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路
国家的繁荣离不开教育
教育要讲究方法
教育者应该因材施教
早期教育对一个人的成长影响很大
日常生活也是教育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
教育需要良好的环境
教育也需要随着时代而变革
教育不当会带来严重的后果
良好的教育能促进人的健康成长
名言
一年之计,莫如树谷,十年之计,莫如树木,终身之计,莫如树人。——管仲
教育要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邓小平
要有良好的社会,必先有良好的个人;要有良好的个人,必先有良好的教育。——蔡元培
教育就是获得运用知识的艺术。这是一种很难传授的艺术。——罗素
教育最大的目标不单是求职,而是起而力行。——斯宾塞
教育是一种武器,是民族、人类解放的武器。——陶行知
教育的最大秘诀是:使身体的锻炼和思想的锻炼互相调剂。——卢梭
教育在人与人之间造成的差别,比大自然在人与禽兽之间造成的差别更大。——J.亚当斯
教育的实质正是在于克服自己身上的动物本能和发展人所特有的全部本性。
——苏霍姆林斯基
教育之于心灵,犹雕刻之于大理石。——爱默生
教育,是民族最伟大的生存原则,是一切社会把恶的数量减少,把善的数量增加的惟一手段。——巴尔扎克
教育的根苦,教育的果甜。——亚里士多德
人的命运决定于教育。——别林斯基
教育是智慧的源泉。——陈独秀
只有受过一种合适的教育之后,人才能成为一个人。——佚名
即使是普通的孩子,只要教育得法,也会成为不平凡的人。——佚名
经典素材
夏雨母亲的赏识教育
(赏识孩子,鼓励孩子)
《中国教育报》登载了电影明星夏雨小时候的一件事:夏雨上小学四年级时学习成绩一直不见起色,他母亲在接受“赏识教育”的观点后,改变了自己对待孩子的方式。一次,小夏雨数学考了30分,照常理又要挨一顿打骂,但这次母亲对小夏雨说:“才开学这么短时间,你就掌握了30分的知识。很不错。”孩子看着妈妈,惊呆了。第二次,考了50分,小夏雨仍觉得很惭愧,对不起妈妈,没想到妈妈对他这样说:“你一下子就提高了20分,潜力还在后头。”第三次夏雨考了60分,妈妈又对他说:“不要小看这60分,这可是从量变到质变,你终于及格了。”第四次小夏雨竟然考了100分。这次轮到妈妈惊呆了,她怎么也没想到孩子在自己的鼓励下竟发生了这么大的变化。
一种苹果,两种人生
(家庭是孩子们的第一所学校)
珀金斯是美国一个臭名昭著的诈骗犯。在他很小的时候,有一次妈妈买了两个苹果,一大一小。妈妈问弟弟要哪一个,弟弟说要大的。妈妈瞪了他一眼,责备他说要做一个有礼貌的人,要学会把好的让给别人,不要总想着自己。小珀金斯也想吃那个大苹果,但他从妈妈对弟弟的责备中,明白了妈妈希望她的孩子懂得谦让,如果自己选择了小的,妈妈就会喜欢他,而把大的给他吃。于是,他对妈妈说:“我吃小的,大的给弟弟吧。”果然,妈妈很高兴,把大苹果奖给了珀金斯。“这是我第一次学撒谎!”珀金斯回忆说:“它使我明白欺骗往往是达到目的的捷径。”后来,珀金斯学会了打架、偷、抢,为了得到想要的东西,不择手段,最后不得不由监狱来代替妈妈对他进行教育。
美国前总统艾森豪威尔也曾给人讲过一个关于苹果的故事。小时候的一天,妈妈拿出了一篮子苹果,大小不同。孩子们都想得到那个最大最好的苹果。妈妈拿着那个苹果对孩子们说:“门外的那片草坪已经很久没有修剪整理了,你们每人负责修理一块草坪,谁完成得最好就吃那只最大最红的苹果。”小艾森豪威尔非常想吃那个苹果,所以干得特别认真。最后妈妈宣布那个最大最红的苹果属于他。
同样是分苹果,却造就了两个人不同的人生。为了得到那个最大最红的苹果,小珀金斯说了谎话;为了得到想要的东西,珀金斯选择了不择手段。而艾森豪威尔回忆说:“这件事几乎影响了我整个人生,你只有比别人干得出色,才能得到更多!”
