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回  指天说地中师生对句  笑语欢声里祖孙猜谜



  自来刘家镇后,二玉安心教书,紫鹃尽心服侍,一家人过地十分开心,贾母心里痛快了许多。天晚之后,宝玉常给贾母说刚到刘家镇的事。林妹妹熬了两月的粥;吃鸡蛋,将蛋壳儿叩了一碗;吃莲叶羹,煮了一个大面片;吃饺子,满锅煮了四个,一个就有二两重!……笑的贾母搂着黛玉直说“可怜”,紫鹃也笑道:“我们长这么大,姑娘何时干过这样的活?”黛玉便笑指宝玉:“出门不知礼只会拱手作揖!上台讲诗书,却不知‘大德不愈闲,小德出入可也!”一时间满屋的笑。
  快到中秋了。几个童生在黛玉教授下,学业有些成就。而几个要到京中参加直隶童考的学生更忙了。因为童考近在眉睫,于司吏天天过来查看,而年纪太小的还不能放松,所以最忙最累的还是宝玉。这一日,宝玉正几个学生教《幼学琼林》,因为京中有消息,童试题就在那里边!
  “……丰年玉,荒年谷,言人品之可珍;薪如桂,食如玉,言薪米之腾贵!春祈秋报,农天之常规;夜寐夙兴,吾人之勤事。韶华不再,吾辈须当惜阴。……”
  宝玉正念,就见王新鹏与旁边的李万年低声吵嘴。为了什么?为了三个桃,几个人抢。宝玉便命几人不要说话。
  那王新鹏因没抢上桃,不高兴,便大声嚷嚷:“不说就不说——一张纸两张纸,谁先说话喝狗屎!”
  惹的哄堂大笑,都乱喊:“你连老师都骂了!”
  “我没说老师!谁刚先说桃,就说谁!快去喝狗屎!”
  李万年上来就和他撕打到了一块。
  气的宝玉将二人都赶了出去。晚上回来给贾母黛玉说。贾母听说,觉得十分好笑。宽慰宝玉:“小孩家年少调皮,是常事。一人一个淘气法。你小时候不也特淘气?”
  黛玉笑道:“抢我的胭脂吃!还记得吧?小狗屁儿只是为了几个桃子!我看你的几个学生里,小狗屁儿最灵醒!这样吧,让狗屁儿到我这儿来,我来教他。让你省点心。”
  宝玉犹豫,黛玉道:“我的学生年龄大些,不会欺负他的,可他也闹不起来。”
  宝玉便去隔壁叫来了王新鹏小狗屁儿,给他说,小狗屁儿说愿意,他爷爷也过来让小狗屁儿给宝玉嗑头赔礼。自此,小狗屁儿便与张二平于明坐在一起了。黛玉给几个童生江《春秋》,也给王狗屁儿讲《幼学琼林》。过了几日,黛玉发现这孩子不但聪明,记性好,而且口才十分灵利,但脏话太多。寻思要从诗文来引导,便先给几个男女徒儿教做法——当然得从对句开始。用了两日给他们教会“对韵”:
  “平对仄,仄对平。平仄两分明。
  有无与虚实,死活并轻重。
  ……
  虚对实,实对虚,轻重莫偏枯。
  留心勤事业,满腹富诗书。
  ……
  天对天,地对地,日月对山川。
  祥云对瑞雪,暮雨对朝烟。
  北星七斗三四点,南山万户万千年。
  ……
  溪对谷,水对山,峻岭对狂澜。
  柳堤对花苑,涧壑对峰峦。”
  学生们觉得有趣,学的十分认真。没几日,就能对些简单的了。那小狗屁儿嘴巴里果然没有了脏话,却有了更调皮的对句怪话。
  这一日,黛玉又让学生们练习对句。并笑道:“学了这几日,想看看你们有没有长进。我出上联,你们试着对下联,不论大小,男女都可以对。我出了:‘行正有耻;’”
  二平应对:“博学为文。”
  黛玉道:“一轮秋夜月;”
  于明对答:“几点晓天星。”
  黛玉笑点头:“好句!”又出上联:“皎月千里;”
  赵云山对道:“长烟一空。”
  “云山起翰黑;”
  李庆林对应:“星云焕文章!”
