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画人评传》


  
  画人评传序目录
  
  晋 顾恺之
  刘宋 陆探微
  萧梁 张僧繇
  隋 展子虔
  唐 阎立本、张萱·周昉
  李思训·李昭道、吴道玄
  边鸾、王维、孙位
  五代 荆浩、关仝
  南唐 董源、巨然、徐煕
  西蜀 黄筌·黄居
  北宋 李成、范宽、崔白、郭熙
  郭忠恕、李公麟
  米芾·米友仁
  南宋 李唐·刘松年·马远·夏珪
  元 赵孟、黄公望、王蒙
  吴镇、倪瓒
  明 沈周、文徵明、唐寅
  仇英、董其昌
  
  ●画人评传序
  吾国之先贤多主书画同源,因谓书画同出于史皇仓颉。唐虞以至三代之绘画已不可考。春秋战国,子书众多,有遗论焉。庄子云:“叶公子高之好龙,雕文画之,天龙闻而示之,窥头于牖,施尾于堂,叶公见之,五色无主。”可知其时壁画于龙,已有传焉。秦汉以来,亦略有传闻焉,汉元帝时有毛延寿,擅人物画,人形丑好,老少必得其真。独画王嫱丑之,因以见杀。汉末蔡邕,言其善鼓琴,工书画。又有刘裦,桓帝时人,博物志裁其尝画云汉图,人见之觉热,又画北风图,人见之觉凉云。
  魏晋之画,唐人多有论之。以吴之曹不兴为最者,不兴之迹,唐时尚有一龙首存于秘阁。又言,孙权尝使不兴画屏风,误落笔点素,因就以作蝇,既进,权以为生蝇,举手弹之,可知其写生之神妙。
  曹不兴第子有卫协者,道释人物,冠绝当代,与张墨并有画圣之称。谢赫云:古画皆略,至协始精。
  王廙字世将,工书,能文,善画,王羲之之族叔。羲之及晋明帝从其学画焉。
  戴逵,字安道,小博学,多绝艺,尚气节,工书画,善鼓琴。最工人物故实,佛像走兽。
  晋之大家为顾恺之,字长康,小名虎头。人物最为精妙,每画人成,或数年不点睛,人问其故,答曰:四体妍媸,本无阙少,于妙处传神,正在阿堵中。“其用心如是。
  刘宋陆探微,吴人,常侍从宋明帝左右,长人物故实。佛画及古圣贤像,谢赫论曰:画有六法,自古作者,鲜能备之。唯陆探微,卫协备该之矣。
  刘宋宗炳,武帝时人,善画,好山水,有《画山水序》存焉。又有王微,字景元,能书画,尤长山水,有《叙画》一篇存焉。
  齐谢赫,长人物,尤善写貌,其《古画品录》创论六法,云:一气韵生动是也,二骨法用笔是也,三应物象形是也,四随类赋彩是也,五紐帶位置是也,六传移模写是也。
  肖梁张僧繇,吴人,善绘画,工道释人物,骨气奇伟,精备六法,与顾、陆并驰,称六朝三大家。明帝命画天皇寺柏堂,僧繇为作卢舍那佛像及仲尼十哲,帝怪问释门如何画孔圣?僧繇曰:“后来赖此耳。“及后灭法,焚天下寺塔,独此殿有《宣圣像》,乃不命毁拆,可见其卓识。
  梁元帝亦善画,有《山水松石格》一篇存世。
  北齐曹仲达,曹国人也。官至朝散大夫,善绘画,尤妙梵像,其体稠叠而衣服紧窄,世称为曹衣出水。
  杨子华,善人物故实及龙马,为北朝写生妙手。
  杨隋统一中国,画家以展董郑三家最为有名。而杨契丹、尉迟跋质那次之。
  世人董展并称,皆工楼台人物,言较其优劣,则董有展之车马,展亡董之台阁。展子虔有《游春图》传焉。其言画山水有咫尺千里之趣,以此画观之,当是。又此画实为吾国金碧山水之祖,开一代画风。
  郑法士,师张僧繇,论者谓江左自僧繇以降,法士称独步云。
  杨契丹者,长人物,尝与田僧亮、郑法士同画长安光明寺塔,郑图东壁北壁,田图西壁南壁,杨画外边四壁,时称三绝,方其画时,杨簟蔽画处,郑窃窥之,曰:“卿画終不可学,何劳障蔽。“郑又尝求杨画本,杨引郑至庙堂,指宫阙衣冠车马,曰:”此吾画本也。“郑深叹服。
  尉迟跋质那,于阗国人,其画迹以寺壁为多,世称大尉迟。
  至唐,四海昌平,文物灿然。初唐之画实继陈隋,至盛唐,沉雄博厚之画风显现,中唐继此画风,至晚唐,则杂作并起,各有专精,则又另一番气象矣。
  初唐之二阎,阎立德阎立本,长于人物,先后为工部尚书。总章元年,立本拜右相。时姜恪以战功擢左相,故时人有左相宣威沙漠,右相驰誉丹青之语。
  尉迟乙僧,跋质那之子,人称小尉迟,工佛画,外国人物花鸟,尤长凹凸花。
  薛稷,字嗣通,工书画,尤以画鹤知名。
  盛唐吴道玄,小孤贫,画有天赋之才。年未弱冠,即穷丹青之妙。开元中日关系,随驾幸东洛,与裴旻将军张旭长史相遇,各陈其能,辈将军厚以金帛召致道玄于东都天宫寺,为其所亲,将施绘事,道玄封还金帛,一无所受,谓将军曰:“闻裴将军旧矣,为舞剑一曲,足以当惠,观其壮气,可助挥毫。”旻因墨縗为道玄舞剑,舞毕,道玄奋笔,俄顷而成,若有神助。
  李思训,唐宗室,所作山水,以金碧辉映,开金碧山水一门,北宗山水之祖也。子昭道继之,或言均出于展子虔云。
  王维字摩诘,开水墨山水一门,山水南宗之祖也,著《山水诀》一卷行世。
  盛唐以来,玄宗好马,绘画鞍马之专家有曹霸,韩幹,陈闳。
  曹霸,工书画,画马为唐代之最,杜工部作《丹青引》赠之,韩幹、陈闳为其弟子。
  韩幹,蓝田人,时人云韩幹画马,毫末有神。
  张萱、周昉皆工士女,先后称当时第一。
  张璪者,南宗山水之大家也。时毕宏特擅画名,一见惊叹,异其唯用秃毫,或以手摸绢素,因问所授,璪云:“外师造化,中得心源。”宏于是搁笔。
  王洽,或记王默,王墨,泼墨山水之祖也。
  边鸾,少攻丹青,长花鸟,为唐以前花卉作家第一。
  晚唐孙位,东越人,工人物,善画人鬼杂相。画龙水尤佳。称为逸格,为晚唐之大家,画水尤有神技。时人谓孙位之水,张南本之火,几于道也。
  五代,山水画派大兴,荆关出,开北派山水一脉。
  荆浩,字浩然,隐居太行山之洪谷,号洪谷子。语人曰:“吴道子画山水,有笔而无墨,项容,有墨而无笔,吾当采二子之所长,成一家之体。”著有《山水诀》《画说》《笔法记》。师其法者有关仝。
  关仝,长安人,初师荆浩,有出蓝之美,称关家山水,而人物非其所长,每必使胡翼代之云。
  贯休,和安寺僧,工书,善佛画,师阎立本,画罗汉像尤精。尝作《十八尊者》,胡貌梵像,曲尽其态,问之曰:“休自梦中所睹尔。”
  李昇,成都人,善山水人物,出已意,貌写蜀境山川平远,心师造化,数年中,创一家之能。《宣和画谱》称其得李思训笔法,而清丽过之,时亦称小李将军。
  滕昌佑,吴人,字胜华。写画唯写生。以似为工,时人以为边鸾之亚也。
  刁光胤,亦工花鸟,入蜀,传黄筌。
  黄筌,成都人,事刁光胤学丹青,尤工禽鸟,其画花鸟,先用墨笔钩勒,后傅以彩色,浓丽精工,世称双钩,为后世法。子居寀传其家法,与黄筌同为蜀翰林待诏,后入宋,为画院领袖,极负盛名于一时。为花鸟之北宗。
  又有徐熙,开花鸟之南宗,以水墨而略施淡彩,世称徐体。其孙崇嗣,克承家学,又能创造新意,不华不墨,叠色渍染,号没骨法。
  南唐周文矩,工士女,能得闺阁之态,米元章云:周文矩士女,面貌一如周昉,衣纹作战笔,惟以此为别。
  入宋,崇文,有宋三百年文运隆盛。
  山水有李成、范宽、董源,均五代时人,入宋均称大家。画鉴云:迨于宋朝,董源,李成、范宽三家鼎立,前无古人,后无来者,山水之格法始备,三家之下,各有入室弟子二三人,终不迨也。又云:宋山水家,超绝唐世者,李成、董源、范宽而已。尝评之,董源得山水之神气,李成得体貌,范宽得骨法,故三家照耀古今,而为百代师法。
  又有巨然、郭熙,亦工山水。巨然学董源然其成就实不在其下,故与董源合称董巨。
  又有郭忠恕,特工山水屋木,传世有《雪霁江行图》,上有乾隆题诗云:“大幅何年被割裂,竿绳到岸没人牵,江行应饯当雪霁,剩有瘦金十字全。”
  米芾亦工画,与其子米友仁创米点皴法,著有《画史》行世。
  李公麟,长白描,人物,佛像,鞍马为佳,称宋画第一。又有梁楷亦工人物。
  有文同者,字与可,元丰间出守湖州,故称文湖州,画竹号称绝手。
  北宋之花鸟又有崔白,时人学花鸟不入黄,则入徐,自白及吴元瑜出,始变其格云。
  又有赵孟坚,宋宗室,善水墨白描,梅兰竹石及水仙。
  南渡后,有赵伯驹,远宗李思训之青绿山水,青绿山水一门于北宋之沉寂之后又一振兴。
  南宗山水四家,李唐、刘松年、马远、夏珪,开水墨苍劲一派,南北混合之新格,为吾国山水画之又一变也。
  至元赵孟頫为大家。
  元初钱选,工诗,善书画,人物师李公麟,山水师赵令穰,青绿山水师赵伯驹,花鸟师赵昌,尤善折枝。
  元代山水四大家,为黄公望、王蒙、倪瓒、吴镇。
  黄公望字子久,为元季四家之冠。山水以北苑为宗。
  王蒙字叔明,湖州人,号黄鹤山樵,赵孟頫甥,初得舅法,后泛滥唐宋诸家,用墨得巨然法。
  倪瓒,字元镇,号云林,早岁师董源,晚年一变古法,以天真幽淡为宗,世称高品第一。
  吴镇字仲圭,号梅花道人,师巨然而能自成名家。古人云:北宋高人三昧,惟梅道人得之。
  元之王振鹏,界画极工,仁宗眷爱之,赐号孤云居士云。
  又有柯九思,擅竹,师文湖州,写竹颇有奇趣。
  明初有浙派,创于戴进,成于蓝瑛。
  院派有唐寅,仇英。吴派有沈周、文徵明,其从子文伯仁亦工画,吴派又有莫是龙者,山水学大痴,深于画理,有《画说》一卷。写意派有徐渭文长。
  明之大家为董其昌,华亭人,字玄宰,号思白,以儒雅之笔写高逸之意。宜其风流蕴藉,独步一代。著有《画禅室随笔》《画旨》《画眼》。
  至清,院派有四王,清初四僧亦为大家,扬州有扬州八怪之说,然考之八怪者有十数人,故后人有称其为扬州画派者亦当。
  又有吴历为山水大家,恽格为花鸟大家。
  
  ●晋 顾恺之
  1、 小传
  顾恺之字长康,晋陵无锡人也。父悦之,尚书左丞。恺之博学有才气。
  恺之好谐谑,人多爱狎之。桓玄时与恺之同与仲堪坐,共作了语。恺之先曰:火烧平原无遗燎。玄曰:白布缠根树旒旐。仲堪曰:投鱼深泉放飞鸟。复作危语。玄曰:予头淅米剑头炊。仲堪且:百岁老翁攀枯枝。有一参军云:盲人骑瞎马临深池。仲堪眇目,惊曰:“此太逼人!”因罢。恺之每食甘蔗,恒自尾至本。人或怪之。云:“渐入佳境。”
  尤善丹青,图写特妙,谢安深重之,以为有苍生以来未之有也。恺之毎画人成,或数年不点目精。人问其故,答曰:“四体妍蚩,本无阙少于妙处,传神写照,正在阿堵中。”尝悦一邻女,挑之弗从,乃图其形于壁,以棘针钉其心,女遂患心痛。恺之因致其情,女从之,遂密去针而愈。恺之每重嵇康四言诗,因为之图,恒云:“手挥五弦易,目送归鸿难。”每写起人形,妙绝于时,尝图裴楷象,颊上加三毛,观者觉神明殊胜。又为谢鲲象,在石岩里,云:“此子宜置丘壑中。”欲图殷仲堪,仲堪有目病,固辞。恺之且:“明府正为眼耳,若明点瞳子,飞白拂上,使如轻云之蔽月,岂不美乎!”仲堪乃从之。恺之尝以一厨画糊题其前,寄桓玄,皆其深所珍惜者。玄乃发其厨后,窃取画,而缄闭如旧以还之,绐云未开。恺之见封题如初,但失其画,直云妙画通灵,变化而去,亦犹人之登仙,了无怪色。
  初,恺之在桓温府,常云:“恺之体中痴黠各半,合而论之,正得平耳。”故俗传恺之有三绝:才绝,画绝,痴绝。年六十二,卒于官,所著文集及《启蒙记》行于世。(《晋书·文苑传》)
  2、集评
  齐 谢 赫:格体精微,笔无妄下;但迹不迨意,声过其实。(《古画品录》)
  唐 李嗣真:顾生天才杰出,独立亡偶,何区区荀卫而可滥居篇首?不兴又处顾上,谢评甚不当也。顾生思侔造化,得妙物于神会。足使陆生失步,荀侯绝倒。以顾之才流,岂合甄于品汇?列于下品,尤所未安!今顾陆请同居上品。(《续画品录》)
  唐 张怀瓘:顾公运思精微,襟灵莫测。虽寄迹翰墨,其神气飘然在烟霄之上,不可以图画间求。象人之美:张得其肉,陆得其骨,顾得其神。神玅亡方,以顾为最。喻之书:则顾陆比之锺张,僧繇比之逸少。俱为古今之独绝,岂可以品第拘?谢氏黜顾,未为定鉴。(《画断》)
  唐 张彦远:顾恺之之迹,紧劲聊绵,循环超忽,调格逸易,风趋电疾,意存笔先,画尽意在,所以全神气也。(《历代名画记》)
  宋 陈 善:顾恺之善画而人以为痴,张长史工书而人以为颠,予谓此二人之所以精于书画者也。庄子曰:“用志不分,乃凝于神。”(《扪蝨新语》)
  元 汤 垕:顾恺之画如春蚕吐丝,初见甚平易,且形似时或有失,细视之,六法兼备,有不可以语言文字形容者。曾见《初平叱》、《石图》、《夏禹治水》、《洛神赋》、《小身天王》,其笔意如春云浮空,流水行地,皆出自然。傅染人物容貌以浓色,微加点缀,不求藻饰。(《画鉴》)
  3、传世作品
  女史箴图卷(唐摹本)纵24.8cm横348.2cm(英国不列颠博物馆藏)
  列女仁智图卷(宋摹本)纵25.8cm横470.3cm(故宫博物院藏)
  洛神赋图卷(宋摹本)纵27.1cm横572.8cm(故中博物院藏宋摹本)
  洛神赋图卷(宋摹本)纵26cm横646cm(辽宁省博物馆藏宋摹本)
  斲琴图卷(宋摹本)纵29.4cm横130cm(故宫博物院藏)
  
  ●刘宋 陆探微
  1、小传
  吴人,常侍从宋明帝左右,妙绝丹青,长人物故实,兼营山水草木,参灵酌妙,动与神会。其作佛画及古圣贤像,笔迹劲利如锥刀,盖移书法之用笔于画法,自然秀骨天成,体运遒举。与恺之齐名,古人谓其风神遒举,笔力顿挫,一点一拂,动觉新奇,非虚言也。谢赫云:画有六法,自古作者,鲜能备之,唯陆探微、卫协备该之矣。又云:穷理尽性,事绝言象,包前孕后,古今独立,非复激扬所能称赞。子绥及弘肃,皆善画。
  2、集评
  齐 谢 赫:穷理尽性,事绝言象。包前孕后,古今独立。非复激扬所能称赞,但价重之极乎上上品之外,无他寄言,故屈标第一等。(《古画品录》)
  唐 李嗣真:“亡地寄言,故居标第一。”此言过当。但顾长康之迹,可使陆君失步,荀勗绝倒。然则称万代蓍龟衡镜者,顾陆同居上品第一。(《续画品录》)
  唐 张怀瓘:顾陆及张僧繇,评者各重其一,皆为当矣。陆公参灵酌玅,动与神会。笔迹劲利,如锥刀焉,秀骨清像,似觉生动,令人懔懔若对神明。虽玅极象中,而思不融乎墨外。夫象人风骨,张亚于顾陆也。(《画断》)
  唐 朱景玄:前朝陆探微屋木居第一,皆以人物禽兽,移生动质,变态不穷,凝神定照,固为难也。故陆探微画人物极其妙绝,至于山水草木,粗成而已。且萧史、木鴈、风俗、洛神等图画,尚在人间,可见之矣。近代画者,但工一物,以擅其名,斯即幸矣。惟吴道子天纵其能,独步当世,可齐纵于顾陆,又周昉次焉。(《唐朝名画录》)
  唐 张彦远:昔张芝学崔瑗杜度草书之法,因而变之,以成今草之体势,一笔而成,气脈通连,隔行不断。惟王子敬明其深旨,故行首之字,往往继其前行,世上谓之一笔书。其后陆探微亦作一笔画,连绵不断,故知书画用笔同法。陆探微精利润媚,新奇妙绝,名高宋代,时无等伦。(《历代名画记》)
  元 汤 垕:陆探微与恺之齐名,余平生只见其《文殊降灵》真迹,部从人物,共八十人,飞仙四,皆各有妙处。内亦有番僧,手持髑髅盂者,盖西域俗然。此卷行笔紧细,无纤毫遗恨,望之神彩动人,真希世之宝也。张彦远谓风神遒举,笔力顿挫,一点一拂,动觉新奇。非虚言也。(《画鉴》)
  清 方 薰:衣褶纹当以画石钩勒笔意参之,多笔不觉其繁,少笔不觉其简。皴石贵乎似乱非乱,衣纹亦以此意为妙。曾见海昌陈氏陆探微天王褶如草篆,一袖六七折,却是一笔出之,气势不断,后世无此手笔。(《山静居画论》)
  3、传世作品
  无
  
