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雀群》

               陆天明

 

不能进那些发廊洗浴中心





  关于“不想走”这一点,在正式出狱前,他已默默地在心中盘算了好长一段时间。假释后那段的冲击,曾让他恍惚了好长一段时间。后来他一直在责备自己,当时怎么会那么没出息,怎么就不敢再回冈古拉了呢?比较外头翻天覆地的变化,自己怎么就那么胆怯?真是中焦上火,百会发蒙了?居然还缩回监狱里去了!操!小分队有些人的变化自己确实看不惯。社会上的许多变化自己也确实看不懂。但看不惯,看不懂,就该躲开吗?躲得了初一,也躲不过十五啊!当时中气上涌,就决定,有朝一日刑满后,要勇敢地走出去试一试。没敢想去北京上海,但想着就要在省城“试一试”……那天在电话里,他跟“薛姐”约定,在安顿自己的这段时间里,不管安顿得怎样,一定会每天跟她通一次电话。如实向她报告情况。即便遇到再大的挫折,也绝不隐瞒。“薛姐”要求他当天就去买一个BP机带上,以便她随时能联络到他;并提出要求,只要她呼叫,他必须立即回应。然后,她跟他介绍了一下省城几个著名的劳动力市场的情况。还给了他几个她朋友的电话。这是几个当了老板的朋友,都是跟她一起在军区和文联大院里长大的。假如实在没辙了,可以去找找他们。(“薛姐”的妈妈是文联的普通干部。所以,她从小在那两个大院里都待过。)最后,“薛姐”提出,能不能先跟她见上一面,再去安顿他自己。韩起科犹豫了一下,没答应。“薛姐”怏怏地悻悻地数落道:“我知道你压根儿就不愿见我。”韩起科答道:“不是不愿见。而是不愿像个讨吃讨喝的窝囊货那样去见您。”“薛姐”再没得可说的了,只得叹了口气道:“好吧,就算你有志气。”然后又不放心地补充了一句:“南城化工厂那一带你别去瞎逛。尤其不能进那些发廊洗浴中心的。有人拉你也别往里去。”韩起科听着觉得好生奇怪,便说:“这大的省城我就认识你薛姐。只要你不拉我去,谁还会来拉我呢?谁知道我韩起科是老几?!”“叫你别乱跟人跑,就别乱跟人跑。多问啥呀?”说着,“薛姐”挂断了电话。

  在以后的一个多月的时间里,除了没去找“薛姐”的那几个“朋友”外,她提出的那些要求,他都照办了。腰里别上那个BP机后,有时一天里,“薛姐”自己一个人就能让它响五六回,七八回。在这段时间里,他替在小巷深处开澡堂的老板背过煤,(拉煤的车开不进小巷子。老板就雇些人把卸在巷子口的散装煤,铲进麻包里,一包一包地背进锅炉房。干这活的,都是这城市打工仔中最低档次的。是刚进城,还完全没找到正经活儿的那帮子“散伙”。这就是那会儿的韩起科。)在家具城门口替人蹬过平板儿三轮,在火车货站卸过散装水泥……最像样的一份工是受雇于一家空调售后服务部,上门去给客户安装空调。这是一个技术活儿,又能出入不同的家庭,感受到这个城市中各种各样人,尤其是中上层人的家庭生活气息,接触到他过去从来也没接触过的人。他干得挺努力。但半个月后,他被解雇了。服务部那个年轻的经理没跟他说什么特别的理由。后来才听说,在一次干活的时候,他跟客户随便聊了一会儿天,很天真地透露了一点自己的“历史”。那客户回过头来就给他们公司总部打了投诉电话,说你们怎么可以雇用一个劳改释放分子,随便出入千家万户。“万一出点儿事,你们负得了这责任吗?”后来的三天,他一直躲在自己租住的那间不到六平方米的小平房里,不管BP机怎么震跳怎么响铃,他都不作回应。他这时才真正懂得那句搁在人们嘴头子上,早就被说滥了的话:“人活在这个世界上,最难的一件事,就是重新起步。”你仔细掂量掂量周围的每一个人,其实在他们的一生中,都“重新起步”过。只不过“重新起步”的内容、力度、环境、条件各有不同,有“大起步”“小起步”之分罢了。许多人还会经历多次“重新起步”。而这些人中,相当一部分,在一次次“重新起步”的折磨下,泄了气,服了软,得过且过了,变得“芸芸众生”了。“比起他们,我又算得上个什么玩意儿?居然还想着要从‘劳改释放分子’那样一个泥潭中翻身起步!”想到这儿,他一下从杂乱的床铺上坐直了身子,对着小平房低矮的顶棚和那个连灯罩都没安的电灯泡,呆呆地追问自己。

  “我们错了……”这是谁说的?高场长。十年过去了,那股沮丧,那种无奈,那副衰老,至今依然历历在目哩!难道说,这也就是我的未来?大概吧……想到这里,BP机又响了。这大概是这三天里的第八十回了吧?!他一咬牙,拿起BP机,就向最近一处的公用电话走去。总不能永远不理人家吧?刚拨通“薛姐”的电话,就听到“薛姐”一通吼叫:“你这个死劳改犯,你想干啥?你说你想干啥?三天不搭理我。别跟我说BP机没电了那种狗屁话。你到底想干啥嘛?”他张嘴刚叫了声:“薛姐……”心底里就涌出一阵阵哽咽。当年的第一场雨夹雪,穿过马路边那高高的路灯杆儿布下的土黄色光晕,淅淅沥沥地滴打在破损的人行道上。阴冷潮湿的风嗖嗖地推赶着混杂在雨线中的雪片,从这一幢老式的红砖住宅楼前,摇摇晃晃飘向下一幢红砖老楼。风雪和雨水灌进脖子,他忍不住打了个寒噤。他看到公用电话的主人(一个小店主)正在灯下,跟自己的家人围坐在一张小小的矮方桌跟前,热热和和地吃着晚饭。一大盘薄皮包子在灯下油滋滋地散发着诱人的羊肉香味儿。他再回头去看身后的世界,每一幢旧式的红砖老楼上的每一扇窗户子里的灯光都亮得那么平静,匀和。很有一些住家的窗玻璃上还不时闪烁着变幻着一种五颜六色的彩光,那是多年前在普通家庭里还根本不可能想象的那种彩色“TV”屏幕上发出的光。而近些年来新盖的那些“摩天大楼”,在雨雪中,必然显得那般的高傲和尊贵。几个二十一二岁的女孩穿着深色的中长风衣,裸露着修长的小腿,说说笑笑地从他身旁走过,带过一股幽雅的以色列香水气味。马路对过,一家新开张的画廊门前两侧人行道上,排满了庆贺的花篮。高大明亮的玻璃橱窗里展放的是鲁本斯那幅著名油画《三个十字架》的复制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