亿万富翁的教子方式
(给孩子工具箱,而不是万贯家产)
《福布斯》杂志封面上,穿戴考究、事业有成的父亲正将装满铁锯、扳手、锤子的工具箱交给他的小女儿,孩子尚未成年,还得举起双手接过箱子。《福布斯》杂志在对全美大企业总裁们调查后得出的印象是:现在的有钱人似乎更愿意给孩子们工具箱,而不是万贯家财。
亿万富翁约瑟•约伯在1971年告诉女儿:“因为太爱你们了,所以决定不给你们留下太多的钱。”二三十年后,老约伯的决定仍然没有变,他说:“我能做的最坏的一件事就是让他们没有独立成功的机会,也没有体味失败的机会。一切都是父母的,对自己,他们能说什么呢?”
比尔•盖茨已经宣布,他将留给女儿詹妮芙和她未来的弟妹们每人一千万美元,剩下的全捐给慈善机构。目前盖茨拥有的股票价值一百八十五亿,给子女的还不足零头。
诺贝尔的父亲
(教育要开阔眼界,随时代发展)
诺贝尔的父亲对发明有浓厚的兴趣,他热衷于科学研究,为了全面培养孩子,他请来了水平很高的家庭教师,让诺贝尔三兄弟学习各种知识。诺贝尔渐渐地长大了,老诺贝尔觉得让孩子老呆在一个地方不好,应该鼓励他们去接触世界的先进科学技术。于是,在诺贝尔16岁那年,父亲决定送他们去周游世界。诺贝尔很兴奋,问道:“我的任务是什么?”父亲明确地回答:“去学习各国新的科学知识和技术。”就这样,诺贝尔只身离家,漂洋过海。等回到父亲身边时,他已经19岁了。他也决定了自己的终身道路:像父亲一样当个科学家,用自己的发明为人类造福。
陶行知抱鸡上讲台
(教育要发挥孩子的主动性)
陶行知是我国著名的教育家。有一次,陶行知在武汉大学挟着一个皮包走向讲台,未曾开言,先从皮包里抓出一只活蹦乱跳的大公鸡,并从包里掏出一把米。陶行知按住鸡头逼它吃米,又掰开鸡嘴,把米粒硬塞进去,鸡就是不吃。后来他把鸡放开,自己后退,大公鸡便从容地低头吃了起来。陶先生说:“老师强迫学生学习,把知识硬灌给他,他是不情愿学的。如果让他自由地学习,充分发挥他的主观能动性,效果一定会好得多。”
台下顿时爆发出一阵热烈的掌声。
一个农民的教子“秘诀”
(跟孩子一起学习)
一个姓包的农民,他的大女儿考上了成都的一所外国语大学,小儿子考上了北京的一所理工大学。别人问他:“你在教育孩子上有什么好办法呢?”他笑一笑说:“我的办法跟别人不一样,不是我教孩子,而是让孩子教我。”
他说:“我小时候家里穷,供不起我读书,要指望我教孩子,那只能是笑话,但如果我不管他们,由着他们瞎混,我又不甘心。想来想去,就想了一个办法——等他们上学读书的时候,我就开始跟着他们一起学。他们每天从学校回来,我都让他们把老师讲的跟我讲一遍,然后,他们做作业,我也在旁边做作业,我弄不懂的就找他们问,他们弄不懂的就找老师问,这样他们又当学生又当老师,学习的劲头不知有多大,他们的学习成绩,慢慢地就变成了全班第一名……”
他说:“我虽然从来不说要他们好好学习的话,但孩子们见我在外面干了一天的活回来,还跟他们一样地学,他们在学习上就不会有一点的分心了!不像有些人家的孩子,大人一边在打麻将,一边在吼叫着要他们好好读书好好做作业,孩子们就是嘴上答应着,心里面也是憋着一股劲的呀。老实说,教育孩子,最怕的就是大人们玩得快快活活的,却说不读书就会如何如何——那样只会把孩子弄糊涂。”他说他这样做还使自己变成了一个有知识有文化的人,因此他种的田就跟别人不一样——赚的钱就是比别人多。