  ●萧梁 张僧繇
  1、 小传
  肖梁张僧繇,吴人,天监中为武陵王国侍郎,直秘阁知画事,历右军将军,吴兴太守。善绘画,工道释人物,骨气奇伟,精备六法,与顾、陆并驰,称六朝三大家。古人云:善图塔庙,超越群工,朝衣野服,今古不失,奇形异貌,殊方夷夏,皆参其妙,俾昼作夜,未尝厌怠,惟公及私,手不停笔。顾陆已往,犹为冠冕,盛称后叶,独有僧繇。
  时明帝命画天皇寺柏堂,僧繇为作卢舍那佛像及仲尼十哲,帝怪问释门如何画孔圣?僧繇曰:“后来赖此耳。“及后灭法,焚天下寺塔,独此殿有《宣圣像》,乃不命毁拆,可见其卓识。画龙尤灵妙,每不点睛,恐其飞去。又尝绘山水于缣素上,以青绿重色,先图峰峦泉石,而后染出丘壑巉岩,不以笔墨勾勒,谓之没骨皴。为后世青绿山水之先范。又僧繇并善凹凸花,其画迹以寺壁为最多。子善果、儒童,亦善画。
  2、集评
  陈 姚 最:张僧繇善图塔庙,超越群工。朝衣野服,今古不失。奇形异貌,殊方夷夏,实参其玅。俾昼作夜,未尝厌怠;惟公及私,手不停笔。但数纪之内,无须臾之闲。然圣贤矖瞩,小乏神气,岂可求备于一人。虽云晩出,殆亚前品。(《续画品》)
  唐 李嗣真:顾陆已往,郁为冠冕,盛称后叶,独有僧繇。今之学者,望其尘躅,如周孔焉,何寺塔之云乎?且顾陆人物衣冠,信称绝作,未睹其余。至张公骨气奇伟,师模宏远,岂唯六法精备,实亦万类皆妙。千变万化,诡状殊形,经诸目,运诸掌,得之心,应之手。意者天降圣人,为后生则。何以制作之妙,擬于阴阳者乎?请与顾陆同居上品。(《续画品录》)
  唐 张怀瓘:姚最称:“虽云后生,殆亚前品。”未为知音之言。且张公思若湧泉,取资天造。笔才一二,而像已应焉。周材取之,今古独立。(《画断》)
  唐 张彦远:张僧繇点曳斫拂,依卫夫人笔阵图,一点一画别是一巧,钩戟利剑,森森然,又知书画用笔同矣。(《历代名画记》)
  宋 陈师道:阎立本观张僧繇江陵画壁曰:“虚得名尔。”再往曰:“犹近代名手也。”三往于是寝食其下,数日而后去。夫阎以画名一代,其于张,高下间耳,而不足以知之。世之人强其不能而论能者之得失,不亦疏乎?(《后山谈丛》)
  明 徐 沁:龙之为物,灵奇变化,张僧繇画成点睛,会当飞去,固不可杂于凡类。(《明画录》)
  3、传世作品
  无
  
  ●隋 展子虔
  1、小传:
  展子虔,渤海人,历北齐、周、隋,在隋为朝散大夫、帐内都督。善画,尤长人物台阁山水,人物描法甚细,神采如生,意度俱足。与董伯仁齐名,所画台阁,虽一时如董展,不得以窥其妙。写江山远近之势尤工,故咫尺有千里趣。又工画马,作立马,有走势,卧马,有腾骧起跃势。有《游春图》传于世。
  2、集评:
  唐 释彦悰:触物为情,备该绝玅。尤善楼阁人马,亦长远近山川,咫尺千里。(《后画录》)
  唐 李嗣真:董伯仁、展子虔。董与展皆天生纵任,亡所祖述,动笔形似,化外有情,足使先辈名流,动容变色。但地处平原,阙江山之助;迹参戎马,少簪裾之仪;此是所未习,非其所不至。若考其优劣:则欣戚咲言,皆穷生动之意;驰骋弋猎,各有奔飞之状。必也三休仑奂,董氏造其微;六辔沃若,展生居其骏。董有展之车马,展无董之台阁。汝南今多画迹,是其绝思。石泉公王方庆观之而叹曰:“向使董展二人,与江东诸子易地而处,张侯已降,咸应病之。”鉴者以为知言。初董与展同召入隋室,一自河北,一自江南,初则见轻,后乃颇采其意。古来词人,亦有此累。(《续画品录》)
  
  元 汤 垕:展子虔画山水法,唐李将军父子多宗之。画人物描法甚细,随以色晕开。余尝见故实人物春山人马等图,又见北齐后主幸晋阳宫图,人物面部,神彩如生,意度具足,可为唐画之祖。(《画鉴》)
  明 杨 慎:画家以顾陆张吴为四祖:顾长康陆探微张僧繇吴道玄也。余以为失评矣,当以顾陆张展为四祖:展,展子虔也。画家之顾陆张展,如诗家之曹刘沈谢。阎立本则诗家之李白,吴道玄则杜甫也。必精于绘事品藻者,可以语此。(《丹铅总录》)
  3、传世作品
  遊春图 卷 绢本设色 纵43cm横80.5cm(故宫博物院藏)
  
  ●唐 阎立本、
  1、小传:
  立本,显庆中累迁将作大匠,后代立德为工部尚书,兄弟相代为八座,时论荣之。总章元年,迁右相,赐爵博陵县男。立本虽有应务之才,而尤善图画,工于写真,秦府十八学士图及贞观中凌烟阁功臣图,并立本之迹也,时人咸称其妙。太宗尝馵侍臣学士泛舟于春苑,池中有异鸟随波容与,太宗击赏数四,诏座者为詠,召立本令写焉。时阁外传呼云:画师阎立本。时已为主爵郎中,奔走流汗,俛伏池侧,手挥丹粉,瞻望座宾,不胜愧赧。退诫其子曰:“吾少好读书,幸免墙面,缘情染翰,颇及侪流。唯以丹青见知,躬厮役之务,辱莫大焉!汝宜深诫,勿习此末伎。”
  立本为性所好,欲罢不能也。及为右相,馵左相姜恪对掌枢密。恪既历任将军,立功塞外;立本唯善于图画,非宰辅之器。故时人以千字文为语曰:左相宣威沙漠,右相驰誉丹青。咸亨元年,百司复改旧名,改为把书令。四年卒,谥曰文贞。(《旧唐书列传第二十七》)
  2、集评:
  唐 释彦悰:唐司平太常伯阎立本,学宗张郑,奇态不穷。变古象今,天下取则。(《后画录》)
  唐 李嗣真:博陵大安,难兄难第。自江左谢陆云亡,北朝子华长逝,象人之妙,号为中兴。至若万国来庭,奉塗山之玉帛;百蛮朝贡,接应门之位序。折旋矩度,端簪奉笏之仪;魁诡谲怪,鼻饮头飞之俗;尽该毫末,备得人情。二阎同在上品。(《续画品录》)
  宋 郭若虚:唐阎立本至荆州,观张僧繇旧迹,曰:“定虚得名耳。”明日又往,曰:“犹是近代佳手。”明日往,曰:“名下无虚士。”坐卧观之,留宿其下,十余日不能去。(《图画见闻志》)
  宋 苏 轼:昔阎立本始以文学进身,卒蒙画史之恥,或者以是为君病。余以为不然。谢安石欲使王子敬书太极殿榜,以韦仲将事讽之。子敬曰:“仲将魏之大臣,理必不尔,若然者,有以知魏德之不长也。”使立本如子敬之高,其谁敢以画师使之?阮千里善弹琴,无贵贱长幼皆为弹。神气冲和,不知向人所在。内兄潘岳使弹,终日达夜无忤色,识者知其不可荣辱也。使立本如千里之达,其谁能以画师辱之?(《书朱象先画后》)
  元 汤 垕:阎立本画《三清像》《异国人物职贡图》《传法大士像》《五星像》皆宣和明昌物,余并见之。及见《步辇图》画太宗坐步辇上,宫人十余舆辇,皆曲眉丰颊,神采如生。一朱衣髯官执笏引班,后有赞普使者,服小团花衣,及一从者。赞皇李卫公小篆题其上,唐人八分书赞普辞婚事。宋高宗题印定,真奇物也。(《画鉴》)
  明 高 濓:阎立本六国图,其模写形容,肖诸丑类,状其醉醒歌舞之容,异服野处之态,种种神生,得自化外。又见阎大幅四王图,其君臣俯仰,威仪侍从,朝拱端肃,珍奇罗列,种种生辉,山树槎枒,层层烟润,色求形似,而望若堆叠,以指摩之,则薄平绢素。(《燕闲清赏笺》)
  3、传世作品
  步辇图 绢本设色 纵38.5cm横129cm(故宫博物院藏)
  古帝王图 卷 绢本设色 纵51.3cm横531cm(美国波士顿美术馆藏)
  
  ●张萱·周昉
  1、 小传
  唐张萱,京兆人也。善画人物,而于贵公子与闺房之秀最工,其为花蹊竹榭,点缀皆极妍巧。
  以“金井梧桐秋叶黄”之句画《长门怨》,甚有思致。又能写婴儿,此尤为难。盖婴儿形貌态度,自是一家,要于大小岁数间,定其面目髫稚。世之画者,不失之于身小而貌壮,则失之于似妇人。又贵贱气调与骨法,尤须各别。杜甫诗有“小儿五岁气食牛,满堂宾客皆回头”,此岂可以常儿比也。画者宜于此致思焉。
  画士女乃周昉之伦,其贵公子、宫苑、鞍马,皆称第一。
  
  唐周昉字景玄,京兆人也。节制之后,好属学,画穷丹青之妙。游卿相间,贵公子也。
  长兄皓,善骑射,随哥舒往征吐蕃,收石堡城,以功授执金吾。时德宗修章敬寺,召皓谓曰:“卿弟昉善画,联欲请画章敬寺神,卿特言之。”经数日,帝又请之。方乃下手。初如障蔽,都人观览,寺抵国门,贤愚必至。或有言其妙者,指其瑕者,随日改之。经月余,是非语绝,无不叹其妙,遂下笔成之,为当代第一。又郭令公女婿赵纵侍朗尝令韩干写真,众皆称美。后又请昉写真。二人皆有能名。令公尝列二画于座,未能定其优劣。因赵夫人归省,令公问云:“此何人”对日:“赵郎”。“何者最似”云:“两画总似,后画者佳。”又问:“何以言之”“前画空得赵郎状貌,后画兼移其神思情性笑言之姿。”令公问:“后画者何人”乃云:“周昉”。是日定二画之优劣,令送锦綵数百匹。
  今上都有观自在菩萨,菩萨端严,妙创水月之体。大云西佛殿前行道僧,广福寺佛殿前面两神,皆殊妙也。后任宣州别驾,于禅定寺画北方天王,常于梦中见其形像。画子女为古今之冠。贞元末,新罗国有人于江淮尽以善价收市数十卷将去。其画佛像、真仙、人物、子女,皆神也。唯鞍马、鸟兽、竹石、草木,不穷其状也。
  2、集评
  元 汤 垕:周昉善画贵游人物,善写真,作仕女多浓丽丰肥,有富贵气。张萱工仕女人物,尤长于婴儿,不在周昉之右。平生凡见十许本,皆合作。画妇人以朱晕耳根,以此为别,览者不可不知也。仕女之工,在于得其闺阁之态。唐周昉张萱,五代杜霄周文矩,下及苏汉臣辈,皆得其妙,不在施朱傅粉,镂金佩玉,以饰为工。(《画鉴》)
  明 高 濓:周昉美人图,美在意外,丰度隐然,含娇韵媚,姿态端庄;非彼容冶轻盈,使人视之,艳想目乱。(《燕闲清赏笺》)
  3、传世作品
  唐 张萱 虢国夫人遊春图(宋摹本)卷 绢本设色 纵52cm横148cm (辽宁省博物馆藏)
  捣练图(宋摹本)卷 绢本设色 纵37 cm 横147 cm (美国波士顿美术馆藏)
  
  唐 周昉 挥扇仕女图 卷 绢本设色 纵33.7 cm 横204.8 cm (故宫博物院)
    簪花仕女图 卷 绢本设色 纵46 cm 横180 cm (辽宁省博物馆藏)
  
  ●李思训·李昭道、
  1、 小传
  李思训祖长平王叔良,高祖从父弟也。武德元年,拜刑部侍郎,进爵为王。四年,突厥入寇,命叔良率五军击之。叔良中流矢而薨,赠左翊卫大将军、灵州总管,谥曰肃。
  父孝斌,官至原州都督府长史。
  思训高宗时累转江都令。属则天革命,宗室多见构陷,思训遂弃官潜匿。神龙初,中宗初复宗社,以思训旧齿,骤迁宗正卿,封陇西郡公,实封二百户。历益州长史。开元初,左羽林大将军,进封彭国公,更加实封二百户,寻转右武卫大将军。开元六年卒,赠秦州都督,陪葬桥陵。
  弟侄之间,凡妙极丹青者五人,思训最为时所器重。画皆超绝,尤工山石林泉,笔格遒劲,得湍濑潺湲、烟霞缥渺难写之状。天宝中,明皇召思训画大同殿壁兼掩障,夜闻有水声,而明皇谓思训通神之佳手,讵非技进乎道,而不为富贵所埋没,则何能得此荒远闲暇之趣耶!其子昭道,同时于此亦不凡,故人云大李将军、小李将军者,大谓思训,小谓昭道也。今人所画著色山水,往往多宗之,然至其妙处,不可到也。
  李昭道,思圳之子,父子俱以画齐名。官至中书舍人,时人以小李将军称。智思笔力,视思训为未及,然翩翩佳公子也。能不堕于裘马管絃之习,而戏弄翰墨,为一时妙手,顾不伟欤!武后时残虐宗支,为宗子者,亦皆惴恐不获安处,故雍王贤作《黄台瓜辞》以自况,冀其感悟,而昭道有《摘瓜图》著戒,不为无补尔。
  2、集评
  五代 荆浩:李将军理深思远,笔迹甚精,虽巧而华,大亏墨彩。(《笔法记》)
  明 陈继儒:山水画自唐始变,盖有两宗,李思训王维是也。李之传为宋王诜、郭熙、张择端、赵伯驹伯骕,以及于李唐、刘松年马远、夏圭皆李派。王之传为荆浩、关仝、李成、李公麟、范宽、董源、巨然以及于燕肃赵令穰,元四大家皆王派。李派板细无士气。王派虚和萧散,此又慧能之禅,非神秀所及也。至郑虔、卢鸿一、张志和、郭忠恕、大小米、马和之、高克恭、倪瓒辈,又如方外不食烟火人,另具一骨相者(《清河书画舫》)
  明 徐 沁:自唐以来,画学与禅宗并盛,山水一派亦分为南北两宗。北宗首推李思训昭道父子,流传为宋之赵幹及伯驹、伯骕,下逮南宋之李唐夏珪马远,入明有庄瑾、李在、戴琎辈继之,至吴伟、张路、锺钦礼、汪肇、蒋嵩,而北宗熸矣。(《明画录》)
  明 张 丑:金碧山水,始于唐之李将军父子,李因帝王苗裔,生于富贵,喜写般游宫殿等图。其用绢则祖吴道子法,皆以热汤半熟,入粉搥如银版,故作山水人物,精彩入笔。五代以来,此法中绝矣。后人收李画必以绢辨,其纹粗者非是。又按思训画本,能于遒劲内,备极古雅清逸之趣,是以妙绝古今。昭道则一味极细,相去盖星渊也。(《清河书画舫》)
  清  布颜图:唐宗室李思训开钩砍法,用笔侧锋,依轮廓而起之曰斧劈皴,装塗金碧以备全体,其风神豪迈,玉筍琳瑯,便与右丞鼎足互峙,嫓美一时。其子昭道号小李将军,箕绍父业,一体相传,皆成开基之祖。从而学之者,谓之(《画学心法问答》)
  清 王学浩:青绿一道,王耕烟尝自谓静悟三十年,始尽其妙。此为深于甘苦之言,就余所见唐之小李将军,宋之王晋卿,觉耕烟之作犹逊一筹。盖小李之青绿作千年计,晋卿亦可六七百年,若石谷亦可三四百年,此其别也。(《山南论画》)
  清 郑 绩:斧劈皴如铁斧劈木劈出斧痕也。李成范宽郭忠恕多画之,至小李将军则变小斧劈而为大斧劈也。大斧劈用笔身力,小斧劈用笔嘴力,当分别之。(《梦幻居画学简明》)
  3、传世作品
  唐 李思训 (传) 江帆楼阁图 绢本设色 纵101.9cm横54.7cm (台北故宫博物院藏)
  唐 李昭道 明皇幸蜀图 绢本设色 纵55.9cm横81cm(台北故宫博物院)
  
