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路


    万事万物无时无刻不在变化

变和不变是相对的

过时的事物需要改变

改变思维会有意想不到的收获

改变需要勇气

改变会遭遇强大的阻力

改变有时并没有想像中的难

量变会引起质变

   名言


   惟一不变的是变化,真正的进步是永不停步,充分的准备永远不过分。——王利芬

不是我不明白,这世界变化快。——崔健歌词

变者,天道也。——康有为

人生是由各种不同的变故、循环不已的痛苦和欢乐组成的。那种永远不变的蓝天只存在于心灵中间,向现实的人生去要求未免是奢望。——巴尔扎克

变革总是要遇到困难的,即便是劣变优也是这样。——塞·约翰逊

当今世界惟一最巨大的力量是变革的力量。——卡尔·多伊奇

太阳每天都是新的。——赫拉克利特

穷则变,变则通,通则久。——《易传》

人事有代谢,往来成古今。——孟浩然

凡人之情,穷则思变。——司马光

以不息为体,以日新为道。——刘禹锡

团结一条心,黄土变成金。——俗语

虎死不变形,狼死不变性。——俗语

  
 经典素材

“儿童线”终于“长”高了
(制度应该与时俱进)

儿童身高达到一定标准时,乘车、进公园必须买票,既然有规定就应该执行,这不容置疑。但随着人民群众生活条件的巨大改善,孩子们营养好、发育好、个子长得高,一些还在幼儿园的儿童身高就超过了“儿童线”。以辽宁为例,50年前,辽宁省7岁儿童的平均身高为1.14米,目前的平均身高为1.26米,增长了0.12米,早就超过了“儿童线”。许多家长都认为,现行的“儿童线”标准已经过时。

据《时代商报》2002年10月11日报道,辽宁省率先打破儿童购票线50年不变的陈规,将该省城市公共交通、游览参观点、文化娱乐场所的展览馆(包括博物院、陈列馆、科技馆等)、电影院的儿童购票线一律由过去的1.1米或1.2米调整为1.3米。

经商之道
(以变应不变)

日本企业界巨擘松下幸之助在总结经商之道时提出过一个著名口号:“做别人不做的事。”在商海搏击的浪潮之中,只有想在人先,做在人前,以变应不变,才能掌握胜机,立于不败之地。

国内著名经济学家厉以宁教授在一次学术讲座中曾讲过一个生动有趣的事例:如果一名犹太人在美国某地开了一家修车店,那么,第二名来此地的犹太人一定会想方设法在那里开一家饮食店,以另辟蹊径。但中国人则往往相反,如果一名中国人在某地开了一家修车店,第二名来此地的中国人大多也是开修车店,老调重弹。

据报载,英国有位精明的商人开办了一家“填空当”公司,专门设计、生产、销售市场上断档脱销的商品,做独门买卖,结果生意兴隆,财源广进。德国一位富商在起步时曾推出一家“怪缺商店”,其经营的商品在一般市场上很难买到,例如六个指头手套,单脚皮鞋,缺一只袖子的衬衫,驼背人穿的外衣,等等,结果不但销路顺畅,而且不久声名鹊起。

被处决的最年轻的贪污犯
(量变引起质变)

广州民航局售票处的收款员刘伊平,是由量变到质变,逐渐走上犯罪道路的典型。她是一个刚刚从外语系毕业一年的女大学生,才22岁。从中学到大学,一直是备受称赞的三好学生,甚至被评上了优秀共产党员。一次在工作中找错了一位顾客500块钱,那位顾客拿了钱扭头就走。在别人的启示下,她用改票的办法,补满了这个数据。后来,她觉得这里面完全有空可以钻,就这样做下去了。她把国内航班改成国外航班,人民币变成美金,一个人变成几批人,这样大量从这里面套人民币和美金。她开始放大了胆子,从解决工作失误变为以贪污为主要目的,由小改票发展为大改票,有时一天贪污一二万元。就这样,在短短半年时间里,共贪污人民币53万元。

900年1月18日她的贪污票款案被查出来,广州市中级人民法院于1990年11月13日判处刘伊平死刑,剥夺政治权利终身,追回赃款人民币535165元。

胜家公司的教训
(故步自封终将被淘汰)

胜家公司是美国首家国际性公司,它所生产的“胜家”缝纫机操作简单,备受人们喜爱,是风靡全世界的名牌产品,1940年,世界每3部缝纫机中就有2部是“胜家”牌。然而,到了1986年,胜家公司董事长不得不沉痛宣布:胜家将忍痛割爱,抛开它赖以成名的“胜家”,从此再也不生产缝纫机了。胜家公司为什么在市场上败得这样惨呢?

