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路
人生道路上的挫折必不可免
挫折是一种财富
只有经受住挫折的人才可能成功
对青少年需要进行挫折教育
遭遇挫折首先要总结经验
希望和勇气是战胜挫折的武器
学会应对挫折才能健康成长
战胜挫折,抚平伤痛继续前进
放大痛苦是软弱的表现
名言
挫折和不幸,是天才的晋身之阶;信徒的洗礼之水;能人的无价之宝;弱者的无底深渊。
——巴尔扎克
只有经历地狱般的磨炼,才能炼出创造天堂的力量;只有流过血的手指,才能弹出世间的绝唱。
——泰戈尔
我觉得坦途在前,人又何必因为一点小障碍而不走路呢? ——鲁迅
卓越的人一大优点是:在不利与艰难的遭遇里百折不挠。 ——贝多芬
失败也是我需要的,它和成功对我一样有价值,只有在我知道一切做不好的方法以后,我才能知道做好一件工作的方法是什么。 ——爱迪生
一个人在科学探索的道路上,走过弯路,犯过错误,并不是坏事,更不是什么耻辱,要在实践中勇于承认和改正错误。 ——爱因斯坦
患难困苦,是磨炼人格之最高学校。——梁启超
正路并不一定就是一条平平坦坦的直路,难免有些曲折和崎岖险阻,要绕一些弯,甚至难免会误入歧途。 ——朱光潜
经典素材
经不起挫折的“故事大王”
(儿童的挫折教育需要加强)
最近在广西南宁市举行的第七届全国“故事大王”选拔邀请赛上,尽管孩子们都是全力以赴,但由于“表现太假”,难以赢得评委的赞许和观众的掌声。比赛最终变了味,成了“比哭大赛”。
一个女孩在故事还没讲完时,看到了工作人员举起的“超时”牌,当即脸红耳赤地愣住了,随后走下台来就大哭不止。立刻有家长和辅导老师围了过来,纷纷开始了对裁判的埋怨。女孩在大家的“声援”下噘起嘴哭得更凶了。
比赛期间,大会安排参赛的小选手和鞠萍、豆豆等著名儿童电视节目主持人联欢,其间公布参加决赛选手的名单。一些正玩得兴高采烈的孩子没有听到自己的名字,马上毫无顾忌地大哭起来,更有甚者,一边哭一边在地上滚来滚去。
“不仅在宣布复赛结果的时候场面尴尬,当晚小选手住得最集中的一栋宾馆楼上也是哭声阵阵,一些家长和辅导老师不是从正面安慰和引导、鼓励孩子,而是一味抱怨选拔不公正,组委会工作人员的住处不断有选手的家长和老师上门来找。”这位负责人无奈地说。
儿童教育专家、南宁市教育科学研究所所长陈健兴认为,在这次比赛中,许多孩子表现出不能经受打击的性格缺陷,这是一种“常见病”,归根到底是教育的缺陷。部分家长和老师忽视对孩子的挫折教育,对他们从小就开始大包大揽,不让他们经历丝毫的风吹雨打,这样做对儿童心理的健康发展有百害而无一利。
古人的挫折故事
(忍受不了挫折便成就不了事业)
南朝的祖冲之,在当时极其简陋的条件下,靠一片片小竹片进行大量复杂的计算,一遍又一遍,历经无数次失败,终于在世界上第一个把圆周率精确到小数点后第七位。伟大的发明家爱迪生,在发明电灯的过程中,做了无数次失败的实验,总共试用了6000多种纤维材料,最终才确定用钨丝来做灯丝,提高了电灯的使用寿命。法国作家小仲马,不靠其父之名气,决定用自己的实力取得一番成就,他一次次地往报社寄稿,却都被报社退了回来,但他没有因此而失望,仍继续创作,经过不懈的努力,最终著成了成名之作《茶花女》。
试想,如果祖冲之苦于那繁琐的计算、屡次的失败,而选择了放弃,他能有这一番成就吗?如果爱迪生对于自己的失败感到灰心失望,不再继续做实验,他能有2000项发明创造,从而为人类的文明和进步做出巨大的贡献吗?如果小仲马忍受不了一次次退稿的打击,不再继续写作,会有《茶花女》这部名著问世吗?