  ●吴道玄
  1、 小传
  吴道玄,字道子,阳翟人也。旧名道子。少孤贫,客游洛阳,学书于张颠、贺知章,不成。因工画,末冠,深造妙处,若悟之于性,非积习所能致。初为兖州邱尉,明皇闻之,召入供奉,更今名,复以道子为字,由此名振天下。大率师法张僧繇,或者谓为后身焉。至其变态纵横,与造物相上下,则僧繇疑不能及也。且画有六法,世称顾恺之能备,恺之画邻女,以棘刺其心而使之呻吟;道子画驴于僧房,一夕而闻有踏藉破迸之声。僧繇画龙点睛,则闻雷电破壁飞去;道子画龙,则鳞甲飞动,每天雨则烟雾生。且顾冠于前,张绝于后,而道子乃兼有之,则自视为如何也。
  开元中,将军裴旻居母丧,请道子画鬼神于天宫寺,资母冥福。道子使吴屏去缞服,用军装缠结,驰马舞剑,激昂顿挫,雄杰奇伟,观者数千百人,无不骇慄。而道子解衣磅礴,因用其气以壮画思,落笔风生,为天下奇观。故庖丁解牛,轮扁斲轮,皆以技进乎道;而张颠观公孙大娘舞剑器,则草书入神,道子之于画,亦若是而已,况能屈骁将,如此气概,而岂常者哉。然每一挥毫。必须酣饮,此与为文章何异,正以气为主耳。至于画圆光,最在后,转臂运墨,一笔而成。观者喧呼,惊动坊邑,此不几于神耶!—且贵耳贱目者,人之常情,在当时犹取重若是,况于传远乎!
  议者谓有唐之盛,文至于韩愈,诗至于杜甫,书至于颜真卿,画至于吴道玄,天下之能事毕矣。世所共传而知者,惜《地狱变相》,观其命意,得阴隲阳受、阳作阴极之理,放画或以金胄杂于桎梏,困不可以体与迹论,当以情考而理推也。其他种种妙笔,杂见于小说传记,此得以略,姑纪其大概胜绝云。道玄供奉时为内教博士,非有诏不得画。官止宁王友。
  2、集评
  唐 张彦远:自顾陆以降,画迹鲜存,难悉详之。唯观吴道玄之迹,可谓六法俱全,万象必尽,神人假手,穷极造化也。所以气韵雄壮,几不容于缣素;笔迹磊落,遂恣意于墙壁;其细画又甚稠密,此神异也。(《历代名画记》)
  唐 张彦远:国朝吴道玄古今独步,前不见顾陆,后无来者。授笔法于张旭,此又知书画用笔同矣。张既号书颠,吴宜为画圣。神假天造,英灵不穷。众皆密于盼际,我则离披其点画;众皆谨于象似,我则脱落其凡俗。弯弧挺刃,植柱构梁,不假界笔直尺。虬须云宾,数尺飞动,毛根出肉,力健有余。当有口诀,人莫得知。数仞之画,或自臂起,或从足先。巨状诡怪,肤脈连结,过于僧繇矣。(《历代名画记》)
  五代 荆浩:吴道子笔胜于象,骨气自高,树不言图,亦恨无墨。(《笔法记》)
  宋 郭若虚:曹吴二体,学者所宗。按唐张彦远历代名画记称北齐曹仲达者,本曹国人,最推工画梵像,是为曹,谓唐吴道子曰吴。吴之笔,其势圆转而衣服飘举。曹之笔,其体稠叠而衣服紧窄。故后辈称之曰:“吴带当风,曹衣出水。”(《图画见闻志叙论》)
  宋 苏 轼:道子画人物,如以灯取影,逆来顺往,旁见侧出。横斜平直,各相乘除,得自然之数,不差毫末。出新意于法度之中,寄妙理于豪放之外,所谓游刃余地,运斤成风,盖古今一人而已。(《书吴道子画后》)
  宋 赵希鹄:画忌如印,吴道子作衣纹或挥霍如蓴菜条,正避此耳。由是知李伯时孙太古专作游丝,犹未尽善。李尚时省逸笔,太古则去吴天渊矣。(《洞天清禄集古画辨》)
  元 汤 垕:吴道子笔法超妙,为百代画圣。早年行笔差细,中年行笔磊落挥霍,如蓴菜条。人物有八面,生意活动,方圆平正,高下曲直,折算停分,莫不如意。其傅彩于焦墨痕中,略施微染,自然超出缣素,世谓之吴装。(《画鉴》)
  明 李日华:每见梁楷诸人写佛道诸像,细入毫发,而树石点缀则极洒落,若略不住思者;正以像既恭谨,不能不借此助雄逸之气耳。至吴道子以描笔画首面肘腕,而衣纹战掣奇纵,亦此意也。(《紫桃轩又缀》)
  明 周履靖:吴之人物,似灯取影,逆来顺往,意见叠出,横斜平直,各相乘除,得自然之数不差毫末,出新意于法度之把,寄妙理于豪放之外,所谓游刃余地,运斤成风,盖古今而来,一人而已。(《天形道貌画人物论》)
  明 何良俊:夫画家各有传派,不相混淆,如人物資流通其白描有二种:赵松雪出于李龙眠,李龙眠出于顾恺之,此所谓铁线描。马和之马远则出于吴道子,此所谓兰叶描也。(《四友斋画论》)
  清 方 薰:衣褶纹如吴生之兰叶纹,卫洽之颤笔纹,周昉之铁线纹,李公麟之游丝纹,各极其致。(《山静居画论》)
  清 沈宗骞:规矩尽而变化生,一旦机神凑会,发现于笔酣墨饱之余,非其时弗得也,过其时弗再也。一时之所会即千古之奇迹也。吴道子写地狱变相,亦因无藉发意,即借裴将军之舞剑以触其机,是殆可以神遇而不可以意求也。(《芥舟学画编》)
  清 沈宗骞:吴道子应诏图嘉陵山水,他人累月不能就者,乃能一日而成,此又速以取势之明验也。山形树态,受天地之生气而成,墨滓笔痕讬心腕之灵气以出,则气之在是亦即势之在是也。气以成势,势以御气,势可见而气不可见,故欲得势必先培养其气。(《芥舟学画编》)
  3、传世作品
  唐 吴道玄 (传)送子天王图
  
  ●边鸾、
  1、小传:
  唐边鸾,京兆人。为右卫长史。后因出宦,遂致疎放,其意困穷,于泽、潞间。
  攻丹青。善画花鸟,精妙之极。至于山花园蔬,无不偏写。至于蜂蝶亦如之。折枝之妙,古所未有。大抵精于设色,如良工之无斧凿痕耳。花鸟冠于代,而有笔迹。观其下笔轻利,善用色,穷羽毛之变态,奋春华之芳丽。
  贞元中,新罗国献孔雀,善舞。德宗召于玄武门写貌,一正一背,翠彩生动。于贲饰采翠之外,得婆娑之态度,若应节奏。
  近时米芾论画花者,亦谓“鸾画如生”。
  2、集评
  宋 董 逌:边鸾作牡丹图而其下为人畜小大六七相戏状,妙还得意,世推鸾绝笔于此矣。然花色红深,若浥露流风,光色艳发,披哆而洁燥不失润泽凝之则,信设色有异也。(《广川画跋》)
  元 汤 垕:唐人花鸟,边鸾最为驰誉。大抵精于设色,秾艳如生。其他画者虽多,互有得失。要知花鸟一科,唐之边鸾,宋之徐黄,为古今规式,所谓前无古人后无来者是也。(《画鉴》)
  3、传世作品
  无
  
  ●王维、
  1、 小传
  王维,字摩诘,太原祁人。父处廉,终汾州司马,徙家于蒲,遂为河东人。维开元九年进士擢第。事母崔氏以孝闻。与弟缙俱有俊才,博学多艺亦齐名,闺门友悌,多士推之。历右拾遗、监察御史、左补阙、库部郎中。居母丧,柴毁骨立,殆不胜丧。服阕,拜史部郎中。天宝末,为给事中。
  禄山陷两都,玄宗出幸,维扈从不及,为贼所得。维服药取痢,伪称瘖病。禄山素怜之,遗人迎置洛阳,拘于普施寺,迫以伪署。禄山宴其徒于凝碧宫,其乐工皆梨园弟子、教坊工人。维闻之悲恻:潜为诗曰:“万户伤心生野烟,百官何日再朝天;秋槐花落空宫里,凝碧池头奏管絃。”贼平,陷贼官三等定罪。维以《凝碧诗》闻于行在,肃宗嘉之,会缙请削己刑部侍郎以赎兄罪,特宥之,责授太子中允。乾元中,迁太子中庶子、中书舍人,复拜给事中,转尚书右丞。
  维以诗名盛于开元、天宝间,昆仲宦游两都,凡诸王驸马豪右贵势之门,无不拂席迎之,宁王、薛王待之如师友。维尤长五言诗。书画特臻其妙,笔踪措思,参于造化,而创意经图,即有所缺,如山水平远,云峰石色,绝迹天机,非绘者之所及也。人有得《奏乐图》,不知其名,维视之曰:“《霓裳》第三叠第一拍也。”好事者集乐工按之,一无差,咸服其精思。
  维弟兄俱奉佛,居常蔬食,不茹荤血,晚年长斋,不衣文綵。得宋之问蓝田别墅,在辋口,辋水周于舍下,别涨竹洲花坞,与道友裴迪浮舟往来,弹琴赋诗,啸泳终日。尝聚其田园所为诗,号《辋川集》。在京师日饭十数名僧,以玄谈为乐。斋中无所有,唯茶铛、药臼、经案、绳床而已。迟朝之后,焚香独坐,以禅诵为事。妻亡不再娶,三十年孤居一室,屏绝尘累。乾元二年七月卒。临终之际,以缙在凤翔,忽索笔作别缙书,又与平生亲故作别书数幅,多敦厉朋友奉佛修心之旨,舍笔而绝。
  代宗时,缙为宰相。代宗好文,常谓缙曰:“卿之伯氏,天宝中诗名冠代,朕尝于诸王座闻其乐章。今有多少文集,卿可进来。”缙曰:“臣兄开元中诗百千余篇,天宝事后,十不存一。比于中外亲故间相与编缀,都得四百余篇。”翌日上之,帝优诏褒赏。(《旧唐书》卷一百九十下《文苑下·王维传》)
  2、集评
  宋 沈括:如彦远评画,言王维画物,多不问四时。如画花往往以桃杏芙蓉莲花,同画一景。予家所藏摩诘画袁安卧雪图,有雪中芭蕉。此乃得心应手,意到便成,故造理入神,迥得天意,此难可与俗人论也。谢赫云:卫协之画虽不该备形妙,而有气韵,淩跨群雄,旷代绝笔。又欧阳文忠盘车图诗云:古画画意不画形,梅诗詠物无隐情。忘形得意知者寡,不若见诗如见画。此真为识画也。(《梦溪笔谈》)
  宋 苏 轼:唐人王摩诘李思训之流,画山川平陆,自成变态,虽萧然有出尘之姿,然颇以云物间之,作浮云杳霭与孤鸿落照,灭没于江天之外,举世宗之,而唐人之典形尽矣。(《跋宋汉杰画山》)
  宋 韩 拙:唐有王右丞,杜员外赠歌云:“十日画一水,五日画一石。能事不受相促迫,王宰始肯留真迹。”(《山水纯全集》)
  元 汤 垕:王右丞维工人物山水,笔意清润。画罗汉佛像至佳。平生喜作雪景、剑阁、栈道、骡网、晓行、捕鱼、雪滩、村墟等图。其画《辋川图》世之最著者也。盖胸次潇洒,意之所至,落笔便与庸史不同。(《画鉴》)
  明 董其昌:画家右丞,如书家右军,世不多见。余昔年于嘉兴项太学元汴所,见《雪江图》,都不皴擦,但有轮廓耳。及世所传摹本,若王叔明《剑阁图》,笔意类李中舍,疑非右丞画格。又余至长安,得赵大年临右丞《湖庄清夏图》,亦不细皴,稍似项氏所藏雪江卷,而窃意其未尽右丞之致。盖大家神品,必于皴法有奇。大年虽俊爽,不耐多皴,遂为无笔,此得右丞一体也。(《画眼》)
  明 董其昌:右丞山水入神品,昔人所评:云峰石色,迥出天机;笔意纵横,参乎造化,唐代一人而已。(《画眼》)
  明 董其昌:右丞山水入神品,昔人所评:云峰石色,迥出天机;笔意纵横,参乎造化,唐代一人而已。(《画眼》)
  明 徐 沁:南宗推王摩诘为祖,传而为张藻,荆关董源巨然李成范宽郭忠恕米氏父子,元四大家,明则沈周唐寅文徵明辈,举凡以士气入雅者皆归焉。(《明画录》)
  清 布颜图:王右丞与友人诗酒盘桓于辋川之别墅,思图辋川以标行乐。辋川四面环山,其危岩叠巘,密麓稠林,排窗倒户,非尺山片水所能尽,故右丞始用笔正锋,开山披水,解廓分轮,加以细点,名为芝蔴皴,以充全体,遂成开基之祖,而山水始有专学矣。从而学之者,谓之南宗。(《画学心法问答》)
  淸 唐 岱:王右丞山水诀云:“闲云切忌芝草样”,今人画云钩勒板刻,往往犯此病。(《绘事发微》)
  淸 方 薰:读老杜入峡诸诗,奇思百出,便是吴生王宰蜀中山水图。自来题画诗亦惟此老使笔如画。人谓摩诘诗中有画,未免一丘一壑耳。(《山静居画论》)
  清 钱 杜:柳亦颇不易写,谚云:“画树莫画柳”,信然。然山水陂塘间,似不可缺。前人所写亦有数十种,王右丞能作空钩柳,其法柳叶须大小差错,条条相贴,逐渐取势为之,自有一种森沉旖旎之致。(《松壶画忆》)
  清 邵梅臣:客沅州时,雪中见芭蕉,鲜翠如四五月,红梅一枝,横斜其间,楚楚有致。以是知王摩诘雪中芭蕉,殆以造物为粉本,画工推为南派之祖。(《画耕偶录》)
  3、传世作品
  无
  
  ●孙位
  1、 小传
  孙位者,东越人也。僖宗皇帝车驾在蜀,自京入蜀,号会稽山人。性情疏野,襟抱超然。虽好饮酒,未曾沉酩。禅、僧、士,常与往还。豪贵相请,礼有少慢,纵赠千金,难留一笔好事者时得其画焉。光启年,应天寺无智禅师请画山石两堵,龙水两堵,寺门东畔画东方天王及部从两堵。昭觉寺休梦长老请画浮沤先生松石墨竹一堵,仿润州高座寺张僧繇战胜一堵。两寺天王部众人鬼相杂,矛戟鼓吹,纵横驰突,交加戛击,欲有声响。鹰犬之类,皆三五笔而成;弓弦斧柄之属,并掇笔而描,如从绳而正矣。其有龙拏水汹,千状万态,势愈飞动,松石墨竹,笔精墨妙,雄壮气象,莫可记述。非天纵其能,情高格逸,其孰能与于此耶!悟达国师请于眉州福海院画行道天王、松石龙水两堵,并见存。不知其后有何所遇,改名遇矣。卒不知所在。
  2、集评
  宋 陈师道:孙位方不用矩,圆不用规,乃吴生之流也。(《后山谈丛》)
  宋 邓 椿:画之逸格,至孙位极矣,后人往往益为狂肆。(《画继杂说》)
  宋 苏 轼:古今画水多作平远细皱,唐广明中,处士孙位始出新意,画奔湍巨浪,与山石曲折,随物赋形,尽水之变,号称神逸。其后蜀人黄筌孙知微皆得其笔法。(《书蒲永昇画后》)
  元 汤 垕:孙太古《湖滩水石图》在浙石民瞻家,双幅长轴,中画一石高数尺,湍流激注,飞涛走雪,听之自觉有声,笔法甚老,黄筌不能过也。(《画鉴》)
  3、传世作品
  唐 孙位 七贤图(高逸图) 卷 绢本设色 纵45.2cm横168.7cm (上海博物馆藏)
  
  ●五代 荆浩、
  1、 小传
  荆浩,字浩然,河南沁水人。业儒,博通经史,善属文。偶五季多故,遂退藏不仕,乃隐于太行之洪谷,自号洪谷子。
  博雅好古,以山水专门,颇得趣向。尝谓:“吴道玄有笔而无墨,项容有墨而无笔,浩兼二子所长而有之。”盖有笔无墨者见落笔路径而少自然,有墨而无笔者去斧凿痕而多变态。故王洽之所画者,先泼墨于缣素之上,然后取其高低上下自然之势而为之。今浩介二者之间,则人以为天成,两得之矣,故所以可悦众目,使览者易见焉。当时有关仝,号能画,犹师事浩为门弟子,故浩之所能,为一时之所器重。
  后乃撰《山水诀》一卷,遂表进藏之秘阁。梅尧臣尝观浩所画《山水图》,曾有诗,其略曰:“上有荆浩字,持归翰林公”之句,而又曰:“范宽到老学未足,李成但得平远工。”此则所以知浩所学固自不凡,而尧臣之论非过也。
  2、集评
  宋 米 芾:荆浩善为云中山顶,四面峻厚。(《画史》)
  宋 韩 拙:山水悉从笔墨而成。而吴道子笔胜于质,此乃画圣贤也。常谓道子山水有笔而无墨,项容山水有墨而无笔,此皆不得其全善也。荆浩采二贤之长以为己能则全矣。善用墨太多则失其真体,损其笔而且冗浊;用墨太微,则气怯而弱也。过与不及,皆为病耳。(《山水纯全集》)
  明 董其昌:荆浩,河内人,自号洪谷子,博雅好古,以山水专门,颇得趣向。为云中山顶,四面峻厚。自撰《山水诀》一卷,语人曰:“吴道子画山水有笔而无墨,项容有墨而无笔。吾当采二子所长,为家之体。”故关仝北面事之。世论荆浩山水为唐末之冠。(《画旨》)
  淸 唐 岱:洪谷子诀曰:笔有四势:“筋骨皮肉是也。笔绝而不断谓之筋,缠转随骨谓之皮,笔迹刚正而露节谓之骨,伏起圆浑谓之肉。”凡宜骨肉相辅也。(《绘事发微》)
  淸 方 薰:荆浩曰:“吴生有笔无墨。项容有墨无笔。”或曰:“石分三面,即是笔亦是墨。”(《山静居画论》)
  清 戴 熙:董巨尚圆,荆关尚方。董巨尚气,荆关尚骨。董巨尚浑沦,荆关尚奇峭。正如阴阳互根,不可偏废。(《习苦斋题画》)
  3、传世作品
  匡庐图 轴 绢本水墨 纵185.8cm横106.8cm (台北故宫博物院藏)
  
  ●关仝
  1、小传:
  关仝(一名穜),长安人。画山水早年师荆浩,晚年笔力过浩远甚。后俗谚曰:关家山水。尤喜作秋山寒林,与其村居野渡、幽人逸士、渔市山驿,使其见者悠然如在灞桥风雪中,三峡闻猿时,不复有市朝抗尘走俗之状。
  同之画也,坐突巍峰,下瞰穷谷,卓尔峭拔者,同能一笔而成。其竦擢之状,突如涌出,而又峰岩苍翠,林麓土石,加以地理乎远,磴道邈绝,桥彴村堡,杳漠皆备,故当时推尚之。其肥略毫楮,笔愈简而气愈壮,景愈少而意愈长也。而深造古淡,如诗中渊明,琴中贺若,非碌碌之画工所能知。当时郭忠恕亦神仙中人也,亦师事仝授学,故笔法不堕近习。仝于人物非所长,于山间作人物,多求胡翼为之。而翼因得以附名于不朽也。
  2、集评
  宋 郭若虚:画山水惟营丘李成,长安关仝,华原范宽,智玅入神,才高出类,三家鼎跱百代,标程前古。虽有传世可见者,如王维、李思训、荆浩之伦,岂能方驾?近代虽有专意力学者,如翟院深、刘永、纪真之辈,难继后尘。夫气象萧疏,烟林清旷,毫锋颖脱,墨法精微者,营丘之制也。石体坚凝,杂木丰茂,台阁古雅,人物幽闲者,关氏之风也。峰峦浑厚,势状雄强,枪笔俱匀,人屋皆质者,范氏之作也。复有王士元、王端、燕贵、许道宁、高克明、郭熙、李宗成、丘讷之流,或有一体,或具体而微,或预造堂室,或各开户牖,皆可称尚。然藏画者方之三家,繇诸子之于正经矣。(《图画见闻志》)
  宋 米 芾:关仝麄山,工关河之势,峰峦少秀气。关仝人物俗,石木出于毕宏,有枝无干。(《画史》)
  清 布颜图:问关仝师荆浩画法,有以异乎?曰:大处同,小处异。荆浩用钩锁法以开石,或方或圆,形体自然,故丰致洒脱。关仝亦用钩锁以开石,形体方解,谓之玉印叠素,故筋骨劲健。(《画学心法问答》)
  3、传世作品
  关山行旅图 轴 绢本水墨 纵144.4cm横56.8cm (台北故宫博物院藏)
  山谿待渡图(传)轴 绢本设色 纵156.6cm横99.6cm (台北故宫博物院藏)
  