原来,胜家公司成功后,对胜家传统产品过分依赖,片面固守以往“质量是企业的生命”、“品质是无声的推销员”等老观念,而忽略了世界大市场的变化。直至1985年,胜家出厂的仍是19世纪设计的产品,而此时,其他竞争者纷纷开发出了适应时代需求的新产品。如日本厂商研制出“说话”缝纫机,在操作失误时会发出声音提醒纠正;美国推出音乐缝纫机,能自动播放优美动听的音乐;瑞典生产出“电脑”缝纫机,可以根据布料特性,自动地将缝法等调到最佳状态。这样,胜家当然敌不过其竞争者,其市场份额逐步地被其他厂商鲸吞,直至被全部挤出市场。

巧树木牌
(说法不同,效果不同)

法国著名女高音歌唱家玛·迪梅普莱有一个美丽的私人林园。每到周末,总会有人到她的林园摘花、拾蘑菇,有的甚至搭起帐篷,在草地上野营野餐,弄得林园一片狼藉,肮脏不堪。
管家让人在林园四周围上篱笆,并树起“私人林园禁止入内”的木牌,但均无济于事,林园依然不断遭践踏、破坏。于是,管家只得向主人请示。

迪梅普莱听了管家的汇报后,让管家做了一些大牌子立在各个路口,上面醒目地写明:
如果在林中被毒蛇咬伤,最近的医院距此15公里,驾车约半小时即可到达。
从此,再也没有人闯入她的林园。

王安石变法
(变革总会遭受阻力)

王安石是宋朝著名的文学家和政治家,1069年,宋神宗把他提升为副宰相,他精神焕发,决心打破因循敷衍的积习,全面改革政治。他任用了一批年轻的官员,并且设立了一个专门制定新法的机构。

王安石变法的主要内容是:青苗法、农田水利法、免役法、方田均税法、保甲法。变法对巩固宋王朝的统治、增加国家收入起了积极的作用。但是,也触犯了大地主的利益,遭到许多朝臣的反对。

有一次,宋神宗把王安石找去,问他说:“外面人都在议论,说我们不怕天变,不听人们的舆论,不守祖宗的规矩,你看怎么办?”王安石坦然回答说:“陛下认真处理政事,这就可以说是防止天变了。陛下征询下面的意见,这就是照顾到舆论了;再说,人们的话也有错误的,只要我们做得合乎道理,又何必怕人议论。至于祖宗老规矩,本来就不是固定不变的。”

王安石坚持三不怕:天变不足畏,祖宗不足法,人言不足恤。但是宋神宗并不像他那么坚决,听到反对的人不少,就动摇起来。由于各方面的压力不断而来,宋神宗犹豫不定,王安石也被排挤出朝廷,虽然竭力为新法辩护,却也没办法继续贯彻自己的主张。到1076年,再一次辞去宰相职位,回江宁府去了。到宋神宗去世以后,以司马光为首的守旧派掌握了政权,废除了新法,王安石变法以失败告终。

韩信背水一战
(不墨守成规,适时变换策略)

