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06年第1期

课堂巧问五式

作者:马际娥




  著名教育家陶行知先生曾经说过:“发明千千万万,起点是一问。智者问得巧,愚者问得笨。”那么,在教学实践中,教师应该如何设置科学而又艺术的提问语,引导教学走向成功呢?
  
  一、悬念式问语
  
  案例:在教学“能被3整除的数”时,有位教师在黑板上写出:6、8、12、17、24、26、39、42、53、66。问:“谁能很快判断出哪个数能被3整除?”,当学生很快判断出来后。教师又写上:456、3250、5277。问:“谁能很快判断出哪个数能被3整除?”由于数目较大,学生陷入沉思。教师紧接着又说:“你们可以考考我,随便说一个数,我都能很快地判断出能否被3整除。”学生一听,急忙争着出数考老师。当老师一一说出正确的答案后,老师又抛出问题:“数目这么大,老师为什么能这么快就答对呢?”学生的思维活跃起来。老师接着说:“你们想解开其中的奥妙吗?我们一起来研究这个问题……”
  评析:教师的真正本领,不在于会讲述知识,而在于激发唤起学生的求知欲望,让他们兴趣盎然地参与到教学过程中来。上课伊始,学生的注意和思维常常处于分散松弛的状态,这位教师有目的地创设悬念性的问题,使学生对新知识产生浓厚的兴趣,及时打开学生思维的闸门,可谓收到了“风乍起,吹皱一池春水”之良效。
  
  二、启思式问语
  
  案例:有位教师在教学《奶奶的白发》一课时,文中奶奶的一句话“这白发,一半是你爸爸给的,一半是你给的”,是学生理解的难点。教学中,教师以问语调动学生的生活积累,唤起学生的情感体验:
  师:“这白发,一半是你爸爸给的,一半是你给的。”奶奶为什么这么说,你们明白吗?
  生:(众生摇头)不明白。
  师:那么,奶奶平时关心过你们,为你们操过心吗?
  生:(异口同声)关心过,为我们操过不少心。
  师:谁能说说奶奶是怎样关心你们,为你们操心的?
  生:我爸爸、妈妈在外地工作,平时主要是奶奶照顾我。冬天,奶奶给我做饭、洗衣服,手上都冻裂了口子,有时还淌血呢!
  生:夏天的晚上,天气特别热,我经常一觉醒来,发现奶奶正在给我扇扇子,而她自己却大汗淋漓。
  生:爸爸、妈妈工作忙,每天都是奶奶骑三轮车送我上学。有一次下雨路滑,奶奶的腿被摔骨折了,住了很长时间的医院。
  生:有一天晚上,我发高烧,恰巧爸爸、妈妈又都出差了。当奶奶喊了邻居把我送到医院时,已经是深夜了。一时又找不到医生,奶奶都急得哭了。
  师:是呀,奶奶为你们都操碎了心。奶奶的这一头黑发就是这样为你们才变白的。所以,奶奶笑着说“这白发一半是你给的”。明白了吗?
  生:(点头)明白了。
  师:“这白发一半是你爸爸给的”,你们现在能明白它的含义吗?
  生:(点头示意)能。
  生:在爸爸小的时候,奶奶也是像现在照顾我一样照顾他,奶奶为爸爸的成长操碎了心!
  生:我爸爸经常出差,有时候晚回来几天,奶奶便着急得不得了,一天念叨许多遍。
  师:同学们理解得真好!这句话的意思,你们理解了吗?
  生:(点头)理解了。
  评析:在教学中,巧妙的提问成为培养学生思维能力的重要手段。这位教师开始以“‘这白发,一半是你爸爸给的,一半是你给的。’奶奶为什么这么说,你们明白吗?”这一问题唤起学生的疑问,引起学生的关注。然后以“谁能说说奶奶是怎样关心你们,为你们操心的?”这一问题诱导学生举例。可谓一石激起千层浪,奶奶平时关心自己的一幕幕情景,立刻浮现在学生的眼前。在举例时,学生感悟到由于半苦与操劳,奶奶的头发才变白了。这时对于祖母的深情与厚爱,学生已有深切的领悟。接下来,对于“这白发,一半是你爸爸给的”的理解,学生自然是单一反三、水到渠成。这种层层深入地引导学生的思维逐步向纵深发展的提问过程,较好地实践了叶圣陶老先生“教师之为教,不在全盘授予,而是相机诱导”的教学思想。
  