柏杨的痛苦与挫折的经历
(挫折是人生的一种救赎力量)
柏杨是台湾著名作家,1979年,他因为“美丽岛事件”被捕入狱,直到1985年才被放出来。五年的牢狱生活,把柏杨从一个“火暴浪子”改变成为“谦谦君子”,不再像过去那么尖锐、激进,而是变得理性、温和。就连周围的人都说:“现在的柏杨很有同情心,也知道替别人留余地,不像从前,总是那么火辣辣的。”
柏杨说,他也曾经怨过、恨过。他回忆那段日子,经常失眠,半夜醒来时发现自己竟然恨得咬牙切齿,如此,前后大约持续了一年。后来,他意识到不能这样继续下去,否则,他不是闷死,就是被自己折磨死。
于是,他开始大量阅读历史书籍,光是《资治通鉴》前后就读了三遍。他从这些书籍中领悟到,历史是一条长河,个人只不过是其中微小的一点。他了解到一件事:生命的本质原本就是苦多于乐,每个人都在成功、失败、欢乐、忧伤中反反复复,只要心中常保持爱心、美感与理想,挫折反而是使人向上的动力,甚至成为一种救赎的力量。
大文豪托尔斯泰有一篇小说《复活》,内容述说一名女子经历了人生中各种打击,她的内心始终充满着悲愤与怨恨。然而,在她最后流放的日子里,她终于觉醒,不再怨叹自己的遭遇,反而很感激自己曾经有过这样的际遇。肉体上尽管受创,但她让自己的精神重新得到复活。柏杨觉得“复活”这个故事,很像他自己。
自杀的大学生
(放大痛苦酿悲剧)
据北京心理危机研究与干预中心统计,自杀已经成为我国15~34岁年龄段青壮年人群第一位重要的死亡原因。尤其近几年来,高校学生自杀事件层出不穷,引起了社会各界高度重视。
“大学生自杀是我们不能忍受的损失,它给家庭造成的灾难是毁灭性的,给社会造成的损失也很大。”应邀前来“大学生抑郁与自杀预防与处理培训班”讲学的美国俄亥俄州州立大学心理咨询与会诊中心主任Louise
Douce教授的这个观点已经成为许多人的共识。
2004年,中南大学自杀预防研究所在对该校学生调查中发现有14.6%的学生表述自己在一年内认真想过要主动结束自己的生命。华中科技大学社会学系也在今年对1010名大学生的调查中发现:有过轻生念头的学生占10.7%,其中女性高于男性,三年级最高(为13%),学习成绩差的学生高于成绩好的学生,文科学生高于理科学生。
清华大学樊富珉教授对现在的大学生充满同情:“他们面临着前所未有的压力和冲突,有各种复杂的问题需要解决。怎么面对困难、有哪些处理压力的技巧等等这些孩子们在正常发展阶段就应该得到解决的问题,由于高考压力的存在而被忽视。”
很多研究证明,尽管自杀往往是多种因素作用的结果,但学业压力、人际关系、情感挫折、抑郁症等神经症的困扰、难以适应环境等是导致很多大学生选择自杀的重要因素。大学生仍旧缺乏挫折教育,将会给国家、社会和家庭造成巨大损失。
浙商补课
(直面挫折才能找到出路)
2005年4月,一群浙江纺织企业老板步履匆匆,他们赶着场寻求补WTO课的机会。后配额时代的到来,给这些浙商创造了发展新机遇,也带来了从未经历的国际化挑战。
去年浙江纺织品涉案“两反一保”(反倾销、反补贴和特别保障措施)14起,涉案金额高达9.67亿美元,占涉案总额的85%。这或许能解释一个关于纺织品“走出去”的话题之所以引起政府、浙商如此重视的原因。而背后更严峻的问题是:长期以来,较为突出的以同质化的中低档产品为基础、以价格战为主要手段的无序竞争,已成为制约浙商进入国际市场健康持续发展的主要问题。国外强大的竞争,给以低价格低成本见长,核心竞争力不够的浙江企业一个措手不及,粗放式增长方式、产品附加值低、开发能力不足……一系列的缺点也随之表现出来。震惊世界的“西班牙人烧温州鞋案”就是这类现象的极端表现。
为应对欧美贸易壁垒,短短半个月内,浙江已经召开了三次与纺织品出口相关的会议。“浙商应该争取从靠低成本竞争转向靠高技术高质量结合的产品竞争,这样不仅现在有优势,而且还有持续发展的后劲。”这是著名经济学家梁小民为浙商国际化开出的药方,并被浙商自己认同为急需要补上的一课。
其实,这也是初次在WTO试水的商人都会遇到的困境,快脚步的浙商则提前了相遇时间,渴望找到突破点的他们,正努力学习着国际市场潜规则,剖析自身不足,不断改进,期望通过这些行动在今后的国际舞台跳出更华丽的舞步。
开普勒多舛的一生
(成功需要不断经历挫折)
德国天文学家开普勒,从童年开始便多灾多难,在母腹中只呆了七个月就早早来到了人间。后来,天花又把他变成了麻子,猩红热又弄坏了他的眼睛。但他凭着顽强、坚毅的品德发愤读书,学习成绩遥遥领先于他的同伴。后来因父亲欠债使他失去了读书的机会,他就边自学边研究天文学。在以后的生活中,他又经历了多病、良师去世、妻子去世等一连串的打击,但他仍未停下天文学研究,终于在59岁时发现了天体运行的三大定律。他把一切不幸都化作了推动自己前进的动力,以惊人的毅力,摘取了科学的桂冠,成为“天空的立法者”。
心理学家教你怎样应对挫折
(对付挫折需要科学的方法)
人在遭遇挫折时,往往会感到缺乏安全感,使人难以安下心来,工作和生活都会受到影响。那么,人在遭受挫折的时候,又应如何进行调试呢?