  “好句!”黛玉又道:“你们先前也学了不少诗句,学了不少古文。我就用学过的诗文中的句子出上联,你们对:‘山穷水尽疑无路;’”
  王新鹏抢答道:“柳暗花明又一村。”
  黛玉笑道:“这是上等的好句。咱们就应多品味古人的神韵!”
  又出上联:“千江有水千江月;”
  二平应对:“万里无云万里天。”
  黛玉笑看二平:“对的不错。看来你书读的真 不少”。又对大伙道:“要对好句,就要多读书!继续对:‘花朝;’”
  于明对:“梅天。”
  黛玉道:“蜀道;”
  二平对:“秦关。”
  黛玉道:“白眉;”
  赵云山应:“黄发。”
  黛玉 道:“风吹花;”
  小狗屁儿应答:“日照树。”
  黛玉出句:“山有色;”
  李庆林应道:“水无声。”
  黛玉笑着点头:“不错!”又出:“织布;”
  山燕应道:“盖房。”
  黛玉急念:“锄把;”
  二平的妹子二奴抢答:“纺车。”
  众人笑了起来。黛玉缓慢念道:“村童雨中牧;”
  几个学生互相看看,还是二平犹犹豫豫地念道:“田父草际归。”
  黛玉点头:“有意境!”又说道:“咱们刚学过了《论语》《中庸》,上有许多现成的,王新鹏现在正学的《幼学琼林》中也有许多非常好的句子。我就出几个吧!听好了:‘苦读有恒;’”
  二平对道:“好学无时。”
  “金马玉堂;”
  “朱幡皂盖。”王新鹏刚学过,应声抢答。
  黛玉便指他又问:“萧曹相汉高,曾为刀笔吏;”
  春鹏应道:“汲黯相汉武,真是社稷臣。”
  “灵运子孙多是凤,岂是阿私?”
  “增虔后嗣半为龙,原非自侈。”
  黛玉笑道:“答的不错。可这都是现成的,你们要品味,要推敲,对句要贴切,要有意境。当然这就要肚子里有东西,也就是要多读书。看书上怎么对的,看各诗中的相连意境。熟能生巧,信口拈来。平日样样事可对,件件东西可对,每个人都可对。说的多了,就会练出一付好口才,好笔才!”而后,命学生们练习对句,自己出来找本书看。目的是想听听学生们的对句。
  学生们见师母走了,便成了没王的蜂,对开句了。女孩子对《女儿经》《女论语》,男学生对《四书》对《幼学琼林》。平曰里几个大些的爱逗小狗屁儿,小狗屁儿又爱逗几个女孩子,女孩子则是结成一伙,不论大小,只要哪个男生矛头指向一个女孩子,便群起而攻之。此时,二平先给小狗屁儿出了上联:“新鹏原来是狗屁儿;”
  小狗屁儿应声回下联:“水罐改名为醋瓶儿。”
  众人都笑了起来。于明指着小狗屁儿的小辫子出了上联:“山猴学人梳小辫;”
  小狗屁儿跳了起来,盯着于明,想了半会儿想不起来,又跑了两圈,忽然停下来指着于明笑道:“野兔遇狗——赛黑驴!”说完一跳几尺:“对上了对上了!”
  众人大笑。于明道:“不通不通!”小狗屁儿道:“怎么不通?咱们这儿谁跑的最快?”原来那于明人黑个高腿细,在这镇里便有黑驴的外号。
  二平又出一联:“出水蛤蟆着绿衣,呱—呱—呱;”
  那小狗屁儿瞧见自己的绿布褂,心里那个气呀,又瞅瞅二平哪带补丁的红褂子,摸摸自己的小辫儿,想了一会儿,忽然一字一顿地念道:“落—汤—公鸡—穿—红袍,—咕—咕—咕 !”