  ●南唐 董源、
  1、小传:
  董元(一作源),江南人也。事南唐为后苑副使。善画山水,水墨类王维,着色如李思训。兼多作山石、水龙。又作锺馗氏,尤见思致。
  大抵元所画山水,下笔雄伟,有崭绝峥嵘之势,重峦绝壁,使人观而壮之。树石幽润;峰峦清深,得山之神气,天真烂熳,意趣高古。其山石有作麻皮皴者,有著色。皴纹甚少,用色秾古。人物多用青红衣,人面亦用粉素,皆佳作也。
  其着色山水,景物富丽,宛然有李思训风格,今考元所画,信然。盖当时着色山水未多,能仿思训者亦少也,故亦以此得名于时。
  2、集评:
  宋 沈 括:江南中主时,有北苑副使董源善画,尤工秋岚远景,多写江南真山,不为奇峭之笔。其后建业僧巨然祖述源法,皆臻妙理。大体源及巨然画笔,皆宜远观,其用笔甚草草,近视之几不类物象,远观则景物粲然。幽情远思,如睹异境。如源画《落照图》,近视无功,远观村落杳然深远,悉是晩景,远峰之顶,宛有返照之色,此妙处也。(《梦溪笔谈》)
  宋 米 芾:董源峰顶不工,绝涧危径,幽壑荒迥,率多真意。董源平淡天真多,唐无此品,在毕宏上,近世神品,格高无与比也。峰峦出没,云雾显晦,不装巧趣,皆得天真。岚色郁苍,枝干劲挺,咸有生意。溪桥渔浦,洲渚掩映,一片江南也。余家董源雾景横披全幅,山骨隐现,林梢出没,意趣高古。(《画史》)
  元 汤 垕:董元夏山图今在史崇文家,天真烂漫,拍塞满轴,不为虚歇烘锁之意,而幽深古润,使人神情爽朗。古人行山阴道中。应接不暇,岂意数尺败素,亦能若是耶?董元山水有二种。一样水墨矾头,疏林远树,平远幽深,山石作麻皮皴。一样著色,皴文甚少,用色秾古,人物多用红青衣,人面亦用粉素者。二种皆佳作也。(《画鉴》)
  元 汤 垕:至米氏父子用其遗法,别出新意,一自成家。然得元之正传者,巨然为最也。(《画鉴》)
  元 黄公望:董源坡脚下多有碎石,乃画建康山势。董石谓之麻皮皴,坡脚先向笔画边皴起,然后用淡墨破其深凹处,著色不离乎此。石著色要重。董源小山石谓之矾头,山中有云气,此皆金陵山景。皴法要渗輭,下有沙地,用淡墨扫,屈曲为之,再用淡墨破。(《辍耕录》)
  明 莫是龙:董北苑画树多有不作小树者,如《秋山行旅》是也。又有作小树但只远望之似树,其实凭点缀以成形者,余谓此即是米氏落茄之源委。(《画说》)
  明 董其昌:北苑画小树,不先作树枝及根,但以笔点成形,画山即用画树之皴,此人所不知诀法也。北苑画杂树止露根,而以点叶高下肥瘦取其成形,此即米画之祖,最为高雅,不在斤斤细巧。(《画禅室随笔》)
  明 唐志契:凡画烟雾有内染外染之分,盖一幅中非有四五层屯锁,定有三层断灭,若内外不分,必有谬理之病,纵使出没变幻,墨色丰润,无足观也。画云亦须层层要染,不然纵如盖如芝如带,终是板刻。古人惟其有此画法,学之者易涉于俗。惟董北苑不用染而用淡墨渍出,在树石之间,此生纸更佳也。松江派多用此法。(《绘事微言》)
  明 恽 向:终日见天,不知天之大也;终日见山,不知山之高也。惟行之而远,迺知北苑用笔,无笔不大,无笔不高,无笔不远。区区小技,放其皮肉,而谓得之。愈近矣,愈细矣,愈卓矣,鼠穴狮耳,自谓无患不悟,安足道哉!(《玉几山房画外录》)
  明 张 丑:河南俞氏藏董源《仙山楼阁图》一轴,绢本,浅绛色,用笔最为疏逸,不惟树石古雅,人物生动,而中间界画精妙,不让卫贤、郭忠恕辈。余每展玩,如从山阴道上行,令人应接不暇。始知汤垕评源《夏山图》者,端非虚语。乃沈括存中云:“北苑多写江南真山,不为奇峭,其用笔极草草,近视之几不类物象,远观则景物粲然。”是未许其秀润也,岂亦未观其全耶?(《清河书画舫》)
  清 华翼纶:董巨并称,巨然未之见,见北苑,用笔古劲,设色浓厚,苍莽横逸之气,溢于纸外,不可逼视。(《画说》)
  清 钱 杜:宋人写树千曲百折,惟北苑为气劲瘦直法,然亦枝根相纠,至元时大痴仲圭一变为简率,愈简愈佳。(《松壶画忆》)
  3、传世作品
  潇湘图 卷 绢本设色 纵50cm横141cm (故宫博物院藏)
  夏山图 卷 绢本水墨淡设色 纵49.2cm横311.7cm (上海博物馆藏)
  夏景山口待渡图 卷 绢本 纵50cm横320cm (辽宁省博物馆藏)
  龙袖骄民图 轴 绢本设色 纵156cm横160 cm(台北故宫博物院藏)
  
  ●巨然、
  1、 小传
  僧巨然,锺陵人。受业于本郡开元寺,攻画山水。南唐李煜归宋,巨然随至京师,居于开宝寺,投谒在位,遂有声誉。
  巨然山水,深得佳趣,遂知名于时。每下笔,乃如文人才士,就题赋咏,词源衮衮,出于毫端,比物连类,激昂顿挫,无所不有。盖其胸中富甚,则落笔无穷也。其山水,于峰峦岭窦之外,下至林麓之间,犹作卵石、松柏、疏筠、蔓草之类,相与映发,而幽溪细路,屈曲萦带,竹篱茅舍,断桥危栈,真若山间景趣也。
  人或谓其气质柔弱,不然。昔尝有论山水者,乃曰:“傥能于幽处使可居,于平处使可行,天造地设处使可惊,崭绝巇崄处使可畏,此真善画也。”今巨然虽琐细,意颇类此,而曰柔弱者,恐以是论评之耳。
  又至于所作雨脚,如有爽气袭人,信哉。昔人有画水挂于壁间,犹曰波涛汹涌,见之皆毫发为立,况于烟云变化乎前,踪迹一出于己,画录称之,不为过矣。
  2、集评
  宋 米 芾:巨然明润郁葱,最有爽气,矾头太多。刘道士亦江南人,与巨然同师,巨然画则僧在主位,刘道士则道士在主位,以此为别。(《画史》)
  明 李日华:巨然《山寺图》,余及见其真者。峰峦雄浑,林木蔽亏,极曲折逶迤之致,而于绢素上用笔颇燥,绝无滃染之迹,乃气象磅礴,自然圆厚,昔人谓之干笔巨然,亦其罕作也。(《六砚斋笔记》)
  明 恽 向:巨然僧大而不秀,苍深而不飘渺,然以吾辈为之,何必不秀以学其大,以不飘渺学其苍深,见指知月,得鱼忘筌,迺非下乘。(《玉几山房画外录》)
  清 布颜图:问巨然师北苑画法有以异乎?曰:无以异也。北苑石形娟秀,意在江南,故土多石少。巨然山顶坡脚多用礬头,土石各半,余法皆同。(《画学心法问答》)
  3、传世作品
  层岩丛树图 轴 绢本墨笔 纵144.1cm横55.4 cm(台北故宫博物院藏)
  秋山问道图 轴 绢本墨笔 纵156.2cm横77.2cm (台北故宫博物院藏)
  
  ●徐煕
  1、 小传
  徐熙,金陵人。世为江南显族,所尚高雅,寓兴闲放,画草木虫鱼,妙夺造化,非世之画工形容所能及也。尝徜徉游于园圃间,每遇景辄留,故能传写物态,蔚有生意。至于芽者,甲者,华者,实者,与夫濠梁噞喁之态,连昌森束之状,曲尽真宰转钧之妙,而四时之行,盖有不言而传者。
  南唐后主李煜衔璧之初,悉以熙画藏之于内帑。且今之画花者往往以色晕淡而成,独熙落墨以写其枝叶蕊萼,然后傅色,故骨气风神,为古今之绝笔。议者或以谓黄签、赵昌为熙之后先,殆未知熙者。盖筌之画则神而不妙,昌之画则妙而不神,兼二者一洗而空之,其为熙欤!梅尧臣有诗名,亦慎许可,至咏熙所画《夹竹桃花》等图,其诗曰:“花留蜂蝶竹有禽,三月江南看不足,徐熙下笔能逼真,茧素画成才六幅。”又云:“年深粉剥见墨踪,描写工夫始惊俗。”至卒章乃曰:“竹真似竹桃似桃,不待生春长在目。”以此知熙画为工矣。所画多在澄心堂纸上,至于画绢,绢文稍粗,米元章谓“徐熙绢如布”是也。
  熙之孙祟嗣、祟勋,亦颇得其所传焉。
  徐祟嗣,熙之孙也。长于草木禽鱼,绰有祖风。如蚕茧之属.皆世所罕画,而崇嗣辄能之。又有坠地果实,亦少能作者,祟嗣亦喜摹写,见其博习耳。然考诸谱,前后所画,率皆富贵图绘,谓如牡丹、海棠、桃竹、蝉蝶、繁杏、芍药之类为多,所乏者邱壑也。使其展拓纵横,何所不至。
  
  2、集评
  宋 刘道醇:评曰:士大夫议为花果者,往往宗尚黄筌赵昌之笔,盖其写生设色,迥出人意。以熙视之,彼有惭德。筌神而不妙,昌妙而不神,神妙俱完,捨熙无矣。夫精于画者,不过薄其彩绘以取形似,于骨气,能全之乎?熙独不然,必先以墨定其枝叶蕊萼等而后傅之以色,故其气格前就,态度弥茂,与造化之巧不甚远,宜乎为天下冠也。故列神品。(《宋朝名画评》)
  宋 沈 括:国初江南布衣徐熙、伪蜀翰林待诏黄筌,皆善画著名,尤长于画花竹。蜀平,黄筌并二子居宝居寀第惟亮皆隶翰林图画院,擅名一时。其后江南平,徐熙至京师,送图画院品其画格。诸黄画花,妙在赋色,用笔极新细,殆不见墨迹,但以轻色染成谓之写生。徐熙以墨笔画之,殊草草,略施丹粉而已,神气迥出,别有生动之意。筌恶其轧己,言其麄恶不入格罢之。熙之子,乃効诸黄之格,更不用墨笔,直以彩色图之,谓之没骨图,工与诸黄不相下,筌遂不复能瑕疵,遂得齿院品,然其气韵皆不及熙远甚。(《梦溪笔谈》)
  宋 郭若虚:徐熙江南处士。志节高迈,放达不覊。多状江湖所有汀花野竹,水鸟渊鱼。今传世凫雁鹭鸶,蒲藻虾鱼,丛艳折枝,园蔬药苗之类是也。又翎毛形骨贵轻秀而天水通色。与黄筌二者春兰秋菊,各擅重名,下笔成珍,挥毫可范。(《图画见闻志》)
  宋 袁 文:东观馀论云:“曹将军画马神胜形,韩丞画马形胜神。”又师友谈纪云:“徐熙画花传花神,赵昌画花写花形。”(《甕牗闲评》)
  宋 赵希鹄:徐熙乃南唐处士,腹饱经史,所作寒芦荒草,水鸟野凫,自得天趣。(《洞天清禄集》)
  元 汤 垕:徐熙志趣高尙,画草木虫鱼,妙夺造化,非世之画工所可及也。熙画花落笔颇重,中略施政丹粉,生意勃然。徐熙画花果多在澄心纸上,至于画绢,绢文稍粗,元章谓徐熙绢如布是也。(《画鉴》)
  明 王世贞:花鸟以徐熙为神,黄筌为妙,居寀次之,宣和帝又次之。沈啓南浅色水墨,实出自徐熙而更加简淡,神彩若新,至于道复渐无色矣。(《艺苑巵言》)
  明 徐 沁:写生有两派,大都右徐熙易元吉而小左黄筌赵昌,正以人巧不敌天真耳。有明惟沈啓南、陈复甫、孙雪居辈,涉笔点染,追踪徐易。唐伯虎、陆叔平、周少谷以及张子羽、孙漫土,最得意者,差与黄赵乱真。(《明画录》)
  明 屠 隆:画花赵昌意在似,徐熙意不在似,非高于画者,不能以似不似第其高远。盖不在似者,太史公之于文,杜陵老子之于诗也。(《画笺》)
  清 王 既:至宋则徐熙特起,一变旧法。真前无古人,后无来者。虽在乎黄筌、赵昌之间,而神妙独胜。其贻厥崇嗣、崇矩家学相承,真能绳其组武矣。赵昌傅色极其精妙,不特取其形似,且能直传其神。或谓徐熙与黄筌、赵昌相先后,然筌画神而不妙,昌画妙而不神,盖谓是欤?(《画传》)
  清 方 薰:画不用墨笔惟以彩色图者,谓之没骨法。山水起于王晋卿、赵昇,近代董思白多画之。花卉始于徐煕,然宣和谱云:“画花者往往以色晕淡而成,独熙落墨以为写其枝叶蕊萼,然后傅色,故骨气风神为古今之绝笔”云云。由此观之,没恐墨之讹也。或以谓熙孙崇嗣尝画芍药,芍药又名没骨花,究不知何义。(《山静居画论》)
  清 松 年:自徐崇嗣创为没骨法,后人遵循未改,代有名家,较之勾勒是昔繁而今简也。(《颐园论画》)
  3、传世作品
  无
  
  ●西蜀 黄筌·黄居
  1、小传:
  黄筌者,成都人也。幼有画性,长负奇能。刁处士光胤入蜀,授而教之竹石花雀,又学孙位画龙水松石墨竹,学李升画山水竹树,皆曲尽其妙。筌早与孔嵩同师,嵩但守师法,别无新意,筌既兼宗孙、李,学力因是博赡,损益刁格,遂超师之艺。
  后唐庄宗同光年,孟令公知祥到府,厚礼见重。建元之后,授翰林待诏,权院事,赐紫金鱼袋。至少主广政甲辰岁,淮南通聘,信币中有生鹤数只,蜀主命签写鹤于偏殿之壁,惊露者,啄苔者,理毛者,整羽者,唳天者,翘足者,精彩态体,更愈于生,往往生鹤立于画侧。蜀主叹赏,逐日为六鹤殿焉。寻加至内供奉、朝议大夫、检校少府少监、上柱国。先是蜀人未曾得见生鹤,皆传薛少保画鹤为奇,筌写此鹤之后,贵族豪家竞将厚礼,请画鹤图,少保自此声渐减矣。广政癸丑岁,新搆八卦殿,又命筌于四壁画四时花竹兔雉鸟雀。其年冬,五方使于此殿前呈雄武军进者白鹰,误认殿上画雉为生,掣臂数四,蜀主叹异久之,遂命翰林学士欧阳炯撰《壁画奇异记》以旌之。有《珍禽图》存焉。
  黄居寀,字伯鸾,筌之季子也。工画花竹翎毛,默契天真,冥周物理。始事孟蜀,为翰林待诏,与父筌俱蒙恩遇,图画殿庭墙壁,宫闱屏障,不可胜纪。学士徐光溥尝献《〈秋山图〉歌》以美之。曾于彭州栖真观壁画水石一堵,自未至酉而毕,观者莫不叹其神速且妙也。乾德乙丑岁,随蜀主至宋,太祖旧知其名,寻真命。太宗皇帝尤加睠遇,供进图画,恩宠优异。仍委之搜访名踪,铨定品目。居寀状太湖石尤过乃父。
  2、集评:
  宋 刘道醇:评曰:黄筌老于丹青之学,命笔皆妙,诚西州之能士。可列神品。居寀之画鹤,多得筌骨,其有佳处,亦不能决其高下,至于花竹禽雀皆不失筌法,父子俱入神品者,唯居寀一家云。(《宋朝名画评》)
  宋 郭若虚:谚云:“黄家富贵,徐熙野逸。”不惟各言其志,盖亦耳目所习,得之于手而应于心也。何以明其然?黄筌与其子居寀,始并事蜀为待诏,筌后累迁如京副使。既归朝,筌领真命为宫赞。居寀复以待诏录之,皆给事禁中。多写禁御所有珍禽瑞鸟,奇花怪石。今传世桃花鹰鹘,纯白雉兔,金盆鹁鸽,孔雀龟鹤之类是也。又翎毛骨气尚丰满而天水分色。(《图画见闻志》)
  宋 苏 轼:黄筌画飞鸟,颈足皆展。或曰:“飞鸟缩颈则展足,缩足则展颈,无两展者。”验之信然,乃知观物不审者,虽画师且不能,况其大者乎?君子是以务学而好问也。(《东坡题跋》)
  宋 赵希鹄:黄筌则孟蜀主画师,目阅富贵,所以多绮园花锦,真似粉堆,而不作圈线。孔雀鸂鶒,艳丽之禽,动止生意。(《洞天清禄集》)
  元 汤 垕:历五代而得黄筌,资集诸家之善。山水师李昇,鹤师薛稷,龙水师孙位,至于花竹翎毛,超出众史。筌之可齐名者,惟江南徐熙。(《画鉴》)
  清 王 既:黄筌善集诸家之长,花师昌祐,鸟师刁光,龙鹤木石各有所本。而子居宝、居寀,复能绍其家法。是以名重一时,法传千古,信不虚也。故宋初之画法,全以黄氏父子为标准焉。(《画传》)
  清 王 既:黄筌徐熙之妙于绘事,学继前人,法传后世,如字中之有锺王,文中之有韩柳也。然其并传今古,各有不同。(《画传》)
  淸 方 薰:黄筌画多院体,所作类皆章法庄重,金粉陆离。徐熙便有汀花野卉,洒落自好者。所谓黄家富贵,徐家野逸也。(《山静居画论》)
  3、传世作品
  五代 黄筌 写生珍禽图 卷 绢本设色 纵41.5cm横70cm (故宫博物院藏)
  北宋 黄居寀 山鹧棘雀图 轴 绢本设色 纵99cm横53.6cm (台北故宫博物院藏)
  
