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节:不能一味迁就别人

  办事没有原则,有时就表现为一味地迁就、顺从别人。由于自己没有立场,所以很容易被他们所诱惑或利用。迁就别人,表面看来是和善之举,但实际上则是软弱的表现。软弱到一定程度,就会逐渐失去自信力,而没有自信力的人是很难成就什么大事业的。有时,性格上的自卑和懦弱,也表现为没有自己的立场和观点。自卑,就会觉得处处不如别人,怯懦则往往会导致卑微。时时看着别人的脸色行事,怎么能走好自己的路呢?其实,这样做是大可不必的。由于自卑和怯懦使我们对那些高傲的名人仰慕不已。然而,一旦我们恢复生命的自信,勇敢地面对问题、面对困难,我们就会觉得伟人并无什么神秘可言,而且会越来越觉得,所谓伟人和庸人的区别,无非就是:前者始终有一个清晰的方向,并且充满自信,按照自己的方法、义无返顾地走下去;而后者却终日混混沌沌,始终不敢向着未来迈出那决定性的一步。人如果懂得了这一点,成为一个伟人并不困难。著名漫画家蔡志忠先生讲过这样一句话:“每块木头都是座佛,只要有人去掉多余的部分;每个人都是完美的,只要除掉缺点和瑕疵。”是啊,每个人都有他自己的长处,干嘛要去迎合别人的口味呢?

  没有原则的人还往往禁不住他人的诱惑,自己的意志比较薄弱,遇到什么事情,最初还能遵循自己的原则,但经别人三言两语一劝,马上防线就崩溃了。举个日常生涱中最简单、最普遍的小例子:拿喝酒来讲,几个朋友坐在一起,常常要推杯换盏,边喝边聊。几杯酒下肚之后,本来规定自己只喝三杯,而且开始时尚能坚持,但守不住多久,在朋友的再三劝说之下,脑袋一热,什么三杯原则,五杯又能怎么样?于是,原则丢在了脑后,放开肚子喝了起来。其结果常常是酩酊大醉,误了其他的事不说,对自己的身体损害也极大。这是多么不合算的事啊!

  所以,做什么事情都要有个度,不能过度,否则就是没有原则。什么事情没有原则,只会带来不良后果,而不会有什么好的结局。

  做事没有原则,没有自己的立场、方法,这固然不好,但也不能因循守旧、循规蹈矩。而是要创立自己的规则,要有创新精神,人类从原始人到今天的现代人就是在不断地继承和创新中取得进步的。因此说,创新对于社会的进步有着决定性的作用。历史川流不息,若不能因时度势,而一味恪守旧俗,这本身就是致乱之源。顽固保持旧传统者也难免成为当世的笑柄。当然,既成的事物,即使并不完美,也会因为已被习惯所适应而不断坚持。而新的事物,哪怕再好,也会因为不适应于旧的习惯而受到抑制。对于旧习俗来讲,新事物好像陌生的不速之客,因而很容易引起惊异和猜疑,不易被接受和欢迎。所以这就需要革新者坚持自己的原则,不要轻易改变立场。在坚持原则的基础上,我行我素,“你有千条妙计,我有一定之规”,以此来抑制那些企图诱惑你、改变你的人。

  对于那些有志改革的人,最好能以时间为榜样。时间在流逝中不知不觉更新了世上的一切,而表面上又似乎什么都未改变。如果不是这样,新事物来得太快的话,难免会遇到极大的反对力量。由于改革必定会触犯既得利益者,所以革新者无疑会受到这些人的打击。那么新事物的生存是很困难的。

  当然,这只是个小小的建议。还是那句话,在坚持自己原则的基础上,在革新中逐渐创立自己新的原则,使自己不断发展、不断完善。做事无原则,是万万要不得的。

  第三章沉着稳健的领导形象

  你信任自己,聆听你感觉的声音,因为你发自内心觉得自己很舒服、很自在,所以你的身上自然而然地散发出一股明星般的风采。这就是一个成功领导者的视觉标识。

  ——良好的气质是成功的前奏

  不能丢掉管理者的身份

  人是一个复杂的多面体。一般说来,每个人都有他光彩的一面,也都有他相对阴暗的一面。有个寓言故事是说,每个人身上都挂有两个袋,一个袋里装有优点露在身前,另一个袋里装有缺点藏在身后。不管这是不是人性的弱点,但把自己光彩的一面显示给大家,把阴暗的一面隐藏起来,这是我们每个人所做的努力。

  作为一位管理者,在塑造自己外在形象的同时,要注意保护自己的隐私,不得让人窥视自己一些生活上或工作上的“内幕”,以免丢掉管理者的身份。这点很重要。

  树立外在形象,贵在始终如一。有一位管理者,说话有着浓厚的家乡口音,且带有轻度口吃。有一次他带领下属去参加一个活动,在现场由他发表演讲。对这个演讲他做好了充分准备,因此在演讲时他一板一眼,很有生气,整个会场气氛恭敬、肃穆。可是演讲完后,又由他为大家布置具体任务和强调注意事项。这时他的老毛病却又犯了。讲话随随便便,家乡口音重加上口吃,拖拖沓沓,啰啰嗦嗦,台下顿起一片交头接耳之声,会场秩序大乱,不得不由他人出面维持。

  可见不能始终如一,相当于自己戴上面具然后再自己亲手把它摘下来,这是管理者之一大忌。很多人能做到这一点,前后言行始终如一。但却往往由于疏忽,因为一个很偶然的原因让人得以窥到自己某些隐私。这种情况,当时会很尴尬,对管理者的以后形象及声誉必有损害。

  管理者要注意公私分明。公是公,私是私,二者不可过于混淆。一些与工作无关的私人交往,或者不易于公开的私下交往最好到自己家中,而不宜在办公室密谈。管理者的一些私人关系应尽量避免纠缠到办公室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