(1)遇到挫折时应进行冷静分析,从客观、主观、目标、环境、条件等方面,找出受挫的原因,采取有效的补救措施。
(2)要有一个辩证的挫折观,经常保持自信和乐观的态度,要认识到正是挫折和教训才使我们变得聪明和成熟,正是失败本身才最终造就了成功。
(3)向他人(朋友们)倾诉你遭受挫折心中不快以及今后打算,改变内心的压抑状态,以求身心的轻松,从而让目光面向未来。
(4)学会自我宽慰,能容忍挫折,要心怀坦荡,情绪乐观,发愤图强,满怀信心去争取成功。
(5)补偿。原先的预期目标受挫,可以改行别的途径达到目标,或者改换新的目标,获得新的胜利,即“失之东隅,收之桑榆”。这是人的一种心理防卫机制。
(6)升华。人在落难受挫之后奋发向上,将自己的情感和精力转移到有益的活动中去,使之升华到有益于社会的高度。这也是人的一种心理防卫机制。
(7)应善于化压力为动力。遇到挫折和失败或即将遇到挫折和失败,会面临很大外在的心理压力,在这个时候,你是气馁,当逃兵,还是奋起,继续而勇敢地追寻?这对人是一个很大的考验,很多名人、伟人在挫折和失败面前,从不低头、气馁,而是善于化压力为动力,从逆境中奋起。他们的成功经历很值得我们大家去深思,去学习。
如果把生命比做一把披荆斩棘的“刀”,那么,挫折就是一块不可缺少的“顽石”。为了使青春的“刀”更锋利,让我们勇敢地面对挫折的磨砺吧!
刘备痛苦后的错误抉择
(放大痛苦会做错事)
刘备面对失去二弟的挫折,因兄弟之情无法释怀,结果在痛苦中做出错误决定,贸然出兵伐吴,落得“白帝托孤”的千古悲剧。可悲可悲!
