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06年第24期
十车塞北瓜
作者:王道庄
塞北西瓜个大皮薄瓤沙味甜,历史悠久。这几年,塞北市大力发展这种高品质的西瓜,塞北瓜一多,塞北市郊县的西北贩运批发商便应运而生。大大小小的瓜商中,最有名的要数张道。
张道的邻居叫张路,是个种瓜能手,种的塞北瓜一直卖给张道,对张道知根知底,两家关系也不错。这年春天,张路的老婆说:“老公,你种西瓜辛辛苦苦忙活半年,还没有人家张道贩卖一趟赚得多。干脆今年不种了,也做个瓜商吧!”张路觉得老婆的建议有道路,这天傍晚,就把这想法对张道说了。张道听了很赞成,说:“老邻居,凭你的机灵劲,做个瓜商最合适。如今的种瓜户越来越多,土里刨食种西瓜能赚几个钱呢?”这一说,使得张路更是铁了心做瓜商。
张路知道,隔行如隔山,做西瓜贩运批发商,最重要的是掌握信息,了解行情。于是,他订了瓜菜报刊,并登录瓜菜网,在塞北瓜上市前,天天研究琢磨全国各地的市场行情。
到了6月初,塞北的早熟西瓜陆续出园。第一次做瓜商,张路心里没底,不敢大批量进瓜,每次到瓜田只购买一汽车,运到附近的城市批发。贩运一次只需要三五天,每次都能赚它一千两千的。张路窃喜,贩瓜真的比种瓜划算多了,他准备瞅准机会大干一场。
转眼间,塞北瓜到了收获旺季,瓜田的收购价顿时跌了下来。张路觉得时机到了,他在网上看到南方有个大城市叫海城,海城的瓜果批发市场上西瓜不但价钱高,销路也大,就有心把西瓜大批量贩运到海城。然而新手上路,张路不敢贸然行动,他想看看高手张道把西瓜运送到哪里,自己再跟着动手。
这一天,张道押送着满满十大卡车塞北西瓜出发时,张路拦住问道:“老邻居,准备运到哪里呀?”张道说:“海城市场价高量大,去海城!现在的时机最有利,你也抓紧运几车到海城吧。”
张路听了心里痒痒的。张道的话不但与张路收集到的信息一致,而且两人的想法不谋而合。于是,张路也谋算着到海城搞批发,就与老婆商量。张路老婆是个精明人,也一直关注着网上的西瓜行情,她给老公提了个醒:“长途大买卖,不能打无把握之仗!都说同行是冤家,张道是否真的去海城?海城的西瓜价格是否属实?老公,咱们本钱小,赚得起赔不起,你还是辛苦辛苦,到海城实地察看一番吧。”闻听老婆说得在理,张路就连夜坐火车赶向海城。
海城的西瓜批发市场在城南,下了火车,张路前往一看:啊!这个市场好大,各地西瓜都有,交易火爆异常。一问价钱,比前几天的还要高。张路找到市场上几个二手批发商,对方一听说是塞北西瓜,连声催问:“我们正想进塞北瓜呢!瓜车到了没有?”说得张路简直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可是,把市场转了个遍,张路觉得奇怪,怎么没看见张道的西瓜呢?站在市场大门口,张路正在疑惑, “嘀嘀——”几声喇叭,张路猛一抬头,发现张道的十辆瓜车进场了。果不其然,瓜车一到,一看是塞北瓜,二手批发商便涌了过去,不一会,一车西瓜就出手了。张路暗自思忖,照这个速度,不出两天,张道的十车西瓜就能全部脱手。张道这一趟,来回只需要十天,最少能净赚两万块钱!