几何图形的启示
(教育要因势利导)
麦克斯韦是英国杰出的数学物理学家。小时候,有一次,父亲让麦克斯韦就一只插满金菊的花瓶作静物写生。当父亲看到儿子的画稿后,不由得啼笑皆非。原来他的画满纸都是几何图形,花瓶是梯形的,菊花是大大小小的一簇圆圈,那些大大小小的三角形则是表示叶子的。但这张画稿使父亲看到了儿子的数学天赋,于是因势利导。从此,麦克斯韦便和数学结下了不解之缘。
陈鹤琴谈时机
(教育要把握住最佳时机)
儿童教育家陈鹤琴认为要培养孩子的优秀品德,必须把握最佳时机。他说,你要孩子有礼貌,就必须把握住三种情况,及时引导;当孩子受到别人的帮助或是接受了别人的好意时,要引导孩子说“谢谢”;当自己有碍于别人,要引导孩子学会说“对不起”;当有求于别人时,要引导孩子说“请”。久而久之,便成自然。倘若孩子还不习惯时,大人要放下架子主动问候孩子。
再富也要穷孩子
(教肓孩子节俭)
澳大利亚人均收入两万澳元,属于发达国家。然而富裕的澳大利亚人却信奉:“再富也要‘穷’孩子!”他们的理由是,娇惯了的孩子缺乏自制力和独立生活的能力,长大以后难免吃亏。
澳大利亚的中小学中午不放学,午餐可以在学校的食堂购买,自己带饭的占大多数,一般是一瓶可乐加一个汉堡包和一个水果,下课后随便在校园里寻一个地方,便将其消灭干净,根本看不到将剩余的食物甩得一地的现象。如果仅从孩子所带的食物上来判断,你怎么也猜不出哪家穷哪家富。
家长与孩子的兴趣
(兴趣是孩子最好的老师)
卢颖华是攻克世界数学难题“海泼伦猜想”和“厄迪希猜想”的华南师范大学附中的一名普通的女学生。她的父亲是暨南大学数学系的副教授,母亲是医生。他们认为:课外活动可以培养孩子广泛的兴趣。而知识的奥秘,能锻炼孩子坚强的意志和毅力。所以,他们十分珍惜子女的兴趣并善于发现孩子兴趣之所在,创造条件,加以引导和培养。
在他们的引导下,卢颖华从小就有多种兴趣。她喜欢物理,参加物理小组;她爱好文学,喜欢读名著《红楼梦》、《西游记》;她爱打排球,爱唱歌,更酷爱数学。当父亲发现孩子喜爱数学,并一头扎进困惑着世界不少数学大师的数学迷宫,却又被碰得“鼻青脸肿”时,便及时给颖华以支持和鼓励。他鼓励颖华说:“既然是世界难题,当然不会让你那么快算出来。假如我能证明出来也不简单,何况你只是一个中学生。证明不出来,锻炼一下自己的毅力也好。”
在父亲的支持下,世界上多少数学大师解决不了的“两个猜想”,竟然让一个16岁的中国女学生用初等数学方法攻克了。在攻克“厄迪希猜想”过程中,她还敢于否定大数学家厄迪希的猜想并完善它。在1991年2月,卢颖华写的题为《关于组合几何中的两个重要猜想的证明》的科学论文,获广东省科学论文一等奖,在第六届全国青少年发明创造比赛和科学研讨会上获科学论文一等奖的第一名和中国茅以升科学教育基金奖。可见,家长对孩子兴趣、爱好的支持、培养,在孩子的成长中是多么重要。
洛克菲勒教子有方