  众人更是哄堂大笑。黛玉也听见了,十分好笑,又觉几付对子也还说的过去,便不理他们。二平的妹妹二奴今年十三了,长的不是十分漂亮,但人聪明,口角也灵利。见男孩子如此斗嘴,也拉着几个女孩子掺和进来。笑着说:“我给你们出一联:‘一畦寒菜碧;’”
  几个童生惊讶之极,都赞好,象农家口味。于明对应:“十里稻花香。”
  山燕说:“我哥哥对的好!”
  赵云山笑道:“我另对一句:“半亩野花红。”
  众人都赞好,二奴不高兴了:“好什么?地里野花红了,那庄稼哪去了?”
  小狗屁儿应声说道:“全做醋了!”众人又大笑了起来。
  山燕笑道:“我出一个:‘莫嫌穷镇小书院;’”众人听了互相瞧瞧:“伊?连山燕也出了这么好的上联?”可一个个地抓耳搔腮,对不上来。
  黛玉听了也觉不好对。于明说:“不通,没法对!”
  二平搔搔头说:“我试试:‘也有妙文香翰林。’”
  几人都叫起“好”来。
  众人又对了好一会子,二奴又说:“我再出一个:“一平二明三大鹏;”
  小狗屁摸摸头上的小辫儿笑道:“我来对:‘臭女傻燕妙师母!”
  更是满屋哄笑,众人说他不通,他不服。
  二奴怒指着他:“我臭?你才臭呢!臭狗屁儿,对师母无礼,才是最臭的!”
  几个人吵成了一团。贾母听见了,笑说黛玉:“你的那学生们真热闹!你不去看看?”
  黛玉笑着走进书房,问众学生:“刚才几付对联你们自己觉得怎么样?王新鹏刚这对联虽说的过去,可对老师无礼,是不是该罚?我不打你,只希望你将来有本事。所以要你一晚上将,《幼学琼林》抄三遍,并且给我背下来!明早我考你!后天要给我倒背下来!如果背不下来,我再重罚!”
  小狗屁儿低头答应着,众人尤其是二奴好得意!黛玉又给学生们布置回家背书写字后,便放学生们回家去了。
  为什么这么早将学生打发走?便是因为黛玉正在犯愁。刚才听学生们对句,虽然粗糙简单且生扭硬拽 ,但有几句还是有意境的。而小狗屁儿就显的生疏。而那小狗屁儿,还有几个学生要参加童考,时间不过十天。可这些学生入学才三月,就是再教授的好,也来不及呀!
  黛玉一人坐在书房里,看看供奉的孔圣人神位,顺手取下那银簪子,看看那棵檀木佛珠,用衣角擦拭着叹道:“唉!怎么办?”忽然觉得珠孔儿闪亮,忙往里瞧,只见里边显露出一个桌案,案上一叠纸,封面上写着试卷模样,黛玉惊喜,就想看看内容。就见有一只手翻开了试卷,上面字迹清晰,黛玉顺手抄起支笔,边看边抄,等那试卷翻完,黛玉也全记下来了。眨眼之间,那佛珠又复原样。黛玉发了半会呆,又看那试卷题,心想这样不成了做假了?便又看那佛珠孔,只见里边有四字“皆可驯致。”
  黛玉点头,便将试题逐题应对完,放下心。
  天到后晌,宝玉从学堂回来,紫鹃已做好饭,安排碗筷,一家人坐在一起吃饭。
  贾母刚来这时,见两个玉儿忙活,自己无事,又认不得谁,没人来拉话。又担心京城里的李宫裁母子和鸳鸯为自己操心。宝玉安慰他,早让刘翁捎去话了,说是林外孙将老太太留下了,让放心。贾母见宝玉如此,心中感慨;又见黛玉一个女孩子家,为了生计教授学生,更觉心疼,时时劝黛玉别累着了。又叮嘱紫鹃好好服侍二人。黛玉见老人家孤独寂寞,便命紫鹃将老人家扶在大门口外,看着来往的农夫们牵牛赶羊,扛锄担担。门外做针线活的妇女们也常常过来凑热闹,说东说西。更有些上年纪的老妪们,几乎天天过一来坐在一起说闲话。使得贾母更觉得比京中还热闹许多,也就有些乐不思蜀了。
