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天故事汇 > 刘墉:点一盏心灯 >

中卷(14)



  但是,一个中国近代少有的写生花鸟走兽画大师,是不是就这样而将近停笔了呢?生命的责任,包括照顾另一些生命;创作生命的责任,是否也因此而会牺牲呢?

  相信这世上,许多应该伟大,而具有创作才华的人,都在对自己的家庭尽责时被磨蚀了。而在他们的心底,将有多大的矛盾与挣扎,这岂是他们的家人都能了解的?

  “在某一期‘艺术家’杂志上,看到您推着轮椅的画面,就在您家的廊下,逆光的两个黑影。”我不知道自己为什么会这么说,但是我居然说了:

  “我觉得很美!一种说不出的崇高的、光辉的生命之美。那是悲剧,但有一份美。绝对比美于艺术的创作。”

  谁能说,爱不具有崇高圣洁的美?

  谁敢讲,牺牲无悔的爱,不是另一种永恒的创作?

  谈到对当今国画坛最具影响力的人,我想首推黄君璧老师了!

  我没有用“大师”这个词,而称他为老师,因为觉得那才最能表现我对他的感觉,虽然他早已是公认的画坛宗师、一代巨擎,但是对学生们的亲切,和有教无类的态度,就像是启蒙时的老师,一步步地引着孩子。

  虽然他近年来的听力不佳,但是有一天我才吸了下鼻子,他就听到了,急着找药给我吃,还摸摸我的手:

  “明天要多穿衣服!”

  又有一天我扭了脖子,他则叫我过去为我捏了捏,果然如师母所说:“老师的手最管用了,一捏就好!”

  在这位今年已经90高龄的老人面前,我十足变成了个孩子。对于极早出道,东西漂泊,又早年丧父的我,能够在今春,将近三个星期的时间,每天跟在黄老师的身边,如迎春风,如沐春雨,且再做个孩子,是多么美好的经验。

  每天上午9点钟,我就站在黄老师的画桌旁,看他完成一张张不同风格的作品,并随时为我解说:

  “松叶画好之后,要再以干笔,在其问点一下,才觉得厚!”

  “这秋景虽然以赭为主,但也要加染少许石绿在岩石的阴暗处,才显得变化而精神!”

  “你看看!我在这边云头上,故意留下于的笔痕,而下面则用湿染,有见笔,有不见笔者,才生趣味!”

  虽然20年前就跟黄老师学画,但竟有那么多的绝穷,我到今天才能领会,甚至他碟中的脏色,都变得有许多道理。我发现,在他优美的画后,有着无尽的生活体验与写生的资料,在他特有的雄浑厚重背面,是再三的经营、层层的渲染与细细收拾的工夫。

  碰到老学生,他能娓娓道来,40多年前学生间的恋爱故事。画到某一种皱法,他可以指出在大陆的何处有类似的山头。而他居然自谦他说:“我不聪明,记性差,靠勤以补拙。”

  而当有人问他长寿之道时,他则站起身,蹲着马步,把双手举到前面,再向后甩动,说:

  “每天早上甩五百下!”

  或许连他自己都不知道,他之所以能90岁,而望之若60许人,且能运笔如飞,一天工作8小时以上,都是由于他谦冲开阔的胸怀、追求世间一切美好事物的乐观态度,与锲而不舍的工作热枕。

  当我为他的作品摄影时,他总是笑吟吟地坐在旁边看,注意我的每个小动作。

  当他看到报上登玉山雪景的照片时,立即剪下来收入剪贴簿。

  一册收录许多年轻画家作品的记事本,他能连续翻上好几天。

  无论工作多么忙碌,他还要牺牲午睡的时间,主动跑去看画展。

  收藏早已富甲一方,他居然还集每一种新发行的邮票,数十年来,一张也不少。

  甚至有一天我用毛笔写了个便条给他留在桌上,他居然左看、右看、说是在欣赏我的字。

  虽然这都是小事,但使我了解一位伟大艺术家成功的真正动力。

  10多天来,我们每天为特定的研究工作,一直要忙到晚上7点半。虽然他总觉得腹部不适,且看了好几次医师,但是每当我问他累不累,要不要休息时,他总是大声他说:“如果你累就休息,我不累!”

  返美的前一晚,黄老师设宴为我饯行,席间突然想起有一个研究主题尚未完成,坚持吃完饭赶回去画。

  夜里10点钟,当我告辞时,外面正落着毛毛的春雨,老师送我到门口,握着我的手说:

  “东西要比别人好,我不怕麻烦!”

  他的话很简单,声音也很低,似乎只要我一个人听到,但是落在耳里,每个字都是那么重、那么沉,因为这是一位伟大画家追求完美,“衣带渐宽终不悔”的宣言。

  宝岛的春意更浓了,飞机升空时,心中泛起千百种的滋味。

  “他乡生白发,旧国见青山”,这里的一花、一草、一木都是那么地故园亲情,虽然在西方的物资文明冲激下,许多记忆中的变了色,但就像是日久生雾了的银器,细细擦拭之后,便能再闪亮地呈现。

  故园之情,像是佳酿,愈陈愈醇,而暖饮起来,特别温暖地直人心底,烫贴全身,且令人陶陶然。

  只是,带着这个宝岛初春的和暖与温馨,我是否更难适应眼前面对的,万里外冰封雪冻的冬天?!


应天故事汇(gsh.yzqz.cn)

下一页  回目录  回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