  
  ●北宋 李成、
  1、 小传
  李成,字咸熙。其先唐之宗室,五季艰难之际,流寓于四方,避地北海,遂为营邱人。父祖以儒学吏事闻于时,家世中衰,至成犹能以儒道自业,善属文,气调不凡,而磊落有大志。因才命不偶,遂放意于诗酒之间,又寓兴于画,精妙初非求售,唯以自娱于其间耳。故所画山林薮泽,平远险易,萦带曲折,飞流危栈,断桥绝涧水石,风雨晦明烟云雪雾之状,一皆吐其胸中而写之笔下,如孟郊之鸣于诗,张颠之狂于草,无适而非此也。笔力因是大进。于时凡称山水者必以成为古今第一,至不名而曰李营邱焉。
  然虽画家素喜讥评号为善褒贬者,无不敛衽以推之。尝有显人孙氏,知成善画得名,故贻书招之。成得书,且愤且叹曰:“自古四民不相杂处,吾本儒生,虽游心艺事,然适意而已,奈何使人羁致,入戚里宾馆,研吮丹粉,而与画史冗人同列乎!此戴逵之所以碎琴也。”却其使不应。孙忿之,阴以贿厚赂营邱之在仕相知者,冀其宛转以术取之也,不逾时而果得数图以归。未几,成随郡计赴春官较艺,而孙氏卑辞厚礼复招之,既不获已,至孙馆,成乃见前之所画,张于谒舍中,成作色振衣而去。其后王公贵戚皆驰书致币,恳请者不绝于道,而成漫不省也。晚年好游江湖间,终于淮阳逆旅。子觉,以经术知名,践历馆阁。孙宥,尝为天章阁待制,尹京,故出金帛以购成之所画甚多,悉归而藏之。
  自成殁后,名益著,其画益难得。故学成者皆摹仿成所画峰峦泉石,至于刻画图记名字等,庶几乱真,可以欺世。然不到处,终为识者辨之。第名之不可掩而使人慕之如是,信公议所同焉。或云又兼善画龙水,亦奇绝也,但所长在于山水之间,故不称云。
  2、集评
  宋 郭若虚:画山水惟营丘李成,长安关仝,华原范宽,智玅入神,才高出类,三家鼎跱百代,标程前古。虽有传世可见者,如王维、李思训、荆浩之伦,岂能方驾?近代虽有专意力学者,如翟院深、刘永、纪真之辈,难继后尘。夫气象萧疏,烟林清旷,毫锋颖脱,墨法精微者,营丘之制也。石体坚凝,杂木丰茂,台阁古雅,人物幽闲者,关氏之风也。峰峦浑厚,势状雄强,枪笔俱匀,人屋皆质者,范氏之作也。复有王士元、王端、燕贵、许道宁、高克明、郭熙、李宗成、丘讷之流,或有一体,或具体而微,或预造堂室,或各开户牖,皆可称尚。然藏画者方之三家,繇诸子之于正经矣。(《图画见闻志》)
  宋 米 芾:山水李成只见二本:一松石,一山水四轴。松石皆出盛文肃家,今在余斋。山水秀润而凡,松挺劲,枝叶郁然有阴,荆楚小木无冗笔,不作龙蛇鬼神之状,今世贵族所收大图,犹如颜柳出药牌,形貌似尔,无自然,皆凡俗。林木怒张,松干枯瘦多节,小木如柴,无生意。皆俗手假名,余欲为无李论。(《画史》)
  宋 董 逌:营丘李咸熙,士流淸放者也。故于画妙入三昧,至于无蹊辙可求,亦不知下笔处。故能无蓬块气,其绝人处不在得真形,山水木石,烟霞岚雾间,其天机之动,阳开阴阖,迅发警绝,世不得知也。故曰气生于笔,遗于像。夫为画而至相忘画者,是其形之适哉,非得于妙解者未有此者也。(《广川画跋》)
  宋 韩 拙:世有王晋卿者,戚里之雅士也。偶一日于赐书堂,东挂李成,西挂范宽。先观李公之迹云:“李氏画法,墨润而笔精,烟岚轻勃,如面对千里,秀气可掬。”次观范氏之作,又云:“如面前真山,峰峦浑壮雄逸,笔力老健。此二画乃一文一武耶?”余尝思其言,真由鉴赏而通于骨髓。(《山水纯全集》)
  宋 郭 熙:画亦有相法。李成子孙昌盛,其山脚地面皆浑厚阔大,上秀而下丰,合有后之相也。非特谓相,兼理当如此故也。(《林泉高致》)
  宋 刘道醇:评曰:成之命笔,惟意所到,宗师造化,自创景物,皆合其妙。耽于山水者观成所画,然后知咫尺之间。夺千里之趣,非神而何?故列神品。(《宋朝名画评》)
  元 汤 垕:营邱李成世业儒,胸次磊落有大志,寓意于山水。凡烟云变灭,水石幽闲,平远险易之形,风雨晦明之态莫不曲尽其妙。议者以为古今第一。(《画鉴》)
  元 黄公望:李成画坡脚须要数层,取其湿厚。米元章论李光丞有后代,儿孙昌盛,果出为官者最多,画法亦有风水焉。作画用墨最难,但先用淡墨,积至可观处,然后用焦墨、浓墨分出畦径远近。故在生纸上有许多滋润处,李成惜墨如金是也。(《辍耕录》)
  明 王世贞:大抵五代以前画山水者少,二李辈虽极精工,微伤板细。右丞始能发景外之趣,而犹未尽。至关仝董源巨然辈,方以真趣出之,气概雄远,墨晕神奇,至李营丘成而绝矣。营丘有雅癖,画存世者绝少,范宽继之,奕奕齐胜。(《艺苑巵言》)
  明 董其昌:李成惜墨如金,王洽泼墨沈成画。夫学画者,每念惜墨泼墨四字,还六法三品,思过半矣。(《画禅室随笔》)
  明 董其昌:营邱作山水危峰奋起,蔚然天成。乔木倚磴,下自成阴。轩畅闲雅,悠然远晀。道路深幻,俨若深居。用墨颇浓而皴散分晓。凝坐观之,云烟忽生。澄江万里,神变万状。予尝见一双幅,每对之,不知身在千岩万壑中。(《画禅室随笔》)
  清 华翼纶:宋时盛称李范郭,真郭未之见,见真营邱。其笔墨精神,迥出纸上,邱壑浑成,枝木极细,而无刻画之迹。潇洒天成,令人有观止之叹。(《画说》)
  3、传世作品
  读碑窠石图(传) 轴 绢本墨笔 纵126.3cm横104.9cm (日本大阪市立美术馆藏)
  茂林远岫图(传) 卷 绢本水墨 纵45.4cm横141.8cm (辽宁省博物馆藏)
  寒林平野图(传) 轴
  群峰霁雪图(传) 轴 绢本墨笔 纵77.3cm横31.6cm (台北故宫博物院藏)
  
  ●范宽、
  1、小传:
  范宽,姓范,名中正,字仲立,华原人。性温厚,有大度。故时人目为范宽。居山林间,常危坐终日,纵目四顾,以求其趣。虽雪月之际,必徘徊凝览,以发思虑。学李成笔,虽得精妙,尚出其下。遂对景造意,不取繁饰,写山真骨,自为一家。故其刚古之势,不犯前辈,由是与李成并行。宋有天下,为山水者,惟中正与成称绝,至今无及之者。时人议曰:李成之笔,近视如千里之远;范宽之笔,远望不离坐外;皆所谓造乎神者也。然中正好画冒雪出云之势,尤有气骨。
  范宽以山水知名,为天下所重,真石老树挺生笔下,求其气韵,出于物表,而又不资华饰。在古无法,创意自我,功期造化,而树根浮浅,平远多峻,此皆小瑕,不害精致,亦列神品。
  2、集评:
  宋 郭若虚:画山水惟营丘李成,长安关仝,华原范宽,智玅入神,才高出类,三家鼎跱百代,标程前古。虽有传世可见者,如王维、李思训、荆浩之伦,岂能方驾?近代虽有专意力学者,如翟院深、刘永、纪真之辈,难继后尘。夫气象萧疏,烟林清旷,毫锋颖脱,墨法精微者,营丘之制也。石体坚凝,杂木丰茂,台阁古雅,人物幽闲者,关氏之风也。峰峦浑厚,势状雄强,枪笔俱匀,人屋皆质者,范氏之作也。复有王士元、王端、燕贵、许道宁、高克明、郭熙、李宗成、丘讷之流,或有一体,或具体而微,或预造堂室,或各开户牖,皆可称尚。然藏画者方之三家,繇诸子之于正经矣。(《图画见闻志》)
  宋 米 芾:范宽山水嶫嶫如恒岱,远山多正面,折落有势。晩年用墨太多,土石不分,本朝自无人出其右。溪出深虚,水若有声,其作雪山,全师世所谓王摩诘。(《画史》)
  宋 刘道醇:评曰:范宽以山水知名,为天下所重。真石老树,挺生笔下。求其气韵,出于物表,而不资华饰。在古无法,创意自我,功期造化。而树根浮浅,平远多峻,此皆小瑕,不害精致,亦列神品。(《宋朝名画评》)
  元 汤 垕:范宽名中正,以其豁达大度,人故以宽名之。画山水初师李成,既乃叹曰:“与其师人,不若师诸造化。”乃脱旧习,游京中,偏观奇胜,落笔雄伟老硬,真得山水骨法。宋世山水超绝唐世者,李成董元范宽三人而已。尝评之:董元得山之神气,李成得山盟海誓之体貌,范宽得山之骨法。故三家照曜古今,为百代师法。宽尤长雪山,见之使人凛凛。(《画鉴》)
  明 董其昌:范宽山水浑厚,有河朔气象,瑞雪满山,动有千里之远。寒林孤秀,挺然自立,物态严凝,俨然三冬在目。(《画禅室随笔》)
  明 张泰階:范中立清旷超远,王晋卿结构精微,未可轻置轩轾。(《宝绘录叙论》)
  清 布颜图:问李成成范宽画法有以异乎?曰:笔墨皆同,但用法各异。李成笔巧墨淡,山似梦雾,石如云动,丰神缥缈,如列寇御风。范宽笔拙墨重,山顶多用小树,气魄雄浑,如云长贯甲。两画皆入神品。(《画学心法问答》)
  清 华翼纶:宋时盛称李范郭,真郭未之见,见真华原,格超笔老,枝木阴森,云烟滃郁,笔墨一点一斫,无不精蕴。(《画说》)
  3、传世作品
  溪山行旅图 轴 绢本墨笔 纵206.3cm横103.3 cm(台北故宫博物院藏)
  雪景寒林图 轴 绢本水墨 纵193.5cm横160.3cm (天津艺术博物馆藏)
  雪山萧寺图 轴 绢本设色 纵182.4cm横108.2cm (台北故宫博物院藏)
  
  ●崔白、
  1、小传:
  崔白,字子西,濠梁人。工画花竹翎毛,体制清赡,作用疏通。虽以败荷凫雁得名,然于佛道鬼神,山林人兽,无不精绝。凡临素多不用朽,复能不假直尺界笔为长弦挺刃。
  熙宁初,命白与艾宣、丁贶、葛守昌画垂拱殿御扆鹤竹各一扇,而白为首出。后恩补图画院艺学。白自以性疎阔度,不能执事,固辞之。于时上命特免差遣,非御前有旨毋召,出于异恩也。盖白恃才,故不能无利钝,其妙处亦不减于古人。
  
  2、 集评
  宋 董 逌:崔白为蝉雀,近时为绝笔,非居宁牛戬辈可颉颃其间,世以画评为据,不知此亦何所主哉。(《广川画跋》)
  宋 赵希鹄:崔白多用古格,作花鸟必先作圈线,劲利如铁丝,填以众采逼真。所作荷芦,飒然风生。(《洞天清禄集》)
  元 汤 垕:崔白芦雁之类虽清致,余平生不喜见之。独有一大轴,绢阔一丈许,长二丈许,中浓墨塗作八大雁,尽飞鸣食之态。东坡先生大字题诗曰:“扶桑之繭如瓮盎,天女织绢云汉上,往来不遣凤啣梭,谁能鼓臂投三丈。”云云,真白之得意笔也。(《画鉴》)
  3、传世作品
  寒雀图 卷 绢本设色 纵25.5cm横101.4cm (故宫博物院藏)
  双喜图 卷 绢本设色 纵193.7cm横103.4cm (台北故宫博物院藏)
  
  
  ●郭熙
  
  
  ●郭忠恕、
  1、小传:
  郭忠恕,字恕先,河南洛阳人。七岁能诵书属文,举童子及第,尤工篆籀。弱冠,汉湘阴公召之,忠恕拂衣遽辞去。周广顺中,召为宗正丞兼国子书学博士,改周易博士。建隆初,被酒与监察御史符昭文竞于朝堂,御史弹奏,忠恕叱台吏,夺其奏毁之。坐贬为乾州司户参军。乘醉殴从事范涤,擅离贬所,削籍配隶灵武。其后流落,不复求仕进,多游歧、雍、京、洛间,纵酒跅弛,逢人无贵贱,辄呼苗。有佳山水,即淹留浃旬不能去。或逾月不食,盛暑暴露日中,体不沾汗,穷冬凿河冰而浴,其傍凌澌消释,人皆异之。尤善画,所图屋室重复之状,颇极精妙。多游王侯公卿家,或待以美酝,豫张纨素倚于壁,乘兴即画之。苟意不欲而固请之,必怒而去,得者藏以为宝。
  太宗即位,闻其名,召赴阙,授国子监主簿,赐袭衣、银带、钱五万,馆于太学,令刊定历代字书。忠恕性无检局,放纵败度,上怜其才,每优容之。益使酒肆言谤讟,时擅鬻官物,取其直。诏减死,决杖流登州。时太平兴国二年。已行至齐州临邑,谓部送吏曰:“我今逝矣。”因掊地为穴,度可容其面俯窥焉而卒,稿葬于道侧。后累月,故人取其尸,将改葬之,其体甚轻,空空然,若蝉蜕焉。所定《古今尚书》,并释文,并行于世。(《宋史》卷四百四十三《文苑四·郭忠恕传》)
  2、集评:
  宋 刘道醇:评曰:画之为屋木,犹书之有篆籀,盖一定之体,必在端谨详备,然后为最。忠恕俱为当时第一,岂其二者之法相近而然邪?可列神品。(《宋朝名画评》)
  宋 郭若虚:隋唐五代已前,洎国初郭忠恕王士元之流,画楼阁多见四角,其斗栱逐铺作为之,向背分明,不失绳墨。今之画者多用直尺,一就界画,分成斗栱,笔法迹繁杂,无壮丽闲雅之意。(《图画见闻志叙论》)
  明 唐 寅:屋宇不用界自恕先始,用界折算无遗,自伯驹始。其后李嵩辈,则是木工界法,终成下品。(《大观录》)
  明 文徵明:画家宫室最为难工,故自唐以前,不闻名家,至五代卫贤,始以此得名,然而未为极致。独郭忠恕以俊伟奇特之气,辅以博文强学之资,游规矩准绳中而不为所窘,论者以为古今绝艺。
  明 王肯堂:郭恕先界重楼复阁,层见叠出,良木工料之,无一不合规矩。其人世以为狂士而实世外人也,尚能于小艺委曲精微如此。(《郁冈斋笔尘》)
  明 陈继儒:郭恕先以篆籀画屋,故上折下算,一斜百随,咸中尺度。(《妮古录》)
  清 钱 杜:郭忠恕画《清济贯河图》一笔贯四十丈,安能有若是之长笔?大抵笔墨相接处,泯然无痕耳,此即画水之法。(《松壶画忆》)
  3、传世作品
  北宋 郭忠恕 雪霁江行图 轴 绢本墨笔 纵74.1cm横69.2cm (台北故宫博物院藏)
  
  ●李公麟
  1、 小传
  李公麟,字伯时,舒州人。第进士,历南康、长垣尉,泗州录事参军。用陆佃荐,为中书门下后省删定官、御史检法。好古博学,长于诗,多识奇字。自夏、商以来锺鼎尊彝,皆能考定世次,辨测款识。闻一妙品,虽捐千金不惜。
  绍圣末,朝廷得玉玺,下礼部诸儒议。言人人殊。公麟曰:“秦玺用蓝田玉,今玉色正青,以龙蚓鸟鱼为文,著帝王受命之符。玉质坚甚,非昆吾刀、蟾肪不可治,雕法中绝。此真秦李斯所为不疑。”议由是定。
  元符三年病痹,遂致仕。既归老,肆意于龙眠山岩壑间。雅善画,自作《山庄图》,为世宝。传写人物尤精,识者以为顾恺之、张僧繇之亚。襟度超轶,名士交誉之。黄庭坚谓其风流不减古人,然因画为累,放世但以艺传云。(《宋史》卷四百四十四《文苑六·李公磷传》)
  2、集评
  宋 米 芾:李公麟病右手三年,余始画。以李尝师吴生终不能去其气。余乃取顾高古,不使一笔入吴生。又李笔神彩不高,余为目睛面文骨木,自是天性,非师而能。(《画史》)
  宋 邓 椿:画之六法,难以兼全,独唐吴道子,本朝李伯时,始能兼之耳。然吴笔豪放,不限长壁大轴,出奇无穷。伯时痛自裁损,只于澄心纸上,运奇布巧,未见其大手笔,非不能也,盖实矫之,恐星光或近众工之事。(《画继杂说》)
  宋 罗大经:李伯时工画马,曹辅为太仆卿,太仆廨舍,御马皆在焉。伯时每过之,必终日纵视,至不暇与客语。大概画马者,必先有全马在胸中,若能积精储神,赏其神骏,久久则胸中有全马矣。信意落笔,自然超妙,所谓用意不分乃凝于神者也。(《鹤林玉露》)
  宋 俟 名:人物自吴晋以来,号为名手者,才得三十三人。其卓然可传者,则吴之曹弗兴,晋之卫协,隋之郑法士,唐之郑虔周昉,五代之赵岩杜霄,本朝之李公麟。(《宣和画谱》)
  元 汤 垕:李伯时,宋人人物第一。专师吴生照映前古者也。画马师韩幹,不为著色,独用澄心堂纸为之。惟临摹古画用绢素著色,笔法如行云流水,有起倒。作天王像全法吴生。士人高仲常专师伯时,彷彿乱真。至南渡吴兴僧梵隆亦师伯时,但人物多作出水纹,稍乏神气,若画马则全不能也。伯时暮年作画苍古,字亦老成。余尝见《徐神翁像》,笔墨草草,神气炯然。上有二绝句,亦老笔所书,甚佳。又见伯时摹韩幹《三马》神骏突出缣素,今在杭州人家,使韩幹复生亦恐不能尽也。(《画鉴》)
  明 王世贞:南渡以前独重李公麟伯时,伯时白描人物远师顾吴,牛马斟酌韩戴,山水出入王李,似于董李所未及也。(《艺苑巵言》)
  明 李日华:李伯时在彭蠡滨,见野马千百为群,因作《马性图》。盖谓散逸水草,蹄龁起伏,得遂其性耳。知此则平日所为金覊玉勒,围官执策以临者,皆失马之性矣。是亦古人作曳尾龟之意。(《六砚斋笔记》)
  3、传世作品
  五马图 卷 纸本墨笔 (日本东京末次三次藏)
  莲社图(南宋摹本) 轴 绢本设色 (南京博物院藏)
  唐 韦偃 牧放图(李公麟摹) 卷 绢本设色 纵46.2cm横429.8cm (故宫博物院藏)
  