公元前204年,汉王刘邦派大将韩信率军去攻打赵国。赵王歇和赵军统帅除余,率领二十万兵马在井陉口(今河北的井陉关)迎战。为以少战多,取得胜利,韩信派两千轻骑兵,每人带一面汉军的小红旗,悄悄埋伏在赵军驻地周围。然后韩信命令一万人马沿着河岸摆开阵势。除余等人见韩信兵马沿河布阵,大笑不止,说:“韩信徒有其名,背水作战,不留退路,这是自己找死。”布置妥后,韩信带领人马和赵军展开激战,交战了一会儿,汉军假装败退,丢掉战旗,向河岸阵地退去,赵军不知是计,一窝蜂地追了上来。这时,埋伏在赵营附近的两千轻骑见赵军全部出动,立刻冲入赵营,拔掉了赵军旗子,插上了汉军的小红旗。韩信率领的万余名人马,被赵军追杀到背靠大河的阵地后,没有后路,个个只得殊死决战。赵军久战不能取胜,便有些泄气,回头看见营垒中已插上汉军旗帜,顿时军心大乱,纷纷溃逃,汉军趁机前后夹攻,大胜赵军,赵王歇被活捉,除余被杀死。这就是成语“背水一战”的由来。按说背水列阵乃兵家大忌,为何能胜?一些汉将请教韩信,他说:“陷之死地而后生,置之亡地而后存。”韩信变了一种战略,其实也就是变了一种思路,变了一种观念。

胡服骑射
(改变过时的传统才有发展)

赵武灵王是一个好武任事的国君,赵国的北边与胡人接壤毗邻,但是当时国人都瞧不起胡人。胡人是游牧民族,为了生活方便,同时受生活环境的影响,他们好勇斗狠,所以服装是短衣窄袖甚至露出一条臂膀来。而汉族的服装,受礼乐之熏陶,向来是宽袍阔袖,走起路来翩翩起舞,两只大袖子像张开的翅膀似的,雍容有致,的确是很好看。赵武灵王为了使赵国强盛,下令废弃原来的服饰,改用胡人的装扮,希望借此能达到富国强兵的目的。这一决定遭到赵国王室与大臣们的纷纷反对,但赵武灵王并没有被这些反对意见吓退,他最终还是坚定不移地实施了他的“胡服骑射”:下令全国上下穿胡服,系皮腰带,穿皮靴,把衣服袖子改小,露出右边的臂膀,只有左臂穿着袖子,披着衣襟。同时把车战改为骑兵,教导训练人民每天出外骑马打猎。这样经过一番苦心经营之后,赵国的军队强壮起来,于是亲自挂帅御敌,拓展了数百里的领土,由此促进了政治改革,赵国终于由弱变强,开创了文武中兴的崭新局面。

吴下阿蒙刮目相看
(通过学习改变自我)

三国时代,东吴有一员大将,名叫吕蒙,字子明。年轻时,家境贫困,无法读书。从军后,虽作战骁勇,常立战功,却苦于缺少文化,不能把战例经验总结下来。

有一天,孙权对吕蒙说:“你现在是一员大将,掌权管事,更应该好好地读一些书,增长自己的才干。”吕蒙一听主公要他学习,便为难地推托说:“军队里的事情又多又杂,都要我亲自过问,恐怕挤不出时间来读书啊!”孙权说:“你的事情总没有我多吧?我并不是要你去研究学问,只是要你翻阅一些古书,从中得到一些启发罢了。我年轻时就读过许多书,掌权以来又读了许多历史和兵书,得到的帮助真是太大了。你很聪明,更应该读些书。”吕蒙问:“可我不知道应该去读哪些书?”孙权听了,微笑着说:“你可以先读些《孙子》、《六韬》等兵法书,再读些《左传》、《史记》等历史书,这些书对于以后带兵打仗很有好处。”停了停,孙权又说:“时间嘛,要自己去挤出来。从前汉光武帝在行军作战的紧要关头,手里还总是拿着一本书不肯放下来呢!你们年轻人更应该勉励自己多读点书。”

吕蒙听了孙权的话,回去便开始读书学习,坚持不懈。同时他还研究、评论书中的一些观点。这样他的见解也越来越精辟,有时连当时那些学识渊博的人也自叹不如了。后来,孙权的谋士鲁肃也感到自己的见识比不上吕蒙,他感慨地对吕蒙说:“你真了不起,你已经不再是当年的吴下阿蒙了,真应该刮目相看。”

 


