具体的历史年代



  文学作品中写实与虚构,都是为了烘托环境和刻画人物,而不能以此证实具体的历史年代
  “《红楼梦》的第十八回的后半回起到第五十三回上半回,写的都是一年里面的事情。……就是乾隆元年。”刘心武先生提出的证据有两点:
  证据之一:“现在我就告诉你,这种曲柄的黄金伞,只有乾隆朝的时候才开始有,在康熙和雍正朝时候,当时在所规定的銮舆卤簿、仪仗里面的伞,都是直柄的,曲柄伞是乾隆朝才开始有的一种创制。”
  这是《红楼梦》第十八回描述元妃省亲的仪仗队中的一句话:“一对对龙旌凤翣,雉羽夔头,又有销金提炉,焚着御香,然后一把曲柄七凤黄金伞过来,便是冠袍带履……”
  证据之二:“你现在读十八回到五十三回,读这一年的故事,你就会发现其中有一回,就是其中第二十七回,很明确地提出一个日子。什么日子呢?就是四月二十六日。作者就很明确告诉你,这一年的四月二十六日是芒种节。……那么你去查《万年历》,乾隆元年就是四月二十六日交芒种。这不是巧合。再加上有的红学家,比如像周汝昌先生他就考证出来,实际上四月二十六日就是曹雪芹的生日!”
  《红楼梦》里引用了一句诗,叫“开到荼縻花事了”——据说,荼縻这种花是开得最晚的,因此也谢得最晚,等它谢了,那基本上就没有什么花开了,……黛玉葬花。黛玉为什么要在那一天葬花啊?因为那一天,是一个跟花神告别的日子,她要通过葬花,这样一种礼仪形式,来表达自己对花的一种珍惜,对花神辛苦了一年,给我们带来这么多美丽的花朵开放的情景,表示感谢。……第二十七回准确地点明芒种节日期,大写饯花神,更证明了第一回到第五十三回,应该就是写乾隆元年的事情。”
  刘心武先生从《红楼梦》》大量的名物中摘引出的这两点,一点是反映了当时的典章制度;一点是反映了当时的生活风俗。《红楼梦》名物反映历史背景、典章制度、社会风俗等文化内涵,基本上分为两大类:
  一类的标识可以考证出年代、地址、品格。如在小说中写了富有代表性的诸多瓷器珍品。全书前八十回在13个章回中有40多处,写了100余件陶器、瓷器。其中最集中的是第四十回“史太君两宴大观园”至第五十三回“荣国府元宵开夜宴”。《红楼梦》的瓷器是从宋瓷写起的。北宋是瓷业繁荣的时期,从浙江、福建到河南、陕西各地,官开民办瓷窑,灿若繁星,工艺完美,名窑甚多,不少珍品,流传于世。至明清瓷业技艺更上一层,造型、施釉、彩绘诸方面,推陈出新,精美绝伦。第三回黛玉去荣禧堂拜见王夫人,见其几案上摆着汝窑美人觚,里面插着时鲜花卉。汝窑建于北宋河南临汝县(古称汝州)。釉色有天青和蛋白,以玛瑙细琐入釉烧成,莹润犹如堆脂。传世之品,极为珍贵。第二十七回写到凤姐家中的汝窑盘子。第四十回贾母率众人游览大观园时,园中各处多次写到名窑精品瓷器。探春居处的一个斗大的汝窑花囊和一个大观窑的大盘。汝窑精品已出现多次,大观窑是第一次点到。这是宋徽宗大观年间建的。宋代周辉《清波杂志》曰:“大观间,窑变色,红如朱砂……比之定州红瓷尤鲜明。”宝钗的蘅芜苑的房间,“雪洞一般,一色玩器全无”,所陈设的瓷器竟是一个土定瓶。土定瓶是定窑产品。定窑是宋代名窑之一,建于河北定州(今曲阳),以白色瓷器为代表作。在栊翠庵小憩吃茶,为贾母奉茶用的“成窑五彩小盖盅”,是稀世瓷宝。成窑建于明成化年间,其制品色彩丰沛,绘画意趣盎然,花卉、草虫、人物均栩栩如生,极富生活气息。在明代已享有极高声誉。妙玉招待众人吃茶的则是“一色官窑脱胎填白盖碗。”宋、明皆有官窑。官窑亦为名窑。第四十四回写怡红院的一个“宣磁盒”。宣窑亦为明代名窑,建于宣德年间。釉上红彩和釉底青花相结合,是瓷史上一个划时代的创造,正是这种新工艺,为明清“斗彩”瓷器的发展奠定了基础。上面这些稀世瓷器珍品,从宋到明都有,显示了中华文化在贾府的积淀,显示了百年望族贾府诗礼簪缨、钟鸣鼎食的气象,显示了黛玉、宝钗、探春、妙玉不凡的气质和文化修养。
  另一类是无法具体的考证年代、产址和特征,只能作为中国文化的表征贯穿到人物和叙事之中。如第十二回道士送给贾瑞一个“风月宝鉴”说:“这物出自太虚幻境空灵殿上,警幻仙子所制,专治邪思妄动之症,有济世保生之功。所以带他到世上,单与那些聪明杰俊,风雅王孙等看照。”以镜治病,看似荒诞,其实不然。《本草纲目》“金石部”记载:“古镜气味辛无毒,主治惊痫、邪气、小儿诸恶,煮汁和诸药煮服……”秦可卿卧室里的“红娘抱过的鸳枕”,红娘是《西厢记》中的人物,本身就是虚构的。再如“‘状元及第’小金锞子”、“紫金‘笔锭如意’锞”、“‘吉祥有鱼’银锞”等,都是带有吉祥的象征,恐怕历代都存在,很难标识具体的年代。
  从上面所述,我们可知,文学作品中的名物,无论是写实,生活真实直接写进作品中去;还是虚构,都是为了烘托环境和刻画人物的需要,都不能以此据实,来证明文学作品的历史年代。你能说《红楼梦》的瓷器标识是宋代或明代,便以此推论《红楼梦》的历史背景是宋代或明代吗?更何况刘心武先生提取一两个名物,便断定《红楼梦》第十八回的后半回起到第五十三回上半回,将近全书的四分之一内容的历史年代,是没有道理的。
  实际上一旦这三十八回的历史年代确定了,那么整部书的历史年代也随之而明确了,因此说这一点关乎全书。“一个真正的艺术品,它叙事的每一点都是一个完整的结构中蕴含着特殊意味的一点,它所蕴含的意味、意义或哲学,都最终在结构的完整性中获得说明。”①由此看来,我们必须从解析《红楼梦》第十八回的后半回起到第五十三回上半回的文本入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