  ●米芾·米友仁
  1、 小传
  米芾字元章,吴人也。以母侍宣仁后藩邸旧恩,补浛光尉。历知雍丘县、涟水军,太常博士,知无为军。召为书画学博士,赐对便殿,上其子友仁所作楚山清晓图,擢礼部员外郎,出知淮阳军。卒,年四十九。
  芾为文奇险,不蹈袭前人轨辙。特妙於翰墨,沈著飞翥,得王献之笔意。画山水人物,自名一家,尤工临移,至乱真不可辨。精於鉴裁,遇古器物书画则极力求取,必得乃已。王安石尝摘其诗句书扇上,苏轼亦喜誉之。冠服効唐人,风神萧散,音吐清畅,所至人聚观之。而好洁成癖,至不与人同巾器。所为谲异,时有可传笑者。无为州治有巨石,状奇丑,芾见大喜日:“此足以当吾拜!”具衣冠拜之,呼之为兄。又不能与世俯仰,故从仕数困。尝奉诏倣黄庭小楷作周兴嗣千字部韵语。又入宣和殿观禁内所藏,人以为宠。
  子友仁,字元晖,力学嗜古,亦善书画,世号小米,仕至兵部侍郎、敷文阁直学士。
  (《宋史》卷四百四十四《文苑六·米芾传》)
  2、集评
  宋 米友仁:此卷乃菴上所见山。大抵山水奇观,变态万层,多在晨晴晦雨间,世人鲜复知此。余生平熟潇湘奇观,每于登临佳处,辄复写其真趣,成长卷以悦目,不俟驱使为之,此岂悦他人物者乎?(《题潇湘奇观图卷》)
  元 汤 垕:作画喜写古贤像,山水其源出董元,天真发露,怪怪奇奇,枯木松石,时出其新意,然传世不多耳。其子友仁字元晖皆传家学,作山水清致可掬,亦略变其尊人所为,成一家法。烟云变灭,林泉源点缀,生意无穷。平生亦珍玩,不轻易予人。(《画鉴》)
  明 董其昌:米元晖作《潇湘白云图》,自题云:“夜雨初霁,晓云欲出,其状若此。”此卷余从项晦伯购之,携以自随。至洞庭湖舟次,斜阳篷底,一望空阔,长天云物,怪怪奇奇,一幅米家墨戏也。(《画眼》)
  明 李日华:米南宫多游江湖,每卜居必择山水明秀,松柏茂郁处。其初不能作画,以目所见,日渐摹仿之,遂得天趣。其作墨戏,不专用笔,或以纸筋、或以蔗滓、或以莲房梗,皆可为画。纸不用胶矾,不写在绢上,今所见米画用绢者,皆后人伪作,米氏父子不如此。(《六砚斋笔记》)
  明 李日华:米元晖泼墨,妙处在树株向背取态,与山势相映。然后以浓淡渍染,分出层数。其连云合雾,洶涌兴没,一任其自然而为之,所以有高山大川之象。若夫布置段落,视营丘摩诘辈入细之作,更严也。譬之祝公妙八风舞,旋转如鬼物,而按其耳目鼻口,与人不差分毫也。今人效之,类推而纳之荒烟勃烧中,岂复有米法哉!(《六砚斋笔记》)
  明 恽 向:米源于董而意象凹凸,自谓出奇无穷,其实恍惚迷离之趣,远祖吴道子而人不能知。究之米家学问狂而非狷,故读书人偶为之,而不敢沉沦于此也。惟董巨气象沉雄,骨力苍秀,为吾辈指南正路。(《玉几山房画外录》)
  明 沈 颢:米襄阳用王洽之泼墨,参以破墨,积墨,焦墨,故融厚有味。(《画尘》)
  明 张泰階:米南宫创为云山一格,尝于咫尺而有烟波千顷之势,盖由唐时王洽先有此法,而米氏遂绍其传,至其神情酣畅,笔墨圆融,则过于王矣。(《宝绘录叙论》)
  清 华翼纶:大米云气蒸蔚,山势浑厚,无笔墨痕。湿笔之中,间以干笔破枝,一笔直下,力可屈铁。用笔如錐,用墨如飞。倏然变幻而神气仍是闲逸。房山枝本亦似米而房屋人物极细,山容峭拔而雄厚,盖顶一笔圆劲而有意趣。(《画说》)
  清 沈宗骞:且如米元章倪云林方方壶诸人其所传之迹,皆不过平平之景,而其清和宕逸之趣,缥缈灵变之机,后人纵竭心力以拟之,鲜有合者,则诸人之所得臻于此者,乃是真正之奇也。(《芥舟学画编》)
  清 钱 杜:山水中松最难画,各家松针凡数十种,要惟挺而秀,则疏密肥瘦皆妙。昔米颠作《海岳庵图,松计百余树,用鼠须笔剔针,针凡数十万,细辨之无一败笔,所以古人笔墨贵气足神完。(《松壶画忆》)
  清 钱 杜:米家烟树山峦,仍是细皴,层次分明,然后以大阔点点之。点时能让出少少皴法更妙。唐子畏云:“米家法要知积墨破墨方得真境,盖积墨使之厚,破墨使之清耳。”米颠山水何尝一片模糊哉?(《松壶画忆》)
  清 盛大士:近人写雨景多仿米氏父子,及高尚书法,往往淋漓濡染,墨有余而笔不足。不知元章画法出自北苑,清刻透露,笔笔见骨。性嗜奇石,每得佳者曲意临摹,惟恐不肖。鉴别画理,纤细不遗,今古推为第一。元晖早得家学,其山水清致可掬,略变乃翁所为,成一家法。意在笔先,神超象外。(《谿山卧游录》)
  清 郑 绩:雨点皴全用点法,宜于雨景也。雨景之法始于米元章,故人皆称为米点。元章天性活泼,不入纤小,随意点缀,便成树林、山石,或浓或淡漠,乍密乍疎,模糊处笔墨之迹交融,明净处点渲之形俱化。一幅淋漓,不必楼台殿阁。若有若无,自有雨中春树万人家景象也。米家发源北苑,写山亦有轮廓,写树亦有夹叶,盖变北苑之披麻专取北苑之雨点,自成一家。今人不味米中奥旨,辄曰米画易学,殊为可惜。友仁画仍用雨点,但用笔稍细致,变大米而成小米,所谓雨点法即米家父子法也。高房山善学之。(《梦幻居画学简明》)
  清 邵梅臣:雨景宜米,非米以前无雨景也。米氏乃画家一派耳。晴亦宜,宜,读画者读雨景,初不必计其是米非米也。(《画耕偶录》)
  3、传世作品
  北宋 米芾 珊瑚笔架图 纸本墨笔 纵27cm横24.8cm (故宫博物院藏)
  南宋 米友仁 潇湘奇观图 卷 纸本水墨图 纵19.8cm横289.5cm (故宫博物院藏)
  
  ●南宋 李唐·刘松年·马远·夏珪
  1、 小传
  李唐,字晞古,河阳人。徽宗朝曾补入画院,建炎间太尉邵渊荐之,奉旨授成忠郎、画院待诏,赐金带,时年近八十。善画山水人物,笔意不凡,尤工画牛。高宗雅爱之,尝题《长夏江寺卷》上云;“李唐可比唐李思训。”
  2、集评
  明 何良俊:荆浩关仝其一家也,董源僧巨然其一家也,李成范宽其一家也,至李唐又一家也。(《四友斋画谱》)
  明 董其昌:李思训写海外山,董源写江南山,米元晖写南徐山,李唐写中州山,马远、夏珪写钱塘山,赵吴兴写霅苕山,黄子久写海虞山,若夫方壶蓬阆必有羽人传照,余以意为之,未知似否?(《画旨》)
  明 张泰階:南宋画师无甚表表者,刘李马夏,俱负重名,而李马为最,但较之北宋,门庭自别,其风气使然欤?(《宝绘录叙论》)
  3、传世作品
  壑松风图 轴 绢本设色 纵188.7cm横139.8cm (台北故宫博物院藏)
  长夏江寺图 卷 绢本青绿设色 纵44cm横249cm (故宫博物院藏)
  採薇图 卷 绢本淡设色 纵27.2cm横90.5cm (故宫博物院藏)
  
  二、 刘松年
  1、 小传
  刘松年,钱唐人,居清波门,俗呼为暗门刘。淳熙画院学生,绍熙年待诏。师张敦礼,工画人物、山水,神气精妙,名过于师。宁宗朝进《耕织图》称旨,赐金带,院人中绝品也。颇恬洁,与张训礼相上下,但平坡远岸不及之尔。
  2、 集评
  明 屠 隆:宋画评者谓之院画,不以为重,以巧太过而神不足也。不知宋人之画,亦非后人可造堂室。如李唐、刘松年、马远、夏珪,此南渡以后四大家也,画家虽以残山剩水目之,然可谓精工之极。(《画笺》)
  3、传世作品
  秋山行旅图 轴 绢本设色 纵160cm横99.5cm (四川省博物馆藏)
  罗汉图 轴 绢本设色 纵117cm横55.8cm (台北故宫博物院藏)
  四景山水图 卷 绢本设色 纵41.3cm横68cm (故宫博物院藏)
  中兴四将图(传) 卷 绢本设色 纵26cm横90.6cm (中国历史博物馆藏)
  
  三、 马远
  1、 小传
  马远,马兴祖之后,字钦山。光宁时画院待诏,山水人物花鸟,种种臻妙,自成一家,与夏珪齐名,时称马夏。或谓远所绘,多残山剩水,不过南渡临安风景,故人称马一角云。
  2、集评
  明 吴 宽:马远不以画水名,观此十二幅,曲尽水态,可谓多能者矣。全卿家江湖间,盖真知水者,宜其有取于此(《书画谱》)
  3、传世作品
  水图 卷 绢本设色 纵26.8cm横41.8纵横4cm (故宫博物院藏)
  踏歌图 轴 绢本设色 纵192.cm5横111cm (故宫博物院藏)
  孔子像 页 绢本设色 纵27.7cm横23.2cm (故宫博物院藏)
  梅石溪凫图 页 绢本设色 纵26.7cm横28.6 cm(故宫博物院藏)
  白蔷薇 页 绢本设色 纵26.2cm横25.9cm (故宫博物院藏)
  
  四、 夏圭
  1、 小传:
  夏珪,字禹玉,钱唐人。宁宗朝待诏,赐金带。善画人物,高低酝酿,墨色如傅粉之色,笔法苍老,墨汁淋漓,奇作也。雪景全学范宽。院人中画山水,自李唐以下,无出其右者也。楼阁不用界尺,信手而成,突兀奇怪,气韵尤高。
  2、集评:
  明 何良俊:南宋马远夏圭亦是高手,马人物最胜,其树石行笔甚遒劲。夏圭善用焦墨,是画家特出者,然只是院体。(《四友斋画谱》)
  明 王穉登:夏珪《长江万里》横卷其水势欲溅壁,石欲出云,树欲含雾,人物舟楫楼橹室庐,种种悉具气韵。但用水墨而神采灿烂,如五色庄严,可与李唐并驱争先,马远诸人皆当北面。(《江邨销夏录》)
  3、传世作品
  雪堂客话图 页 绢本设色 纵28.2cm横29.5cm (故宫博物院藏)
  梧竹溪堂图 页 绢本设色 纵23cm横26cm (故宫博物院藏)
  松溪泛月图 页 绢本设色 纵24.7cm横25.2cm (故宫博物院藏)
  烟岫林居图 页 绢本笔墨 纵25cm横26.2cm (故宫博物院藏)
  山水十二景 卷 (存四景) 绢本设色 (美国纳尔逊.艾京斯美术馆藏)
  遥岑烟霭图(传) 页 绢本墨笔 纵23.5cm横24.2cm (故宫博物院藏)
  溪山清远图 卷 纸本墨笔 纵46.1cm横889.1cm (台北故宫博物院藏)
  
  ●元 赵孟、
  1、小传:
  赵孟頫字子昂,宋太祖子秦王德芳之后也。五世祖秀安僖王子偁,四世祖崇宪靖王伯圭。高宗无子,立子偁之子,是为孝宗,伯圭,其兄也,赐第于湖州,故孟頫为湖州人。曾祖师垂,袓希永,父與訔,仕宋,皆至大官;入国朝,以孟頫贵,累赠师垂集贤侍读学士,希永太常礼仪院使,并封吴兴郡公,與訔集贤大学士,封魏国公。
  孟頫幼聪敏,读书过目辄成诵,为文操笔立就。年十四,用父荫补官,试中吏部铨法,调真州司户参军。宋亡,家居,益自力於学。
  至元二十三年,行台侍御史程钜夫,奉诏搜访遗逸于江南,得孟頫,以之入见。孟頫才气英迈,神采焕发,如神仙中人,世祖顾之喜,使坐右丞叶李上,或言孟頫宋宗室子,不宜使近左右,帝不听。时方立尚书省,命孟頫草诏颁天下,帝览之,喜曰:“得朕心之所欲言者矣。
  二十四年六月,授兵部郎中,二十七年,迁集贤直学士。
  帝欲使孟頫与闻中书政事,孟頫固辞,有旨令出入宫门无禁。每见,必从容语及治道,多所裨益。帝问:“汝赵太祖孙耶?太宗孙耶?对曰:“臣太祖十一世孙。”帝曰:“太祖行事,汝知之乎?”孟頫谢不知,帝曰:“太祖行事,多可取者,朕皆知之。”孟頫自念,久在上侧,必为人所忌,力请补外。二十九年,出同知济南路总管府事。佥廉访司事韦哈剌哈孙,素苛虐,以孟頫不能承顺其意,以事中之,会修世祖实录,召孟頫还京师,乃解。久之,迁知汾州,未上,有旨书金字藏经,既成,除集贤直学士、江浙等处儒学提举,迁泰州尹,未上。
  至大三年,召至京师,以翰林侍读学士,与他学士撰定祀南郊祝文,及拟进殿名,议不合,谒告去。仁宗在东宫,素知其名,及即位,召除集贤侍讲学士、中奉大夫。延祐元年,改翰林侍讲学土,迁集贤侍讲学士、资德大夫。三年,拜翰林学士承旨、荣禄大夫。帝眷之甚厚,以字呼之而不名。帝尝与侍臣论文学之土,以孟頫比唐李白、宋苏子瞻。又尝称孟頫操履纯正,博学多闻,书画绝伦,旁通佛、老之旨,皆人所不及。有不悦者间之,帝初若不闻者。又有上书言国史所载,不宜使孟頫与闻者,帝乃曰:“赵子昂,世祖皇帝所简拔,朕特优以礼貌,置於馆阁,典司述作,传之後世,此属呶呶何也!”俄赐钞五百锭,谓侍臣曰:“中书每称国用不足,必持而不与,其以普庆寺别貯钞给之。”孟頫尝累月不至宫中,帝以问左右,皆谓其年老畏塞,敕御府赐貂鼠裘。
  至治元年,英宗遣使即其家,俾书孝经。二年,赐上尊及衣二袭。是岁六月卒,年六十九。追封魏国公,諡文敏。
  孟頫所著,有尚书注,有琴原、乐原,得律吕不传之妙;诗文清邃奇逸,读之,使人有飘飘出尘之想。篆、籀、分、隶、真、行、草书,无不冠绝古今,遂以书名天下。天竺有僧,数万里来求其书归,国中宝之。其画心水、木石、花竹、人马,尤精致。前史官杨载称孟頫之才颇为书画所掩,知共书画者,不知共文章,知其文章者,不知其经济之学。人以为知言云。
  
  2、集评:
  元 钱 选:赵文敏问画道于钱舜举,何以称士气?钱曰:“隶体耳。画史能辨之,即可无翼而飞,不尔便落邪道,愈工愈远;然又有关捩,要得无求于世,不以赞毀挠怀。”吾尝举似画家,无不攒眉,谓此关难度,所以年年故步。(《容台集书画谱》)
  明 王世贞:赵松雪孟頫,梅道人吴镇仲圭,大痴老人黄公望子久,黄鹤山樵王蒙叔明,元四大家也。松雪尚工人物資流通楼台花树,描写精绝,今时人极重之,宋体为之一变。(《艺苑巵言》)
  明 王世贞:吴兴画两马,其前马从容细步,与前人顾盼呼侣之意。后人攀鞍欲上不得,后马搐尾顿蹄,欲驰而后隐忍态,描写殆尽,偶一开卷,宛然若生,故不必以龙耆凤臆嘶风逐电为快也。(《弇州续稿》)
  明 董其昌:赵荣禄枯树法郭熙李成,不知实从飞白结字中来也。(《画禅室随笔》)
  明 张泰階:赵魏公秀润可方摩诘,婉熟可方李氏父子,兼以顾陆皆在其笔端,凡有摹仿,无不尽善,岂止领袖有元,千年以来一人而已。(《宝绘录叙论》)
  清 钱 杜:赵松雪松下老子图,一松一石一藤榻一人物而已。松极烦,石极简。藤榻极烦,人物极简。人物中衣褶极简,带与冠履极烦。即此可参悟参错之道。(《松壶画忆》)
  清 钱 杜:子昂尝谓钱舜曰:“如何为士夫画?”舜举曰:“隶法耳。”隶者有异于描,故书画皆曰写,本无二也。(《松壶画忆》)
  
  3、传世作品
  鹊华秋色图 卷 纸本设色 纵28.4cm横93.2cm (台北故宫博物院藏)
  人骑图 卷 纸本设色 纵30cm横52cm(故宫博物院藏)
  水村图 卷 纸本墨笔 纵24.9cm横120.5cm(故宫博物院藏)
  兰竹石图 轴 纸本墨笔 纵44.6cm横33.5cm(上海博物馆藏)
  红衣罗汉像 卷 纸本设色 纵26cm横52cm(辽宁省博物馆藏)
  秋郊饮马图 卷 绢本设色 纵23.6cm横59m(故宫博物院藏)
  墨竹图 卷 纸本墨笔 纵34cm横108cm(故宫博物院藏)
  老子像 纸本设色 纵24.8cm横15cm(故宫博物院藏)
  双松平远图 卷 纸本设色 (美国大都会美术馆藏)
  秀石踈林图 卷 纸本墨笔 纵27.5cm横62.8cm(故宫博物院藏)
  幽篁戴胜图 卷 纸本设色 纵25.4cm横36.2cm(故宫博物院藏)
  古木竹石图 轴 绢本墨笔 纵108.2cm横48.8cm(故宫博物院藏)
  浴马图 卷 绢本设色 纵28.1cm横155.5cm(故宫博物院藏)
  洞庭东山图 轴 绢本设色 纵61.9cm横27.6cm(上海博物馆藏)
  