 意林故事

将开口打开一毫米

一个小小的改变,往往会引起意料不到的效果。

美国有一家生产牙膏的公司,产品优良,包装精美,深受广大消费者的喜爱,每年营业额蒸蒸日上。记录显示,前十年每年的营业额增长率为10%~20%,令董事部雀跃万分。

不过,业绩进入第十一年、第十二年及第十三年时,则停滞下来,每个月维持同样的数字。董事部对此三年之业绩表现感到不满,便召开全国经理级高层会议,以商讨对策。

会议中,有名年轻经理站起来,对董事部说:“我手中有张纸,纸里有个建议,若您要使用我的建议,必须另付我5万元!”总裁听了很生气地说:“我每个月都支付你薪水,另有分红、奖励,现在叫你来开会讨论,你还要另外要求5万元,是否过分?”

“总裁先生,请别误会。若我的建议行不通,您可以将它丢弃,一分钱也不必付。”年轻的经理解释说。“好。”总裁接过那张纸后,阅毕,马上签了一张5万元的支票给那位年轻经理。
那张纸上只写了一句话:将现在的牙膏开口扩大1毫米。总裁马上下令更换新的包装。

试想,每天早上,每个消费者多用1毫米的牙膏,每天牙膏的消费量将多出多少倍呢?这个决定,使该公司第十四年的营业额增加了32%。

目标也要根据实际而变

有这么个故事。古时有个渔夫,是出海打鱼的好手。可他却有一个不好的习惯,就是爱立誓言,即使誓言不符合实际。

这年春天,听说市面上的墨鱼价格最高,于是便立下誓言:这次出海只捕墨鱼。但这一次鱼汛所遇到的全是螃蟹,他只能空手而归。回到岸上后,他才得知市面上螃蟹的价格最高。渔夫后悔不已,发誓下一次出海一定只打螃蟹。

第二次出海,他把注意力全放到螃蟹上,可这一次遇到的却全是墨鱼。不用说,他又只能空手而归了。晚上,渔夫抱着饥饿难忍的肚皮,躺在床上十分懊悔。于是,他又发誓,下次出海,无论是遇到螃蟹,还是遇到墨鱼,他都要捕捞。

第三次出海后,渔夫严格按照自己的誓言去捕捞,可这一次墨鱼和螃蟹他都没有见到,见到的只是一些马鲛鱼。于是,渔夫再一次空手而归……

渔夫没有赶上第四次出海,他在自己的誓言中饥寒交迫地死去了。

蝴蝶和马嘉鱼

一只蝴蝶从敞开的窗户飞进来,在房间里一圈又一圈地飞舞,有些惊慌失措。显然,它迷路了,左冲右突努力了好多次,都没有飞出房子。

这只蝴蝶之所以无法从原路飞出去,原因是它总在房间顶部的空间寻找出路,总不肯往低处飞,那低一点的位置就是敞开着的窗户。甚至有好几次,它都飞到高于窗户顶部至多两三寸的位置了,可就是不肯再飞低一点。最终,这只不肯低飞一点的蝴蝶耗尽了气力,气息奄奄地落在桌子上,就像一片毫无生气的叶子。

成群结队的马嘉鱼要比那只蝴蝶更死板,简直是一条道路走到黑。

马嘉鱼很漂亮,银肤燕尾大眼睛,平时生活在深海中,春夏之交溯流产卵,随着海潮漂游到浅海。渔人捕捉马嘉鱼的方法挺简单:用一个孔目粗疏的竹帘,下端系上铁坠,放入水中,由两只小艇拖着,拦截鱼群。马嘉鱼的“个性”很强,不爱转弯,即使闯入罗网之中也不会停止。所以一条条“前赴后继”地陷入竹帘孔中,帘孔随之紧缩。孔愈紧,马嘉鱼愈激怒,瞪起鱼眼,张开脊鳍,更加拼命往前冲,结果被牢牢卡死,为渔人所获。

常常有人一方面抱怨人生的路越来越窄,看不到成功的希望;另一方面又因循守旧、不思改变,习惯在老路上继续走下去。这是不是有些像蝴蝶和马嘉鱼?其实,天生我材必有用,东方不亮西方亮。如果我们调整一下目标,改变一下思路,完全会出现柳暗花明又一村的无限风光。