  三、反答为问式
  
  案例:有位老师教《手术台就是阵地》时,在师生之间有一段精采的对话:
  生:白求恩大夫到底是不是我们的客人?他为什么说“我不是你们的客人”?
  师:是啊,这是怎么回事?
  生甲:白求恩大夫当然是我们的客人,因为他是加拿大人,是来帮助我们抗日的。
  生乙:他不是我们的客人,因为他不是我们请来的,而是自愿来的。
  生丙:不是请来的也是客人。昨天晚上,我们正在吃饭,小王叔叔来了,爸爸说,客人来了,倒茶!我们没请小王叔叔,爸爸照样称他是客人。
  生丁:我觉得他是客人,又不是客人。
  师:好。能讲具体些吗?
  生丁:他刚来时是客人,来久了,参加八路军了,就不是客人了。
  师:说他不是客人,那他是什么人?
  生甲:自己人。
  生乙:一家人。
  师:对。他跟谁是一家人?
  生甲:他跟八路军是一家人。
  生乙:他跟中国人民是一家人。
  师:讲得真好!他是把中国人民的解放事业——
  生:看成自己的事业。
  评析:孔子曰:“有鄙夫问于我,空空如也,我叩其两端而竭焉。”教学过程中,作为初学者的学生,其视角往往与教师迥异。学生经过思考提出的疑惑,往往是教师在设疑过程中求之不得的“闪光点”,这种“闪光点”不容错过,只要我们叩其两端,反答为问,顺着学生的思路,因势利导,让学生自行求解,虽一波三折,终柳暗花明,达到“天光云影共徘徊”的境界。这种辨证施问使问题更富启发性,令人食之甘腴,回味无穷;恰当运用,如水中投石,涟漪荡起,满堂生辉。
  
  四、开放式问语
  
  案例:《狼和小羊》文章结尾有这样一句话,“狼说完就扑向小羊”,讲到这里,一般老师常常提出这样的问题,“结果怎样?”答案是显而易见的,这样的问题没有深度,不利于学生的思维训练。而有位老师这样问:“小羊就甘心让恶狼吃掉吗?”问题一提出,学生思维非常活跃,探求的兴趣非常浓厚,争先恐后发表看法。有的学生说:“狼扑过来,小羊转身一闪,笨狼就掉进河里。”有的说:“小羊退到崖边,狼一扑,小羊一躲,恶狼掉进万丈深渊。”……在学生纯真的想像里,小羊变得聪明而勇敢,不再是一个可怜的弱者。开放式的提问培养了学生大胆质疑、创新思维的精神。
  评析:有位教师曾这样说:“只有给学生一个空间,他才能有创造的天地。”教师设计开放性问语,从不同的角度启发学生,既可拓宽学生思维的空间,又能激励学生创新思维,而且能产生画龙点睛、余味无穷的效果。
  
  五、比较式问语
  
  案例:有位老师教学《狼牙山五壮士》,在板书课题时,故意写成“狼牙山五战士”。
  生:老师,您把“五壮士”写成“五战士”,错了。
  师:(故作无所谓状)这还不是一样?
  生:不一样。
  师:说说看,有什么不一样?
  生:“壮士”是有豪迈气概的人,而战士只是一般的士兵。
  生:“壮士”是有英雄行为的人,“战士”是所有士兵的称呼。
  生:用“壮”能看出作者对五位英雄的赞颂,用“战”就看不出来。
  师:这样说来,还真不能写错呢。(把“战”改为“壮”)从这个“壮”字,想到了什么?
  生:我想为什么作者称他们是五壮士?
  生:这五位战士到底“壮”在哪里呢?
  师:大家提出的问题都很好,下面我们就带着这些问题读读课文,从中寻找答案吧!
  评析:“壮”字集中体现了文章的内容和中心,是引发学生探究的关键字眼。可是,小学生阅读时,并不会对这个“文眼”产生特别的关注。为此,教师在板书课题这一环节时,故意把“五壮士”写成“五战士”,果然引起了学生的注意。在学生纠正教师“错误”的过程中,通过比较“壮”与“战”的异同,不仅引导学生辨析了“壮士”与“战士”的异同,而且启发学生深入思索:“作者为什么称他们是‘五壮士’?五位战士到底‘壮’在哪里?”反映了学生学习需求的问题,自然就成了学生深入探究课文、感悟人物形象的突破口。
  “思维从问题开始”,提问是教师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取得教学成功的重要手段和必备技能。作为教师,我们应精心设计好各种类型的课堂提问,形成有自己特色,适合学生口味的提问艺术风格,以达到最佳的教学效果。
  (作者单位:山东临沐县教育局教科室,276700)


本文为全文原貌 请先安装PDF浏览器  原版全文