  紫鹃来这几日,心情特别好。服侍老太太、宝二爷和自家姑娘更是精心。虽然粗米淡饭,没油没肉,但这儿菜新鲜,鸡蛋天天有人送来。秋收了,谷子稻米还有麦子,按照学堂惯例,各家各户都送来了几石几升。就连柴,于司吏早打发人送来两大车。还有农夫不大用的煤炭,于司吏也送来了。柴炭在院子里堆了好高。
  这会儿一家人坐在一起吃饭。看着外边枣又红了许多,宅院里齐齐整整,严然一个农家,都觉得开心。
  老太太上年纪之人,经了这么大的事变,不免时时想旧时富贵,想今日辛酸,更挂念被流放葱岭的儿孙家人,这会子看着面前的两个玉儿,又伤心落泪了满面。
  黛玉忙说:“老太太又想鸳鸯姐姐了?放心,有时间了,一定接他来!”
  见老太太依旧不开怀,想起学生们的事,不由笑起来,说:“今日我碰见一个十分好笑的事。”
  宝玉知道黛玉心思,忙接活问:“什么事让你好笑?”
  黛玉道:“还不是我那徒儿们的事儿?这几日教对台,他们见什么对什么,在他们面前我不敢笑,躲到外边笑的肚子疼!我说来你们听听,二平出了一个: ‘新鹏原来是狗屁儿;’”
  贾母紫鹃已经笑了。宝玉笑问:“下联呢?”
  黛玉笑道:“小狗屁儿对的是‘水罐改名为醋瓶儿!’”
  一家人更是大笑了起来。黛玉又道:“更可笑的是二奴出的上联‘一明二平三大鹏;’”宝玉点头。黛玉又说:“那小狗屁儿对的是:‘臭女傻燕妙师母!’”
  大伙更笑成了一团。贾母笑道:“真是调皮!”
  黛玉道:“我又气又笑,为了罚他们,先给他们出了一个上联: ‘白蛇过江,头顶一轮红日;’”宝玉道:“好句!他们对上了?”
  黛玉摇摇头:“这是个猜谜联,他们岂能片刻就对上来?宝玉,你猜,这是什么?再不妨对对!” 宝玉正要猜,见贾母瞧着自己,手指桌上那盏灯,心里明白了,说道:“我知道了。我来对下联: “乌龙上壁,身披万点金星!”
  黛玉道:“可是秤?”宝玉笑了。
  听到此,贾母笑道:“自你们…走后,家里就乱了。而且越来越乱,再没人有兴趣玩了。结果弄出大祸来了。今日,难得有你们在跟前尽孝。今日咱们玩玩吧!紫鹃,难得你服侍林丫头十来年,已经出了府,可为了个‘义’字,又进来服侍我,如今又到这里来,真是心累身累!今儿你也坐下来好好歇歇,咱们四个人就玩猜谜吧?”
  两个玉儿鼓掌赞道:“好!”紫鹃也一阵收拾完家什,过来坐在桌前笑道:“这会子也没有茶,说说笑笑化化食!老太太高兴,咱们都高兴!”黛玉笑道:“好久没见茶了,有机会让人捎点回来!”宝玉也道:“我早把茶忘掉了!以后补上!可咱们猜谜赢什么?”
  紫鹃转身出去端回来一篓枣,笑道:“就嬴它!”说着在各人面前放了五个枣,剩下的放在桌子中间:“出谜猜出谜都算数,一谜一个。看谁出的多猜出的多!”
  贾母点头:“就依你!不论戏名书名什么物品,人名都可以猜!林丫头,你先出一个?”