经历痛苦的转变才能获得重生

老鹰是世界上寿命最长的鸟类。当老鹰活到40岁时,它的爪子开始老化,无法有效地抓住猎物。它一生的年龄可达70岁。要活那么长的寿命,它在40岁时必须做出困难而重要的决定。

它的喙变得又长又弯,几乎碰到胸膛。它的翅膀变得十分沉重,因为它的羽毛长得又浓又厚,使得飞翔十分吃力。它只有两种选择:等死,或经过一个十分痛苦的更新过程。

150天漫长的操练,它必须很努力地飞到山顶,在悬崖上筑巢,停留在那里,不得飞翔。老鹰首先用它的喙击打岩石,直到完全脱落。它会用新长出的喙把指甲一根一根地拔出来。然后静静地等候新的指甲长出来。当新的指甲长出来后,再用它们把羽毛一根一根地拔掉。5个月以后,新的羽毛长出来了。老鹰开始飞翔,它得以浴火重生!

在我们的生命中,有时候必须做出困难的决定,开始一个更新的过程。我们必须把旧的习惯、旧的传统抛弃,这样我们才可以重新飞翔。只要我们愿意放下旧的包袱,愿意学习新的技能,我们就能发挥自己的潜能,创造新的未来。

懂得随机应变才能成功

从前有两个年轻人,一个叫小山,一个叫小水,他们住在同一个村庄,是最要好的朋友。由于居住在偏远的乡村谋生不易,他们就相约到远地去做生意,于是同时把田产变卖,带着所有的财产和驴子到远地去了。

他们首先抵达一个生产麻布的地方,小水对小山说:“在我们的故乡,麻布是很值钱的东西,我们把所有的钱换取麻布,带回故乡一定会有利润的。”小山同意了,两人买了麻布,细心地捆绑在驴背上。

接着,他们到了一个盛产毛皮的地方,那里也正好缺少麻布,小水就对小山说:“毛皮在我们故乡是更值钱的东西,我们把麻布卖了,换成毛皮,这样不但本钱回收了,返乡后还有很高的利润!”小山说:“不了,我的麻布已经很安稳地捆在驴背上了,搬上搬下多麻烦呀!”小水把麻布全换成毛皮,还多了一笔钱。小山依然有一驴背的麻布。

他们继续前进到一个生产药材的地方,那里天气苦寒,正缺少毛皮和麻布,小水就对小山说:“药材在我们故乡是更值钱的东西,你把麻布卖了,我把毛皮卖了,换成药材带回故乡一定能赚大钱的。”小山说:“不了,我的麻布已经很安稳地在驴背上,卸上卸下太麻烦了!”小水把毛皮都换成药材,还赚了一笔钱。小山依然有一驴背的麻布。

后来,他们来到一个盛产黄金的城市,那里非常欠缺药材和麻布。小水对小山说:“在这里药材和麻布贵,黄金很便宜,我们故乡的黄金却十分昂贵,我们把药材和麻布换成黄金,这一辈子就不愁吃穿了。”小山再次拒绝了:“不!不!我的麻布在驴背上很稳妥,我不想变来变去!”小水卖了药材,换成黄金,又赚了一笔钱。小山依然守着一驴背的麻布。

最后,他们回到了故乡,小山卖了麻布,只得到蝇头小利,和他辛苦的远行不成比例。小水不但带回一大笔财富,把黄金卖了,更成为当地最大的富豪。

蜜蜂与苍蝇

有两位美国科学家做过一个有趣的实验,他们在两个玻璃瓶里各放进5只苍蝇和5只蜜蜂,然后将玻璃瓶的底部对着有亮光的一方,而将开口朝向暗的一方。几个小时之后,科学家发现,5只苍蝇全都在玻璃瓶后端找到出路,爬了出来,而那5只蜜蜂则全都撞死了。

