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页
前页
目录
首页

遗传和变异





原载《太白》1935年8月5日第2卷第10期

  俗语说的“龙生龙,凤生风”和“一母生九子,子子不相同”这两句话分明是矛盾的,既然“物生自类本种”的,为什么会“子子不相同”‘的呢?欧洲也有相似的矛盾的俗语,便是“子肖其亲”和“自然从不把同一个模型用两次”。自然既不把同一个模型用两次,为什么会“子肖其亲”的呢?
  然而这两句矛盾的俗语里却包含了遗传和变异的真髓。
  同出一个系统的生物之各个体,有相似的地方,也有相异的各点。就相似的地方说是相似的,从相异的各点说是相异的。或者还可以说,粗看虽然很相似,细察起来却并不相似呢。我记得若干年前有一个外国人来中国教书,他起初觉得中国人的面貌彼此很相似。他甚至认不清自己雇用的一个车夫,有时候认别的车夫以为是他的车夫。经过一个时期之后,才看出中国人的面貌有各种不同来。我想,中国人初看到美国人或欧洲人大概也是这样,觉得彼此很相似,看熟以后,才看出不同点来了。
  但是各个人中间的面貌之类也会有的彼此相像些,有的彼此不相像些。从遗传学的立场或常识来说,由一卵分裂而成的所谓“相同双生”的兄弟(即由一卵发育为二人,实际上不能分别出谁是兄谁是弟,一般只好以产出的先后来分别),往往比旁人或普通的兄弟更相像些。我听见人讲过一个故事,一个新娘常把和她丈夫是双生子的大伯错看为她的丈夫(当然是指旧式婚烟。结婚前,夫妇并未认识的)。有一次,新娘走过一个门口,见她的丈夫当路侧面立着,她就用手拍拍他,并且说“让开让开,让我好走路”。仔细看时,原来却是大伯,这使她觉得很不好意思。少刻走到厨房里,看见她的丈夫也在那里,便对他说道:“刚才我以为是你,哪里知道是大伯。”仔细看时,又是大伯。这故事的原意,虽然含有取笑近视眼者的意思,但如果是相同双生的话,面貌的确常常很相似。纽曼的论文里,也讲过这一类的故事。
  纽曼是美国芝加哥大学的教授,并且是近年来研究双生儿和遗传变异的名人之一。近代遗传学者最喜欢研究的问题之一是遗传性质和环境影响(广义的)的势力哪一种较强的问题。但这问题的不容易下手研究是明明白白的事情。人不能离开无论自然的或社会的环境而独存(记载上说的所谓“狼人”是一方面的例外),用什么方法去分析遗传性质和环境影响的势力呢?从无法之中找到的法子是调查和研究相同双生子(三生四生等也研究,不过成绩较少),看相同双生子生长在相似和不同的环境之下长大起来时,比之于普通的兄弟生长在相似和不同环境之下的,各种性质相似和不同的程度究竟是怎样。对于这问题,经过许多人的许多努力,结论可说是还没有。纽曼最近发现的断语,也只能说到遗传的有些性质受环境影响较少,别有些性质则较多。譬喻说,眼珠的颜色、头发的曲直等性质,环境的影响受得少,看去遗传性质就强些。知识、思想等精神活动受环境的影响大,就觉得遗传的力量小些了。比方,两个同样双生子,如果自幼分养在贫富阶级不同的家庭里,长大以后,面貌虽然会相似,但知识和技能等发展的方面,两人就很不同了。
  其实,体质方面的遗传性质似乎较强的话,也有一个限制的,在一定的时期内看,遗传性质是很强,但从久远的时期里来看,显出此等性质也在不断地变动。譬喻吧,今日科学界中信奉的教条之一是由来说,便是说万物都有一个由来,人类是从还不像人,也不像今日的类人猿的远祖历级转变而来的。于是大家找寻“断链”,这结果,发现了数种化石人。他们的形态和今人就不同。就周口店发现的,被称为“北京人”或“支那人”的化石来说吧,从遗留的化石推究起来,他的颌骨向前突出,行走时,头向前俯,面貌和姿态就和今人很不同。我记得前回胡适之先生批评中国本位文化的文章里,曾讲起中国的女人近来虽然已经近代化,但是究竟还是中国女人,不会和别国人相混,他的意思是说明中国文化即使不去维持它,它还是有一部分存在着的。其实,即使多少年以后,中国人的面貌等要发生些变化,只要是向健全的、进步的方向走,并不是退化,有什么不可呢。在文化方面何尝不是这样?

  ------------------
  小草扫校||应天故事汇独家推出||http://gsh.yzqz.cn/
后页
前页
目录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