  黛玉谦让,可贾母不依,黛玉只好笑道:“那我就以这枣儿出一个:‘打枣’,打一戏名。”
  众人寻思半会儿,贾母猜出了“是《拷红》?”
  黛玉点头:“还是老太太一下子就猜出来了。”
  说着将一颗枣儿放在贾母日前,贾母也取一个放在他面前。
  宝玉笑道:“我就以你这个谜再出一个!”
  说着用手在黛玉脸前轻轻掠过:“《拷红》,打一戏名。”说完取走一个枣。
  黛王眉儿一皱:“好生无礼!吃着枣儿又想起‘樱桃’来了。”说的大家都笑了,他取走了一颗枣。又道:“我再出一个:‘孔明戏司马’,打个戏名。”
  贾母笑道:“是《空城计》吧?”
  “对!”黛玉又将一个枣儿放在贾母跟前。回头羞宝玉:“亏你还教学生!”
  宝玉道:“ 别夸嘴!我出一个戏名你猜:《裴度还带》,卷廉阁,打 一人名!”
  黛玉寻思一下,忽然一笑:“当年苏东坡在杭州时,一次去拜佛印和尚吃酒,进庙前先将玉带挂在了树上。今日你又拿什么酒让我们吃呢?”说的众人又笑了。黛玉要拿枣,紫鹃拦住:“这说的是什么?”黛玉笑道:“真是糊涂,他说的是我的名!”众人更是大笑。
  贾母更来了兴致,说道:“我出一个你们猜:
  ‘少年发白,老年发黑,
  有事科头,无事戴帽。’”
  黛玉忙推紫鹃。紫鹃平日虽学认了不少字,可必竟没读过什么书,在这上生些,见姑娘催自己,便东张西望地找。宝玉正找笔要记录这些谜,见紫鹃如此,忙用手中笔使眼色。紫鹃笑道:“是笔!老太太出的真好!我给老太太出一个:
  ‘冬长夏不长, 要长根朝上!’”
  众人都说:“好!有意思!”贾母猜道:“是灯笼?”紫鹃摇头:“不对!”宝玉道:“是梅花?”紫鹃笑道:“你见那个梅花是根朝上的?”黛玉道:“这谜还玄妙的很呢!是冬天里的什么?天上下来的雪吗?”紫鹃大笑:“有点意思,可不对!”
  贾母听了,想想,忽然笑道:“是冰溜子!冬天房檐下挂一排!”
  紫鹃笑道:“对了!老太太嬴了一颗枣!”几人点头祝贺老太太。
  贾母更高兴了:“我出一个:‘浅钓渊波度若时,登山越岭去寻枝。
  专务稼穑为活计,且看牛郎走的急。”
  宝玉知道这谜是哪本书上现成的,可为了让老人家高兴,几次猜错,直到最后才一句一猜:“是渔、樵、耕、牧吧?”贾母更是喜欢,忙将四颗枣儿拨给宝玉。
  黛玉道:“我也学老太太出个四字谜吧:
  ‘三人同日去观花,百友由来共一家;
  禾火二人同饮酒,夕阳桥下两倭瓜。”
  贾母知道这也是现成的,点头笑道:“是春、夏、秋、冬吧?”黛玉点头。
  紫鹃道:“我也出个四字谜:
  ‘一更二更不见月,三更四更下大雪,
  柿子五月吃不得,想吃梨儿到八月。”
  黛玉猜道:“可是黑、白、青、黄?”紫鹃点头。宝玉机灵一动:“我也出一个:
  ‘松柏潇潇竹林悲,天母婆婆伤心泪。
  霹雳一声震乾坤,金光闪闪满天地。”
  话未落地,黛玉已想起那一夜,叹气道:“是风、雨、雷、电吧?”宝玉点头。
  黛玉又道:“我出个俗些的:
  ‘立也是坐,行也是坐;
  坐也是坐,卧也是坐。”
  贾母道:“立也是坐?行也是坐?这是什么?”紫鹃道:“卧也是坐?坐也是坐?是不是石狮子?”黛玉问:“他会行吗?”宝玉道:“是什么虫子?”贾母心里一动,道:“是金蟾!外边有蛙叫,你妹妹便想了这个谜。就套这个谜我也出个:
  ‘立也是卧,行也是卧,
  坐也是卧,睡也是卧’。”
  几个人猜了半会儿,还是宝玉猜出:“是蛇?”贾母点头。
  宝玉笑了:“我也套这话出一个:
  ‘坐也是行,行也是行,
  卧也是行,睡也是行。’”
  紫鹃猜道:“是鱼吧?”宝玉点头。众人都说有趣。
  紫鹃笑道:“我也套姑娘这谜出一个:
  ‘立也是睡,行也是睡,
  坐也是睡,睡也是睡。’”
  众人猜了半会子猜不出,宝玉皱眉问道:“是石头做的什么?石狮子?”紫鹃摇头。
  可提醒了黛玉:“可是庙里的神像?”