张路正看得愣怔,张道瞥见了他,走过来问道:“你是来看行情的吧?”没等张路开口,张道接着说:“想来海城批发西瓜,现在就通知家里摘瓜装车,你立马赶回去押送来;晚了,千万别来这里……”
本来,张路对张道的话是一直相信的,可眼下听了他说的,顿时觉得好笑:看来真是同行是冤家呀!你这话蒙别人还行,蒙我可没门!张路是个瓜农,他知道,塞北西瓜个大皮薄瓤沙,不耐贮存,远途贩运西瓜,现摘现运最合适,以前他种瓜时,瓜贩子们也是这么做的。张路计算了一下,自己回到家里需要三天时间,而摘瓜装车只需要两天,大热天的让塞北瓜白晒一天,运到市场不新鲜,价钱上就要打折扣。张路又一思忖,你张道说晚了就不要来了。还不是想独霸海城的塞北西瓜市场?想到这里,张路支支吾吾应付了几句,便急匆匆赶回了塞北。
早在来海城之前,张路就联系好了几家瓜农和十辆载重卡车,现场考察使他心里有了底,回到家里,张路马上吩咐已经约定好的瓜农抓紧摘瓜,又叫来十辆载重卡车,两天后的早上,十车新鲜的塞北西瓜便南下了。
从北方塞北到南方海城路途遥远且坎坷崎岖,张路知道赶早不赶晚,催促着每辆汽车的两个司机轮换着开,加大马力,日夜兼程,行驶了三天,十辆瓜车便到了海城北郊。张路坐在第一辆瓜车的副司机位置上,放眼望去,前方有个巨大的广告牌,上面写着:“海城国际艺术节7月2日隆重开幕,欢迎海内外宾朋好友光临。”
张路兴奋不已:今天是7月1日,我的十车西瓜正好赶上国际艺术节,塞北瓜岂不是更好卖了吗!然而,仅仅高兴了几分钟,张路就挨了当头一棒。当十辆瓜车正要驶入海城市区的时候,路边检查站的小红旗一举,载瓜的汽车被拦住了。
张路大惊,下车质问道:“手续齐全,为何不让我的瓜车进城?”检查人员没说什么,指了指旁边的紧急通告。这一看,张路几乎昏厥:为了维护国际艺术节期间海城的交通秩序和市容卫生,从7月1日起,禁止西瓜入市五天。落款是海城市政府。
张路虽然是个瓜农,但也是个见过世面的人。惊慌之余,他让瓜车停在就近的停车场,来到检查站,询问他的西瓜该怎么处理。检查人员说:“海城不行,附近还有很多小城市嘛。”张路呆了一会,果然发现,别的瓜车被劝退后,货主并不十分惊慌,说了声“大城不行到小城”,掉头就离开了。
其实,张路来海城也是做了两手准备的,只是没想到变化会如此突然。他拿出皮包里的资料,找出海城附近城市西瓜市场的一个电话号码,打手机问道:“你们那里可以进西瓜吗?”那头忙不迭地应承:“当然可以了。”张路放了心,又问:“塞北瓜的批发现价多少?”岂料,电话里却说不要塞北西瓜。为何不要塞北西瓜?张路再三追问,对方不耐烦了,讥讽道:“几月几日了,你怎么还进塞北瓜?”把海城周边城市西瓜市场的电话打了个遍,都是这么回答的,让张路莫名其妙。
这下张路做了难,但总不能把十车塞北瓜白白扔掉呀,大城市里不行就到县城。张路租了辆小货车,放上半车塞北瓜,想到周边县城碰碰运气。一连奔波了三天三夜,让张路沮丧的是,县城也都不要塞北瓜。
张路垂头丧气回到停车场,一看彻底绝望:十车个大皮薄的塞北瓜,经过这几天的高温,瓜皮已经开始发软了。张路明白,此时的塞北瓜即使是白送,也没人要吃它!只剩下一条死路了,把十车瓜付费倒进垃圾场里。打道回府吧!
此刻,张路不由得后悔起来,后悔当初没有听从张道的劝告。如果早来一天,这十车塞北瓜不是能顺顺当当运到海城市场吗!“唉!”张路一声叹息,“真是隔行如隔山啊!”他同时也暗自抱怨:7月1日不准瓜车进城这么重要的消息,张道你怎么不告诉我一声呢?
忽然,张路脑海中灵光一闪:张道到海城贩瓜好多年,难道没有遇到过难题吗?他是怎么应对的?便把电话打了过去。
没等张路把瓜车进不去城的话说完,张道笑着打断说:“不幸中的万幸!如果进了城,你就赔定了,那里的停车费很高;停在北郊,这十车塞北瓜不赔不赚还能打个平手。”张路急忙请教怎么才能打个平手?张道又是一笑:“已经替你联系好了,按这个号码打过去吧……”
张路这时才明白,这是海城的酱菜厂,位于北郊,那里正需要晒得发软的西瓜做西瓜酱,只是价钱便宜了些。
总算没有赔本!然而,回想着这次海城贩瓜的遭遇,一路上张路还是满腹疑惑。回到塞北老家,他与老婆一起连夜向张道请教所以然。
张道说:“其实,我也不知道那个不准瓜车进城的紧急通告,但我知道,这次你肯定赚不了”为什么赚不了呢?张道接着说:“每年的7月份,北方和南方都是炎热的天气,咱们的塞北瓜个大皮薄,从遥远的北方汽运到南方,由于气温高,个大皮薄的瓜品味就降低了。因此,海城一带有个习惯,每到7月份,他们就不再吃个大皮薄的塞北瓜,代之的是皮厚耐放的其他西瓜。海城人把拒绝塞北瓜的时间,正好就定在每年的7月1日。”
张路的老婆觉得难以理解,问道:“有时候,7月初的温度还没有6月底的高啊,塞北瓜在海城为何6月30日能卖,7月1日就不行了?”张道摇了摇头:“这个我也解释不了。前几年我到海城贩瓜吃过与你们类似的亏,我才知道‘7月不吃塞北瓜’这句民谚的厉害。这也许就是当地民俗的作用吧!”张路老婆听了,不停地点着头:“‘7月不吃塞北瓜’,我们信息不灵通,是该接受教训呀……”
此时的张路却默默无言,他在心里寻找这次受挫的根源。通过这十车塞北瓜,回想起张道自始至终的真诚相助,张路觉得最大的教训不是信息不灵通,不是民俗不熟悉;真正的罪魁祸首,正是自己和老婆头脑中“同行是冤家”的传统观念啊……
(责编:林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