  ●黄公望、
  1、小传:
  黄公望,字子久,又号大痴道人。富春人,一云平江常熟人。天姿孤高,少有大志。试吏弗遂,遂归隐。据梧隐几,若忘身世,盖游方之外,非世主所能知也。博书史,尤通音律图纬之学。诗工晩唐。善画山水,师董源。晩年变其法,自成一家。山顶多岩石,自有一种风度。
  2、集评:
  元 倪 瓒:本朝画山水林石:高尚书之气韵闲远,赵荣禄之笔墨峻拔,黄子久之逸迈不群,王叔明之秀雅清新,其品第固自有甲乙之分,然皆余敛袵无间言者,处此则非余所知矣。(《跋黄子久画卷》)
  明 唐志契:写画多有因地而分者,不独师法也。如李思训黄筌便多山峡气象者,生于成都也。宋二水范中立有秣陵气象者,家于建康也。米海岳曾作宦京口,便多镇江山色。黄公望隐于虞山,落笔便是常熟山色,信高人笔底往往为山川所囿乎?(《绘事微言》)
  明 李日华:陈郡丞尝谓余言:“黄子久终日只在荒山乱石丛木深筱中坐,意态忽忽,人不测其为何。又每往泖中通海处看急流轰浪,虽风雨骤至,水怪悲诧而不顾。”噫!此大痴之笔,所以沉郁变化,几与造化争神奇哉。(《六砚斋笔记》)
  明 李日华:大痴老人为孙元琳作,时年八十有二。此幅山作屏障,下多石台,体格俱方,以笔腮拖下,取刷丝飞白之势,而以淡墨笼之,乃子久稍变荆关法而为之者,他人无是也。然亦由石壁峻峭者,其稜脈麄壮,正可三四笔取之,若稍繁絮,即失势矣。今人用以写斜坡圆峦,岂能得妙。(《六砚斋笔记》)
  明 恽 向:尝见子久山色,全体古澹,不作分明圭角,如旧墨色,渐少黑气而意甚流畅,然则所谓古人全用重墨者,又不尽然也。群龙无首,当于此处得之。子久本如富春、天池石壁、浮峦暖翠、春山聚秀等图,其笔多而墨不设,其步曲折而神不碎,其用纸片折而气不局,游移变化,随管城出没,而力不伤。董先生云:“烟云供养以至于寿而仙者称曰高人。”吾以为黄公子久外,无他人也。(《玉几山房画外录》)
  明 张 丑:大痴画格有二:一种作浅绎色者,山头多岩石,笔势雄伟;一种作水墨者,皴纹极少,笔意尤为简远。近见吴氏藏公《富春山居图》卷,清真秀拔,繁简得中,其品固当在松雪翁上也。而云林生云:“黄翁子久虽不能梦见房山鸥波,要亦非近世画手可及。(《清河书画舫》)
  明 张泰階:子久逸格之祖也,盖繇享寿遐远,艺业愈精,所为登峰造极者,虽与王蒙旗鼓相当,而王蒙终逊一筹也。(《宝绘录叙论》)
  清 布颜图:元四家皆师法北宋,笔墨相同,而各有变异。子久师法北苑,汰具繁皴,瘦其形体,峦顶山根,重如叠石,横起平坡,自成一体。(《画学心法问答》)
  清 华翼纶:子久用笔犹有一二古拙之处。墨薄如纱,笔软如棉,若不用力而力在其中,全以神运,无一点矜能虚矫之气。(《画说》)
  清 钱 杜:大痴披麻皴,苔多横点,碎石处不过七八点,峦上四五点而已。此洪谷子法也。(《松壶画忆》)
  清 郑 绩:尝观黄子久真迹,马牙皴,横竖倒插,石壁嶙峋,先用墨水染出背面,后加润色,一石全赭,一石全绿,一石全墨,而蓝墨绿赭之外,又有赭入绿,绿入墨,墨入赭,赭入蓝,蓝入墨,互相兼色,分别相间,通幅嶙峋中层次显成,或竖或插,片块不紊,甚觉苍古。(《梦幻居画学简明》)
  3、传世作品
  天池石壁图 轴 绢本设色 纵139.4cm横57.3cm(故宫博物院藏)
  溪山雨意图 卷 绢本墨笔 纵26.9cm横106.5cm(北京市文物事业管理局藏)
  九峰雪霁图 轴 绢本墨笔 纵117cm横55.5cm(故宫博物院藏)
  富春山居图 卷 纸本设色 纵33cm横636.9cm(台北故宫博物院藏)
  富春山居图 纸本墨色 纵31.8cm横51.4 cm(浙江省博物馆藏)
  富春大岭图 轴 纸本墨笔 纵74cm横36cm(南京博物院藏)
  水阁清幽图 轴 纸本墨笔 纵104.5cm横67.3cm(南京博物院藏)
  剡溪访戴图 轴 纸本墨笔 纵75.5cm横56cm(云南省博物馆藏)
  丹崖玉树图 轴 纸本设色 纵101.3cm横43.8cm (故宫博物院藏)
  
  ●王蒙
  1、小传:
  王蒙,字叔明,湖州人。赵孟頫之甥也。敏于文,不尚榘度。工画山水,兼善人物。少时赋宫词,仁和俞友仁见之,曰:“此唐人佳句也”,遂以妹妻焉。元未官理间,遇乱,隐居黄鹤山,自称黄鹤山樵。洪武初,知泰安州事。蒙尝谒胡惟庸于私第,与会稽郭传、僧知聪观画。惟庸伏法,蒙坐事被逮,瘐死狱中。(《明史·文苑一》)
  2、集评:
  明 张 丑:王蒙山水,其人物草树,烟云烘锁,一一效仿李昇,止皴法为稍异耳。(《清河书画舫》)
  清 布颜图:元四家皆师法北宋,笔墨相同,而各有变异。王叔明号黄鹤山樵,松雪之甥也。少学其舅,晩法北苑,将北苑之披蔴皴,屈律其笔,名为解索皴。其坚硬如金钻镂石,利捷如鹤嘴划沙,亦自成一体。(《画学心法问答》)
  清 华翼纶:王蒙沉郁古拙,以印泥画沙之笔,写其胸中之邱壑,令观者如身游其际,有不能遽出之势。(《画说》)
  清 方 薰:陈惟寅与王蒙斟酌画《岱宗密雪图》,雪处以粉笔夹小竹弓弾之,得飞舞之态,仆曾以意为之,颇有别致,然后知笔墨之外,又有吹雪弹雪之妙。(《山静居画论》)
  清 钱 杜:山樵皴法有两种:其一世所传解索皴,一用澹墨钩石骨,纯以焦墨皴擦,使石中绝无余地,望之郁然深秀。此翁胸具造化,落笔岸然,不顾俗眼,宜乎倪元镇有扛鼎之誉也。古来诗家皆以善变为工,惟画亦然。若千篇一律,有何风趣?使观者索然乏味矣。余谓元明以来善变者,莫如山樵,不善变者莫如香光,尝与蓬心兰墅论之。(《松壶画忆》)
  清 郑 绩:王叔明画云头皴用赭墨笔,依墨笔加皴,勾出背面,俟乾然后以赭黄连面兼背一笔染过,其赭黄之笔虽不分背面,而赭墨先有阴阳,便不见板。此法明净苍秀可爱,况墨皴与赭皴笔笔玲珑,不为色掩。予岂目睹叔明用色用笔而知耶?但见叔明多是此体,予初时临摹屡不知法,至今年近五十,乃穷究深悟中试而得之,故笔之于书,以待来学。(《梦幻居画学简明》)
  3、传世作品
  竹石图 轴 纸本墨笔 纵77.2cm横27cm(苏州博物馆藏)
  夏山高隐图 轴 绢本设色 纵149cm横63.5cm (故宫博物院藏)
  青卞隐居图 轴 纸本墨笔 纵140.6cm横42.2cm(故宫博物院藏)
  夏日山居图 轴 纸本墨笔 纵118.4cm横36.5cm(故宫博物院藏)
  葛稚川移居图 轴 纸本设色 纵139cm横58cm(故宫博物院藏)
  丹山瀛海图 卷 纸本设色 (上海博物馆藏)
  太白山图 卷 纸本设色 纵27.6cm横238cm(故宫博物院藏)
  
  ●吴镇、
  1、小传:
  吴镇,字仲圭,号梅花道人。嘉兴人。画山水师巨然。其临模与合作者绝佳;而往往传于世者,皆不专志,故极率略。亦能墨竹墨花。
  2、集评:
  明 沈 周:绘事必以山水为难,南唐时称董北苑独能之,诚士大夫家之最。后嗣其法者,惟巨然一人而已。迨元氏则有吴仲圭之笔,非直轶其代之人,而追巨然几及之。是三人若论其布意之趣,高闲清旷之妙,不能无少优劣焉,以巨然之于北苑,仲圭之于巨然可第而见矣。(《寓意编》)
  清 沈宗骞:大痴用墨浑融,山樵用墨洒脱,云林用墨缥缈,仲圭用墨淋漓,思翁用墨华润。诸公用墨妙谛,皆出自笔痕间,至其凹处及晦暗之所亦犹夫人也。(《芥舟学画编》)
  清 布颜图:元四家皆师法北宋,笔墨相同,而各有变异。吴仲圭号梅花道人,师学巨然,俨然一体。然巨然山头坡脚,画法紧密,而仲圭之山顶坡脚画法疎落。又于阴坳处重加墨苔,号为胡椒点以取苍茫之势,只此少异耳,余处皆同。(《画学心法问答》)
  清 华翼纶:梅道人运笔如铁,墨分五彩,古拙异常。(《画说》)
  3、传世作品
  双桧平远图 轴 绢本墨笔 纵180.2cm横111.4 cm(台北故宫博物院藏)
  渔父图 轴 绢本墨笔 纵84.7cm横29.7cm(故宫博物院藏)
  松泉图 轴 纸本墨笔 纵105.6cm横31.7cm(南京博物院藏)
  墨梅图 卷 纸本墨笔 2纵9.6cm横35cm(辽宁省博物馆藏)
  墨竹谱 册 纸本墨笔 纵40.3cm横52cm纵横22cm(台北故宫博物院藏)
  芦花寒雁图 轴 绢本墨笔 纵83.3cm横27.8cm(故宫博物院藏)
  松石图 轴 纸本墨笔 纵10cm4横31cm(故宫博物院藏)
  墨竹坡石图 轴 绢本墨笔 纵103.4cm横33cm(故宫博物院藏)
  枯木竹石图 轴 绢本墨笔 纵53cm横69.8cm(故宫博物院藏)
  
  ●倪瓒
  
  1、小传:
  倪瓒,字元镇,无锡人也。家雄于赀,工诗,善书画。四方名士日至其门。所居有阁曰清閟,幽迥绝尘。藏书数千卷,皆手自勘定。古鼎法书,名琴奇画,陈列左右。四时卉木,萦绕其外,高木修篁,蔚然深秀,故自号云林居士。时与客觞咏其中。为人有洁癖,盥濯不离手。俗客造庐,比去,必洗涤其处。求缣素者踵至,瓒亦时应之。
  至正初,海内无事,忽散其赀给亲故,人咸怪之。未几兵兴,富家悉被祸,而瓒扁舟箬笠,往来震泽、三柳间,独不罹患。张士诚累欲钩致之,逃渔舟以免。其弟士信以幣乞画,瓒又斥去。士信恚,他日从宾客游湖上,闻异香出葭苇间,疑为瓒也,物色渔舟中,果得之。抶几斃,终无一言。及吴平,瓒年老矣,黄冠野服,混迹编氓。洪武七年卒,年七十四。(《明史·隐逸》)
  2、集评:
  明 李开先:倪云林如几上石蒲,其物虽微,以玉盘盛之可也。(《中麓画品》)
  明 沈 周:云林在胜国时,人品高逸,书法王子敬,诗有陶韦风致,画步骤关仝,笔简思清,至今传者,一纸百金,后虽有王舍人孟端学为之,力不能就简而致繁劲,亦自可爱,云林之画品,要自成家矣。(《寓意编》)
  明 董其昌:作云林画,须用侧笔,有轻有重,不得用圆笔,其佳处在笔法秀峭耳。宋人院体皆用圆皴,北苑独稍纵,故为一小变。倪云林黄子久王叔明皆从北苑起祖,故皆有侧笔,云林其尤著者也。(《画禅室随笔》)
  明 陈继儒:倪迂画在胜国时,可称逸品。昔人以逸品置神品之上。历代惟张志和卢鸿可无愧色。宋人中米襄阳在蹊径之外,余皆从陶铸而来。元之能者虽多,然率承宋法,稍加萧散耳。吴仲圭大有神气,黄子久特妙风格,王叔明奄有前规,而三家未洗纵横习气,独云林古淡天然,米痴后一人而已。(《妮古录》)
  明 李日华:倪云林著色山水,余见五六幅,各有意态。戊辰三月在金陵,王越石示余一幅,乃为周南老作者,云岚霞霭,尤极鲜丽。所写松皆枯毫渴笔,就意为之,而天趣溢出。周南老题云:“云林小景,著色者甚少,尝客寒斋,间作一二,观其绘染,深得古法,殊不易也。”(《六砚斋笔记》)
  明 张 丑:元镇书法本自遒劲,旋就清婉;画品原初详整,渐趋简淡,世人但尚老笔粉披,而不知其早岁之精细,陋矣哉!(《清河书画舫》)
  明 张泰階:盛唐之画,大都婉丽秀润,巧法相兼,后来荆关稍加苍劲,倪迂更为变通其法,遂成逸格,此乃独出之宗派也。(《宝绘录叙论》)
  明 张泰階:倪迂深自贵重,不轻点染,譬如藐姑射神人不食烟火,故姿态特异。(《宝绘录叙论》)
  清 布颜图:元四家皆师法北宋,笔墨相同,而各有变异。高士倪瓒师法关仝,绵绵一脈,虽无层峦叠嶂,茂树丛林,而冰痕雪影,一片空灵,剩水残山,全无烟火,足成一代逸品。我观其画,如见其人。(《画学心法问答》)
  清 华翼纶:倪元镇平淡天真,简而厚,淡而有精彩,绝不经意,纯乎天趣。(《画说》)
  清 沈宗骞:倪云林诗云:“拟将尔雅虫鱼笔,写出乔林古木图。”盖言生动流活之趣如虫鱼也,亦即余所论似嫩之妙谛也。(《芥舟学画编》)
  清 钱 杜:云林區惜墨如金,盖用笔轻而松,燥锋多,润笔少,以皴擦胜渲染耳。夫渲染可以救枯瘠,生云烟,迂翁又何尝顷刻离是法哉?特不肯用湿笔重笔耳,学者当细味之。作书贵中锋,作画亦然。云林折带皴皆中锋也。惟至明之啓祯间,侧锋盛行,盖易于取姿,而古法全失矣。(《松壶画忆》)
  清 戴 熙:云林无法不备,一法不立。学者正如帆随湘转,望衡九面,此惟亲见多识广吕仙吹冷风笛者知之耳。云林画法,程松圆得其疏,查梅壑得其淡,恽南田得其秀,盖未有得其逸者。(《习苦斋题画》)
  3、传世作品
  (王绎合作)杨竹西小像 卷 纸本墨笔 纵27.7cm横86.8(故宫博物院藏)
  六君子图 轴 绢本墨笔 纵61.9cm横33.3cm(上海博物馆藏)
  渔庄秋霁图 轴 纸本墨笔 纵96cm横47cm(上海博物馆藏)
  树石幽篁图 轴 纸本墨笔 纵60.7cm横29.3cm(故宫博物院藏)
  梧竹秀石图 轴 纸本墨笔 纵96cm横36cm(故宫博物院藏)
  幽涧寒松图 轴 纸本墨笔 纵59.cm7横50.4cm(故宫博物院藏)
  竹枝图 卷 纸本墨笔 纵34cm横76.4cm(故宫博物院藏)
  古木幽篁图 轴 纸本墨笔 纵88.6cm横30cm(故宫博物院藏)
  
  ●明 沈周、
  1、 小传
  沈周,字启南,长洲人。祖澄,永乐间举人材,不就。所居曰西庄,日置酒款宾,人儗之顾仲瑛。伯父贞吉,父恒吉,并抗隐。搆有竹居,兄弟读书其中,工诗善画,臧获亦解文墨。邑人陈孟贤者,陈五经继子也。周少从之游,得其指授。年十一,游南都,作百韵诗,上巡抚侍郎崔恭。面试《凤凰台赋》,援笔立就,恭大嗟异。及长,书无所不览。文摹左氏,诗拟白居易、苏轼、陆游,字仿黄庭坚,并为世所爱重。尤工于画,评者谓为明世第一。
  郡守欲周贤良,周筮易,得遁之九五,遂决意隐遁。所居有水竹亭馆之胜,图书鼎彝充牣错列,四方名士过从无虚日,风流文彩照映一时。奉亲至孝。父殁,或劝之仕,对曰:“若不知母氏以我为命耶?奈何离膝下。”居恒厌入城市,于郭外置行窩,有事一造之。晩年,匿迹惟恐不深,先后巡抚王恕、彭礼咸礼敬之,欲留幕下,并以母老辞。
  有郡守徵画工绘屋壁。里人疾周者,入其姓名,遂被摄。或劝周谒贵游以免,周曰:“往役,义也,谒贵游,不更辱乎!”卒供役而还。已而守入觐,铨曹问曰:“沈先生无恙乎?”守不知所对,漫应曰:“无恙。”见内阁,李东阳曰:“沈先生有牍乎?”守益愕,复漫应曰:“有而未至。”守出,仓皇谒侍郎吴宽,问沈先生何人?宽备言其。状询左右,乃画壁生也。比还,谒周舍,再拜引咎,索饭,饭之而去。周以母故,终身不远游。母年九十九而终,周亦八十矣。又三年,以正德四年卒。(《明史·隐逸》)
  山水花鸟,悉入神品。写山水初于宋元名手,皆能变化出入,而于董北苑,僧巨然、李营邱尤有心得,中年以子久为宗,晚乃醉心梅道人,酣肆融洽,杂梅老真迹中有不能复辨者。每营一障,则长林巨壑,小节寒墟,高明委曲,风趣洽然,使夫揽者若云雾生于屋中,山川集于几上。
  沈氏少时画,率盈尺小景,四十以后,始拓为大幅,粗枝大叶,虽草草点缀,而意已足。沈氏高致绝人,而和易近物,贩夫牧竖,持纸来索,不见难色。或作赝品求题者,亦乐然应之,酬给无间。一时名士如唐寅、文徵明之流,咸出其门。沈氏虽以画擅名,诗文亦卓然成家,每成一轴,手题数十百言,风流文采,照耀一时。
  2、集评
  明 李开先:沈石田如山林之僧,枯淡之外,别无所有。(《中麓画品》)
  明 王穉登:神品志一人:沈周先生。赞曰:休矣煌煌乎,沈先生之作,集厥大成,其诸金声而玉振之者欤?二父庭闻,杜公私淑,其有以陶育之也,夫然青出于蓝矣。允矣观于海者难为水也,处士渊孝,固一勺之多也。(《吴郡丹青志》)
  明 周天球:写生之法,大与绘画异。妙在用笔之遒劲,用墨之浓淡,得化工之巧,具生意之全,不计纤拙形似也。宋自黄崔而下,鲜有擅长者,至我明得沈石田,老苍而秀润,备笔法与墨法,令人不能窥其窔奥,真独步艺苑,试阅其一二经本,真能使眼明不可易视。(《江邨销夏录》)
  清 方 薰:元张守忠墨花翎毛,笔墨脱去窠臼,自出新意,真神妙俱得者。石田常仿摹之,设色绝少。仆见其桃花小帧,以粉笔蘸脂,大小点瓣为四五花。赭墨发榦,自右角斜拂而上,旁缀小枝,作一花一蕊,合绿浅深,搨葉衬花蕊之间。点心钩叶,笔劲如锥,转折快利,余梗尺许,更不作一花一叶,风致高逸,入徐氏之室矣。(《山静居画论》)
  3、传世作品
  仿戴进谢太傅游东山 轴 绢本设色 纵170.7cm横89.9cm (翁万戈先生藏)
  庐山高 轴 纸本设色 纵193.8cm横98.1cm(台湾故宫博物院藏)
  桐阴濯足图 轴 青绿 纵199cm横47.5cm(首都博物馆藏)
  云际停舟图 轴 绢本设色 纵249.2cm横94.2cm(上海博物馆藏)
  仿董巨山水图 轴 纸本墨笔 纵163.5cm横37.2cm(故宫博物院藏)
  枯树八哥图 轴 纸本水墨 纵152cm横27.4cm(扬州市博物馆藏)
  牡丹图 轴 纸本墨笔 纵152.5cm横67cm(故宫博物院藏)
  辛夷墨菜图 卷 两段一为纸本设色,一为纸本墨笔 均纵35.2cm横59.7cm
  报德英华图 卷 纸本墨笔 纵29cm横251.5cm(故宫博物院藏)
  雪夜讌集图 卷 纸本水墨 纵30.8cm横152cm(烟台市博物馆藏)
  青园图 卷 纸本设色 纵 19.1cm横188.7cm(旅顺博物馆藏)
  萱花秋葵图 卷 纸本设色 纵21.2cm横114.8cm(中国美术馆藏)
  岸波图 卷 纸本设色 纵30cm横165cm(苏州市博物馆藏)
  盆菊幽赏图 卷 纸本设色 纵23.4cm横86cm(辽宁省博物馆藏)
  虎丘送客图 轴 纸本设色 纵173.3cm横64.2cm(天津市艺术博物馆藏)
  山溪客话图 轴 纸本设色 纵82.5cm横32cm(无锡市博物馆藏)
  两江名胜图 册 绢本设色 纵42.2cm横23.8cm(上海博物馆藏)
  魏园雅集图 轴 纸本设色 纵145.5cm横47.5cm(辽宁省博物馆藏)
  东庄图 册21页 纸本设色 纵28.7cm横33cm(南京博物馆藏)
  落花诗意图 卷 纸本设色 纵35.9cm横60.1cm(南京博物馆藏)
  