  紫鹃笑了起来:“对了!你看庙里的神像,有坐的,有行的,有立的,也有睡的,可那个是醒的?会说话问的?”众人笑了起来。
  贾母忙止住:“别这么说,神佛会怪罪的。”
  宝玉笑道:“我们都是地行仙,谁敢怪?”
  黛玉因无事,正将头上那银簪佛珠拿在手里玩,听老太太和宝玉如此说,心里便暗念:“我想知道神仙会不会怪?”然后往那孔里瞧,却见和自己一模一样的女子已冲着自己张咀大笑!黛玉忍不住也笑起来,对众人说:“神仙谁见过?什么样?咱们不管他,只管乐咱们的!”
  …… 猜了好一会了,各人数自己的枣儿,唯紫鹃的最少。紫鹃不服气:“我不会写诗,不曾读书,可听姑娘读书念诗也听了不少。就试一试。是猜四个人名。你们听好了:
  ‘天寒音讯无,红梅扑鼻香,
  画中比翼鸟,白绢说故乡。’”
  众人寻思,宝玉已猜出了两个,为了让紫鹃开心,东一个西一个乱猜。猜错五六个后,点了:“第三个是鸳鸯?”紫鹃笑道:“猜出一个不算!”贾母也道:“我也猜出第三个是鸳鸯。”黛玉便给贾母耳语。紫鹃大笑:“你们说悄悄话!”贾母忙笑道:“不是悄悄话。是我记不清那些丫头的名!哈哈”紫鹃问:“那您猜出来了?”
  贾母便搬着手指猜:“第一个,是你姑娘的丫头雪雁;第二个是宝玉的丫头袭人;第三个是你鸳鸯姐姐;第四个是你大奶奶房中的素云。对吧?”
  紫鹃拍手笑道:“还是老太太,一猜就对!这些都该给您老人家!”
  贾母非常高兴:“玩嘛,就是为了开心。我又不大吃枣。我这枣不少,我也出四个人名谜让你们猜。”
  众人笑了:“我们三人看谁有这个福气!”
  贾母便念道:“牛毡驼篷汉家女,沙落菊败满地金,冤案大白由来谁?全凭为民解悬人。’”
  几个人都真谜住了。东猜西猜就是猜不出来。惹的贾母笑的合不住嘴。
  宝玉终于猜出一个王昭君。贾母点头。
  紫鹃猜最后一个是包公,贾母也点头。
  “还有两个”,那仨都盯着黛玉。
  黛玉笑道:“老太太把人难住了。第二个可是黄盖?”
  贾母点头:“宝玉还有一个!”
  紫鹃在旁边念叨:“‘冤情大白由来谁?’谁冤呢?谁屈呢?”
  宝玉心中一动:“可是楚大夫屈原?”
  贾母点头:“对了。可你们谁都没猜全,这枣怎么分?”大伙都笑了。贾母看天已晚,怕耽误明日的事,想想说道:“这么着,我再出三个,你们一人猜一个,这枣我分三分,每个人都猜着了,各拿一份,如果两人猜着,就把没猜出的那份分给这两人,如果两人没猜着嘛,只好三归一了。可不能使眉弄眼!”