前事不忘,后事之师。古人已经为我们做出了太多的榜样,也留下了太多的遗憾。在现在竞争日益加剧的社会里,挫折无处不在。若因一时受挫而放大痛苦,将会终身遗憾。遭遇挫折,就当它是一阵清风,让它从你耳边轻轻吹过;遭遇挫折,就当它为一阵微不足道的小浪,不要让它在你心中激起惊涛骇浪;遭遇挫折,就当痛苦是你眼中的一颗尘粒,眨一眨眼,流一滴泪,就足以将它淹没。
苏武与王昭君
(直面挫折化解痛苦是最好的选择)
当苏武被流放到北海时,北海的羊群咩咩地叫着,似乎在欢迎这位坚贞不屈大汉臣子。这十几年的痛苦如果可以当作是一次挫折,那么这次挫折无疑是痛苦的,可是这位放羊老人从未曾放大痛苦,于是十几年后,大汉的丹青上书写下了不屈的坚贞气节。
昭君出走大漠,丝绸之路上又多了一串驼铃的丁东声,“千载琵琶作胡语,分明怨恨曲中论”不应该是她真实心态的写照吧!如果不贿赂画师,终至出塞算是一次挫折,那么是挫折换来了汉匈两地人民的短暂安宁。
苏武和昭君的举动应该是对直面挫折,缩小痛苦的心理的诠释。人生只有走出来的美丽,没有等出来的辉煌,因此直面挫折,化解痛苦才是我们的最佳选择。
桑兰的笑容
(挫折后选择坚强)
在1998年7月21日之前,桑兰在体操赛场上的优异表现,使她被誉为中国的“跳马王”。但是在美国纽约第四届友好运动会的体操赛场上,一次赛前训练,桑兰的一个没有做完的手翻转体动作结束了她的体操生涯。但她依然“著名”,甚至更为“著名”。让桑兰“著名”的,是她的精神,她的毅力,是她永远灿烂的微笑。桑兰的伤势异常严重:颈椎呈开放性、粉碎性骨折,75%错位,中枢神经严重损伤,双手和胸以下部位失去知觉。
但从她苏醒过来以后,她就没有流过一滴眼泪;从她重新面对公众的目光那一刻起,她的面容就永远浮现着灿烂的微笑。17岁的小姑娘,17岁的纯真的让人慨叹的微笑,征服了美国,征服了中国,征服了世界。
如今,24岁的桑兰,人生的美丽画卷刚刚展开。她曾经跌倒过,她正在站起来。告别了自己心爱的体操训练场,把奥运冠军的梦想尘封在心底,桑兰坦然地接受了命运的挑战,努力使自己成为一名永远微笑着的“阳光女孩儿”。她在坚持康复训练的同时,不仅在北大新闻传播专业苦修学业、在“星空卫视”主持一档《桑兰2008》的体育节目,还经常参加一些社会活动,比如说做令所有华人想起来就热血沸腾、激情洋溢的申奥形象大使、残奥大使,做一名光荣的奥运圣火的传递者……桑兰用她的微笑告诉人们:什么才是真正的坚强。
意林故事
遇挫的蜘蛛和三个人的故事
雨后,一只蜘蛛艰难地向墙上已经支离破碎的网爬去,由于墙壁潮湿,它爬到一定的高度,就会掉下来,它一次次地向上爬,一次次地又掉下来……第一个人看到了,他叹了一口气,自言自语:“我的一生不正如这只蜘蛛吗?忙忙碌碌而无所得。”于是,他日渐消沉。
第二个人看到了,他说:这只蜘蛛真愚蠢,为什么不从旁边干燥的地方绕一下爬上去?我以后可不能像它那样愚蠢。于是,他变得聪明起来。 第三个人看到了,他立刻被蜘蛛屡败屡战的精神感动了。于是,他变得坚强起来。
甜柠檬的故事
在挫折面前,你不妨记住《伊索寓言》中的这个故事:
有只狐狸原想找些可口的食物,却苦寻而不得,只找到一些酸柠檬,这实在是一件不得已而为之的事,但它却说:“这些柠檬真甜,正是我所渴望的。”
这种不说自己起初想得到而得不到的东西有多么不好,却百般强调自己已经得到的东西的优点,借此减轻内心的失望与痛苦,这些心理被称为“甜柠檬作用”。“甜柠檬作用”的特点是,不太注重原先预定的目标与结果,夸大现得利益的好处,减少或否定它的不足之处,以减轻实现不了预定目标时的失望程度。
奋斗与挫折
年轻的奋斗一直想要自己创业当老板。为此特别去请教时常照顾他的老村长。
村长听了他的来意和想法之后,说道:“我介绍你给一个人,在做重大决定前,你如果能先和他商量一下,对你的事业会有很大的帮助。”
奋斗:“真的吗?是谁呢?”仿佛看到大把大把钞票已经装入口袋,睁大双眼。
村长喝口茶,缓缓说出一个名字:“挫折魔人。”
奋斗满脸不可思议地喊:“村长您别开玩笑了,村里每个人都知道他以前在外面工作了几十年,做什么工作都失败,前一阵子才回到村子,所以才会有人叫他——挫折魔人。”
村长放下茶杯,摇摇头看着奋斗,淡淡地说:“那是其他人不懂得如何利用挫折、如何从挫折身上学习。”
奋斗心想:“听你在瞎扯。”可是表情还是很受教的样子。
村长叹口气,继续说道:“你知道吗?他拥有你最缺乏的资源,有了这个资源,可以让你少打拼二十年。”
“是什么?”