  ●文徵明、
  1、 小传
  文徵明,长洲人,初名璧,以字行,更字徵仲,别号衡山。父林,温州知府。叔父森,右佥都御史。林卒,吏民醵千金为赙。徵明年十六,悉却之。吏民修故却金亭,以配前守何文渊,而记其事。
  徵仲幼不慧,稍长,颖异挺发。学文于吴宽,学书于李应祯,学画于沈周。皆父友也。又与祝允明、唐寅、徐祯卿辈相切劘,名日益著。其为人和而介。巡抚俞谏欲遗之金,指所衣蓝衣,谓曰:“敝至此邪?”徵明佯不喻,曰:“遭雨敝耳。”谏竟不敢言遗金事。宁王宸濠慕其名,贻书幣聘之,辞病不赴。
  正德末,巡抚李充嗣荐之,会徵明亦以岁贡生诣吏部试,奏授翰林院待诏。世宗立,预修《武宗实录》,侍经筵,岁时颁赐,与诸词臣齿。而是时专尚科目,徵明意不自得,连岁乞归。先是,林知温州,识张璁诸生中。璁既得势,讽徵眀附之,辞不就。杨一清召入辅政,徵明见独后。一清亟谓曰:“子不知乃翁与我友邪?”徵明正色曰:“先君弃不肖三十余年,苟以一字及者,弗敢忘,实不知相公与先君友也。”一清有惭色,寻与璁谋,欲徙徵明官。徵明乞归益力,乃获致仕。其山水远宗郭熙、李唐,近追赵孟頫,王蒙,晩年,师李晞古、吴仲圭,翩翩入室,小图大轴,皆有奇致。四方乞诗文书画者,接踵于道,而富贵人不易得片楮,尤不肯与王府及中人,曰:“此法所禁也。”周、徽诸王以宝玩为赠,不启封而还之。外国使者道吴门,望里肃拜,以不获见为恨。文笔遍天下,门下士赝作颇多,徵明亦不禁。嘉靖三十八年卒,年九十矣。(《明史·文苑三》)
  2、集评
  明 吴 宽:文徵仲书画为当代宗匠,用笔设色,错综古人,闲逸清俊,纤细奇绝,一洗丹青谬习。(《大观录》)
  明 唐 寅:徵明先生《关山积雪图》全法二李,兼有王维赵千里蹊径。观其殿宇树石,村落旅况,无不曲尽精妙,可以追纵古人。千山寒色,宛然在目,殊非高手不能。余生平谓文先生工于赵文敏叔明大痴诸名家,独此卷丰致清逸,令人畏敬,信胜国诸贤不能居其右矣。(《大观录》)
  明 张泰階:衡山初年多用偏锋,故声名特噪,洎晩年渐趋醇正,间用吴梅菴笔意,一种天然秀善、浑厚和平之气,扑入眉宇,一望而知为端人正士之作也。大都取精松雪而出入大痴、黄鹤间。或曰:“唐有摩诘,元有松雪公,其接武乎。若以荆关之峭劲,北苑之皴法补之,更无遗憾矣。(《宝绘录叙论》)
  清 钱 杜:文待诏画法师赵松雪及梅花道人,而灵秀之气出自腕下,往往有出范围之作。后之人欲瓣香停云须先领会其清超静穆之神韵,然后邱壑位置,自然合格,渐脱渣滓而留清虚则近道矣。若一意在皴染钩勒上取形似,终属参死句汉也。(《松壶画忆》)
  清 郑 绩:文衡山画小披麻夹小斧劈皴,多用赭墨染山背,用草绿染山顶。上绿下赭,随山石分间处顺笔染之,又不是板执背面逐层分间,亦是一体。(《梦幻居画学简明》)
  3、传世作品
  湘君湘夫人图 轴 纸本设色 纵100.8cm横35.6cm(故宫博物院藏)
  高人名园图 轴 绢本设色 纵69.7cm横48.1cm(四川省博物馆藏)
  品茶图 轴 纸本墨笔 纵136.1cm横26.8cm(故宫博物院藏)
  万壑争流图 轴 纸本设色 纵132.4cm横35.2cm(南京博物馆藏)
  霜柯竹石图 轴 纸本墨笔 纵76.9cm横30.7cm(上海博物馆藏)
  临溪幽赏图 轴 纸本墨笔 纵127.3cm横50cm(故宫博物院藏)
  秋花图 轴 纸本墨笔 纵135.7cm横50cm(故宫博物院藏)
  东园图 卷 绢本设色 纵30.2cm横126.4cm(故宫博物院藏)
  江南春图 卷 绢本墨笔 纵24.3cm横77cm(故宫博物院藏)
  墨竹图 轴 纸本墨笔 纵60cm横30cm(吉林省博物馆藏)
  仿梅道人山水 轴 纸本墨笔 纵83cm横29cm(上海人民美术出版社藏)
  石湖图 卷 纸本设色 纵30.3cm横156.2cm(苏州市博物馆藏)
  浒溪草堂图 卷 纸本设色 纵26.7cm横142.5cm(辽宁省博物馆藏)
  石湖清胜图 卷 纸本设色 纵23.3cm横67.2cm(上海博物馆藏)
  
  ●唐寅
  1、 小传
  唐寅,字伯虎,一字子畏。性颖利,与里狂张灵纵酒,不事诸生业。尝镌其章曰:“江南第一风流才子。”祝允明规之,乃闭户浃岁。举弘治十一年乡试第一,座主梁储奇其文,还朝示学士程敏政,敏政亦奇之。未几,敏政总裁会试,江阴富人徐经贿其家僮,得试题。事露,言者劾敏政,语连寅,下诏狱,谪为吏。寅恥不就,归家益放浪。宁王宸濠厚幣聘之,寅察其有异志,佯狂使酒,露其丑秽。宸濠不能堪,放还。筑室桃花坞,与客日般饮其中,年五十四而卒。
  寅诗文,初尚才情,晩年颓然自放,谓后人知我不在此,论者伤之。吴中自枝山辈以放诞不羁为世所指目,而文才轻艳,倾动流辈,传说者增益而附丽之,往往出名教外。(《明史·文苑二》)
  书得赵吴兴法,山水、人物、仕女、楼观、花鸟、无所不工。山水自李成、范宽、马夏及元之黄王倪吴,靡不精究,行笔秀润缜密而有韵度。或曰:寅师周臣而雅俗迥别,虽系其胸中多数千卷,实所得者众也。或谓唐寅山水得刘松年、李晞古皴法,其笔资秀雅,青出于蓝。著有《六如画谱》行世。
  
  2、集评
  明 李开先:唐寅如贾浪仙,身则诗人,犹有僧骨,宛在黄叶长廊之下。(《中麓画品》)
  明 王穉登:唐画含英咀华,雕绘满眼。(《吴郡丹青志》)
  清 沈宗骞:故用笔当直起直落,如书家之作篆籀,妙于此者吾得之于石田六如,以其能以正笔行其偏局,故偏而不跛。(《芥舟学画编》)
  清 钱 杜:南田翁云:“唐解元写生有水墨一种,如虢国淡妆,洗尽脂粉,此可悟用墨如设色之法。”(《松壶画忆》)
  3、传世作品
  湖山一览图 轴 纸本设色 纵139cm横56cm(中国美术馆藏)
  渡头帘影图 轴 绢本设色 纵170.3cm横90.3cm(上海博物馆藏)
  丘陵独步图 轴 纸本墨笔 纵55.1cm横27.8cm(无锡市博物馆藏)
  看泉听风图 轴 绢本水墨 纵72.5cm横34.7cm(南京博物馆藏)
  洞庭黄茅渚图 卷 纸本水墨 纵22.1cm横66.8(上海博物馆藏)
  临韩熙载夜宴图 卷 绢本设色 纵30.8cm横547.8cm(重庆市博物馆藏)
  孟蜀宫妓图 轴 绢本设色 纵124.7cm横63.6cm(故宫博物院藏)
  牡丹仕女图 轴 纸本设色 纵125.9cm横57.8cm(上海博物馆藏)
  梅花图 轴 纸本墨笔 纵59.9cm横36.1cm(故宫博物院藏)
  风竹图 轴 纸本墨笔 纵84cm横44.5cm(故宫博物院藏)
  灌木丛篠图 轴 绢本墨笔 纵109.4cm横58.9cm(苏州市博物馆藏)
  古木幽篁图 轴 绢本水墨 纵146cm横148.6cm(南京博物院藏)
  步溪图 轴 绢本设色 纵159cm横84.3cm(故宫博物院藏)
  虚阁晚凉图 轴 绢本设色 纵171cm横138cm(四川省博物馆藏)
  
  ●仇英、
  1、小传
  仇英,太仓人,移居吴县。字实父,号十洲,初志丹青,师周臣,善山水人物士女,尤工临摹,落笔乱真;至于发翠豪金,丝丹缕素,精丽艳逸,无惭古人。其山水多作青绿重彩,宗法赵伯驹,笔法出李唐,马、夏,工细而见气势。董思白题其《仙弈图》谓:实父是赵伯驹后身,即文沈亦未尽其法,非过誉焉。
  2、集评
  明 董其昌:李昭道一派,为赵伯驹伯骕,精工之极,又有士气。后人仿之者,得其工不能得其雅,若元之丁野夫钱舜举是也。盖五百年而有仇实父,在昔文太史极相推服。太史于此一家画不能不逊仇氏,故非以赏誉增价也。实父作画时,耳不闻鼓吹阗骈之声,如隔壁钗钏,顾其术亦近苦矣。行年五十,方知此一派画,殊不可习。譬之禅定,积劫方成菩萨,非如董巨米三家,可一超入如来地也。(《画禅室随笔》)
  明 张泰階:周文矩专精士女,刻画宫室,似乎寻常浅近,而点染肖物,命意渊微,不下顾陆家法。或曰近世十洲仇君类之,不知仇之所长,特依傍松雪门户,故运笔多灵,至于周之摹景入神,上掩前代,则非后世所能班也。(《宝绘录叙论》)
  3、传世作品
  松溪论画图 轴 绢本设色 纵60cm横105cm(吉林省博物馆藏)
  柳下眠琴图 轴 纸本墨笔 纵176cm横90cm(上海博物馆藏)
  桃村草堂图 轴 绢本设色 纵150cm横53cm(故宫博物院藏)
  桃源仙境图 轴 绢本设色 纵175cm横66.7cm(天津市艺术博物馆藏)
  松溪横笛图 轴 绢本设色 纵116.4cm横85.8cm(南京博物馆藏)
  松溪高士图 轴 纸本墨笔 纵164.5cm横87cm(荣宝斋藏)
  停琴听阮图 轴 纸本设色 纵112.5cm横43cm(广州美术馆藏)
  双勾兰花图 册 纸本设色 纵38.9cm横34.3cm(故宫博物院藏)
  修竹仕女图 轴 绢本设色 纵88.3cm横62.2cm(上海博物馆藏)
  临萧照瑞应图 卷 绢本设色 纵33cm横723cm(故宫博物院藏)
  人物故事图 册 绢本设色 纵41.1cm横33.8cm(故宫博物院藏)
  
  ●董其昌
  1、 小传
  董其昌,字元宰,松江华亭人。举万历十七年进士,改庶吉士。礼部侍郎田一儁以教习卒官,其昌请假,走数千里,护其丧归葬。还授编修。皇长子山阁,充讲官,因事启沃,皇长子每目属之。坐失势政意,出为湖广副使,移疾归。起故官,督湖广学政,不徇请嘱,为势家所怨,嗾生儒数百人鼓噪,毁其公署。其昌即拜疏求去,帝不许,而令所司按治,其昌卒谢事归。起山东副使、登莱兵备、河南参政,并不赴。
  光宗立,问:“旧讲官董先生安在?”乃召为太常少卿,掌国子司业事。天启二年擢本寺卿,兼侍读学士。时修《神宗实录》,命往南方采辑先朝章疏及遗事,其昌广搜博徵,录成三百本。又采留中之疏切于国本、藩封、人才、风俗、河渠、食货、吏治、边防者,别为四十卷。仿史赞之例,每篇系以笔断。书成表进,有诏褒美,宣付史馆。明年秋,擢礼部右侍郎,协理詹事府事,寻转左侍郎。五年正月拜南京礼部尚书。时政在奄竖,党祸酷烈。其昌深自引远,踰年请告归。崇祯四年起故宫,掌詹事府事。居三年,屡疏乞休,诏加太子太保致仕。又二年卒,年八十有三。赠太子太傅。褔王时,谥文敏。
  其昌天才俊逸,少负重名。初,华亭自沈度、沈粲以后,南安知府张弼、詹事陆深、布政莫如忠及子是龙皆以善书称。其昌后出,超越诸家,始以宋米芾为宗。后自成一家,名闻外国。其画集宋元诸家之长,行以己意,潇洒生动,非人力所及也。四方兴未艾金石之刻,得其制作手书,以为二绝。造请无虚日,尺素短札,流布人间,争购宝之。精于品题,收藏家得片语只字以为重。性和易,通禅理,萧闲吐纳,终日无俗语。人儗之米芾、赵孟頫云。同时以善书名者,临邑邢侗、顺天米万锺、晋江张瑞图,时人谓邢、张、米、董,又曰南董、北米。然三人者,不逮其昌远甚。(《明史·文苑四》)
  2、集评
  明 袁宏道:往與伯修过董玄宰。伯修曰:“近代画苑诸名家,如文徵仲唐伯虎沈石田辈,颇有古人笔意否?”玄宰曰:“近代高手无一笔不肖古人者,夫无不肖,即无肖也,谓之无画可也。”
  明 唐志契:近日董太史只要取之不写雪景,尝题一枯木单条云:“吾素不写雪,只以冬景代之。”若然吾不识与秋景异否?此吴下作家有干冬景之诮。(《绘事微言》)
  清 沈宗骞:若思翁则天资秀美而柔和,苟任其质,将日流于妍媚之习而无以自振其气骨矣。乃能祖述董巨,宪章倪黄,绍绝业于三百年之后,而为吾朝画学之祖。余尝论每见思翁妙迹,不必问其所作何体,但就其笔情墨态,的是两间不可磨灭之物。其致也缥缈而欲飞,其神也优渥而常润,而生秀之气,时复出其间,所谓能尽笔之柔德而济以刚者也。(《芥舟学画编》)
  清 王学浩:没骨法始于唐杨升,董文敏尝效其《峒关蒲雪图》卷,余病其少古意。后于毘陵华氏见其《雪中待渡图》真是匪夷所思。文敏所仿,特用其画法耳,仍是文敏本色,非杨升后尘也。(《山南论画》)
  清 华翼纶:董思翁上追北苑,不屑与文沈争衡,用笔苍茫,湿而不滞,厚而不俗,五百年来一人而已。(《画说》)
  清 戴 熙:白石翁笔力森爽,得气之秋;香光翁墨态澹沱,得气之春。两翁声名日盛,传摹日多。香光渐坠于甜,白石渐流于霸。学者眼目往往为赝鼎所遮,几不识庐山面目矣。(《习苦斋题画》)
  3、传世作品
  林和靖诗意图 轴 绢本设色 纵154.1cm横64.3cm(故宫博物院藏)
  秋兴八景图册 轴 纸本设色 纵53.8cm横31.7cm(上海博物馆藏)
  书画合璧金笺 册 纸本设色 纵32.5cm横23.5cm(翁万戈先生藏)
  山水小景八幅 册 纸本墨笔设色均有 纵29.4cm横22.9cm(上海博物馆藏)
  松溪幽胜图 轴 纸本水墨 纵134.7cm横46.6cm(南京博物馆藏)
  剪江草堂图 轴 纸本水墨 纵94.3cm横25.5cm(广州美术馆藏)
  昼锦堂图 卷 绢本设色 纵41cm横180cm(吉林省博物馆藏)
  书画合璧 卷 纸本水墨 纵28.2cm横119cm(辽宁省博物馆藏)

国庆制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