虚张声势,李世民雁门救驾





  【原典】

  隋炀帝时,北方的突厥族始毕可汗的力量日益强大起来。主管少数民族事务的大臣裴矩建议隋炀帝嫁一位公主给始毕可汗的弟弟叱吉,把叱吉立为南面可汗,这样来分化削弱始毕可汗的势力。隋炀帝同意了,殊不知叱吉本人却不敢接受。这事被始毕可汗知道后非常怨恨。后来,裴矩又把始毕可汗手下最得力的大臣史蜀胡悉诱骗到马邑杀死了。这就更加激发了始毕可汗的反隋。

  大业十一年八月,隋炀帝出巡北方边塞,始毕可汗认为时机已到,率领数十万人叛乱,把隋炀帝包围在雁门。雁门共有四十一城,其中三十九城都已被突厥攻破了,只剩下雁门城和崞县。隋炀帝被围在雁门城,城中共有军民十五万人,粮食只够支持二十天。突厥兵攻城非常勇猛,箭都射到隋炀帝的面前了。隋炀帝又惊又怕,抱着小儿子大哭起来,眼睛都哭肿了。左卫大将军宇文述建议隋炀帝带几千精兵冲出去突围。其他大臣不同意,认为这样太冒险,不如请炀帝亲自抚慰官兵,激励士气,坚守待援。隋炀帝同意了后一种看法,一方面深入军中鼓励官兵努力奋战,凡守城有功的人一律升官赏财;另一方面把诏书绑在木头上抛入汾水之中,让它顺水漂流,招募救兵前来救驾。

  当时,李渊任山西河东慰抚大使,儿子李世民年方十六岁,于河中拾得诏书,便决心应诏前去救驾。

  李世民找到屯卫将军云定兴,对云定兴说:

  “始毕可汗之所以敢把皇上包围起来,是因为他认为中原一时之间不可能有救驾的援兵。而我们现在与突厥的兵力相比,也的确显得太单薄,要是对起阵来,敌众我寡,我们不但救不了驾,反而要被他们吃掉。所以,我们只有虚张声势,在军中多多增加旗号和鼓角,把部队的行列拉得长长的,白天军旗挥舞,几十里不断,夜晚也鼓角相应。这样来布以疑兵,使突厥认为我们援救的大军已至,必然会望风而逃。”

  云定兴采纳了李世民的谋略,把军旗和鼓角弄得多多的,把队伍拉得长长的,白天军旗飘扬,夜晚鼓角相闻。队伍刚到崞县,被突厥的侦察兵发现了。他们看到前后几十里不断的旗鼓,果然飞报始毕可汗,说隋帝的救援大军正向这边进发,前锋已至崞县。始毕可汗大惊,知道中原大军是不好惹的,立即下令全军撤退。

  就这样,十六岁的李世民以虚张声势之计解了隋炀帝的雁门之围。

  【新说】

  虚张声势与假痴不癫相反,不是示弱而是示强,如俗语说,是“提虚劲”,或者说是“打肿脸充胖子”,借以威胁、吓唬敌人。

  示弱的目的是希望人家不要来打击自己,以便暗中积蓄力量,丰满羽毛,伺机发起攻击。所以是一种韬晦之计。

  示强的目的却是告诉人家:我要来打你啦,你还不走吗?我可是力量非常强大啊!所以是一种恐吓之计。

  有人说:“辱骂与恐吓绝不是战斗。”(鲁迅)

  其实,这是指文斗而言,是太过文人气的说法。事实上,只要用得恰到好处,辱骂(如指桑骂槐)与恐吓(如虚张声势)都是战斗,有时候还是很厉害的战斗。

  郭舍人一骂而救大乳母全家,李世民一吓而解隋炀帝之围,这不是很厉害的战斗吗?

  用在日常生活中,虚张声势也不无作用。最典型的如人们常爱讽刺的“名片效应”:官衔职务一大堆、理事会员一大串,这面印了印那面,实在不够再翻篇。说穿了,还不是虚张声势,借以吓人。

  问题是,人们就爱信广告,就爱看名片啊!不少人也口口声声说广告骗人,名片吓人,可广告、名片一来,自己不知不觉间便解除武装,束手就擒了。更为有意思的是,自己推销严品,自己与人文际,还不是广告照打,名片照递。

  【典源】

  虚张声势:语本《三国志·曹休传》:“贼实断道者,当伏兵潜行;今乃先张声势,此其不能也。”另见唐·韩愈《论淮西事宜状》:“淄青、恒冀两道,与蔡州气类略同,今闻讨伐元济,人情必有救助之意。然皆暗弱,自保无暇,虚张声势,则必有之。”“三十六计”第二十九计“树上开花”,其实说的就是虚张声势。

  李世民雁门救驾:事见《旧唐书·太宗本纪》、《资治通鉴·隋纪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