(平民化教育)
美国垄断资产阶级中的洛克菲勒是全球闻名的富豪。但是,洛克菲勒的六个子女,并没有享受这奢华的豪门生活。洛氏的教子方法是“平民化”。他规定:零用钱按年龄而异。10岁之前每周3角,10岁之后每周1元,12岁以上每周2元。所用零花钱,要详细记录,如属不正当,下周发时扣回。洛氏鼓励孩子参加家务劳动来获得额外的补贴。平时,父亲带头补衣服给孩子们看,要他们种蔬菜、饲养家兔等。为了不使子女饱食终日,挥霍无度,他食糖、面包限额、戒吃牛肉,甚至不许子女外出游玩。他的小儿子戴维回忆道:“从我们最初的岁月起,父亲就教我们不要把食物吃剩在盘子里,不用灯时不能将灯亮着,不能随便乱花钱……”
老师甘愿被学生问倒
(教育要培养孩子的求知欲)
清代著名教育家、训诂学家戴震,年幼上学时,一次上课,开始一连问了四个问题,老师心想凭自己的知识,要回答一个小学生的提问应该没什么问题。当戴震第五次发问,真像一排连珠炮,终于使老师一时语塞,无从答起。老师怎么也想不到,一个年仅10岁的学生竟会在全班同学面前把自己问倒。学生们见戴震这样不顾一切地问老师,担心会冒犯老师的尊严,都替他捏了一把汗。不料,老师丝毫没有责怪、发怒,反而哈哈大笑,连声称道:“戴震不是一般的孩子,他真聪明,希望大家都像他一样,经常向老师多提问,只要大家肯问、善问,老师甘愿被学生问倒。”
松下的教育观
(真正的教育是培养一个人的人格)
松下强调真正的教育是培养一个人的人格,知识的传授只是教育的第二意义。他认为现在的教育虽名为教育,但不能算是真正的教育,真正的教育是提高一个人的人性。仅传授知识不能算是教育。给成长中的人知识,是给他们兵器,绝不是教育本身。教育的中心,是以培养一个人的人格为第一,至于知识、技术之类,可说是附属的教育。一个具有良好人格的人,工作环境条件好,就能自我激励,做到今天胜过昨天,明天胜过今天;即使在恶劣的环境或不景气的情况下,也能克服困难,承担压力,以积极的态度过难关,开辟胜利的新局面。
为学生质疑精神请命的老师
(学会思考,敢于质疑)
付继军是大甜水井小学的语文老师。有一篇叫做《海滨仲夏夜》的课文他上学的时候学过,现在他又教他的学生。那可是大作家峻青写的。他从来没想过大作家也会出错。当他的学生穆晨晨举起手来说:“我认为第二自然段写得有问题。傍晚的时候怎么会有启明星呢?”他一下愣了。但他仍然鼓励了穆晨晨,并动员全班同学回去查资料证实这个问题。孩子们查来的答案很明确:夜晚出现在西方天空的叫长庚星,日出前出现在东方天空的叫启明星,它们是金星的不同叫法,孩子们的质疑击倒了大作家、编语文书的专家和他们的老师。他还鼓励穆晨晨向有关专家反映。这学期开学不久,他的学生们发现,新的六年级语文书里把峻青的错误改过来了。但是已经升入初一的穆晨晨也告诉他,初一语文书里的《海滨仲夏夜》还没改过来,他要继续质疑。
付继军老师认为,从这次语文课本纠错和再纠错中,有很多值得教育工作者深思的东西。他反思自己从什么时候变成了一个谨小慎微、循规蹈矩的人。小学的时候他的老师让用“沿”字组词,不想落入俗套的他组了个“沿革”,老师给打了个大红叉,旁边写了个“严格”,还训了他一顿。从此,付继军成了一个不敢提问的人。所幸,他比他的老师宽容并尊重学生,他的学生才没有被压制。
