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三四 爱,该丢也要丢……
|
晨曦离开杏花营,要回到报社去。
在路上已经是第二天了。正是麦子行将开镰的时节,满山满谷的梯田一片金黄。尤其唐河两岸一带比较富庶的地方,山是青的,水是绿的,青里透黄的麦浪,一眼看不到边。山崖上,大道边,有不少杏树,果实已经黄熟。村头上几个小姑娘㧟着篮子,在卖早熟的杏儿。晨曦买了一大包,装在口袋里,一路走,一路吃,酸甜适口,吃得十分惬意。他看着眼前的麦浪,想起不久前邵子南的诗句:“只有贫农才了解春天。”这是多么深刻呀!而现在,难度的春荒就要度过了。
自离开杏花营,晨曦的眼前便一直浮动着高红那齐眉娃娃头的面影。一时是高红睁着一双猫眼带着笑意静静地看他,一时是高红轻轻地甩了一下短发靠在柳树上读他的诗,一时又是高红清脆的爽朗的笑声。他走在路上,抬头看看青山,青山上便出现高红的面影;低头看看大川里的麦浪,麦浪上也浮现着高红的面影;仰头远望宽阔的蓝天,那可爱的面影也在对着他微笑。晨曦想赶掉这影于,想想别的事,谁知不到几分钟,高红的音容笑貌又浮现出来。他不安了,惶惑了……
晨曦回到报社。在外采访二十多天,衣服够脏的了。他到河边把衣服洗了洗,又跳到河里洗了个澡。但是高红的面影却依然驱之不去。他把稿子匆匆写完交卷之后,这种情感似乎更为浓烈。老实说,他从小至今,还从来没有这样的经历。
“这究竟是什么?难道这就是爱情吗?”他悄悄地询问自己。
他想起在延安,自己和高红的关系比较一般。虽然他觉得高红是一个聪明、活泼、颇有艺术天才的女性,但还没有发现她身上有什么特异之处。因此也就没有给予特别的注意。何况那时自己是一门心思地投入到诗歌女神的怀抱中去了。抗大的生活是那样紧张,剩下一点时间,不是写诗,就是跑到诗人柯仲平那里去。丁玲率领西北战地服务团从前方回到延安,他也作为一个文艺青年去欢迎。再加上又要出诗歌墙报,又要同年轻诗人们讨论问题,他哪里还有什么余暇呢?另一个原因是,高凤岗兄妹和周天虹都把他看成是一个小弟弟。有一次高红竟公然地叫他“小鬼”,自然引起他的不满。他心里说,你不也是小鬼么,有什么资格单叫我小鬼呢?尤其令他不能容忍的,他们有时还拿他开玩笑,嘲笑他写诗,仿佛写诗是什么缺点!甚至把手伸到他的胳肢窝里来胳肢他,乘机抢去他还没有修改的诗稿;尽管是善意,可叫人多么难堪啊!每逢这时,高红竟在一旁咯咯地笑……
令他不解的是,这次见了她,不知怎的便一下爱上了她。而且爱得这样深,来得如此突然;仿佛夏季突发的山洪一般;喷涌而至。这是什么缘故?是自己过去没有发现她,今天忽然发现了?还是自己过去懵懂无知而今天成熟了?再不就是她内在的美忽然展现出诱人的魅力?一句话,他无法解释也不需要解释。总之,这就是现实,自己情感的现实。不论你承认或者不承认,它已经是人们所说的爱情了。
他这样想着,情感更加涌动起来,就像海水涨潮,一队浪花跟着一队浪花起伏不已。他想,自己应该写一封信来告知对方,表示自己是如何倾心于她。
他想到这里,便猛地站起身来,选了一张最洁白的纸,铺在农家的炕桌上。可是当他写了第一句“亲爱的高红”,心便噗通噗通地跳起来,写不下去了。因为这时从那张白纸上突然出现了一个他熟悉的男人的面影——朋友周天虹的面影。那个面影似乎在笑着问他:“晨曦,你要干什么?”他的笔便突然抖动起来,一个字也写不下去。他的脸红了。
“是呀,我究竟在做什么呢?”晨曦把笔放下来,记忆里顷刻涌出许多往事。这些往事本已模模糊糊,或者从来没有多想过,现在却一件件清晰起来。他想起高红第一次出现在晚会上的时候,周天虹听着她的琴声,竟痴痴地好半天没有说话,仿佛进入梦境一般。还有一次,在延河边的小树林里,他同高红整整地谈了半天,双双归来时午饭也误了。谁知道他俩谈了些什么!另有一次,晨曦正同天虹在延河边散步,忽然高红轻盈地走来,天虹一时显得很不自然。过了一会儿,天虹就说:“晨曦,你不是忙着出诗墙报么?你就先回去吧!”他当时过于单纯,并没有多想,就像小弟弟似的被打发走了,可是现在回想,他俩究竟是要谈什么话呢?尤其是临近毕业,天虹得到高红不能分配到前方的消息,比任何人都显得焦灼不安。而在来晋察冀的路上,他发现天虹高兴得什么似的,时时刻刻都在关心着高红。不知怎的,两个人走着走着就走到一起去了。这一切都说明什么呢?这不说明,他俩是在深深地相爱着吗?不过这些自己当时不在意罢了。
“事情大致如此!”晨曦想到此处,长长地叹息一声。接着想到,既然是这样,那么自己的行为又是什么意思呢?这不是既干扰高红的心境又损害自己同天虹的友谊吗?自己既然爱着高红,为什么又要去干扰她的情感呢?自己既然是爱着朋友,为什么又要去损害朋友,使朋友陷于不幸呢?尽管他们还没有结婚,自己的行为不与法律抵触,然而却是与革命者的道德相悖的。晨曦想到这里,感到深深的羞愧而无地自容。他把那写了五个字的白纸一把抓起来,撕得粉碎,把它猛烈地甩到字纸篓里。……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