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4.最好的管理就是“少管理”

 

  美国通用电气公司CEO杰克·韦尔奇的一个管理原则就是,“管理得少”就是“管理得好”,也就是说企业经营管理者只管自己该管的事。反观国内的一些企业经营管理者显然就缺乏了这份自信和这种观念。据一份权威的调查分析报告称:“在中国企业每一层次上,80%的时间是用在管理上,仅有20%的时间是用在工作上。”对此,著名经济学家胡鞍钢指出:西方发达资本主义国家企业管理工作中的“管”与“理”,普遍遵照的是20%∶80%的比例,这与中国企业管理中的“管”与“理”,大多为80%∶20%的比例恰好颠倒。这也是大多数中国企业缺乏竞争力的原因之一。

  习惯于相信自己,放心不下他人,经常粗鲁地干预别人的工作过程,这样就会形成一个怪圈:上司喜欢从头管到脚,越管越变得事必躬亲,独断专行,疑神疑鬼;同时,部下就越来越束手束脚,养成依赖、从众和封闭的习惯,不仅会把最为宝贵的主动性和创造性丢得一干二净,而且会严重挫伤员工的自尊心和归宿感。时间长了,企业就会得弱智病。相反,如果管理者能够和员工之间建立起良好的信任关系,并能够形成有效的授权和责任机制,那么,无疑会增加员工的使命感和工作动力,从而能够促进公司业绩的稳步发展。

  国内不少企业都有一整套规章制度,也不缺乏良好的指挥流程。但如果管理者将太多的精力和热情倾注到“管”上,指挥、指挥、再指挥,成了他们的信条,沉溺其中,乐此不疲,回头却发现,原本很简单的事情却莫名其妙地变得很复杂,工作没有进展甚至更加远离目标,部门之间互相推诿扯皮,制度和流程也成了摆设。

  要“管得少”,又要“管理住”,就必须进行合理的委任与授权。事必躬亲导致的结果一是效率低下,二是团队失去工作积极性。因此必须通过合理授权,使团队成员有充分发挥能力的平台。在必要的指导和监督下,用人不疑,疑人不用,赋予下属相应的责权利,鼓励其独立完成工作。

  最理想的管理就是一种“无为而治”的状态,也就是不管理。因为人人学会了自我管理,克尽职守,那些所谓的管理制度、条条框框也就失去了存在的意义。管理要实现这样一种理想状态,前提就是管理者对员工做到充分信任。在《没有人完全信任老板,怎么办?》一文中,巴托洛梅教授指出,培养信任和坦诚的因素,至少应该包括六个方面,即“沟通”、“支持”、“尊重”、“公平”、“可预见性”和“胜任工作”。

  建立和培育信任要从四个方面下工夫:

  第一,加强文化的融合。只有员工发自内心认同了企业的文化,才会真正做到心往一处想,力往一处使。就像一艘航行在茫茫大海的船只,如果水手们都是各自向着自己的方向,那么能够风雨同舟吗?要加强员工对不同文化的融合能力,促进不同文化背景的员工之间的理解,就必须根据客观环境与企业的战略发展要求,建立起企业强有力的文化及理念,使员工达成对企业文化的共识,形成共同的价值观。只有这样,信任才有了坚实的平台。

  第二,自由交换意见。安排正式或非正式会议作为管理者与员工之间以及员工之间相互交流的途径,以此加深团队成员之间的相互了解,培养对组织的忠诚感,加强团队的凝聚力。同时,应当及时让员工了解工作进展情况,并利用一切机会强调工作目标。另外,还应该鼓励公开讨论,鼓励员工在组织中发挥其专业技能和特长,并保证所有的建议都得到应有的重视,记录所有意见并给予评估,对于无法采纳的意见,应当很得体地予以处理,并给出充分的理由进行解释。

  第三,感情疏通。人是有感情的,组织与员工之间有情感关系,如果双方感情好,任何事情都好办,感情不和,就会造成阻力。因此,应重视团队成员之间的情感协调,善于运用感情疏通拉近员工之间的心理距离,建立起一种唇齿相依的关系,彼此把对方都视做“一家人”,相互依存,同舟共济,荣辱与共,肝胆相照。所谓信任,既有情感的信任,也有制度的信任,情感的信任是低端的,高端是根据契约的关系形成的信任。人和人之间毕竟是有感情的,无论是制度框架下还是其他形式下的信任,离不开感情这个因素。但是必须最大程度地把情感与制度分开来,从而推动整个企业健康地发展。

  第四,注重结果。工作结果是衡量成败的惟一标准。就如同进行越野比赛,只要把起点、终点和比赛路径确定下来,每个人都可以按自己的方式去拼搏。至于谁快谁慢,为什么快,为什么慢,自然会看得清清楚楚。比如,美国有许多高科技公司采取弹性工作时间:不规定员工上午干什么,下午干什么,对于特定的任务,只是给定一个完成期限,具体的过程就由员工自己来安排,最终以结果来衡量工作业绩。公司给予员工足够的空间,员工则回报公司极大的努力,形成一种良性循环。由此可见,把实现结果的过程交给部下,又用过程的结果来衡量部下,实在是一种很有效的管理方法。管理大师德鲁克说,注重管理行为的结果而不是监控行为,让管理进入一个自我控制的管理状态。

  所谓“君忙国必乱,君闲国必治”,最少的管理才是最好的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