付继军老师在“尊重教育”的观摩大会的发言中为学生请命:鼓励学生质疑,解放每一个孩子的头脑。他说他有一个梦想,希望老师们培养的学生不是一个句号,而是一个永远的问号。
惟有人民的素质不能引进
(要重视素质教育)
前不久,我国石油大学校长张一伟教授再度呼吁重视教育投资。他说,我国目前对教育的投入,还没有达到发展中国家的中等水平。现在人们搞市场经济,必然会对教育带来冲击。其实,越是搞市场经济,就越是要重视教育。当然,教育自身也要改革,可是这要有一个过程。其他什么都可以引进,可惟有人民的素质引进不了,只能在这块土地上自己培养。这是非常根本的。如果忽视了教育,那么由此造成的低文化素质(精神)将来会对物质建设产生极为不利的影响。
意林故事
爸爸的确不会
小约翰请爸爸制作一架风筝,爸爸挤时间整整做了一天,但做出来的风筝却不能飞上天去。最后爸爸向小约翰摊摊手说:“爸爸的确不会,但爸爸希望你能会。”后来爸爸买来很多架风筝,让小约翰课余拆开再装上,装上再拆开……一个月后,小约翰已经能很自如地为小伙伴们制作各式各样的风筝了。
“爸爸的确不会,但爸爸希望你能会。”这句话其实是点燃孩子求知欲的“圣火”,对孩子来说,品尝超越父母的快乐,是珍贵无比的。因为在家庭中,我们往往把父母当成是一种“权威”,以致产生一种无法超越的崇拜感,这对于孩子来说无疑是弊大于利的,它会使我们产生依赖性,直接地扼杀了求知欲和学习主动性。小约翰的爸爸勇敢地否定了自己在孩子心目中那种盲目的“权威”,让孩子得到“超越父母”的快乐,对于孩子来说,得到这样的家庭教育是难能可贵的,那是一种被尊重被信任的幸福。
鸟与猫的问题
一个语文老师给学生出了这么一道题:讲一只猫追一只鸟,猫把自己装扮成一只鸟,但没装扮好,被鸟识破了,猫的诡计没有得逞,没吃着鸟。就这么一个故事,让学生写感想。全班学生大都写的是“要识破敌人的阴谋诡计”之类的感想。只有一个学生写的是:要做一件事一定要策划周密,争取堵住所有漏洞。老师生气了,给这个学生打零分。学生不服,问为什么打零分,老师说:“你站错了立场,猫要吃鸟,是坏人。”学生说:“猫饿了,它要吃鸟,怎么能算坏人呢?我饿了还要吃鸡呢!”老师说:“你看鸟的羽毛多么鲜艳,多么可爱!猫要吃它,猫不是坏人吗?”学生说:“老师,因为你爱鸟,所以你这么说,可我爱猫啊!我站在猫这一边。”
我们社会之所以能进步到现在,就是因为一代又一代的人都具有聪明的天赋,他能够探索未知,推动社会向前发展。不要去局限他天生的创造能力,不要去扼杀他的创新能力,不要去扼杀他的思想,不要去限制他认识自然、认识世界。让他自由地去理解自然,不要像那个老师那样:让所有的孩子都爱鸟,不许爱猫。
如果老师不改他的分数,这个学生就可能逐渐学会了看老师的眼色说话:老师喜欢鸟我也得喜欢鸟,我也得说猫是坏人。从小就训练他不诚实,训练他按某种规范来表达自己的意见。这种教育,既不是诚实的教育,又是与科学创新精神背道而驰的教育,这怎么能教育出21世纪的创造型人才?
