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狐假虎威,昭奚恤借威宣王
|
【原典】
战国时,楚宣王在位,北方的诸侯国并不怕他,却害怕他手下的大将昭奚恤。有一天,宣王乘昭奚恤不在时,问大臣们这到底是什么原因。
大臣们担心得罪昭奚恤,都不敢言语。有位叫江一的大臣,平时怨恨昭奚恤,这时凑上前对宣王说:“大王,北方的诸侯国惧怕的其实是您的军队,而不是昭将军。”
宣王不明白江一说的是什么意思,叫他说得再明白点。江一先给宣王讲了一个寓言故事:
很久以前,山林中有只威风八面的老虎。有一天,这只老虎到外面找食物,抓到一只狐狸,打算把它吃掉。这时,狡猾的狐狸却不慌张,摆出一副神气十足的样子说,“你不敢吃我,因为天帝派我来做百兽之王。你要是吃了我,就违背了天帝的旨意。天帝怪罪下来,你决不会有好下场!”
老虎认为自己是山林之王,没有认见了自己不害怕的,从没有听说过什么百兽之王。再说,这只狐狸也没有什么特别之处,老虎心里对狐狸的话将信将疑。
狐狸看出老虎拿不定主意,又接着说:“你要是不信我的话,就跟着我去走一趟,看看山林里的百兽见了我,没有一个不逃跑。”
老虎真想见识见识这只“百兽之王”,于是决定跟在它后面到山林中去走一趟。不出所料,它们走到哪里,哪里的野兽不分大小都跑得远远的。老虎以为狐狸的话果然不错,但是它哪里知道,实际上百兽害怕的是威风八面的它自己,才一见面就跑得老远,而不是惧怕假借百兽之王名义的狐狸。
讲完故事后,江一接着对宣王说:”现在大王拥有五千里土地和上百万兵马,把管辖权和指挥权都交给了昭将军,因此,北方的诸侯国才怕他。但是,它们怕的是大王交给他的兵权,正如山林中的百兽怕的是老虎而不是狐狸一样。”
宣王听完江一的这番解释,终于明白了其中的原因。
【新说】
打着别人的招牌,利用别人的威信,来兜售自己的货色,为自己谋取利益,是身为臣仆者惯用的手法。过去有“挟天子以令诸侯”一说,其实就是说的狐假虎威的情况。
这是一个很方便的策略,无需自己付出什么,将别人现成的招牌、权威拿来用就是了。可以公开地,无所顾忌地加以利用。这样做的主要前提是取得主子的信任和授权,比如像昭奚恤那样。一般而言,通往这一层的道路往往较为漫长。要作很多铺垫,要有耐心,或者出生入死功绩赫赫,或者奉承拍马笼络人心,或者关键时刻表现不凡,或者对主子有特殊贡献,都有可能获得假主威的特权。
也有人偷偷地狐假虎威。这样做要冒一定的风险,一旦露出狐狸尾巴,阴谋就立即破产,结果可能是偷鸡不成,倒蚀一把米,甚至落入虎口,葬送自家性命。所以,要像寓言中的狐狸那样,在关键时刻沉住气,夹紧尾巴不使外露,装得若无其事,趾高气扬,成功的保险系数就高得多。
【典源】
狐假虎威:语出《战国策·楚策一》:“虎求百兽而食之,得狐。狐曰:
‘子无敢食我也。天帝使我长百兽,今子食我,是逆天命也。子以我为不信,吾为子先行,子随我后,观百,兽见我而敢不走乎?’虎以为然,故遂之与行,兽见之皆走。虎不知兽畏己而走也,以为畏狐也。”
昭奚恤借威宣王:事见《战国策·楚策一》。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