“挫折的经验。他虽然无法提供给你通往成功的快捷方式,却能提醒你哪一条路很可能会通往失败,让你少走很多冤枉路。”
奋斗从挫折魔人那里果然得到了很多经验教训,后来在创业路上避过了一个个险滩,终获成功。
山水的挫折
山之仁,在于涵纳了苍天古木,也收容了遍野小草;孕育了豺狼的凶吼,也滋护了弱小的悲啸;或者环抱双手,让流水变成湖泊,或者裂开身躯,让瀑布倒挂前川,山谦卑地静立着,缄默地忍受着时间的风沙辗转的痛苦和人类的恣意给它的挫折。
水的流动,却更像是智慧的追求,个性并且张扬,流动便是它惟一的宿命。它并不会思索着怎样直面挡路的顽石,而是轻柔的绕开,只让几缕青苔去教会顽石流水的意义。它也从不化解,任由飘零的树叶,人类的污秽随着水流逝,却从不允许它们在水面上发芽,只叫无尽的孤独告诉他们水流的意义。在水的心中,无彼无此,遇曲遇直,一颗痛苦的小石子,就会换来水的澎湃。
山和水并行着,让灵魂在岁月的风沙中磨炼、轮回、遭遇。“你为何要一直流动呢?”山问,“难道万顷良田不值得你孕育?难道万千挫折不值得你面对?难道万种痛苦不值得你化解?”水没有回答,只是依然把痛苦放大,卷起千层浪,淹没村庄,狰狞得张扬。
“我何尝不想面对挫折,我何尝不想化解痛苦!”水说,“只是我必须汇入海洋,必须放大这痛苦,在无尽的流动消逝中教会人们,用幻灭的海洋告诫人们,必须谦卑地做人。”
山没有回答,只是打开了怀抱,让人们躲进怀中,让水在山脚下盘旋,让果实在树上生长,让人们得以生存。
“有多少幻灭的海洋,便有多少山的希望。”山说,“我要面对挫折化解痛苦,给人们家园,忍受一切的风霜。”山静立着,水流动着。
水,却史无前例地凌乱,两岸的风景,只是浪花翻起时的告别,水里的鱼儿,只是转身的一个再见。在水里,一切都走向终结,一切痛苦,都显得巨大。
山和水对视着。
“其实,你我并不是对立着的。”山说,“我们都在等待。等待有一个人,能理解挫折,能放大痛苦。等待一个人,在山的顶峰默读水的流动,在水的旁边诵颂山的倒影!”
山开始流动,水开始静默。
水开始坚强,去面对挫折。
山开始柔弱,去放大痛苦。
瓦缸翻到沟里后
从前,有两个人推着车子去卖瓦缸,一不小心车子翻到沟里去了。一人沮丧地说:完了,完了,摔碎这么多缸,这可怎么办。另一人却说:谢天谢地,还有那么多的缸没有摔碎。
这是一个多么简单的故事,三岁小孩听一遍就能讲了。可是它却深刻地告诉我们对待挫折的两种态度。
在现实生活中,有的人说自己的命运如何如何的不好,总是抱怨生活的不公平。而有的人则以一种乐观的态度对待挫折,把挫折看作展示自己的宝贵机遇。
一个幽默故事的启示
今天看到了一个幽默故事:有三个人到纽约度假。他们在一座高层宾馆的第45层订了一个套房。一天晚上,大楼电梯出现故障,服务员安排他们在大厅过夜。他们商量后,决定徒步走回房间,并约定轮流说笑话、唱歌和讲故事,以减轻登楼的劳累。笑话讲了,歌也唱了,好不容易爬到第34层,大家都感觉精疲力竭。
“好吧,彼德,你来讲个幽默故事吧。”
彼德说:“故事不长,却令人伤心至极:我把房间的钥匙忘在大厅了。”
一个小笑话而已,可是它让我们知道了我们痛苦,所以幽默;我们幽默,所以快乐。我们总会碰到困难、痛苦、挫折、磨难,但生活态度不一样的人,看到的就不一样,乐观的人看到的是一种享受,悲观的人看到的就仅仅是折磨而已,只要我们保持一颗良好的心态,快乐就不会抛弃我们的,明天的世界总会更好。
挫折是条狗
一直就有一种动物,人们至今都叫它“狗”。有一只狗的名字叫做“挫折”;挫折是一条狼狗,尖利而凶猛。
古时候,有两个商人,他们多年经商成功,一帆风顺,但都不知道狗是什么样子的。
