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攻心为上,诸葛亮七擒孟获
|
【原典】
三国时,蜀国南方的少数民族首领孟获起兵反蜀。诸葛亮得知孟获不仅作战英勇,在少数民族中很得人心,就是在汉族中也有一定威望。因此决定亲自率军南征,收伏孟获。
孟获虽然英勇,但不善用兵。第一次交战,见蜀将败退,就不顾一切地追下去,结果闯入诸葛亮布置的埋伏圈,被魏延活捉。
孟获认定自己要被处死。不料诸葛亮竟亲自给他松绑,好言劝他归顺。
孟获不服这次失败,倔强地加以拒绝。诸葛亮也不勉强,好酒好菜招待了一顿,然后放他离去。
众将都感到不理解,问诸葛亮说:“孟获是南方少数民族的首领,既然被抓住,南方也就平定了。丞相怎么把他放了呢?”诸葛亮笑笑说:“我要捉他,就像在口袋中取东西一样容易,但只有使他口服心服,南方才会真正平定。”众将听了都不以为然,认为像孟获这样的野蛮人是不会口服心服的。
孟获回去后重新组织力量与蜀军对抗,又重罚抵抗蜀军不力的头领。殊不知醉后被手下两个头领绑了来献给诸葛亮。
这一次孟获更是不服,认为是被自己手下人暗算,不是被蜀军所捉。诸葛亮不仅不计较,反而还让孟获参观蜀军的兵营情况,然后把他放了。
孟获在蜀军兵营里看得仔细,觉得蜀军兵力并不雄厚。于是当晚便去偷袭,结果正中了诸葛亮的算计,第三次被活捉。不过,与前两次一样,诸葛亮还是把他放了。
这一次,孟获纠集了数十万大军,决心与蜀军决一死战。但诸葛亮却坚守军营,并不出战,气得孟获暴跳如雷。数日后,蜀军竟在一夜之间撤离,只留下了空空的兵营。孟获大喜,认为必是蜀军国内有事而匆匆撤退,于是挥师急追,没想到又落入蜀军的包围之中,孟获再次被捉。
第四次被捉又被放后,孟获再也不敢蛮战了,居然跑到一个叫秃龙洞的险要之地躲起来负隅顽抗。蜀军虽然历尽艰辛,但在当地土人的引导下,还是战胜了恶劣的自然条件奇袭秃龙洞,第五次抓住了孟获。
接着,蜀军又分别战胜了孟获请来的各部族首领,大破怪兽兵,火烧藤甲兵,第六次,第七次抓住了孟获。
孟获被第七次抓住后,诸葛亮派人去对他说:“诸葛丞相已羞于与你相见了,叫我放你回去,再招人马来一决胜负。”孟获流着眼泪说:“七擒七纵,自古以来没听说过。我虽然是边野之人,也懂得礼义,难道真的这样不知羞耻吗?”于是率兄弟妻子及各部族首领一起跪拜于诸葛亮面前,甘心情愿永远归服,绝不再反。
南方就此平定,诸葛亮凯旋而回。
【新说】
“能攻心则反侧自消,从古知兵非好战;不审势即宽严皆误,后来治蜀要深思。”
武侯祠上的这一联集中表达了诸葛亮的思想。
为了攻心,不惜七擒七纵。这在一般人是难以理解的。就是能理解,也很难有耐心做到。所以,运用这种策略,必须有远大的眼光和过人的耐性,否则是不能成功的。
当然,诸葛亮之所以敢七擒七纵,还有赖于军事上的绝对优势,用他自己的话来说,能够做到捉孟获“如囊中取物”般容易。不然是开不得玩笑的,那就很可能成为放龙归海,放虎归山,有自食其果的危害了。
由此看来,攻心还得与攻力结合起来,或者说,攻心有赖于攻力,文斗有赖于武斗,礼有赖于兵,政治有赖于军事。
不过,攻力、武斗、兵、军事都只是手段而不是目的,只有攻心,只有政治才能长治久安。
诸葛亮完全懂得这一点,所以,他导演了一出七擒七纵的好戏,虽然以很多“演员”的性命作为了代价。
后世演这一类戏的人就太多了,可以说是举不胜举,直到现代。
无论如何,作为一种智谋来说,攻心为上还是值得重视的,哪怕是在你的日常生活中。
【典源】
攻心为上:语出《三国志·马谡传》裴松之在引《襄阳记》:“夫用兵之道,攻心为上,攻城为下:心战为上,兵战为下。愿公服其心而已。”
诸葛亮七擒孟获:事见《三国志·诸葛亮传》裴松之注引《汉晋春秋》,又见《三国演义》第八十七回至第九十回。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