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制造》

               周梅森

 

卷前语





  本卷收入长篇小说《中国制造》。

  作品描写了经济发达市平阳十几天内发生的壮丽感人故事,把姜超林、高长河等为代表的高层领导,田立业、何卓孝等中层干部,田立婷、李堡垒等社会底层的普通群众三个层面的人物的思索和奋斗、奉献和牺牲、感情和命运,纠葛交织成一幅迎接新世纪的改革交响曲,气势恢宏,情感真挚,情节动人,是又一部反映新时期的扛鼎力作。

  作者一如既往地勇敢地直面人生,不仅深刻揭露了耿子敬等腐败分子给改革事业带来的危害,也不回避在风起云涌的社会大变革中人民内部、体制内部、人的灵魂深处的矛盾和斗争。作者以生动丰富的冲突展示了人物的思想、道德、政治理念和操守在生活中的升华和堕落,热情地呼唤社会公正、正义和真情,从而使得每一个人物,无论是主要人物还是次要人物都具有典型意义,都活灵活现有血有肉。尤其是高长河、田立业、李堡垒等一系列作者精心塑造的艺术形象,为文学人物画廊中增添了具有独持魅力的新形象。自序

  这套文集收入了我迄今为止创作生涯中的几乎全部重要中长篇小说作品。从早期的《沉沦的土地》、《黑坟》,到近期的《人间正道》、《天下财富》、《共和国往事》、《中国制造》共计十多部长篇小说,十六部中篇小说。作品涉猎的有历史,也有现实,题材、内容和人物都十分庞杂,积在一起集中看完,连我自己都有点吃惊了,回顾总结一下,看来是很必要的。

  我是凭藉历史小说《沉沦的土地》步入当代文坛的,所以,在出道后相当长的一段时间里,一直比较倾心于历史人文精神的探索和诡秘传奇历史的揭示。在此后的十余年里,我相继写下了反映旧中国煤矿历史和灾难的《黑坟》、《原狱》;反映清朝末年洪帮起义内幕的《神谕》;反映中国托派和早期革命者真实境况的《重轭》;反映抗战生活和战争的《军歌》、《国殇》、《大捷》、《沦陷》;反映民国初年军阀混战、股票投机、轿行火并等内容的《沉红》、《孽海》、《孤乘》、《英雄出世》……这些作品发表、出版之后,都曾引起广泛的评论和关注,获了不少奖,改成了不少电影、电视剧。

  然而,一个当代作家最终是无法回避自己置身的那个时代的。近年来,因为下海和挂职的感触,我又把创作目光投向了当代生活,这就有了《人间正道》、《天下财富》、《共和国往事》和《中国制造》等反映现实生活的作品。这些长篇小说涉猎到了官场上的政治斗争,大规模的经济建设,股份制改造,股市风云,兼并与反兼并,生活中各色人物的奋斗与挣扎,崛起与沉沦,等等。《人间正道》和《天下财富》刚一问世,中央电视台即将其列入重点片,分别拍摄成二十八集和二十二集同名电视连续剧。

  从历史到现实,这些作品几乎是沿着中国百年历史的轨迹写下来的,这真让我感到惊讶——二十年前最初拿起笔时,我决没想到过自己会写出今天这种模样,这真有点匪夷所思了。

  需要说明的是,这套文集里收入的并不是我创作的全部,许多不成熟的早期作品和没有多少收存价值的短篇小说、散文、电影、电视剧本,仅做存目。这么做不光是为了遮丑,更是为了这套文集能够更经得起较长时间的考验、历史的考验和读者的考验。

  我们最终都会成为历史的,历史是个不可逆转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作为单数的每一个“我”和作为复数的每一类“我们”都将消失,也许,我今天选编出的这套文集也将消失。然而,可以自慰的是,在中国新时期文学复兴的伟大时代里,作为一个作家,我以自己的人格良心参与了,而且真的尽力了,我觉得这就足够了。

  最后,向长江文艺出版社的同仁们表示我深深的敬意和谢意。他们是不计功利的出版家,为文学的积累和创作默默耕耘着。如果没有他们极具气魄的玉成,这套文集的出版是不可想象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