第一个商人胆子十分小。一天,他在街上看到有人卖“挫折”,就跑去问:“这小东西蛮可爱的,叫什么呀?”卖狗的人说:“它叫‘挫折’,你要吗?”商人迫不及待地回答:“要,要,要!”他付了钱,并要求卖狗的人把“挫折”送到家里去。卖狗的人走了,他上前抚摩挫折,而挫折凶狠地叫了一声:“汪!”吓得他浑身发抖。他以为自己太高,令挫折不满意,便伏下身子趴到挫折面前,刚伸出手要抚摩它,挫折便咬断了他两根手指头,商人跑出房屋,满山坡奔跑,挫折追在后面,商人一慌坠落进河沟。挫折还不依不饶地叫了数声,才离开。商人被救上岸时,差点儿断了气。
另一个商人在路上碰见了挫折,他也不知道它是什么动物。便小心翼翼地上前,想抚摩它那光滑的皮毛,可挫折凶狠地叫了一声:“汪!”还要扑上来撕咬他,勇敢的商人拿起马鞭向它狠狠地抽了两下,它便老实了,从此对商人服服帖帖。
一天,这两个商人一同去庙里进香拜佛,他们要告辞时,商人问老和尚:“老师傅,拴在树边的那个小动物叫‘挫折’,它到底是什么动物啊?”老和尚笑了笑,说:“人的一生有很多的挫折,其实,挫折是一条狗!你要怕它,它就凶狠;你要不怕它,它就驯服!”
每天给自己一个希望的医生
有位医生素以医术高明享誉医务界,事业蒸蒸日上。但不幸的是,就在某一天,他被诊断患有癌症。这对他不啻当头一棒。他曾一度情绪低落。最终他不但接受了这个事实,而且他的心态也为之一变,变得更宽容、更谦和、更懂得珍惜所拥有的一切。在勤奋工作之余,他从没有放弃与病魔搏斗。就这样,他已平安度过了好几个年头。有人惊讶于他的事迹,就问他是什么神奇的力量在支撑着他。
这位医生笑盈盈地答道:是希望,几乎每天早晨,我都给自己一个希望,希望我能多救治一个病人,希望我的笑容能温暖每个人。这位医生不但医术高明,做人的境界也很高。
在这个世界上,有许多事情是我们所难以预料的。我们不能控制际遇,却可以掌握自己;我们无法预知未来,却可以把握现在;我们不知道自己的生命到底有多长,但我们却可以安排当下的生活;我们左右不了变化无常的天气,却可以调整自己的心情。只要活着,就有希望,只要每天给自己一个希望,我们的人生就一定不会失色。
每天给自己一个希望,就是给自己一个目标,给自己一点信心。希望是什么?是引爆生命潜能的导火索,是激发生命激情的催化剂。每天给自己一个希望,我们将活得生机勃勃,激昂澎湃,哪里还有时间去叹息去悲哀,将生命浪费在一些无聊的小事上。生命是有限的,但希望是无限的,只要我们不忘每天给自己一个希望,我们就一定能够拥有一个丰富多彩的人生。
应用与创新
坚持寻找自己的“天命”
每个人在其一生中,都拥有着一个属于自己的“天命”。在我们还小的时候,是清楚地知道自己的天命的,那时的我们从不害怕做梦,也不畏惧去想像,渴望着迎接任何未来可能发生的事物。但当时光流逝,在添增岁数的同时,我们也经历了不少的挫折,尝到了不少失败的滋味,渐渐地发现了梦想和现实的差距,有些人更因为自己根本不可能完成,而放弃、遗忘了天命。
但换个角度想,这些在人生中遭遇到的挫折,正可以用来砥砺我们的精神,磨炼我们的心智。常言道:“平静的海面,练不出精悍的水手;安逸的环境,造不出时代的伟人。”柳永因为仁宗一句“且去填词”而让煮熟的鸭子飞了,但是他也为后人留下了“杨柳岸晓风残月”的佳作;蒲松龄一直考到五十二岁,机遇总是与他擦肩而过,但是他并不因此而气馁,反而重振人生,写出家喻户晓的《聊斋志异》;曹雪芹面临了家道衰落的困境,但不论如何,“满纸荒唐言,一把辛酸泪”,他留给社会的是一部旷世巨作《红楼梦》。一个人的价值,实在不能以一时的成败来论衡,我们应该秉持着坚定的毅力持续不懈的努力,为那迟迟不肯现身的成功,等待到最后一刻。
遭遇挫折后也需要逃避
一个人遭遇挫折后我们往往鼓励他要坚强,忘掉一切痛苦,直面挫折勇敢地站起来。然而有时候直面挫折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选择逃避反而可能更加有利于事情的解决。