蜜蜂为什么找不到出口?通过观察他们发现,蜜蜂的经验认定:有光源的地方才是出口。它们每次朝光源飞,都用尽了全部力量,被撞后爬起来继续撞向同一个地方。苍蝇从来不会认为只有光的地方才是出口,它们在被撞后知道回头,知道另外想办法,甚至不惜向后看,最终它们是胜利者。

换一种思维

一个木匠,造一手好门,他费了好多时日给自家造了一个门,他想这门用料实在,做工精良,一定会经久耐用。

后来,门上的钉子锈了,掉下一块板,木匠找出一个钉子补上,门又完好如初。后来又掉下一颗钉子,木匠就又换上一颗钉子;后来又一块板朽了,木匠就又找出一块板换上;后来门闩折了,木匠就又换了一个门闩;再后来门轴坏了,木匠就又换了一个门轴……于是若干年后,这个门虽经无数次破损,但经过木匠的精心修理,仍坚固耐用。木匠对此甚是自豪,多亏有了这门手艺,不然门坏了还不知如何是好。

忽然有一天邻居对他说:“你是木匠,你看看你们家的门!”木匠仔细一看,才发觉邻居家的门一个个样式新颖、质地优良,而自己家的门却又老又破,长满了补丁。于是木匠很是纳闷,但又禁不住笑了,“是自己的这门手艺阻碍了自己家门的发展。”于是木匠一阵叹息:“学一门手艺很重要,但换一种思维更重要,行业上的造诣是一笔财富,但也是一扇门,能关住自己。”

 

   应用与创新

解决问题需要变换思路,更需要实际措施

有位老太太生了两个女儿。大女儿嫁给伞店老板,小女儿当上了洗衣作坊的女主管。于是老太太整天忧心忡忡。逢上雨天,她担心洗衣作坊的衣服晒不干;逢上晴天,她生怕伞店的雨伞卖不出去,天天为女儿担忧,日子过得很忧郁。后来一位聪明人告诉她:“老太太,您真是好福气!下雨天,你大女儿家生意兴隆;大晴天,你小女儿家顾客盈门,哪一天你都有好消息!”这是一个很经典的故事,故事的结局就是老太太变了变脑筋,生活就焕然一新。

幸福就这么容易得到吗?当然不是,这个聪明人的做法只不过是阿Q式的自欺欺人而已。因为事情并没有发生变化,问题没有解决,痛苦和不幸并没有因为你不去想而自动消除。那个老太太就真的会快乐吗?不会,如果她因此而高兴了,那她绝对不是妈妈。试想,有哪个亲妈会通过忽略孩子的困难而感到快乐的?只有问题真正解决了,她才会真正地快乐。与其在这里自欺欺人,不如想想办法帮助孩子解决问题。比如,可以帮他们换个工作,或者帮洗衣作坊的孩子弄个烤衣服的炉子,让他们雨天也能洗衣服;帮伞店的孩子打广告、做推销,让他们晴天也能卖伞。只有孩子们快乐了,妈妈才会真正地快乐和幸福。

量变不一定引起质变

时代在变化,万事万物都在变化,我们的思维也在随着生活不断变化。但是不是所有变化都是真正的变化呢?其实很多是换汤不换药,所以我们要学会看到变化的本质,不要被表象所迷惑。比如有这样一个故事,曾有这样一个人,每天都要去偷邻居的鸡,有人告诉他说:“这样的行为,不符合君子之道。”那人回答说:“那就减少一点好了,以后每月偷一只鸡。”这个小偷已经作了很大的“牺牲”,每月少偷了30只鸡,邻居减少了97%的损失,这是一个很大的变化。但这只是量变,并没有引起质变,本质上他还是一个小偷。

还有一个故事,说甲乙二信徒都酷爱吸烟,甲问神父:“我祈祷时可以吸烟吗?”神父说:“那怎么行!”乙问神父:“我走路时想上帝,吃饭时想上帝,吸烟时想上帝,可不可以?”神父说:“当然可以。”于是那个乙信徒堂而皇之地叼着烟斗走进了教堂。

同样的事情,两人用不同的说法,得到的却是完全相反的结果。神父就是被这个表象上的变化迷惑了,没有思考事情的本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