姜村的秘密
鲁西南深处有一个小村子,叫姜村,这个小村子几乎每年都有人考上大学、硕士甚至博士,因而名闻遐迩。在惊叹姜村奇迹的同时,人们也都在问,都在思索。是姜村的水土好吗?是姜村的父母掌握了教孩子的秘诀吗?还是别的什么。假如你去问姜村的人,他们不会告诉你什么,因为他们对于秘密似乎也一无所知。
在20多年前,姜村小学调来了一位50多岁的老教师,听人说这个教师是一位大学教师,不知什么原因被贬到了这个偏远的小村子。这个老师教了不长时间以后,就有一个传说在村里流传。这个老师能掐会算,他能预测孩子的前程。原因是,有的孩子回家说,老师说了,我将来能成数学家;有的孩子说,老师说我将来能成作家;有的孩子说,老师说,将来我能成音乐家;有的说,老师说将来我能成钱学森那样的人,等等。
不久,家长们发现,他们的孩子与以前大不一样了。他们变得懂事而好学,好像他们真的是数学家、作家、音乐家的材料了。老师说会成为数学家的孩子,对数学的学习更加刻苦,老师说会成为作家的孩子,语文成绩更加出类拔萃。孩子们不再贪玩,不用再像以前那样严加管教,孩子也都变得十分自觉。
家长们也很纳闷,也将信将疑,莫非孩子真的是大材料,被老师识破了天机?就这样过去了几年,奇迹发生了。这些孩子到了参加高考的时候,大部分都以优异的成绩考上了大学。
这个老师在姜村人的眼里变得神乎其神,他们让他看自己的宅基地,测自己的命运。可是这个老师却说,他只会给学生预测,不会其他的。
这个老师年龄大了,回了城市,但他把预测的方法教给了接任的老师,接任的老师还在给一级一级的孩子预测着,而且,他们坚守着老教师的嘱托:不把这个秘密告诉村里的人们。
听完这个老教师的故事,我们能不为他的行为感动吗?人世间还有什么力量能超过信念的力量呢?他通过中国最传统的方式,在这些幼小孩子的心灵里栽种了信念。
爱的角度
女儿第一天去托儿所,父亲抱着女儿说:“那儿有很多小朋友和玩具,我还会早早地来接你。”女儿上学前班,父亲说:“要好好上课,听老师的话,那才是一个好孩子。”女儿上高中,父亲说:“要机灵,接受新观念要快,特别要注意学习的方法。”女儿上大学时,父亲说的是:“要学会照顾自己,需要什么给家里写信。”在孩子的成长过程中,这位家长一直用这种方式来忠告和规范着女儿的思想和行为。
可是,有一位家长不这样做。从孩子刚懂事时开始到成人是这样说的:“你要坚强,坚强得要足以能认识你自己的弱点。你要勇敢,勇敢得要足以面对恐惧。在遇到挫折时要能够昂首而不卑躬屈膝,在胜利时能做到足够的谦逊而不趾高气扬。”“不要用愿望来代替行动,在征服别人之前,要先征服自己。”“真正伟大的人直率真诚,真正的贤人虚怀若谷,真正的强者温文尔雅。”“要有足够的幽默,庄重而不盛气凌人。在拥有未来的同时,永远不要忘记过去。”这个家长就是林肯的继母。
我们是在铺垫着孩子要走的路,她却是在铸造着孩子的心灵。
郑人爱鱼
有一个郑国人,非常喜欢鱼,他用各种办法把鱼抓回来,放养在院子的盆子里。
这些鱼在被抓的过程中就已挣扎得筋疲力尽,盆中又少氧,所以没过多久,鱼游起来就有气无力,虚弱不堪。这个郑国人一会儿关切地把鱼捞起来细细观察,自语道:“这鱼没受伤吧?”一会儿又把鱼捧在手心间,“鱼儿肚子不饿吧?”然后投食进去喂。
旁人见状,就劝告他:“鱼在江河中才能活,你把它放在小盆里,一天到晚捧来捧去,还口口声声说爱鱼,这样鱼非死不可。”
郑人不听,结果不出三天,鱼就死了个干干净净。郑人后悔不已。
郑人爱鱼,而恰是害鱼,不给鱼适当的生活环境,把鱼折腾得死去活来,还以为自己是为鱼着想。社会上也有这样的家长,不考虑实际情况,只按照自己的意愿安排子女的生活学习,盼着孩子有成龙成凤的一天。这种思想其实正害了孩子啊!