  三人都说好。贾母便说:“第一个,打一用物:
  ‘因思故园亲,身弱瘦如柴,
  若得团圆日,不觉泪满腮。”
  那仨满屋乱看,还是紫鹃机敏:“是伞吧?”原来他看见门后正挂了一把破雨伞。
  贾母点头:“该第二个谜了。两个玉儿给我听着,打一古语:‘打起黄茑儿!”
  两个玉儿互相看看,又问“第三个是什么?”贾母笑道:“自鸣钟!”
  宝玉问:“打什么?”贾母道:“还是一句古语。这两句都是古书上的。你两都教学生,什么《四书》《琼林》,一定会想起来的!”
  黛玉一双葱烟眉皱了半会儿,笑道:“‘打起黄茑儿’可是说的‘不鸣则已,一鸣惊人?’”
  贾母点头:“猜的好!宝玉,看你的了!”
  宝玉点头苦思冥想:“自鸣钟!”想起自己那快怀表,当月也陪葬进了棺内,此时就在怀中,取出看看,嘴里还念叨:“自鸣钟!”打了几个圈还是想不起来。一时肚子疼起来,忙忙找了几张草纸出去了!一屋子人大笑起来。
  贾母笑道:“真真是的!依旧是小时候的性子!”
  黛玉捂嘴笑道:“呆会儿,我要给他再出一个谜!”
  不一会儿,宝玉回来了。笑道:“老太太,您说的‘自鸣钟’我猜是不是《易经》上说的那句‘待时而动’?”
  黛玉笑道:“可是在茅坑想出来的?”贾母笑了起来。
  宝玉不理黛玉取笑,对贾母道:“老太太这三个谜都会有意思的。老太太放心,我们不会忘那个家,虽不想‘一鸣惊人’,可还是要‘待时而动’的!”
  贾母点头:“是这个意思,咱们贾门两府天塌了……,只剩下你一个了。我还想靠你……指望你能补补这个天哪!……”贾母心中泛起一股辛酸泪。
  黛玉忙笑道:“快别这样!我还有一个谜让他猜呢!宝玉,你听清楚了:
  ‘小子命薄,生的粗恶。 文章断绝,丹青难涉。
  世人常找,片剪块割。 粪土同伴,后门净客。”
  谜未说完,宝玉已笑了起来:“俗不可耐,俗不可耐!”
  黛玉接口:“难道你我不是大俗人?”
  宝玉见贾母不明其意,便笑道:“别理他,他是取笑我呢!”贾母问:“怎么是取笑你呢?”宝玉实在忍不住哈哈笑起来:“老祖宗是一他我…说是…刚用的手纸呢!”
  贾母细细一想,“啊”了一声也笑了起来。黛玉紫鹃已笑的直不起腰来了。
  贾母指着黛玉:“唉呀呀!我的林玉儿,你怎么这么淘气?”众人更是笑成了一团。
  黛玉笑道:“宝玉总算猜出来了!”指指那枣,贾母想起,忙把分好的枣先让宝玉挑一份,剩下的给了黛玉主仆二人。宝玉一个一个枣看过去。
  贾母又悄悄塞给他手里一个特大的。
  宝玉拿过来就咬了一口,“嗄嘣脆”,还特甜。直赞:“好枣好枣!”
  黛玉早看见了贾母的小动作,又见宝玉的这副样子,便粗着嗓子道:“宝玉,可别偷着吃,我们不会抢。……吃慢点,别把枣核吃到肚里去!枣核吃到肚里,那小子可没法替你净那客了!”话末落地,宝玉已喷了一桌子。紫鹃跑到门外笑弯了腰,贾母指着黛玉:“你…你…”也忍不住大笑起来。一个个开怀大笑。尽情地笑。
  这可真是“乐农家,农家乐。
  红门怎及寒门乐?
  门生乐,乐门生,
  先生更比门生乐!”
  欲知后事,请阅下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