美国著名作家海明威因《老人与海》获得了1954年的诺贝尔文学奖。他作品中的“硬汉”形象深入人心。然而,你可能有所不知,海明威却因一种叫ED的机体功能障碍而一直困扰,造成强烈的心灵痛楚和自卑。英国著名作家詹姆斯·乔伊斯就曾这样形容过他:“一个敏感的人硬要充硬汉”;另一位“迷惘的一代”的著名作家菲茨杰拉德的妻子扎尔达更是直言不讳地将海明威的“丈夫气概”斥为“像假支票一样的东西”。
但是海明威一直以“硬汉”的形象出现在人们面前。《老人与海》是海明威生活的一个象征,而那位在一个与世隔绝的环境中孤独地与环境和自我苦苦搏斗的老渔夫无疑就是海明威自己。为了逃避这一疾病对他毁灭性的打击、逃避在现实生活中严重的挫折感、逃避他在现实生活中对家庭、婚姻和妻子的责任,他构建了一个虚拟的、与现实世界没有任何关联的“大海”,以在其中的斗争、胜利和荣耀来慰藉自己焦灼的心灵。
正是需要避免自己的痛苦感受,海明威才借助“硬汉”的文学形象给自己以掩饰。也可以说,海明威借助文学逃避了自己在生活中的挫折,而达到慰藉自己心灵的目的。
可悲的是,这一切努力还是不足以拯救现实生活中的海明威,最终他还是走向了自杀的道路。但他这种逃避挫折的方法也许值得我们学习。
经过挫折教育就能成功吗
湖南电视台推出的以“想唱就唱”为口号的电视节目“超级女声”近来声势很大。“超级女声”第一轮叫“海选”,场面相当残酷,有人观后说,从来没有见过说话这么“狠”的评委。比如,一个15岁的中学生怀着梦想请了假来参加“超级女声”,当她鼓足勇气刚唱不过1分钟,就被叫停,评委说,“看来你对唱歌没什么天赋,唱成这样,回家好好歇着吧。”翻看着童话故事长大的孩子们于是意识到,距离“白雪公主”看来还是有差距,自己原来不过是只“丑小鸭”,一下子从云端掉到了地面。
当然,历经风雨、看惯冷暖的成年人,对这种小儿科的“挫折”可能是一笑置之,我们也不会矫情到认为孩子们就接受不了挫折,但对“挫折教育”的错误认识有必要矫正一下。
当下普遍理解的“挫折教育”是“打小受点挫折好”。从“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的古训始,我们的文化都是“倒吃甘蔗”式的,相信先苦后甜,越挫越勇,一种近乎宗教信仰般的乐观。比如韩信忍受了“胯下之辱”,后来将兵十万;香港的周星驰,从“跑龙套”到今天一个“真正的演员”。人都难免遇到挫折,越早越好,一帆风顺的人碰不得逆境,遇到不可抵挡的失败的可能性极大——这几乎就是对“挫折教育”内涵的注解。
但“超级女声”颠覆了这种传统的“挫折”观。不是有先苦后甜吗?我们也有“赢者通吃”,也有好的越来越好、差的越来越差的“马太效应”,从“海选”到最后的总决赛,从普通人到明星,有些幸运儿将走上一条可以预测到的光明坦途,而大多数人可能就会放弃成为一个明星的梦想,顶多在茶余饭后多些谈资,或者老的时候再重提一下当年勇。
“超级女声”让我们认识到,需不需要受挫折,以及能否变眼下挫折为将来成功,跟对自己的准确定位关系极大。韩信有将兵之才,周星驰有表演之能,他们受挫折不过是暂时主客观条件不具备而已,韩信后来随着汉王,沙场征战,终能成才;周星驰注意钻研演员的自我修养,几经磨炼,也成为今天电影圈中的优秀分子。说白了,要发掘自己适合干什么,能干什么,不失信心,在适合发挥才能的领域受点挫折就是好事,但要不是自己的长项,盲目相信“受挫就是好”,非得较真,那就真是有点可笑,不是唱歌的材料,干吗非得催生一个伟大歌唱家的梦想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