应用与创新
让孩子犯错
一位从国外归来的朋友讲了这么一则小故事:一天,她去一位美国老师家做客,看见老师不满3岁的孩子拿着一把钥匙,动作笨拙地插进锁中,想打开卧室的门,可怎么也打不开。于是朋友主动过去想帮他一下,却被老师阻止。美国老师说,让他自己先犯些“错误”吧,琢磨一会儿总能把门打开,这样他就再也不会忘记这门是怎么打开的。果然,那孩子折腾了很长时间后,终于将门打开了,他欣喜地拍起手来。
孩子的错误,大致可分为两种:一种是长辈必须予以立即纠正的,如乱丢垃圾、不讲整洁、欺负弱小等,一旦放任以后就难以收拾;而另一种,即孩子能够自行纠正的,主要是如何适应生活的那一类,是应该允许他犯一犯错的。如前例所述,孩子不断“犯错误”的过程,正是其不断改正错误、自我完善的过程,假如不给予这类机会,将会使他们变得懒于动手、疏于尝试,习惯依赖父母。
每个人都难免犯错误,而家长需要做的,是如何将孩子“犯错误”过程中的不利、消极因素转化为有利的、积极的、合情合理的因素。
名师未必出高徒
人说“名师出高徒”,这似乎已成为天经地义的道理。不是吗?某人出了名,别人在赞美之外,每每还加上一句:“他是某某名人的高徒,名师出高徒嘛!”名师果真一定出高徒吗?未必。
孔子在封建社会里被奉为“至圣”,可算是大名人了。然而他的弟子宰予,懒惰成性,昼夜贪睡,以至后人以“昼寝宰予”这样的成语,极言人之懒惰。孔子也对他发出了“朽木不可雕”的叹息。
宰予虽然也在孔子的门下学习,但并没有学到孔子的学识,相反,仍然浑浑噩噩,不思进取,最终一事无成。
可见,名师教出的也不一定都是高徒。
吃苦,素质教育的重要一课
生活在和平岁月的孩子,特别是家庭经济状况比较好的大城市的独生子女,既没有辛劳的经历,也没有“苦其心志”的体会。尽管书念得也颇不容易,也不能说不辛苦,但就其教育而言,似乎少了一课:吃苦。就其素质而言,似乎少了一个方面:吃苦的品格。
吃苦的品格是在吃苦的过程中培养起来的。经历困难,克服困难,才能“动心忍性,增益其所不能”。而今天,在“应试教育”的模式中,什么劳动,什么社会实践,一律被冷落到几近于零的地步。那真是“两耳不闻窗外事,一心只读考试书”了,至于“四体不勤,五谷不分”就毫不奇怪了。
能够吃苦,不仅是生存的需要,还是一个人发展的需要。能吃苦的人才能成功,能吃苦的人才有希望。艰难困苦,玉汝于成。能够经受挫折,敢于接受挑战,是新的世纪对人才素质的要求。我们的教育,应该培养能够吃苦的硬骨头,而不能培养弱不禁风的娇小姐和手不能提肩不能担的纨绔子弟。我们培养的学生,要跨世纪,担大任,能自立,敢于创造善于创造,吃苦这一课,是必不可少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