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静制动,裴度丢印不惊慌





  【原典】

  唐代宪宗时期,裴度任中书令的职位。

  有一天,手下人慌慌张张地跑来向他报告说他的大印不见了。为官的丢了大印,真是一件非同小可的事。可是裴度听了报告之后一点也不惊慌,只是点头表示知道了。然后,他告诫左右的人说:“这件事千万不要张扬,就当作没有丢印一样。”

  左右之人看裴中书并不是他们想象一般惊慌失措,都感到疑惑不解,猜不到裴度心中是怎样想的。而更使周围的人吃惊的是,裴度就像完全忘掉了丢印的事,竟然当晚在府中大宴宾客,和众人饮酒取乐,十分逍遥自在。

  就在酒至半酣时,有人发现大印又被放回原处了。左右手下又迫不及待地向裴度报告这一喜讯。裴度依然满不在乎,好像根本没有发生过丢印之事一般。那天晚上,宴饮十分畅快,直到尽兴方才罢宴,然后各自安然歇息。

  而左右始终不能揣测裴中书为什么能如此成竹在胸,事后好久,裴度才向大家提到丢印当时的处置情况。他教左右说:“丢印的原由想必是管印的官吏私自拿去用了,恰巧又被你们发现了。这时如果嚷嚷开来,偷印的人担心出事,惊慌之中必定会想到毁灭证据。如果他真的把印偷偷毁了,印又何从而找呢?而如今我们处之以缓,不表露出惊慌,这样也不会让偷印者感到惊慌,他就会在用过之后悄悄去放回原处。而大印也不愁不能失而复得,发生什么意外了。所以我就如此那般地做了。”

  左右听了连连称是。当然,这样的事不是谁都能做的,这需要有超人的智慧和宽大胸怀,而不这样做,后面的麻烦就不难想象了。

  【新说】

  面对一件危急的事,出于本能,许多人都会作出惊慌失措的反应。然而,仔细想来,惊慌失措非但于事毫无半点帮助,反而会添出许多的乱子来。试想,如果是两方相争之时,敌方就会乘着惊慌刺探到有利的情报,甚至乘危而攻,那岂不是雪上加霜吗?

  所以,在紧急时刻,临危不乱,处变不惊。以高度的镇定,冷静地分析形势,那才是明智之举。当然,能这样做的都是那些有丰富经验、过人智慧以及良好心理素质的人士。

  我国古代的智谋之士,深知“动”与“静”的辩证关系。善于通过“以静制动”的手段,化解矛盾。“静”并不意味着不动,在静的同时,时间在流动,形势在变化,机会也在转换。这就如面对行驶车流的静止景物。景物虽然静止,而它所面对的车辆已不一样了。所以,这也是一种“动”。它避免了盲目乱动,深存实力,也不会惊动敌方。而且,可以从流动在面前的情况中抓住所需的机会,甚至有时机会还会自己找上门来。

  其实,能这样做也并非是件极难的事。任何一个人在紧急情况下,只要能把事情往极端的地方想一下,想一想这件事最坏能到什么地步,这样想之后,我们多半就会知道最多不过会怎样,心中就有了底。因为最坏的结果已想过了,也不用再胡思乱想了。

  然后我们就有理由冷静下来,再想出对策,该动就动,要静就静。最后,如果最坏的结果终于来了,也不至于因意外而大过刺激,而最后的结果如果并不是设想的那么糟糕,那岂不是一份惊喜吗?

  【典源】

  以静装动。语出《阴符经》朱熹注:“静能生动,便是渐渐恁地消去,又渐渐恁地长。”

  裴度丢印不惊慌:事见《新唐书·裴度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