘棻的案子里,终于被牵连到。治安人员来抓他的时候,他在天禄阁楼上校书,乃跳楼自杀,差点摔死。后来查出他只不过教刘棻写过字,并未涉案,乃不了了之,而他自己,白白摔得鼻青眼肿一场。

  扬雄晚年又老又穷,喜欢喝酒。“有好事者,载酒从游学”,传下他的名著《太玄》和《法言》。他七十一岁时死去。

  扬雄努力的方向,在使儒家与道家合流,使阴阳家靠边站。西汉思想在初期是道家与阴阳家合流,中期是儒家与阴阳家合流,闹出一片谶纬灾异之学,搞得乌烟瘴气。扬雄有鉴于此,乃著书立说,想把主流带入新方向,他的用心,是很难能的;他的努力,是很可怜的。

  扬雄也是辞赋家,但他晚年鉴于辞赋无用,反对起来了。

  ◇桓谭:《新论》

  桓谭(前二三?~五六),字君山,江苏徐州人。他父亲是汉成帝时候的太乐令,他在音律方面,因此就很内行。他“性嗜倡乐,简易不修威仪,而憙非毁俗儒,由是多见排抵”。除了音乐以外,他又“博学多通,遍习五经,皆诂训大义,不为章句。能文章,尤好古学”。

  在王莽篡汉的时候,“天下之士,莫不竟褒称德美,作符命以求容媚”,但是桓谭“独自守,默然无言”。玉莽给了他不说话的自由,让他做掌乐大夫。

  汉光武当政后,桓谭上疏请求改革政治,请求禁止“富商大贾”“中家子弟”放高利贷,请求注意“同罪异论”“刑开二门”

  的司法黑暗。后来又上疏请求不要迷信谶纬。汉光武是迷信讼纬的,发怒要杀他,他“叩头流血”,才得免死。此后忽忽不乐,不久就死了。

  桓谭在那种马屁与愚昧的时代里,敢于不讲话,也敢于讲话,的确是位了不得的前进思想家。可惜他的遗著《新论》二十九篇失传了。这篇“形神”是非常难得的一篇劫余,其中讨论“人死如灯灭”的哲理,直接影响到后来的范缜。在中国的思想家里,桓谭的确是最优秀的一位。


应天故事汇(gsh.yzqz.cn)
上一页 回目录 回首页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